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反思

杠桿反思

發布時間:2021-04-22 09:36:54

㈠ 怎樣才能省力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我覺得這節課是成功的,不僅僅體現在教學知識的傳授上是成功的,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建設方面也是很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困惑請幫助指點。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採用掰手腕活動讓同桌學生結為一組進行比賽,全員參與,親自體會到用力的不同。通過懸腕和支撐桌面兩次比賽,強調用腕力而不用臂力,體會兩次不同比賽腕力的不同感受,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有支點,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進而認識簡單機械的概念、認識了杠桿
體現新課程理念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活動2的處理是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在圖下面寫出簡單機械的名稱,再小組討論匯報。效果非常好。使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又學會小組合作交流。
教材處理上吊車一圖參考課本第11頁分解圖認識,只是簡單介紹,具體內容第三課的時候再詳講。
困惑:關於本課的拓展活動中動物的省力「工具」,教參上指出啄木鳥的喙相當於鑷子和鑿子(杠桿、斜面);老虎的牙齒和爪子相當於鑿(斜面)。在剩下的兩幅圖中,螞蟻的蟻窩屬於斜面,請問蜘蛛具有的是那種工具呀?其次,作為本單元的初始課,簡單機械是初次接觸,普通明顯的可以很好的辨別出,如蹊蹺板是杠桿,但鑷子夾子這種支點不在中間的杠桿,是第二課的重點內容。在這第一節課怎樣去引導讓學生發現動物身上隱藏的「工具」呢?通過本課教學,動物身上隱藏的「工具」確實不太好發現,尤其是蜘蛛,學生需要討論很長時間,也看不出它所具有的工具,請同行出出主意吧?
我個人認為,蜘蛛的腿,螞蟻的腿類似於杠桿,它們都有支點。但如果只考慮「腿」的話,那動物身上所有能轉動的地方都可以理解為杠桿,因為關節是支點,肌肉收縮處是動力點,要轉動的部位的重心是阻力點。思考中……也請老師、同行指正……

㈡ 股市杠桿原理是什麼意思

杠桿原理在金融上的應用——衍生證券簡介 期權和期貨。期權和期貨與投入股市有所不同。期貨市場是一種Zero-sum Game(零和游戲),就像四個人打麻將,有人嬴必定有人輸,同一段時間內所有實驗室傢具贏家賺的錢和所有輸家賠的錢相等。期權期貨市場只是經濟價值的再分配,而不會創造新的經濟價值。投入股市的錢則又不同了,股票透過商業機構的營運業務增長,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價值,若經濟環境穩定,大部分股民靠長期投資都可以同時賺錢。 因為財務杠桿的放大,做期權和期貨來錢快,但虧起來也快,其風險比買賣普通股票高太多,又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杠桿原理應用非常廣。譬如,你每天開車用的方向盤,就運用了杠桿原理。或許你平時沒注意,在財經領域,財經杠桿應用也很廣泛。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房屋按揭貸款。 絕大多數人買房子,都不是一筆付清的。如果你買一幢100萬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財經杠桿。如果房價增值10%的話,你的投資回報就是50%。那如果你的首付是10%的話,財經杠桿就變成10倍。如果房價增漲10%,你的免熏蒸托盤投資回報就是一倍!你高興了吧!慢著,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甘蔗沒有兩頭甜,財經杠桿也不例外。財經杠桿可以把回報放大,它也可以把損失放大。同樣用那100萬的房子做例子,如果房價跌了10%,那麼5倍的財經杠桿損失就是50%,10倍的財經杭州隱形紗窗杠桿損失,就是你的本錢盡失,全軍覆沒……現在美國很多房子被強行拍賣,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前使用的財經杠桿的倍數太大。 期權期貨本身就已經是財務杠桿了,而往往又是通過一種Margin(保證金)賬戶具體操作,這種賬戶用的也是杠桿原理,這等於是杠桿再加杠桿。 什麼是保證金賬戶?保證金帳戶是指在購買股票時,只須花股票總值的25%到30%就行了。在「買長」時25%,在「賣短」時30%。比如,你把一萬元放入保證金賬戶,就可以買總值四萬元的股票。也就是說有四倍的杠桿作用。當然,那75%的錢是向證券商借來的,利率一般比銀行高一些,比信用卡低;而且你的賬戶還必須維持你所擁有股票市值的25%(買長)到30%(賣短)。一旦低於那個數,你的經紀人就不客氣,要來「Margin Call」了,就是要你趕緊「輸血」進去。 外匯交易的保證金賬戶,一般都會用到15倍以上的財經杠桿;對沖基金的財經杠桿一般用到20倍;「兩房」的財經杠桿大約是30倍,雷曼兄弟整個公司的財務杠桿高達33倍……現在你就會理解它們為何說玩完兒,就玩完兒了。而期貨的保證金比一般股票Margin比例更低,只需總價的5%到10%。所以做期貨獲利或虧蝕的幅度,可以高達本金的數千倍!想當年英國的老牌銀行巴林(Barings Bank),就是被一個交易員玩「日經期指」給玩兒殘的。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股票、房子瘋長的時候,許多人恨不得財經杠桿能用到100倍以上,這樣才能回報快,一本萬利;而現在股市、房子下跌,很多人被迫把股票和房子以低價賣出,有點象Margin Call。而當他們把股票和房子低價賣出時,則造成了更多的家庭資不抵債,被迫將資產更低價出售,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美國人把這一惡性循環過程稱為Deleverage(減少財經杠桿過程)。 減少財經杠桿非常痛苦。房價跌,房屋凈值(Home Equity)消失,很多房子被拍賣,房價更跌……格老說,美國現在面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並非聳言動聽。 現在美國很多家庭和銀行都深受財經杠桿減少過程之害,所以只好轉向政府救助(Bailout)。政府從全國經濟發展的角度,除了救助以外,別無選擇。政府救了貝爾斯通、救了「兩房」、救了AIG,接下來還要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救學生貸款保證金…… 如果說以前是個人大量使用財經杠桿的話,那麼現在將是政府大量使用財經杠桿。政府使用財經杠桿的結果,將是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美國政府長期債券回報(3.75%),扣除稅收和通貨膨脹率以後,幾乎沒有任何回報。

