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st康美了只債券申請停牌何用意
ST康美再去申請停牌公司的用意就是公司已經出現負債率,也有可能會出現重組。
『貳』 我買了 ST 金泰 和 康美葯業 大家幫我分析一下
st金泰 上升趨勢沒變壞 持股
康美葯業 橫向整理短期會有少許上漲
『叄』 康美葯業被申請破產重整,退市風險凸顯
是的,2020年9月,*ST康美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擬變更為易林投資,進一步穿透後,易林投資三名股東的實控人均為國資。雖然已被國資接手,但眼下*ST康美仍深陷危機之中。
截至3月末,公司賬面總資產361.2億元,總負債437.77億元,賬面貨幣資金僅5.81億元,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合計則高達217.32億元。
因資金流緊張,*ST康美未能按期籌措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等三期票據的兌付資金。同時,公司另有五期票據於4月25日觸發交叉保護條款提前到期。同時,*ST康美的投資者訴訟索賠案件正適用特別代表人訴訟程序進行審理。
此外,因*ST康美2020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等問題,以及2020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公司股票於4月29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上交所規則,如果*ST康美連續兩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連續兩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的財務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被強制退市。從一季報數據看,留給*ST康美「自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有機構投顧表示,在國資入主後,康美葯業的債務問題並未得到實質性解決,也沒有得到資金直接支持的官方消息。在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後,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國資介入之後的走勢也尚不明朗。目前其存在退市風險,投資者應謹慎介入。
康美葯業遭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
近日,*ST康美被廣東揭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案號為「粵52破申1號」。從*ST康美的公告來看,截至4月22日,公司尚未償還揭東農商行借款本金4900萬元及利息約50萬元。
*ST康美表示,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公司股票也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肆』 st康美股票補倉問題。
問題股就不要補倉了,萬一再爆雷不是雪上加霜嗎。我看你另一隻也虧很多,證明你還不得炒股要領,這樣只會越虧越多,股市是個無底洞,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都是虧出來的。。。聽人勸,吃飽飯。。。
『伍』 康美葯業被申請破產重整,主要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美葯業破產的
因為康美葯業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竟然進行財務造假,面臨康美面臨天價的賠償,所以不得不破產重組。據媒體報道,日前康美葯業已經在廣東申請破產重組了。目前該公司雖然還沒有退市,但已經被標記st了。其實康美葯業從被爆出財務造假開始,已經註定只能走破產一條路了,雖然證監會對該公司的罰款,只有幾十萬。但康美葯業即將面臨集體訴訟,面對眾多小股東的賠償,康美葯業根本無力承擔,況且其經營狀況本身就不佳,想要繼續下去是很難的事情。
『陸』 st康美會不會跌破到兩塊多
有,目前新發的股票,價格都很高,這是基於目前大盤上漲的原因,其實股票跌破發行價並不是很多,但是還是有可能的,之前中國國航上市的時候就跌破過發行價
當時發行價是2.80元,上市3天之後最低跌到2.73元,破了發行價~~
『柒』 2018.12前買的ST康美葯業股票怎樣申請索賠啊
在了解虛假陳述基本法律知識的前提下,向康美葯業索賠的相關信息如下:
①管轄法院:康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的對象主要是2017年年度報告,根據虛假陳述相關法律規定,對該虛假陳述行為承擔責任的主體包括上市公司即康美葯業、負責年報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即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據悉,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已於2019年5月9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虛假陳述訴訟既可以單獨起訴康美葯業或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也可以同時對兩者提起訴訟,具體而言:
1)康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住所地是廣東省揭陽市下轄的普寧市,因此,對康美葯業單獨提起訴訟的管轄法院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2)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的住所地是廣東省廣州市,因此,對其單獨提起訴訟的管轄法院亦為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3)在同時起訴兩者時,由上市公司即康美葯業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即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4)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虛假陳述相關法律規定,在僅起訴會計師事務所時,法院可依投資人的申請或在徵得投資人同意的前提下,追加康美葯業為共同被告,並將案件移送康美葯業