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陳德林股票

陳德林股票

發布時間:2021-05-15 05:42:27

1. 袁世凱究竟留下來多少遺產

一種說法:袁世凱於1916年6月6日上午10點鍾去逝。臨終曾召長子袁克定到病榻前,令夏壽田執筆,記錄對他(袁克定)的「口述遺訓」。(夏壽田1870年—1937年,民國二年任總統府內史。袁世凱稱帝,制誥多出其手;失敗後逃匿天津租界,投靠曹錕,任機要秘書)
「口述遺訓」中的積產——英鎊
袁克定公布的「袁世凱口述遺訓」如下:
「夫余辛苦半生,積得財產約一百數十萬磅(英鎊),爾曹(指諸子)將來啖飯之地,尚可勿憂竭蹶。果使感情浹洽,意見不生,共族而居,同室而處,豈不甚善,第患不能符余之期望耳。」
「萬一他日分產,除汝母(指正妻於氏)與汝(袁克定)當然分受優異之份不計外,其餘約分三種:(一)隨余多年而生有子女者;(二)隨余多年而無子女者;(三)事余未久而有所出及無所出者,當酌量以予之,大率以予余財百分之十、之八、之六,依次遞減。」
「若我女,其出室者,各給以百分之一;未受聘者,各給百分之三。」
「若夫婢女,謹願者留之,狡黠者去之,然無論或去或留,悉提百分之一,分別攤派之,亦以侍余之年份久暫,定酬之多寡為斷……」
但袁世凱一生有多少財產?缺乏准確的數字。至少,袁世凱在「口述遺訓」中所說一百餘萬英鎊,並沒有包括全部財產(1912年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後,曾從五國銀行團獲得2500萬英鎊借款。這里所說100餘萬英鎊,大概從中獲取)。而且在所謂的「口述遺訓」中只說英鎊,卻隻字不提還存有多少銀元及其他外匯,更不提大量的房產、地產,所以非常可疑。
其他現錢、存款、股票、田產、房產等
還有一種說法:袁世凱死後,其妻妾子女各自為計,由徐世昌主持分遺產,就田產、股票、現金共分為三十份,諸子各一份,未嫁女兩人一份,姬妾無子女者得一份,每份8萬余元(銀大洋),合計共約260餘萬元。
另一種說法,據傳:袁世凱病重時,曾召見王錫彤,案頭置一單,所有現錢、存款、股票等共約200多萬銀元,指給王錫彤說:「余之家產盡在於斯」。(王錫彤,1865年—1938年,河南衛輝市人,實業家。)
張伯駒記其父張鎮芳在袁世凱死後,為袁家分家產,其子女每人分到現款兩三萬銀元,股票兩三萬銀元。河南項城原籍田產2000餘畝,均為袁世凱六弟袁世彤所有。此外,在河南彰德、汲縣、輝縣還有田產400頃左右。(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1912年3月至1914年2月任河南都督,後調北京任職。是袁世凱的親信之一)
此外,袁世凱生前在法國銀行存有200萬法郎,這筆巨款由袁克定秘密掌管。
袁世凱在北平和天津兩地至少還有五處房產,在河南彰德、輝縣也各有房產。
…… ……
經過對比核實,估計袁世凱遺產至少為1000萬銀元,其中大約一半為存款、銀元現金、外匯,另外一半為房地產等。
袁世凱的喪葬費
據袁世凱的女兒袁靜雪回憶:他父親(袁世凱)的喪葬費用,原是由當時政府撥款50萬銀元來承辦的。在北京辦喪事用了近9萬銀元,其後的移靈、購置墓地和安葬,用了十幾萬銀元。當時估計,以後的墓地建築和典置祭奠等項,還需用50萬銀元;總共需要70多萬銀元(約合今人民幣7000多萬元)。
袁靜雪又說,核計收支,相差很多,所以父親的舊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等人聯名發出公啟,請求當時的內外要人解囊相助。從第二任大總統(黎元洪)起,當時總理、各部部長、各省督軍,還有護軍使、鎮守使、師長等等多有捐贈。他們的捐款數目,絕大多數是每人1萬銀元,最少的是2000銀元,總計共收到捐款25萬銀元。這才辦完袁世凱的喪事和喪禮。
又據《袁公林墓工報告》載(1918年財政部印本):安葬和造墓共用銀七十餘萬兩。
袁世凱遺產的兩次大分配