㈢ 杠桿中的力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體驗和對杠桿實例的觀察,歸納出「杠桿是在力的作用下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能說出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2、通過對實驗探究的分析、論證、評估,建立力臂概念。提高實驗探究的分析、論證能力,增強實驗評估意識;3、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採用比較法和綜合分析法科學分析相關數據,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4、會畫杠桿中的動力臂和阻力臂,能用杠桿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具體問題;5、在杠桿的模型建構中領悟物理模型建構的一般方法:選擇樣例——建立初步圖示——圖示改進——建立模型;在探究中領悟「科學的發現往往需要向前再邁一步」。【教學重、難點】1、認識杠桿,探究並得出杠桿平衡條件。2、在探究中建立「力臂」概念,在實際應用中准確畫出杠桿「動力臂、阻力臂」。【設計思路】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吸收教材中活動設計的優點,重組教材結構,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探究活動。在活動、體驗中認識杠桿,在杠桿的應用中尋求探究的需要,在探究、評估中建立力臂概念並獲得杠桿的平衡條件。整體設計由四組系列活動組成。系列活動一:認識杠桿。設置「拔圖釘」、「尋找身體中的杠桿」兩個層次的操作、體驗活動,形成對杠桿模型的正確認知。系列活動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以「用彈簧測力計稱象」創設探究背景,提出探究問題;通過模擬背景事件進行探究,形成杠桿平衡條件的初步結論;再通過實驗論證、評估,明確力臂,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系列活動三:知識應用。通過「畫力臂」完善對杠桿模型的認知,通過解決具體問題,了解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系列活動四:課後探究。由「自學與歸納」、「觀察與探究」組成,旨在加強對杠桿原理的理解,進一步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流程圖】【教學資源】實驗器材:釘有圖釘的木板、墊木、螺絲刀、羊角錘、扳手;杠桿、鉤碼、彈簧測力計、鐵架台、直尺、細線;視頻資源:「羊角錘拔鐵釘、開瓶器開瓶蓋、扳手擰螺絲」錄像,自製PPT課件。【教學過程】一、認識杠桿活動1:拔圖釘(教師)木板上釘了一枚圖釘,請把它拔出來(圖1)。(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拔出圖釘。(教師)懂得使用工具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生活中還很多任務是採用工具來完成的。(學生)觀察羊角錘拔鐵釘、開瓶器開瓶蓋、扳手擰螺絲(視頻);觀察撬石頭、蹺蹺板、抽水機手柄(動畫)。(教師)以上工具在工作時有何共同的特點?(教師)待學生回答出轉動後,用flash演示並說明(圖2):在物理學中,將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稱作杠桿(lever)。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即圖中的O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即圖中的F1;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即圖中的F2;活動2:尋找身體中的杠桿(學生)尋找並用動作表達出來。(教師)舉例「昂首向天、提起足跟、手提重物」 ;(教師)點評:盡管人體的各種運動相當復雜,但最基本的運動都是由骨骼在肌肉的作用下繞關節轉動產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桿。現代科技工作者從人體手臂得到啟發製造了太空梭的機械臂用以抓捕衛星。設計意圖:本環節採用二層次的活動設計,通過用杠桿來認識杠桿,通過看杠桿來了解杠桿;通過尋找身體中的杠桿來體會杠桿,使學生在活動、體驗中構建杠桿模型。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出示探究背景] (教師)2001年6月22日,杭州的一位物理老師用一隻彈簧測力計並藉助杠桿「稱」出了一頭質量約為3t的大像的質量(圖3)。他的具體做法是用一根10m長的槽鋼製作了一根杠桿,在離支點較近的位置掛上鐵籠和大象,在離支點較遠的位置用一把彈簧測力計測出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時的示數。[提出探究問題] 稱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的大小與F2、l1、l2有何關系?[實驗設計](教師)你能利用桌上的器材設計出合適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嗎?(師生共同討論)模仿稱象過程,選擇器材,設計實驗。具體裝置如圖4:1、用木製杠桿代替槽鋼,為消除杠桿自重的影響,杠桿應在中點懸掛,並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平衡;2、用鉤碼代替大象;3、l1、l2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4、實驗中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記作F1,鉤碼的拉力記作F2,OA記作l1、OB記作l2。(師生)探討步驟設計並確定實驗記錄表格。設計思想:控制變數法;步驟一: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步驟二:取F2=1N,l2=10 cm,l1=5cm,測出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時F1的大小;步驟三:l1、l2不變,增大F2,測出F1;步驟四:F2、l1不變,增大l2,測出F1;步驟五、F2、l2不變,增大l1,測出F1。(教師)引導學生明晰實驗注意點:注意點一:彈簧測力計要調零;注意點二: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動,待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時讀數。[進行實驗]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並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參考數據):測量序號F2/Nl2/cml1/cmF1/N①11052②1.51053③1.51253.6④1.512151[實驗分析](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並做出分析結論:1、比較①、②,說明:l1、l2不變,增大F2,則F1 增大;比較②、③,說明:F2、l1不變,增大l2,則F1增大;比較③、④,說明:F2、l2不變,增大l1,則F1減小;2、綜合分析①、②、③、④,可得杠桿平衡時: F1 l1= F2l2。3、引申分析:若l1>l2 則F1<F2 ,可以省力……(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上述表達式中,F1是通過彈簧測力計測得的,F2是鉤碼的重力造成的拉力;那麼l1、 l2究竟是什麼呢?是指OA、OB的長度嗎?[實驗論證](教師)請學生採用圖5的操作方式(彈簧測力計豎直上拉),用實驗驗證上述結論的正確性。實驗中取F2=1.5N, OB=10cm,OA=15cm,先計算出杠桿處於水平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再進行實驗驗證。

