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證券市場紅周刊民間智慧嘉賓泛舟的博客在哪個網站
網易博客,股海泛舟。
❷ 你看過最讓你感到驚艷的雜志是什麼
衛報TheGuardian
簡介:《衛報》是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創刊於1821年,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並列為英國三大著名高級報紙。《衛報》注重報道國際新聞,經常發表評論和分析類專題文章,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道和評論,以及外國通訊。《衛報》的政治立場一般被視為是中間偏左,對國際問題持「獨立」觀點。因為時常發表報道、評論中國時事的文章而廣受爭議。
有些雜志意味著時尚,不同國家的雜志拍攝的效果都是有很多不同的,接下來就看看各位女神在法國Paris Match雜志上都是什麼樣吧。 黑白應該是法國最受歡迎的顏色,更不要說優雅的化身赫本,看得出來這圖真是相當的寫實。
❸ 對余秋雨的評價
1、余秋雨的出現是一種必然,余秋雨的走紅也是一種必然,因為人們對於文化藝術的渴望,也因為市場對於文化藝術的沖擊,或許還有種種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還搞不清明星與藝術家的區別,搞不清大眾文化與文化的區別,搞不清時尚與美的區別,我們不是把它們混為一談,就是容易歌頌前者而摒棄後者。
2、論成就,余秋雨可劃入被"文革"耽誤的一代人中,歷年以來,他出版了學術專著《戲劇理論史稿》等四部,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筆記》和《霜冷長河》等數部。這些單行而又風行的散文集內容多有交叉,文學評論界已形成較為一致的看法:余秋雨的散文集一集不如一集,整體水平呈極為明顯的滑跌趨勢。論學養有人說余秋雨中學尚可,西學薄弱,即便是在尚可的中學方面,也有許多貽笑大方的破綻和紕漏。論才力,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有的篇張(如《風雨天一閣》)能化腐朽為神奇,文思綿密如錦,可謂才識俱勝;但又如《蘇東坡突圍》則顯的是那麼的力不從心。論詩外工夫,很多人說余秋雨是炒家中的頂級高手,其自我炒作在緊抓"反盜版"這一題材方面表現得十分搶眼。他自始至終痛恨和譴責的都是那些躲在陰暗處食腦吸髓的文化盜賊--在《山居筆記》一書的序言中,甚至不惜動用兩萬多字的篇幅痛加撻伐。細細推究一番,這其中的很多況味就很復雜了。論機智幽默,余秋雨的辯才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他能滔滔不絕,但時不時也有些拿腔捏調,矯揉造作,而且很多人說他總喜歡繞彎子,閃爍其詞。
3、余秋雨現在是文化明星,他本身沒有錯,我始終認為在開始階段,他對於我們的趣味是有益的,因為他的文化大散文掀起了散文熱,使我們更多地關注到以往沒有十分注重的東西,這不僅對文壇是一種促進,對於整個社會與市場也是一種促進,對於我們的趣味更是一種促進。但就象任何事物都會發展一樣,當他被市場推到一種明星的地位時,他已起了某種變化,這變化不來自他本人,而是源於市場,或者說來源於"製造",大眾文化就是要製造,製造明星、製造時尚,"余秋雨"這三個字,已經成為市場-明星-大眾文化-時尚-市場中一個環節,這三個字已被市場異化了。此時的"余秋雨"不再是他本身,他是市場的傑作。不管是我們創造了"余秋雨"還是市場創造了"余秋雨",作為一種明星,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的時尚,它遲早會被淘汰,這一點毋庸質疑。
4、余秋雨自1992年攜《文化苦旅》橫空出世以來,一路高歌猛進,幾乎一枝獨秀,風騷文壇內外。自1998年出版《山居筆記》、特別是1999年出版《霜冷長河》以來,余秋雨更是像模特一樣頻頻招搖於五光十色的媒體之中,發表種種關於自己的書關於文化的談話,不想卻招來一派失望和噓聲,而原本擁躉他的一些讀者也因對《霜冷長河》的失望而紛紛撤出余秋雨的文化廣場。但這似乎並不妨礙余秋雨的名聲和市場張力達到人生沸點牛市新高,與此同時,余秋雨學術的空心化文化的泡沫化也一路攀升。"
上述回答我是摘抄的 謝謝 清風良子 - 經理 四級
❹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下一天清晨,我將再一次迎接黎明,急於尋找新的喜悅,因為我相信,對於那些真正看得見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個永遠重復的新的美景。依據我虛構的奇跡的期限,這將是我有視覺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我將沒有時間花費在遺憾和熱望中,因為有太多的東西要去看。第一天,我奉獻給了我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第二天,向我顯示了人與自然的歷史。今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到為生活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而哪兒能像紐約一樣找得到人們那麼多的活動和那麼多的狀況呢?所以城市成了我的目的地。