袁世凱遺留的巨額財產,由腿有殘疾而野心不小的長子袁克定主持掌管和分配,袁家子女和妻妾,先後兩次分到了遺產。
據記載,袁世凱有一妻九妾(又一說迎娶十六或十八個女子),共生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遺產主要在他們(除早已去世者以外)中間進行分配。此外,對於奴婢也多少給予一些賞賜。
第一次分配遺產:
據文獻記載,第一次分財產,袁克定分給自己和他生母的數目一直保密,分給其他人的有記錄可查:六個姨太太每人各分得6萬銀元,黃金30兩;十七個兒子每人分得8萬銀元,黃金40兩,各種股票7萬銀元;十三個女兒每人分得銀元1萬元,作為出嫁時的陪嫁。以上合計銀元185萬元,黃金860兩,股票119萬元。(當時1銀元的購買力至少約合今人民幣100多元)。總數300多萬銀元,約合今3億多元人民幣。
但據袁靜雪的回憶說:「在我父親安葬以後,不久就分家了。大哥袁克定,因系嫡出長子,獨分40萬,其餘庶出的兒子,每人各分得12萬銀元。他們所分的錢數,除了現金以外,還有摺合銀元數字的股票,包括開濼煤礦、啟新洋灰(水泥)公司、自來水公司等股票在內。」「我約記得,他們兄弟每人還分得有10條金子,這是否也包括在上述的錢數以內?因事隔多年,已記不甚清了。女兒們每人只給嫁妝費8000銀元。我娘和各個姨太太都不另分錢,各隨她們所生的兒子一同過活。」
另外,袁世凱的第六子袁克端之子袁家賓長大成人後,曾見到過一份分家的賬單。此單未記袁世凱正妻於氏所得多少,除三、四、七姨太太去世外,大、二、五、六、八、九姨太太,每人分得現款銀元6萬元、黃金30兩,作為養老費。諸子各分得現款8萬銀元,黃金40兩,股票總價值約7萬銀元。諸女中四、八兩位早逝,余者每人得嫁妝費約1萬銀元。
將以上幾種記載核對,大致反映了袁氏家族第一次「分家」的情況。
第二次分配遺產:
過了20年,到1938年春,長子袁克定從北平前往天津,主持第二次分家。這次所分的,是賣掉的北平和天津兩地的五處房產,還有彰德、輝縣的各一處房產。這時第十六子袁克藩已經去世,所以由活著的16個「克」字輩兄弟平分,據說各分得偽聯幣24.84萬元。(當時偽聯幣1元可買20個燒餅,約合今人民幣12元)這個數字偏低,有待核實。
又一說:1938年第二次分財產(主要是房產),「克」字輩的兒子,每人分得249萬銀元,總計3984萬銀元。(這個數字偏高,也有待核實。可能錯了一位小數點,總計398.4萬銀元。)袁克定以長子優勢,獨吞了袁世凱存在法國銀行的200萬法郎以及大量田地、房產、古玩、文物、珠寶、字畫等,價值連城。據有人估計,他所獨占的財產總價值,在被分掉的全部金銀股票的總和之上。
袁世凱的房地遺產,獨由長子袁克定掌握,而他從不向家族透露,以便私吞。1916年,他即與袁乃寬合謀,將天津海河東岸平安街一處樓房變賣私分。袁世凱生前在法國銀行存有200萬法郎,對這筆巨款,袁克定也嚴守秘密。後來,第十子袁克堅了解到有此法郎存款,到袁克定家當面質問,並提出應由大家共分。袁克定先是支吾其詞,後來批了他親筆簽名的「事可行」的條子。但旋即他又懊悔,把條子追回撕毀,引起家族的懷疑和不滿。
時隔不久,他與袁乃寬變賣天津房產私分的事情泄露,全家族更認清了他是個偽君子,普遍對袁克定表示蔑視。他覺察到有些不妙,乃對家庭成員中經濟拮據者,主動資助,噓寒問暖,以示關懷照顧,用小恩小惠籠絡人心。但是關於外匯,第七子袁克齊曾說:「此款(200萬法郎)未從法國(銀行)領回。」
長子袁克定(1878年—1958年),分得遺產最多,卻始終不知生計,揮金如土。到了上個世紀40年代,袁克定的全部家私已經花得差不多了,他手中僅余的部分股票,也被袁氏長孫袁家融通過袁乃寬懇求,投資於天津新懋交易行內,充實股本,換得長孫袁家融充任該行副理。當時言明,所得利潤足夠袁克定的生活費用,可以隨時支取。但是,這逆子不念其父袁克定年邁,生活無助,始終分文不給,致使其父生活陷入困境,那時的袁克定,在北平已經窮極潦倒,一日三餐無魚無肉,甚至沒有菜蔬,僅以窩窩頭(玉米面做的粗糧食品)切片,佐以鹹菜果腹。但袁克定仍然正襟危坐,胸帶餐巾,不改往日派頭。後來實在無法生活,他曾遷到朋友張伯駒家中寄居。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張伯駒的家庭生活也陷入了困境,難以兼顧袁克定了。這時,北京文史館館長章士釗聞悉,呈報政府批准,將袁克定安排在文史館中,給予委員的名義,每月支人民幣60元,在家坐領。後來,又靠街道上每月20元人民幣的救濟金維持生活(當時人民幣1元的購買力,約合今人民幣20元)。此時,袁克定盡管衣衫破舊,但舉止言談依然如故,習氣不改。