(教師)請學生逐步傾斜彈簧測力計(如圖6)。(學生)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發生變化。(教師)彈簧測力計傾斜後F2、OB沒有變化,是什麼引起了F1的變化?[實驗反思](教師)組織學生探究:讓F1為1.5N時杠桿處於水平平衡,假如F1 l1= F2l2成立,則l1為10cm。組織學生用直尺測量尋找l1。(學生)通過測量發現l1為支點O到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見圖7)。(教師)PPT演示,在杠桿中,我們把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稱做「力臂」。(教師)為什麼我們一開始模仿稱像所做的實驗,結論是成立的呢?(學生)由於杠桿處於水平平衡,拉力豎直向下,所以那時的OA、OB本就是力臂。(教師)點明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可以用字母表示成:F1 l1= F2l2。[探究感悟]阿基米德在總結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後,說:「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對此,你有何感想?(教師)盡管我們有著古老的文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就有了使用桿秤的記錄,我們的祖先早就把杠桿應用於實際生活,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但卻與 「杠桿原理」擦肩而過。在今天的探究中,我們能夠得到的另一啟發就是「科學的發現往往需要我們向前再邁一步」。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的中心,在本課重點的突破上採用了三步走,先是利用背景創設引起學生探究慾望,通過模擬背景進行探究,得出杠桿平衡條件的初步結論;接著通過對探究結論的驗證、評估與反思明確再探方向;最後利用再探究,由學生在尋找中建立杠桿力臂的概念,在化解力臂認知難點的同時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三、試一試問題一、標出圖甲杠桿中的力F1、F2的力臂;問題二、圖乙中,F1的作用點在A,請畫出撬圖釘時所需要的最小的力。學生作答,教師點評。解答如下:問題一:畫力臂的方法,先找支點和力的作用線,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做垂線,用l1表示動力臂,用l2表示阻力臂(見圖10甲)。問題二:由F1 l1= F2l2知, l1最大時,F1最小;連接OA即為最大的l1,從A點做OA的垂線向下即為F1的方向(見圖10乙)。設計意圖:問題一旨在加強對力臂的理解,問題二旨在加強對杠桿的平衡條件理解的同時,加深對力臂的理解。四、小結與作業(教師)本節課我們主要探討了什麼是杠桿,探究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在探究中,我們通過測量找到了力臂。但這只是對杠桿有了初步認識,課後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自學與歸納 閱讀書本第6頁內容,解決稱像問題中的計算,並歸納利用杠桿原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觀察與探究 生活中的杠桿類工具有很多,它們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請觀察、收集部分生活中的杠桿類工具(如剪刀),利用杠桿原理分析它們的作用,並嘗試分類。設計意圖:延伸課堂探究思維,從物理走向生活,培養將物理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意識。

