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危機,股票何時上漲
股市投入的是全體人民的資金和財富!股市大跌!人民的財富和金錢縮水!購買和消費能力降低!
國家一直執行低工資!國民拉動內需力量薄弱!經濟依賴與出口!美國是中國最大的生產消費國家!美國陷入了經濟危機!人民消費需求降低!對美出口受阻!企業產品滯銷!企業倒閉!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在一頂定程度上可以充分的體現出經濟,國際經濟出現了危機造成了中國出口外貿經濟的不景氣,使許多小的企業倒閉了,中國現在只能靠內需拉動經濟 .股票要上漲可能也要一段時間.
㈡ 波波老師為什麼坐牢
1、周立波與他的前任妻子張潔屬於「姐弟戀」,當時周立波是上海一名滑稽劇演員,而演滑稽的就好像外國的小丑,與咱古代的戲子一樣被人看不起。鑒於這些原因,張潔的父親就一直反對周立波與張潔交往。
2、1990年的某一天,張潔父親找周立波談話攤牌,談話進行得很不順利,兩人都很激動,就發生了口角,起了爭執,在爭執中周立波失手將張潔父親的眼睛給弄瞎了,張潔父親起訴他,周立波就這樣吃官司坐了205天牢。
㈢ 如果股票一直漲,大家賺的是誰的錢
股票籌碼就那麼多,有人賣籌碼,買家才可能買到籌碼,市場肯定有人賠有人賺的。若是大牛市,整體飄紅翻番,那上市公司也賺錢了,但籌碼未變,你要賣出獲利就必須要有人來接盤,當然這個接盤的人就是給你錢的人!
㈣ 《波波來了》有沒有發行股票
沒看到有,應該還沒上市吧,好像最近發展勢頭挺猛的,周圍很多人都在看。
㈤ 怎樣確定股票的上漲趨勢上漲趨勢啟動的特徵是什麼
我們平時在做股票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趨勢較好的股票,趨上漲趨勢的個股上漲概率比下跌的概率高,雖然的個股趨勢已經形成,從底部起來後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但這類個股肯定存在主力資金在裡面的運作的情況,雖然我們不懂這類個股主力資金的拉升的具體原因,但肯定存在某方面讓主力比較看好,很多個股上漲趨勢形成後,後期的會出現慣性的上漲,我們去做這類個股注重的是該股波波段上漲過程中段的收益。
而一些低位股或者長期下跌趨勢的個股股票可能已經下跌的較為明顯,下跌後仍舊的沒有資金願意去做,並未出現明顯放量情況,肯定存在某些因素不讓市場的資金看好的,而且很多趨勢較差的個股大概率不存在主力資金在裡面的運作的,完全是散戶投資者在裡面博弈的話,後期的股價還可能出現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
但很多投資仍舊會選擇一些下跌趨勢中的個股和底部震盪的個股,主要原因是這類個股的一旦啟動後,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益,但風險也極大,所以判斷個股是否進入上漲趨勢變得很關鍵了,市場也存在很多股票看似趨勢形成了,但僅僅是反彈,上漲趨勢並未正式形成,具體我們參考下圖案例:
第二,我們A股很多股票會存在預期炒作的走勢,預期接下來一段時間業績會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資金也好去挖掘這類個股去做,比如在前幾年的資金去挖掘一些晶元和半導體的個股,但當時很多公司業績一般,最近一年很多晶元個股業績才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這時候我們只有參考個股季度業績並未出現明顯的下滑的情況,保持在同一水平區間小幅度下滑也沒事,但是下滑的幅度不能過大,而且這類個股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情,可以適當降低凈利潤的標准,大家可以參考一些晶元的個股的業績情況,
總結:我們在確實個股趨勢是否形成,首先參考該股在底部趨勢上漲階段成交量變化,放量的情況是如何,縮量的情況時如何,都符合後我們再次參考公司的業績主要看公司的是否具備成長性,凈利潤的增長情況和國家政策扶持等綜合去判斷,都符合後可以判斷個股上漲趨勢已經形成,我們後期可以尋找一個回調位置介入就行。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㈥ 上市公司原股東如何解禁手裡的股票
這個不區分是自然人股東還是法人股東,只是區分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還是董監高還是一般股東。
如果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鎖定期是上市後三年。如果是董監高,上市後一年內不能轉讓,任職期間每年只能轉讓不超過25%,離職後半年內不能轉讓。如果是一般的原始股股東,上市後一年內不能轉讓。
還有一些特別規定,是針對在上市前突擊入股情況的。
股東解禁劃分為「大小非」。俗稱的「大小非」指的是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限售股。「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大非」則是指持股量在5%以上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
除了因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外,A股市場還因IPO和增發而源源不斷地湧出限售股。其中,IPO限售股分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兩種。