1958年,袁克定病逝在張伯駒家中,終年80歲,其妻早在1939年就已病故。袁克定的喪事,全由張伯駒代為料理。
袁克文(1889年—1931年)是袁世凱的三姨太朝鮮人金氏所生。他從小便被過繼給大姨太收養,很受溺愛,就像《紅樓夢》里的呆霸王薛蟠那樣風流。袁世凱甚至曾經一度想立他為「太子」。他還花錢加入青幫,當上了「大字輩」的老頭子。除原配妻子劉梅真外,他娶了五個姨太太,她們是:情韻樓、小桃紅、唐志君、於佩文、亞仙。相好女子就更多了,據知情人講有七八十個。
袁世凱死後,他更加沒了管束,開始熱衷當票友。他在北京新民大戲院與陳德林合演《游園驚夢》,他大哥袁克定知道了,認為「玷辱家風」,甚至通知北京警察總監要把他抓起來。票友借台唱戲是要自備費用的,袁克文唱這兩場戲,據說揮霍了3000銀元。
袁克文花錢如流水,他從袁世凱那裡分得的十幾萬銀元的遺產,很快用光。於是他就靠是「洪憲」皇子虛名,賣字賣文維持生計。山東督辦「將軍」張宗昌請他寫了一幅中堂,價碼是1000元大洋。
1931年,袁克文40多歲死在天津。「青幫」來送葬,甚至有很多女人也扎了白頭繩前來哭奠。
第三代出了幾個人才
袁克定有一子兩女,子家融,女家錦、家弟。袁家融是袁克定的獨生子,袁世凱的嫡長孫,生於1904年,袁世凱死去那年袁家融12歲。1920年,家融赴美留學,先上中學,後又在美國上大學,學習地質勘探。1930年回國後,他在開灤煤礦任工程師,以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教書。1964年他退休後,定居北京。
袁克文有四子三女,子:家嘏、家彰、家騮、家驥;女:家華、家宜、家藏。他們比較要求上進,成為知識分子。其中,二子袁家彰、三子袁家騮先後留學美國,都學有所成,均加入美籍。
1973年袁家騮曾偕其夫人、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訪華。周恩來總理接見了他們,並微笑著對袁家騮說:「你們袁家的人一代比一代進步了!」

閱讀全文

與陳德林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企業通過信託的融資比例較低 瀏覽:17
外匯交叉盤跟只哦按有什麼區別 瀏覽:688
融資許可證哪裡辦 瀏覽:362
銀行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資料保留 瀏覽:676
高杠桿買房下跌 瀏覽:11
理財基金裡面取錢要多久到賬 瀏覽:491
分散材料價格走勢 瀏覽:350
日元6月份匯率是多少 瀏覽:851
稀有貴金屬胩 瀏覽:40
南京中國平安金融公司 瀏覽:863
股票瘋狂時刻 瀏覽:470
負責融資的人的職稱 瀏覽:456
公司理財收益應繳什麼稅 瀏覽:749
有用的費力杠桿 瀏覽:279
上汽集團roe開頭汽車 瀏覽:819
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居間協議模板 瀏覽:931
什麼是股票增發價格 瀏覽:638
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理念 瀏覽:987
阿里媽媽的團長傭金比率 瀏覽:456
osc指標通達信公式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