我從我的家,長島的佛拉斯特小而安靜的郊區出發。這里,環繞著綠色草地、樹木和鮮花,有著整潔的小房子,到處是婦女兒童快樂的聲音和活動,非常幸福,是城裡勞動人民安謐的憩息地。我驅車駛過跨越伊斯特河上的鋼制帶狀橋梁,對人腦的力量和獨創性有了一個嶄新的印象。忙碌的船隻在河中嘎嘎急駛——高速飛駛的小艇,慢悠悠、噴著鼻息的拖船。如果我今後還有看得見的日子,我要用許多時光來眺望這河中令人歡快的景象。我向前眺望,我的前面聳立著紐約——一個彷彿從神話的書頁中搬下來的城市的奇異高樓。多麼令人敬畏的建築啊!這些燦爛的教堂塔尖,這些遼闊的石砌鋼築的河堤坡岸——真像諸神為他們自己修建的一般。這幅生動的畫面是幾百萬人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對它回頭投去一瞥?只怕寥寥無幾。對這個壯麗的景色,他們視而不見,因為這一切對他們是太熟悉了。
我匆匆趕到那些龐大建築物之一——帝國大廈的頂端,因為不久以前,我在那裡憑借我秘書的眼睛「俯視」過這座城市,我渴望把我的想像同現實作一比較。我相信,展現在我面前的全部景色一定不會令我失望,因為它對我將是另一個世界的景色。此時,我開始周遊這座城市。首先,我站在繁華的街角,只看看人,試圖憑借對他們的觀察去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看到他們的笑顏,我感到快樂;看到他們的嚴肅的決定,我感到驕傲;看到他們的痛苦,我不禁充滿同情。
我沿著第五大街散步。我漫然四顧,眼光並不投向某一特殊目標,而只看看萬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確信,那些活動在人群中的婦女的服裝色彩一定是一幅絕不會令我厭煩的華麗景色。然而如果我有視覺的話,我也許會像其他大多數婦女一樣——對個別服裝的時髦式樣感到興趣,而對大量的燦爛色彩不怎麼注意。而且,我還確信,我將成為一位習慣難改的櫥窗顧客,因為,觀賞這些無數精美的陳列品一定是一種眼福。
從第五大街起,我作一番環城游覽——到公園大道去,到貧民窟去,到工廠去,到孩子們玩耍的公園去,我還將參觀外國人居住區,進行一次不出門的海外旅行。我始終睜大眼睛注視幸福和悲慘的全部景象,以便能夠深入調查,進一步了解人們是怎樣工作和生活的。
我的心充滿了人和物的形象。我的眼睛決不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但有些則是極其凄慘,令人傷感。對於後者,我絕不閉上我的雙眼,因為它們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們面前閉上眼睛,就等於關閉了心房,關閉了思想。
我有視覺的第三天即將結束了。也許有很多重要而嚴肅的事情,需要我利用這剩下的幾個小時去看,去做。但是,我擔心在最後一個夜晚,我還會再次跑到劇院去,看一場熱鬧而有趣的戲劇,好領略一下人類心靈中的諧音。
到了午夜,我擺脫盲人苦境的短暫時刻就要結束了,永久的黑夜將再次向我迫近。在那短短的三天,我自然不能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一切。只有在黑暗再次向我襲來之時,我才感到我丟下了多少東西沒有見到。然而,我的內心充滿了甜蜜的回憶,使我很少有時間來懊悔。此後,我摸到每一件物品,我的記憶都將鮮明地反映出那件物品是個什麼樣子。
❺ 中國的年輕優秀小說作家有哪些啊,快快快
比較好的年輕作家很多,以下只是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
鄭小瓊:女,1980年生,2001年來東莞打工並寫詩,有多篇詩歌散文發表於《詩刊》《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等選本,曾參加第三屆全國散文詩筆會、詩刊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2007年獲得「利群*人民文學獎」。
代表作:詩歌《黃麻嶺》、《鐵》、《內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薦理由:鄭小瓊應該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80後詩人,先是獲得人民文學獎,接著是拒入作協所引起的議論。一個低學歷的寫作者、流水線工人、打工詩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簡歷。在某個意義上,鄭小瓊對詩歌和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她的詩歌充滿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挑戰和蔑視,字里行間充斥著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現就讀於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發表處女作《姐姐的叢林》。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告別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說《莉莉》,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薦理由:自發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來,笛安已經贏得了傳統文學的關注。笛安以她的藝術敏感找到合適切入的角度,並舉重若輕地完成了她的敘述。她的小說涉及敬畏與諒解,愛情與權力,尊嚴感與命運承擔等等帶有終極價值的觀念。此種觀念表達,通過細膩委婉的敘述而動人如歌。