首發原股東限售股指開始發行前原有股東限制流通的股份,一般限售期長達三年。根據證監會去年9月份發布的新規,若發行人在刊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之前12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持有人承諾不予轉讓的期限為12個月,而此前鎖定期為36個月。
首發戰略配售股份指第一次發行股票上市時,向某些特別選定的對象發行的占發行數量相當大比例的股份。一般情況下,戰略投資者獲得配售的股票鎖定期限為3至6個月。而在上市公司增發股份時,針對戰略投資者的定向增發也要求有一定的鎖定限售期,通常需要鎖定半年。
㈦ 股票術語:什麼是波段波段操作精髓求解答
調整市道中,漲漲跌跌讓投資者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匯市一漲就追,匯市一跌就殺。最後盤點自己的戰績那肯定是虧痕累累。原因就是投資者在調整市道中的操作理念不正確和波段操作手法特別是買入和賣出機會把握得不準確。
調整市道的操作理念首先是減少操作次數,降低每一次操作的贏利預期。這是個前提,只有做到這樣才能達到正確做好每一波波段和產生盡可能的贏利。
把上面的操作理念如果落到實際操作中,那就是如何做好每一波反彈和規避每一波下跌。本文主要是解決如何參與每一波反彈,也就是如何識別和介入每一波反彈,最主要的是確認一個安全有利的買點。有很多投資者選擇的操作方法是在判斷行情即將見底的時候,逢低不斷地介入,直到階段性底部出現來獲取反彈收益。這種方法看上去不錯,可能買進成本較低或者甚至做到最低價,但實際上這種操作方法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並不是最佳的操作方式。比較好的操作方法是先見到見底止跌信號,然後利用確認見底止跌信號有效性的次低點到由於止跌信號形成後出現的反彈高點的一段距離做為買入區域。這樣在操作上非常的安全,並且成本也比較低廉。
我們知道匯市有一規律:一波上漲行情結束之後,必然有一波與其相反向的下跌浪來修正。同樣,每一波下跌行情之後,必然有一波與其相反向的反彈來修正。這就應了一句匯市名言:漲是跌之禍,跌是漲之源。既然有這樣的規律,我們就可以在行情下跌過程中,找到將來反彈的可能。所以,當你做出介入決定的時候,請你認真地看一下,當前市場最近的底部之前的一個月乃至更長時間里,有沒有一波像樣的下跌發生過,如果沒有,請你暫時別做出買入的決定。這是介入一波反彈的一個小前提。
或者我們現在的行情正經歷下跌途中,我們要做的准備工作就是等待市場出現的止跌信號。觀察該波下跌行情已經發生的下跌幅度和所相對應的下跌時間,是否與自己的預期相近;觀察行情是否已進入一個加速下跌,跌破下降通道下軌線,市場並出現恐慌的過程;觀察抄低資金悄然進入,出現個別貨幣逆市而動的情況。所有這些將是低部的止跌信號出現的前期徵兆。所謂止跌信號是指在行情在下跌末端出現經典的多頭K線組合和多頭形態。但止跌信號僅僅只是一個信號,它需要市場的進一步確認。它有可能就是反彈的最低點,但不是買點,因為它的安全系數並不高。買點應該是市場出現的第二個稍高於止跌信號的次低點。有點類似於上傾雙底的右邊底。當然,問題的關鍵是要識別和找到止跌信號,只有這信號出現後,通過市場對其有效性的檢驗後,我們才能做出買入判斷。
當然,有時不一定會出現確認的次低點,如果這樣行情就更容易辨認,出現信號後如果在經過7、8個交易日後行情還穩步上揚拒絕回調,那一般也可以確認上升行情已開始,可做出介入決定。
所以,我們在調整市道里,只是要關心和尋找下跌波段的末段出現的止跌的信號,然後再等待買點的出現。這樣操作可以大大減少操作次數和提高成功概率,就能達到在調整市道也能穩定贏利的目的。避免混沌市場給你帶來毫無目的的操作。
㈧ 金融危機後股市在什麼時候會反彈如題 謝謝了
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在熊市中連續下跌也會有反彈階段,但是反彈結束了沒有其他利好出台的情況下會繼續探底 翻翻歷史記錄吧,沒有一次降印花稅帶來過反轉,只是減緩熊市的步伐而已,使更多的場外資金介入被套,機構順利減倉.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不解決1800也不是底. 中國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資者也不在意所謂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撐大盤的左右,近期從機構到媒體再到股評一邊倒的噴多,感覺以前的大小非、中國經濟經歷的全球性危機似乎根本沒存在過一樣,對投資者來說也再也不是威脅了,只要未來繼續出「所謂」的利好那投資者就會瘋狂的介入搏殺,而利好的真實性和水分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去驗證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匯金公司增持200萬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戶比它買得多多了),中國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萬股的消息就沒人去關心該消息的全部真實性(當天大單買入一共才4100萬股,加散戶買入的所有買入也才5100萬股,這6000萬股怎麼買的?)