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7月股票減持

7月股票減持

發布時間:2021-05-24 02:35:31

㈠ 萬科7月24日減持股票什麼意思

萬科A(000002)7月24日晚間公告,7月24日,鉅盛華作為委託人的相關資產管理計劃泰信1號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A股股票4410.9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0%,減持均價23.77元。

減持完成後,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萬科A股股份22.07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20%。

萬科A今日收盤上漲2.65%,收報24.38元。

以下為公告全文:

【相關報道】

萬科A再現兩筆大宗交易 總成交額10.48億

7月24日,萬科A再現兩筆大宗交易,成交金額分別為3.49億元及6.99億元。

據了解,本次成交價格為23.77元每股,成交數量分別為1470萬股、2940.92萬股。

兩筆交易賣方均為機構,買方為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南平東路證券營業部和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常熟阜湖路證券營業廳。

當日,萬科A股價漲2.65%報24.38元,據此計算成交價格較收盤價下折2.5%。

據統計,這是萬科A自5月份以來第15日出現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金額超過95億元。

此前,7月19日晚間,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4月17日至7月17日,鉅盛華作為委託人的資管計劃以大宗交易方式、前海人壽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萬科A股5.52億股,合計占萬科總股本的5%。(來源:觀點地產網)

㈡ 關於大股東減持有哪些規定

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第六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

(一)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 6 個月的。

(二)大股東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 3 個月的。

(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董監高不得減持股份:

(一)董監高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 6 個月的。

(二)董監高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 3 個月的。

(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條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 15 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由證券交易所予以備案。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區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

減持時間區間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的規定。在預先披露的減持時間區間內,大股東、董監高應當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披露減持進展情況。

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後,大股東、董監高應當在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予公告;在預先披露的減持時間區間內,未實施減持或者減持計劃未實施完畢的,應當在減持時間區間屆滿後的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予公告。

第九條上市公司大股東在 3 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 1%。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符合前款規定的比例限制。

股東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在股份限售期屆滿後 12 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數量,還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比例限制。適用前三款規定時,上市公司大股東與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份應當合並計算。

(2)7月股票減持擴展閱讀

操作流程

一、堅決迴避基金重倉的高價股。

股價越高,大小非減持慾望越強。譬如減持壓力較大的浦發等銀行股遭基金瘋狂「空襲」,中小散戶應躲進「防空洞」,買入一季報大幅預增的低價股。這類股票業績剛剛走出低谷,大小非不僅不會拋,可能還會逢低買入,所以有可能走出獨立行情。

二、買入已經全流通的股票。

譬如像股改第一批的三一重工等,全流通,大小非想減持的早已在6000點高位拋光了,更多的是考慮在低位回補。當然,前提是上市公司業績呈增長勢態。

三、買入脫胎換骨的重組股或更名摘帽的ST股

ST股沒有大小非減持之虞,一是重組時,股權剛剛經過了置換,大股東不會再去減持;二是ST公司股改較晚,離減持時日尚早;三是ST股價低,大多跌破了發行價、配股價和增發價,在大股東成本之下,大股東想減持都下不了手。

譬如像重組的ST天橋,想買都沒門,誰願減持呢?還有ST羅牛市盈率不到15倍,已申請摘帽,漲勢可期;ST科龍因外資並購縮量封漲停等等。

四、買入剛上市不久的新股。

新股沒有大小非減持之憂,大小非要減持也是三年後的事,特別是那些上市後跌破發行價或接近發行價且網下申購機構已解禁的新股可以作為首選,譬如中煤能源、中國太保等。

五、買入三無板塊。

不需過多解釋,三無板塊早已全流通,與大小非無任何瓜葛。然而,三無板塊因數量小且良莠不齊,難成氣候,因而要擇優介入。譬如像已控股煤礦的愛使股份反彈強勁且已步入上升通道、參股風電的申華控股等都有較大機會。

六、買入袖珍盤的中小板超跌股票。

中小板里總股本在一億股以下的袖珍股比比皆是,這些股票成長性好且無懼大小非減持,就是全流通了也還是小盤股,同樣擁有大比例送股優勢。這類股票隨大盤超跌嚴重,投資機會已凸顯。譬如方正電機,流通盤2000萬,總股本才7700萬,每股收益0.54元,股價從最高30元跌到14元。大小非若盲目減持定會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連公司一起被收購。