蘇瓷瓷
蘇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醫學院畢業,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開始詩歌寫作。有作品發表於《花城》的刊物。曾獲得「春天文學獎」。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入圍「2006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現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伴娘》
推薦理由:蘇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應該算是80後最為低調的作家。但就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我們看出了她對於文學的追求以及對自己的嚴厲。曾經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經歷,使她的小說習慣於捕捉生活的「非常態」和人性的隱秘癲狂——作者自言「覺得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麗妮,快跑》等小說的故事以及結局錯亂而詭異,這是80後作家寫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許多餘
許多餘,1983年生於大別山。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 獲得過數十個文學獎項。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2007年五月組織大型慈善募捐,反響強烈。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詩歌《李白來了》
推薦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蠶食》中對生存規律的質疑,《遠方》中幾代人尋找的過程,無不彰顯出一個執著的藝術家堅守自我和捍衛尊嚴的堅定信念。《遠方》作為80後中唯一一部純文學作品入選2006-2007年「中國網路文學節」長篇小說前十強,這也證明了他在小說創作上的非凡實力和潛質。《李白來了》等詩歌在傳統的韻味中植入口語、粗口和俚語,酣暢地表達了80後詩人的整體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體現了一個掙扎在物質時代的年輕詩人的抑鬱不滿和抗掙精神。他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救助,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賞。
劉衛東
劉衛東,網名周語,1983年生,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推薦理由:劉衛東的散文,一直在農村、土地、語言、思維、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氣勢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徵,變化萬端語言,有水的靈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劉衛東很容易成為一代散文大師。
張悅然
張悅然,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後留學新加坡。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 「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長篇小說《誓鳥》
推薦理由:張悅然的《誓鳥》對自己來說可以算得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是一個「偶像派玉女作家」,《誓鳥》是她的轉型之作,其敘述的宏大,題材的廣泛,都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沒有的。這部小說獲得2006年小說排行榜也足以說明其創作實力的雄厚。
恭小兵
恭小兵,男,漢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黃山人。中文界『80後』概念倡導者之一。5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04年8月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 04年9月出版青小說《雲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殘酷青春小說《無處可逃》。