增持現在還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而且裡面充滿的虛假數據,只不過已經被大盤漲得沒股可買這種心態左右的散戶會去關心這些數據中存在的貓膩嗎?美國降稅在中國也成了重大利好,成了炒作理由,難到投資者沒想到美國之前承諾的7000億救市資金降稅後從哪裡來,本來還可以通過提高稅來抽取(現在是降稅)一個利空在中國成了利好。而美國最新的國會表決結果是該7000億救市提案被否決,引發了全球股市暴跌 ,這其實也是預期之內的,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救投資者的損失這從根本上引起了老百姓和很多大的勢力集團的抵制,為什麼投資者贏利的時候沒有納稅人的份,虧損時卻要納稅人去買單.這次否決該救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民意在裡面.如果無法在現在將風暴剎住車,像雷曼這類超大型巨頭破產可能也只是開始而已.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想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就算這7000億後市能夠順利通過也很難扭轉現在美國國內的資金面,首先房地美這兩個企業帶來的負債就是近2000多億,雷曼公司就是6000億,而這次宣布破產的華盛頓銀行又帶來了近3000億的負債,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TopView數據顯示,與游資的堅決做多形成鮮明對比,上周五大盤漲停當天基金買入36.832億元,賣出70.692億元,凈拋出資金33.861億元,而凈買入最多的一類投資者為散戶;周一,機構一天凈流出資金隨著大盤放巨量的同時放出天量,佔主動拋盤的絕大部分。而QFII所在席位營業部竟全部為凈賣出!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現在只能夠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了。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市場謠傳節後將推出融資融券及T+0)(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該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如果節後無法兌現那等待中小投資者只有風險)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匯金公司持有工、中、建行股票所以該公司這次在二級市場象徵性買入股票有托股價的嫌疑,因為該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銀行為例如果現在不託股價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國銀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時候可能還會被腰斬的可能,那該公司的利潤可能繼續大幅度縮水到成本價附近,那該公司的戰略投資就可以算是失敗了,以3塊為例該公司如果不託股價,任由股價跌到2元,那現在的3540億市值可能縮水為2360億,而這和該公司在股價最高時的10000億比已經損失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價是為了在解禁期到期後能夠以更高的價格拋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數人考慮的看好後市長期投資,這也是被市場逼的,而且股價也不會回到大多數人被套的位置,因為該公司就是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級大非」,散戶跑了它股票賣給誰?匯金購進股票市值回升再投放市場將又賺一筆如此循環往復!老百姓的錢繼續被吸進去填補央行對國有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天文數字注資損失,而動用國家外匯儲備用於國有企業因制度和機制的原因產生的虧損也遭到部分學者專家的質疑。)<該消息短線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後,該公司不承諾不拋售股票並長期持有,那該消息在未來可能成為重大利空,因為該公司可能給股市帶來近8000億左右的拋壓盤,股市能夠承受得起嗎?而國家鼓勵國有企業積極回購自己的股票也很不現實很多國有企業虧損繼續生存都很困難,真的有這么多錢把企業奈以生存的資金來買不知道底在那裡的股票,而放棄正式的經營?> 大小非問題不解決破1800隻是時間問題同樣也不會是最低點. 而2270是這次反彈的第一壓力位(已經突破後市能否守住是關鍵,守不住逢高減倉了),2500是第二壓力位,如果在該點位大盤就突破不了開始扭頭向下了。見好就收吧。 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足夠消滅主力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大規模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