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把支點放在杠桿中間
(1)杠桿重心在其支點處,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減小了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2)實驗前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可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3)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歸納出物理規律.故選項B符合題意;
(4)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因此第二組實驗設計的好,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杠桿垂直,力臂直接從杠桿上直接讀取;
(5)圖丁中,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生了影響,導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出來的數值偏大.
故答案為:(1)減小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2)左;(3)B;(4)二,便於從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5)杠桿自重的影響.
Ⅱ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中,(1)我們把支點放在質地均勻的杠桿中間,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2)實驗
(1)質地均勻的杠桿重心在中點,把支點放在中心,可以使杠桿自重的力臂為零,這樣自身重力不影響杠桿平衡.
(2)根據「右偏左調」的原則,將平衡螺母向左調;鉤碼對杠桿的拉力是豎直向下的,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臂與杠桿重合,方便直接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大小.
(3)以第1次實驗數據為例:F1×L1=0.5N×0.1m=0.05N?m,F2×L2=N×0.05m=0.05N?m,二者相等,其他幾次實驗數據也發現相同規律,所以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4)設每個鉤碼重為G,每格長度為L,右側3G×2L,左側2G應該乘以3L,所以左側的鉤碼向右移動1格可以平衡;在題中圖示基礎上,左右各減一個鉤碼,左端是1G×4L,右端是2G×2L,得數相等,可以平衡.
故答案為:
(1)避免杠桿自身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左;水平;便於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大小
(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4)1;1.
Ⅲ 杠桿平衡條件中,把質地均勻的杠桿中點放在支架上。目的是消除杠桿自重影響
應該是可行的,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桿的運用跟動力臂阻力臂長短有關系,如果不放在中點測起來會比較麻煩,放在中點以後動力臂=阻力臂,杠桿兩端重物比較重力大小會方便一些
Ⅳ 杠桿的支點通過杠桿的中心,這樣做的目的是
杠桿的支點通過杠桿的重心,這樣做的目的是使重力作用線通過支點,力臂為0
,不影響杠桿平衡條件
Ⅳ 支點在杠桿的中點是為了
應該是可行的,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桿的運用跟動力臂阻力臂長短有關系,如果不放在中點測起來會比較麻煩,放在中點以後動力臂=阻力臂,杠桿兩端重物比較重力大小會方便一些
Ⅵ 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以杠桿中點為支點.(1)在調節杠桿平衡時,小明發現杠桿右端低左端
(1)右端低左端高,應將平衡螺母向較高的一端調節,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只有一次實驗總結實驗結論是不合理的,一次實驗很具有偶然性,要多進行幾次實驗,避免偶然性;
(3)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因此第一種實驗方案更方便,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杠桿垂直,能從杠桿上直接讀力臂;因為第一方案的動力臂要大於第二種方案的動力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在阻力和阻力臂都相同的情況下,動力臂越大的越省力,所以,F1<F2;
(4)杠桿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都叫杠桿平衡,所以小海的說法是對的;
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在小紅的實驗方案中,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而小海實驗方案中的力臂不便於測量,所以,小紅的實驗方案好.
(5)圖丙中,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重力對杠桿產生了影響,導致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
(6)步驟一: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於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當直尺平放在刀口(支點)上,平衡後,此處為重心;
步驟二:由於原來處於平衡,將質量為M1的物體掛在刻度尺左邊某一位置,則杠桿會左端下降,
所以根據F1L1與F2L2可知:在F1、L2不變的條件下,需要增加L2,L1減小,即向右移動刻度尺.
步驟三: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G1L1=G×L2,
即M1gL1=mgL2,
所以直尺的質量m=
M1L1 |
L2 |
Ⅶ 將杠桿的中點支在鐵架台上的目的是
(1)杠桿在使用之前,必須通過調節左右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正在杠桿上,便於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的大小.
(2)進行探究時,不能調節平衡螺母,只能通過增減鉤碼個數改變拉力大小,或者通過調節鉤碼在杠桿上的位置調節力臂大小,使杠桿重新平衡.
(3)把鉤碼掛在杠桿上後,阻力為鉤碼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該在鉤碼的同一側用彈簧測力計沿著豎直向上方向拉著杠桿.
故答案為:平衡螺母、便於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增減鉤碼個數、調節鉤碼在杠桿上的位置、豎直向上.
Ⅷ 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以杠桿中點為支點.(1)若杠桿左端低右端高,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靜
(1)左端低右端高,應將平衡螺母向較高的一端調節,即將左邊或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只有一次實驗總結實驗結論是不合理的,一次實驗很具有偶然性,要多進行幾次實驗,避免偶然性;
(3)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因此第一種實驗方案更方便,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杠桿垂直,能從杠桿上直接讀力臂;因為第一方案的動力臂要大於第二種方案的動力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在阻力和阻力臂都相同的情況下,動力臂越大的越省力,所以,F1<F2;
(4)圖丙中,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生了影響,導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出來的數值偏大.
故答案為(1)右;(2)實驗次數太少,結論具有偶然性;(3)一;能從杠桿上直接讀力臂;<;(4)杠桿存在自重.
Ⅸ 杠桿支點在為什麼中點處
不一定在中點,視情況而論,只不過中點是等臂杠桿,兩邊的力大小一樣了,比如天平
Ⅹ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中,我們把支點放在質地均勻的杠桿中間,這樣做的目的是 &n...
避免杠桿自身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或 杠桿重心在支點上、杠桿重力作用線過支點);便於測量力臂; F 1 l 1 =F 2 l 2 (或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表格中的數據); 1 ; 1個鉤碼 與以杠桿中點為支點目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收入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瀏覽:976
西水股份為何大漲
瀏覽:736
中國富成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348
43號文後土地儲備融資
瀏覽:529
融資擔保公司屬於金融服務業嗎
瀏覽:852
山東中泰證券集團
瀏覽:179
天獅集團自費去法國
瀏覽:738
海通證券吳中路
瀏覽:85
期貨數學模型演算法
瀏覽:999
股東會公司權力機構
瀏覽:227
完成c輪融資5家p2p
瀏覽:879
外管局為什麼限制外匯保證金業務
瀏覽:872
定期投資理財可以賺到錢嗎
瀏覽:584
湖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瀏覽:392
支付寶里的理財銀行倒閉了賠嗎
瀏覽:757
目前哪個銀行理財
瀏覽:556
做外盤期貨的人多嗎
瀏覽:228
雙黃公司股票
瀏覽:663
境外炒外匯出金
瀏覽:143
理財產品都含基金嗎
瀏覽: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