代表作:長篇小說《無處可逃》 中篇小說《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薦理由:恭小兵作為80後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創作和經歷都可稱為一個特異的存在。他的小說的敘述語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確、張揚而又隱忍,單刀直入式敘述結構舒緩有致,語言流暢富有節奏,言語幽默,大量運用有悖常理的表達方式。它給我們的思考是:究竟怎樣才算是成長?在80後這個群體中,很多人都自覺不自覺的把恭小兵當做老大。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於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南方日報社,被稱為「少年沈從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過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
代表作:長篇小說《紅X》,短篇小說《雪地上的兔子》,詩歌《煙》
推薦語:李傻傻是2004年迅速崛起的80後實力派作家,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由《羊城晚報》出爐的一份最新的80後作家人氣排行榜上,李傻傻一舉蓋過韓寒和郭敬明,排到首位。作為80後中較早成名的作家,他憑借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實力贏得了諸多榮譽。詩歌《煙》中那種痛苦而又揪心的憤恨,《紅X》中的慾望糾結,以及《雪地上的兔子》中那種神秘的冰冷氣氛,都是他獨特的體驗和感悟。近兩年他雖然有些沉寂,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會有「出手」的一天。
小飯
小飯,原名范繼祖,筆名小飯,網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曾經做過青春文學雜志《花火》主編和《萌芽》雜志編輯。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葯神童》《螞蟻螞蟻》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螞蟻螞蟻》
推薦理由:小飯的經歷是一個傳統的文學青年的路子。在寫作上,他曾刻意模仿過王小波,之後又換了好幾個偶像,如余華、蘇童、殘雪。小飯曾經激烈地批評過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是能獲得文學獎項,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對「80年代後」作家只會寫些沒有深度的「青春文學」的成見。
邢榮勤
邢榮勤,1984年出生於安徽廬江,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學士。畢業後棄理從文,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業余時間寫作塗鴉。著有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代表作: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推薦語:
邢榮勤的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宣示,「80後的一代」一直被貼著負面標簽,但到今年年底,所有的「80後」都將成為成年人,「80後」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該書是對「80後」做一次正向的解讀。邢榮勤的雜文有著魯迅的犀利、粱實秋的幽默、錢鍾書的機智,深受讀者的歡迎,被媒體稱為「80後第一雜文作家」。
孫睿
孫睿,1981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草樣年華》《活不明白》《我是你兒子》,短篇小說集《朝三暮四》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草樣年華》
推薦理由:孫睿鮮活生動的文筆,幽默詼諧的文風,深得京味文學的精髓。常常使人在悵然若失之餘又忍俊不止。 作為一個北京孩子,他完全繼承了京味作家幽默灑脫的文風,他的小說有著王朔式的幽默,卻沒有王朔的油滑;有著王小波式的睿智,卻沒有王小波的炫耀;有著石康式的不吝,卻不像石康那樣一味地頹靡。
春樹
春樹,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後作家、朋克詩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2條命》;短篇集《抬頭望見北斗星》、詩集《激情萬丈》,主編《80後詩選》。寫真集:《她叫春樹》。文集《春樹四年》。
代表作:長篇小說《北京娃娃》