㈣ 兩融杠桿是什麼意思,求大神詳細解釋。

你好,兩融杠桿是指融資融券是帶有杠桿性的交易。

㈤ 課後說課的課後說課與反思

(一)課後反思的意義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交互作用的一個動態的復雜過程,教師通過從學生那裡獲得及時的反饋信息可以反思自身的教學過程與先前的說課設計,從而掌握學生的現有認知與目標認知水平之間的差異,以便對下一步的說課設計、教學過程加以調控、部署,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國著名心理學家,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理研究所教授林崇德先生認為,作為教師才華的核心,是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即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的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地計劃、檢查、評價、反思、控制和調節的能力。因此,為提高說課質量,而進行反思後的課後說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課後說課案例
課後說課不同於課前說課,課前說課是口頭表達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設想及理論根據,按照「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教」的教路展開,側重於理論認識。而課後說課是根據課前說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實際課堂操作,通過反饋,總結評價,說出成功之處,欠缺之處,改進之處。是按照「教的怎樣?為什麼會這樣?如何改進」的思路展開,側重於從實踐效果的角度分析認識。因此,必須認真運用教學理論去分析研究,找出經驗教訓,探索新問題,發現新認識。現以《滑輪》一節內容為例,從四個方面:說教學達標情況;說教法運用情況;說學生活動情況;說課堂結構實施情況,進行課後說課。
本節主要內容講授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原理及其實驗,還有4個練習題,完成了教學任務,基本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由於教學內容較多,時間較緊,拖堂時間2分鍾。
1. 說教學達標饋況
(1)展示教學目標:①知道什麼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②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各是什麼。③會組裝滑輪組,會判斷物重由幾段繩子承擔。④常識性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實質。⑤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本節課教學目標達成情況較好,但缺少滲透品德教育,應該給學生點出通過實踐得出理論知識的簡單認識和樸素的唯物辯證法。
(2)根據課堂學生問題的回答,學生實驗操作的表現,以及課程結束前的測評反饋情況,可以看到學生對各知識點達到目標要求的層次,並且會進行滑輪實驗操作及組裝滑輪組,能夠用正確方法判斷物重由幾段繩子承擔。由於時間較緊,對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培養不夠,有個別同學對動滑輪的杠桿實質認識不清晰。
2. 說教法運用情況
本節課主要採用了實驗啟發式目標教學法,圍繞目標,通過實驗引入、教師誘導、學生觀察思考,較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也培養鍛煉了實驗操作技能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1)實驗啟發式教學降低了學習坡度,激發了學習興趣,適合學生愛動的心理特點。對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各個知識點都是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操作引入問題,讓學生觀察,引導分析討論思考,自己得出結論。學生學得主動,有興趣,知識點感到易學易懂。
(2)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製造輕松愉快氣氛。用生動有趣的科學漫畫引入教學激發了學生探究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由於開頭較好,整堂課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維。把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加強了學生參與、投入教學過程的機會,親身感受、經歷了探究滑輪使用規律的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本節課重點是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由於採用實驗啟發目標教學法,學生通過分組實驗觀察,在教師引導啟發下,都能順利地得出結論,記憶深刻,熟練地應用結論解答問題。
