㈠ 杠桿平衡的原理
杠桿原理就是「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版和阻力)權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怎樣使用平衡尺研究杠桿原理擴展閱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杠桿分為3種杠桿。第一種是省力的杠桿,如:開瓶器等。第二種是費力的杠桿,如:鑷子等。第三種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如天平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杠桿平衡
㈡ 杠桿尺平衡原理
L1F1=L2F2
L1(動力臂)F1動力L2阻力臂F2阻力
㈢ 試用平衡方程將杠桿原理表達出來
X*n=(L/2-r) 不妨設一枚棋子的重量為1(也可以為Z,反正約掉了)右邊放n枚棋子時,杠桿平衡(不考慮尺子自身的力矩,因為支點始終在中間,自身始終是平衡的):右邊力臂為X,力矩為X*n;左邊力臂為(L/2-r),力矩為(L/2-r)*1,兩邊平衡,二者相等,即列出一次方程。X*n=(L/2-r)
㈣ 用自己的話描述怎樣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用《杠桿尺左邊的格數×鉤碼數=右邊的格數×鉤碼數》這個公式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㈤ 和杠桿原理相同的東西有沒有平衡尺
他其實是力矩平衡的一種簡單形式。。不過這是大學的內容了。。高中只是學些簡單的平衡。。也就是杠桿兩邊力乘以力的作用點與物體重心距離相等(力必須在同一直線上) 即F1*S1=F2*S2 這是最基礎的了
㈥ 用杠桿尺做實驗,怎樣就是省力怎樣就是費力
"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費力必定省距離。
具體到杠桿上來說,杠桿平衡時滿足: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動力一般就是我們人力。通常可以通過調整動力臂和阻力臂來實現省力和費力。
㈦ 使杠桿尺平衡的規律是什麼
F1.S1=F2.S2
㈧ 你做過杠桿尺平衡實驗嗎怎.樣才能使杠桿尺平衡
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跟天平一樣,左沉右調,右沉左調。
㈨ 在我們的實驗中,發現杠桿尺平衡的規律是什麼
發現的規律就是杠桿的平衡條件吧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