推薦理由:2004年2月獲得過第五界網路金手指的網路文化先鋒獎。2004年2月成為美國《Time》的封面人物,美國人稱她為「新激進份子」。2004年6月成為《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年接受央視《面對面》節目采訪,被認為是「一個有勇氣、有鬥志的人」。2004年9月應邀前往挪威參加國際藝術節,並接受當地電影學院學生要求拍攝了個人紀錄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獲《每日新報》等十幾家報紙所評「最具洞查力」作家獎。《北京娃娃》的版權已賣至美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芬蘭,挪威,日本,德國,以色列,香港,台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春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一些得以宣洩的憤怒,以及這個時代的青少年們的迷惘和叛逆。春樹一直被國內外媒體追捧,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80後朋克作家。盡管她的文學功底欠佳,甚至不及一般的80後作家,她成名的很多因素可以說在「文學」之外。但僅從影響力這一點來看,她還是不容忽視的,她的勇氣和不顧一切的直面現實的精神都為世人稱道。
王小天
王小天:男,1982年生,陝西人。2003年畢業於中南大學選礦系,大型圖書《我們,我們——80後的盛宴》策劃人之一,主編作品有《1—6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第七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現為《我們,我們》書系執行主編。創作小說有長篇小說《我和媽媽》.歷盡5年時間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說《櫻桃》備受看好,得到了多名知名文學家,作家,評論家的肯定,被數家媒體推崇為陝西文學的最新代表人物。
代表作:長篇小說《櫻桃》
推薦理由:陝西作家斷層的聲音越來越大,評論界認為,王小天的出現,將打破這一說法。被媒體稱為新生代頗具實力的小說家的王小天, 有希望與陳忠實、賈平凹、路遙並稱為「陝西四大家」。
姜銀
姜銀,80後美女作家,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做過編輯記者,曾為唐磊等不少唱片公司知名歌手當過經紀人,橫跨娛樂圈和文壇。2006年曾因「簡訊恐嚇姜銀」風波被媒體鬧得沸沸揚揚,近期熱傳黃覺已和徐靜蕾分手,戀上楊臣剛的緋聞女友姜銀......,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寂寞煙花》《銀色傾城》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寂寞煙花》
推薦理由:姜銀作為一個橫跨娛樂圈和文壇兩個圈子的美女作家,有著一般80後作家所沒有的感受,或許,你會說沒有看見她的什麼作品,你甚至可以說她壓根就不是一個作家。而她的可愛和可貴之處就在於她自己的坦盪,她曾經很坦白很自然地說:「我不是作家」。對於一個敢於秀出自己,敢於展示美的藝人,我們沒必要做出太多的非議。在她的種種事件的背後,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美麗的奮斗不息的身影。是處於無奈,還是處於必然。她的行為告訴我們:只擁有天仙的美貌是不夠的,上帝的恩賜只屬於上帝,而你還得活出自己來。
遠觀
遠觀,滿族,1981年生,河北承德人,2004年開始有隨筆,詩,小說作品收入20餘種文學選本,獲第三條道路八年詩歌獎。著有詩集《美色》,隨筆集《北方筆記》短篇小說集子《迅速集合》等。2006年上榜80作家,被河北日報,新浪,鳳凰網,承德晚報,承德廣播電視報,騰訊,中國新聞網等60多家網站報道,多家報紙轉載。
代表作:中長篇小說《血乳時代》《郝老屁》《又一次見到你》《夢飛瑤台那片紅》
推薦語 遠觀把鄉土作品和先鋒作品展現了出來,他的作品突破了傳統的方式,一些先鋒作品把人性的生活寫得淋漓盡致,盡管許多人不太喜歡先鋒性的小說,但是八零年後的先鋒寫作探索畢竟是有效的。他的實力和鋒芒會慢慢地露出來的。他正在開創自己的寫法,他正在突破文學的限制。不用說他是河北80後作家裡數一數二的了。
莫小邪
莫小邪,原名馬冬玲,1981年升於北京,80後著名詩人。2002年冬開始寫作,有小說,詩歌,雜文發表於《青年文學》《芙蓉》等雜志刊物。2003年至今,多首詩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2002年任「詩江湖」駐站詩人至今。2003年在國內報刊書寫專欄。2004年在新浪開設情感作家專欄。2005年在北京策劃「讓詩歌回歸校園」獨立詩歌節。主要作品有詩集詩集《開往大腿的火車》,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感情不在服務區》《火柴男女》等
代表作:詩歌《兩不相欠》,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推薦理由:莫小邪的作品是那種你看了,好像看了又好像沒有看過的感覺。就像你看一本滿是灰塵的書,卻發現你看完後,卻沒有留下你自己的手指印,這就是莫小邪給你帶來的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現在還不能比較完整說出他的小說要表達的意境,好像能觸摸,能感受,但是無法說出來,語言相對於張悅然來說,宛如清茶和烈酒的,情淡的你一開始就預想是一場很普通的事,於是就是那樣普通,你會沿著你想的得到肯定,看完一遍,你覺得好像沒看懂,好像沒有這么簡單,再來,接著你的心開始有種痛,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痛。第三次,你痛得很厲害,因為,莫小邪就是很邪地讓你走入一場怪圈,心底有一種軟肋狠狠地被她割了一下,沒有任何傷痕,是內傷。