(4)本節課的難點是使學生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實質。課堂上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將一個特製大木滑輪分別作為定滑輪和動滑輪,學生清楚地觀察到每種情況下的支點、動力臂和阻力臂,判斷出杠桿的種類。這樣比畫圖說明要直觀易懂,理解深刻,不大費勁即可攻破難點。
(5)在教學中,有的地方預先考慮不細。例如演示定滑輪的作用時,向下使用彈簧秤,沒有考慮彈簧秤自身重力大小。演示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設計的實驗太繁雜,增加了教學難度,這個實驗可改為:在通過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各掛一個質量相等的鉤碼,滑輪靜止平衡,這時定滑輪兩邊細繩拉力大小相等。說明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這樣更加明白易懂。
3. 說學生活動情況
(1)教學中由於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昂,積極參與,爭先恐後舉手回答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2)教學中由演示實驗變為分組實驗,每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操作、觀察、分析、歸納得出正確結論,使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記憶深刻。多次分組實驗,使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得到較快提高,一次比一次操作熟練正確。
(3)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總結出滑輪組使用拉力大小的規律:不看定滑輪,僅看有幾段繩子和動滑輪組相連結,就能判斷拉力是物體重量的幾分之一。既掌握了具體的規律,又學會了總結規律的方法。
4. 說課堂結構實施情況
(1)本節課設計的教學程序是順理成章的。沒有遇到學生思維的障礙,各環節之間聯系緊密,有講有練,基本上都能完成當堂目標測評。
(2)各環節時間分配與預計不大符合,前松後緊,例如學生認識什麼是滑輪、定滑輪、動滑輪,本來估計2分鍾,卻實際用了5分鍾。另外有些環節講後感到時間分配不合理,比如滑輪的理論探索用的時間長,實際應用練慣用的時間少,不符合精講多練的原則。
(3)本節課結束後,發現板書內容多,重點不醒目。教師語言有些地方重復較多,不夠簡練准確。
《滑輪》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課堂結構、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方面是可以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感覺是比較順手的,學生表現反映是滿意的。下次講授這節課時,大體上可以不動,僅需在幾個方面稍加註意改進:①教師進一步熟悉教材教案,語言要簡練確切,減少不必要的重復。②課堂結構各個環節時間分配,課堂前半段要緊湊一些,後邊滑輪組組裝練習稍微加強,克服拖堂現象。③教師在操作滑輪實驗時,要注意分析彈簧秤本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杠桿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納什空間2017融資 瀏覽:431
棗庄市金融機構部 瀏覽:220
基金理財屬於哪個科目 瀏覽:664
建行賣理財產品可靠嗎 瀏覽:496
金融街融社區服務平台 瀏覽:99
貴陽農商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瀏覽:49
神燈金融服務費 瀏覽:165
疫情全球流行買什麼股票 瀏覽:372
本市轄內金融機構 瀏覽:17
白糖期貨交割成本 瀏覽:200
公司所囊括的金融工具 瀏覽:325
靈雀雲a輪融資千萬級美金 瀏覽:251
優信拍d輪融資 瀏覽:460
000886股份實時行情 瀏覽:366
長沙市生意融金融咨詢公司 瀏覽:549
上海如銀融資是真的嗎 瀏覽:565
金融服務公司領導崗位責任制 瀏覽:251
南京貴金屬催化劑 瀏覽:287
福特汽車金融公司扣車嗎 瀏覽:943
太原煤矸石貴金屬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