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進行外幣折算時使用匯率的問題
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相對於遠期匯率,是即期交易,是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後,在兩個工作日以內辦理交割的匯率。這一匯率一般就是現時外匯市場的匯率水平。
遠期匯率也稱期匯率,是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進行外匯實際交割所使用的匯率。
現匯買入價.是你把外匯賣給銀行,即銀行用人民幣跟你買外匯的價格.
現匯賣出價,就是相反的意思.即銀行給你外匯,你給銀行人民幣.
中間價.就是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數. 只是做參考的
實在不會做,就想像銀行總是賺的,你總是虧的,銀行得到的總是多的,你得到的總是少的。
㈡ 我到銀行用人民幣換外幣是看哪個匯率對
用人民幣換外幣不看匯率,看現鈔賣出價。
用人民幣換外幣,銀行會按「現鈔賣出價」給你兌換。用外幣兌換人民幣,銀行會按「現鈔買入價」給你兌換。
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定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2)外幣評估使用的是哪個匯率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它構成了銀行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利潤來源。這個買賣差價越是小,說明外匯銀行的經營越有競爭性或外匯市場越發達。例如,美元,英鎊由於交易頻繁,而且交易額較大,能形成規模效益,所以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上,這兩種貨幣的買賣差價只有0.5‰。
2、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麼,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
3、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
4、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採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例如:
(1)(買入價)¥/£=(買入價)$/£×(買入價)¥/$
(2)(賣出價)¥/£=(賣出價)$/£×(賣出價)¥/$
5、除了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以外,它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即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2 。它是為了使報道簡潔,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匯率。
6、此外,在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也經常使用中間價以簡化核算。但中間匯率絕非是外匯買賣業務中實際成交的價格。
㈢ 外幣核算用哪個匯率
會計准則規定,外幣業務採用交易發生時的即時匯率(中間價)折算,也可以採用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其近似的匯率折算(一般是平均匯率)
去中國銀行的官方網站查詢,應該用中國銀行外匯牌價的美元中間價
月末要做外幣評估,即用月底的匯率重新計算外幣貨幣性項目的人民幣價格,差額進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希望對你有用
㈣ 評估外幣存款時,將外幣存款折算成等值人民幣應選擇什麼匯率
一、外幣評估:
外幣評估是期末根據外匯市場的實際匯率對企業的資產負債作重估。通常,外幣評估的范圍包括外幣現金、銀行存款類科目和 未清項管理科目(應收應付等)。對外幣重估的目的是為了期末出具企業報表時點,反映出企業實際的資產負債情況。
二、使用外幣評估時要做的後台配置:
1、檢查匯率類型:
一般使用的是匯率類型M,在該類型下設置匯率。
2、設置匯率(OC41)
匯率是和日期相關的,系統默認取離填寫日期最近維護日期的匯率。
由於我們的本位幣是人民幣,所以我們要維護XXX到CNY的匯率。
3、創建評估方法,評估方法決定了評估的一些規則等信息。
㈤ 外幣評估的原理是如何的
你在運行外幣評估的時候,可以選擇評估基準日為月底的時間,甚至還可以為下月1日,這樣就更 加准確了。 不用擔心月中時候不同的匯率,最後還是以評估日為標准進行計算的。
評估是在外幣的匯率有變化時,對有涉及外幣未清項的科目按統馭科目或科目類型、按 幣種、分借貸分別進行統計其由於匯率變化產生的差額,將變化額按科目類型和幣種進行帳務調 整。 如選擇期末評估,下期初沖回。則過程如下: 評估時, 借/貸相應的調整科目貸/借匯兌損益科目————結帳時轉出 沖回時, 借/貸匯兌損益科目 貸/借相應的調整科目 結帳時, 沖抵調整科目借/貸調整科目 貸/借匯兌損益科目 最後的結果中,調整科目和匯兌損益科目的余額均抵銷。
㈥ 外幣報表折算時,長期股權投資採用哪個匯率
取得長投時肯定是按主體的本位幣核算長投成本,後續在單體層面不涉及匯率變化的問題。
外幣報表折算,資產一律按資產負債表日匯率折算,實操中可能存在孫公司,子公司,母公司三者本位幣不一致的情況,這種情況存在先折算再合並,或先合並再折算兩種方法,兩種方法再最終層面結果一致,但折算匯率都是資產負債表日匯率 。
㈦ 關於SAP的外幣評估,銀行存款科目的評估原理是什麼是只評估當月發生的明細嗎
未清項的評估是在外幣的匯率有變化時,對有涉及外幣未清項的科目按統馭科目或科目類型、按 幣種、分借貸分別進行統計其由於匯率變化產生的差額,將變化額按科目類型和幣種進行帳務調 整。 如選擇期末評估,下期初沖回。則過程如下: 評估時, ?借/貸相應的調整科目 ? ? ? ? ?貸/借匯兌損益科目————結帳時轉出 沖回時, ?借/貸匯兌損益科目 ? ? ? ? ?貸/借相應的調整科目 結帳時, ?沖抵調整科目 ? ? ? ? ?借/貸調整科目 ? ? ? ? ?貸/借匯兌損益科目 最後的結果中,調整科目和匯兌損益科目的余額均抵銷。 例:某供應商有應付帳款USD100, 記帳時,匯率:8.50, ?USD100 ? ? 折RMB850 評估時,匯率:8.00, ?USD100 ? ? 折RMB800 ? ? ? ? ? ? ? ? ?應付帳款 ? ? ? ? ? ? ? ? ? ? ? ? ? ? ?銀行存款 USD ?RMB ? USD ? ? RMB ? ?USDRMBUSD ? ?RMB ①原值 ? 100850 ④付款100 ?850100 ? ?800 合計100 ?850 ? 100850100 ? ?800 ? ? ? ? ? ? ? ? ?應付調整 ? ? ? ? ? ? ? ? ? ? ? ? ? ? ?應付匯兌損益 USD ? RMB ? ?USDRMBUSD ?RMB ? USD ? RMB ②評估0 ? ? 50 ? ? ? ? ? ? ? 0 ? ?50 ③沖回 ? ? ? ? 050 0 ? 50 ④付款0 ? ? 50 ? ? 050 ? ?0 ? ?50 合計0 ? ?100 ? ? 0 ? ?100 0 ? 50 ? ? 0 ? ?50 評估出的50元人民幣已在當期轉出。
㈧ sap系統FAGL_FC_VAL執行外幣評估,是執行哪些科目呢是在哪裡配置的呢
外幣評估類容看你們的業務需求了,一般只針對外幣科目和外幣客戶、供應商進行評估。在評估界面手工輸入就行了,沒必要後台配置。好像也沒地方配置這類容。
㈨ 請教 :外幣評估的邏輯
上傳一張測試結果的圖片,圖中黃底部分是本位幣 / 外幣 得到的值,像10020902這個科目行,怎麼算也不應該得到8.5157,不明白為什麼?請大俠們賜教,多謝了"
㈩ SAP中的外幣評估是基於什麼原理
外幣評估分兩種情況 一.有OPEN管理的,一般本月評估,下月反沖,因為是OPEN管理,所以是未實現匯兌損益,等到實際沖 帳時才是真正產生相差匯兌損益,而月末評估只是暫時評估,為了做相關報表目的. 二.沒有OPEN管理外幣科目,月末評估後,下月一般不反沖(也可以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