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即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投資人不同意追加的,法院仍可依職權追加康美葯業為共同被告,但不得移送案件(即使不得移送案件,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的管轄法院仍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綜上,由於本案中康美葯業和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的管轄法院均為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因此無論以誰為被告,本案的管轄法院均為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②起訴前提:根據虛假陳述相關法律規定,並非所有因購買康美葯業股份遭受的損失都能提起索賠,就本案而言,結合康美葯業股票的實際交易情況,只有在2018年4月26日至2018年12月28日間買入康美葯業股票的投資人才能提起索賠。
③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俞強律師提示需准備的起訴材料:
1)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目前尚未作出)。提起虛假陳述索賠訴訟實際上須等到證監會對康美葯業的虛假陳述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之後,因為行政處罰決定書是證明康美葯業客觀上存在虛假陳述行為的重要證據,同時行政處罰作出之日也是法定的虛假陳述訴訟期間起算點。
2)投資人身份證明。就自然人而言,主要指身份證;就法人而言,依法人性質不同包括工商營業執照、社團法人注冊登記證書、機關事業法人成立批文等。
3)投資人交易憑證等證明損失的材料。主要指股票交易交割單,一般通過交易軟體交易股票時都會有相應的交割單,投資者可自行列印。投資者買賣康美葯業股票的交割單是證明自己所遭受損失的重要證據,同時也能證明投資者買賣康美葯業股票的時間。
『捌』 康美葯業股票怎麼樣
康美葯業已被實行ST風險警示,截至2020年6月17日收盤,其股價為2.68元/股。
『玖』 康美葯業被申請了破產重整,這對股民索賠案會有影響嗎
康美葯業被申請破產重整,律師分析如果重整成功將導致股民賠付後延,對股民索賠案也是有點影響的。康美葯業成立於1997年,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從事葯材種植、葯材交易,下至生產開發、終端銷售,基本上已經滲透到中葯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產業,業務已經滲透到整個中葯產業鏈的所有關鍵環節。
除康美葯業,股東的債權還應包括其他相關責任人,如康美葯業的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及其妻子,以及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審計機構廣東鍾政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的相關責任。前不久,投資人增加鍾政珠江作為被告,要求責令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鍾政珠江被罰款5700萬元。據律師分析,根據《證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上市公司、相關高管和責任中介機構應承擔賠償責任。康美葯業目前正面臨重組,如果重組成功,對受害股東也算是一個好消息吧,但是股民賠付也將會往後延。
『拾』 康美葯業299.2億元巨虧之迷蹤魅影,會不會賠得傾家盪產
康美葯業會不會賠得傾家盪產還需拭目以待。
4月16日晚間,ST康美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20年凈利潤約為虧損244.8億元至299.2億元。此前,康美葯業預計凈虧損為148.5億元至178.2億元,也就短短2個多月,虧損額就急劇擴大了一百多億元,公司將虧損放大的原因,歸咎於新冠病毒疫情、資產減值。
康美葯業此前「消失」的近300億貨幣現金里,其中有201.43億元在2019年5月28日被追溯調整至2016年年報的存貨科目里。4月16日晚,上交所發布「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資產減值測算的具體過程、減值跡象出現的具體時點,是否存在前期計提不足的情形、前期業績虛假或調節利潤的情形。
這次,監管層還發函要求康美葯業的年審會計師發布專項說明,並表示公司2020年期末凈資產預計為負,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截止於4月19日早盤,昔日A股「中葯第一股」的ST康美,總市值僅97.49億元,股價暫時為1.96元/股。
4月15日,ST康美發布《康美葯業關於部分中期票據未能按期兌付的公告》,目前康美葯業共有8期中期票據,除了三期是2022年七八九三個月兌付外,其餘5期兌付日均在2021年6月底之前。
去年全年虧損額大於總市值,且大約凈資產,中票兌付迫近,即便是康美葯業無償劃出股權,虧空及債務巨洞也很難填平。
無論如何,中國版的集體訴訟制度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時,ST康美「首當其沖」,對於其創辦人馬興田、許冬瑾夫婦而言,他倆又創造了一個歷史。
集體訴訟,解決了小額多數的受害投資者維權難,對於那些嚴重損害投資者權益的違法者,會不會罰得傾家盪產,讓他們賠得傾家盪產,倒逼上市公司強化公司治理,且拭目以待。
(10)st康美葯業股票擴展閱讀
中小投資者向康美葯業索賠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相關公告顯示,自2017年4月20日(含)起至2018年10月15日(含)期間以公開競價方式買入、並於2018年10月15日閉市後仍持有康美葯業股票,且與本案具有相同訴訟請求的投資者,皆可於2021年4月25日之前登記加入該案訴訟。
數據顯示,在訴訟所規定的這一時間段內,康美葯業股東戶數超過20萬戶,平均持股1.6萬股左右。根據2017年4月20日,康美葯業19.40元的收盤價計,截至今日,相關投資者的損失約在27萬元左右。
目前,法院暫未透露集體訴訟的賠償規模。去年12月31日,廣州法院曾受理了11名原告共同起訴康美葯業以及其高管等22名被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原告請求法院判決被告賠償損失共計約41萬元。隨著更多投資者加入訴訟,其索賠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