以上針對大小非減持的六大操作策略,應靈活運用,切忌生搬硬套。應波段操作,大漲時賣,大跌時買。如此,才能在反彈中取得收益的最大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減持

㈢ 大股東減持如何收稅

大小非減持優惠方案(按地稅%獎勵計算)
(實際個人只交稅20%-20%×40%×90%=12.8%)
(個人限售股減持稅收優惠、大小非減持、原始股減持、拋售員工股、高管離職賣股票)
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限售股持有者為納稅義務人,以個人股東開戶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限售股個人所得稅由證券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

減稅方案:
一. 按限售股減持徵收個人所得稅總額的36%(地方稅收留存的90%)支付獎勵費用。目前採取如下兩種方式操作:
1)減持成交金額不到一億的投資者可以享受應納稅總額地方留存的90%給予優惠返還。二次征稅不要求強制執行。
2)減持成交金額超過1億以上的投資者可以享受應納稅總額地方留存的100%返還,二次徵收要求執行(有納稅憑證)。
二. 該獎勵政策從2012年3月12日起執行,有效期3年。如遇國家財稅政策調整而做相應調整。
三. 上市公司自然人股東限售股減持獎勵於繳納稅收全部入庫(一般為交易次月15日之前進行納稅申報及清算)後7個工作日內兌現。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原始值+合理稅費)
如果納稅人未能及時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的,一律按照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和稅費。
證券公司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在規定時間上繳當地稅務部門納稅保證金賬戶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稅務部門必須將其60%上繳國庫,40%地方財政留存。
對於地方財政留存部分的可以90%返回給客戶。高額的稅收優惠,大大降低了客戶的限售股減持成本。
(實際個人只交稅20%-20%×40%×90%=12.8%)
案例:若個人應繳稅款為100萬,則其中60萬上繳中央,40萬歸地方政府所得,地方政府以此作為計提總額獎勵90%,納稅人可獲政府財政獎勵36萬。

㈣ 7月8日證監會發布的減持禁令意思是不是7月8日到1月8日之間的解禁股都不能賣

是7月8日買的股票,要持股6個月,即到1月8日才可以減持。

㈤ 如何看待2020 年 7 月 24 日 A 股大跌

表面原因消息面影響,實際上張得太高。

7月13日,《行情,瘋了!》,清空創業板,躲過7月16日下跌。

之後的反彈階段,操作模式基本上跟打獵似的,前一天最後半小時找機會入場,第二天尋機會出場,整體收益還行。

7月23日明確提示風險。《如果行情繼續大漲,怎麼辦?》——不要了,今年賺夠了!

雖然經常看對,有時候吹吹牛,但從來不覺得自己多厲害。

投資做久了就會清楚,一旦你覺得自己很厲害,很可能前面就有個大坑等著你。你是否厲害也不是別人說了算的,打開自己賬戶拉出5-10年收益圖,一目瞭然。

股市是一個有錢人獲得經驗,有經驗的人獲得錢的地方。所以要麼不要接觸,接觸就要趁早,這樣金錢成本會低很多。

等你資金放大之後,就會知道個人在市場多渺小。把運氣和實力都歸為運氣,這樣在市場會走更遠,更穩。拒絕白嫖

㈥ 未來7個月內減持的個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好的意思 不過現在大盤不穩定不建議開心倉

㈦ 凱撒文化2020年7月14日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在任何時候股東減持股票都是利空,雖然有的公司會找機構幫著抬轎,減持的時候股價還會上漲,但是正常情況減持一般都是會導致股價下跌。

㈧ 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需要提前預告嗎

持股5%大股東減持規定為:減持股票比例達到5%的股東,應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在內三個交易日內發容布公告,且在發布公告後的兩日內不能再自行買賣該股票。

出售方的信息披露義務包括:

1、減持比例達到5%的,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並在公告後的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

2、5%以上大股東因減持股份導致其持股比例低於5%的,應當在二個交易日內公告;

3、公司控股股東因減持股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應當公告權益變動報告書;

4、已實施股改公司的股票,持股5%以上股東每增減1%時必須公告。

(8)7月股票減持擴展閱讀:

購買方的信息披露義務:

1、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達到5%的,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權益變動報告書)且不得再行買賣該公司股票;

2、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5%後,每增減5%,應當在三個交易日內公告,並在公告後的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

3、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30%時,繼續增持的,應當進行要約收購,並應當編制要約收購報告書,並就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作提示性公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大股東

閱讀全文

與7月股票減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
金融行業安全服務 瀏覽:144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