侯珏
侯珏,原名侯建軍,1984年生於廣西三江。主要作品有詩集《在水上》、《地球之詩》,小說《柏拉圖的洞穴》等。現為網路編輯,業余編劇。
代表作:短篇小說《柏拉圖的洞穴》
推薦語 侯珏的文章具有鋒芒之處,雖然很少在期刊上看見他的小說,但是我們敢說侯珏的小說是廣西文壇里不可小看的,憑借他的作品,即使期刊再壓制,他的作品也是不錯的,因為他的小說突破了傳統,他敢於用柏拉圖的哲學打擊一切陳舊的文學俗套,他是一位很有實力的80後作家,一部《柏拉圖的洞穴》的文學作品足以使他成名。
廖宇靖
廖宇靖,80後作家。四川省作家,著有《你的微笑》《黃土鎮》等。
代表作:《你的微笑》《黃土鎮》
推薦語 1987年生於四川綿陽, 16歲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邊緣》,之後陸續出版小說及文集多部,獲獎無數。已出版專著:《邊緣》《零五印象》《單人床》,《你的微笑》即將出版)。2006年,默默無聞的廖宇靖終於勇敢的站在世人面前,經過《綿陽廣播電視報》《綿陽晚報》《四川法制報》《中學生》報道。2007年,毫不誇張的講是廖宇靖成了許多娛樂上的小主角,廖宇靖稱是陳曉旭兒子的事件在一片唏噓聲中淡了下去。但是我們讀了廖宇靖的作品之後,覺得他的作品很厚重。文采斐然。
張一一
張一一,湖南人在北京。未婚。混跡於文化圈和娛樂圈。寫字和創意為生。15歲出版散文集《望不到你容顏》。爾後又敷衍出青春小說《不》。《我不是人渣》和「中國第一部現身說法的炒作學」《一夜成名》等圖書多部。
代表作:《不》《我不是人渣》
推薦理由:有人認為張一一是炒作王,光屁股,追求名人,說這說那,其實在這個文學界,有時候大多數寫文字的人都難以被挖掘,難道80作家還指望別人給一口水嗎?張一一這么做有錯嗎? 早年做過搶×手的他,給唐磊代寫過長篇小說《丁香花》,也碰過無數次釘子。他的自我炒作和標榜雖然不值得效仿,但也不至於全盤抹殺。一個青年作家的成長歷程往往是曲折的,他也必須得一直尋找自己的出口,否則他將註定被生活拋棄,甚至不能自理。張一一的成名可以說是他自己思考和奮斗的結果,也是現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藝術家為實現自我的「突圍表演」。並且,他的小說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文學性的。
韓寒
韓寒,1999年在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作為高一學生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隨後推出《三重門》《零下一度》《通稿2003》《長安亂》《就這么漂來漂去》 《一座城池》 《光榮日》等小說和散文集。先為職業賽車手。
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重門》 中篇小說《小鎮生活》 散文《杯中窺人》
推薦理由:韓寒寫在他博客上的個人公告是:「不參加研討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綵,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不參加電視專訪,不寫約稿,不寫劇本,不演電視劇,不給別人寫序。」一個藝術家最難得最可貴的是個性的自由和獨立的人格,這一點韓寒做到了,因為他有這個資格和實力去做。作為80後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出道的作家,韓寒的身上一直承載著太多的東西,贊賞、批判、妒忌等等。光環籠罩下的他始終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許多優秀品質,有這些還不夠嗎?《杯中窺人》中文筆的犀利,《小鎮生活》的幽默和錯位,《三重門》中機智的語言,一致於直到在現在他的《三重門》仍然是一部沒人超越的青春小說。
❻ 東方財富網泛舟和紅周刊泛舟是同一個人嗎
是的,因為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❼ 80後 作家
李傻傻
男,1982年出生,原名蒲荔子,湖南隆回人。最新的長篇小說《紅Ⅹ》由花城出版社推出單行本。現就讀於西北大學中文系。代表作《紅X》,《變成鬼的人》。
李傻傻終於揭開神秘的神秘的面紗,出名前的他只是一個勤奮的網路寫手。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還尚未出版任何著作,就已在網上卻已經被稱為「80後文壇第一高手」,著名作家馬原也將他推崇為「80後實力派5虎將之首」,並用以對抗以郭敬明為首的5大偶像寫手。甚至還因為他的散文而被人們稱為「少年沈從文」。就其實力和勢頭而言,這位 「80後」唯一一個獲得純文學領域力捧的作家,理應獨占鰲頭。
郭敬明
男,1983年出生,現就讀於上海大學。代表作《幻城》、《夢里花落知多少》。
作為偶像派的代表人物, 郭敬明人氣始終居高不下,被稱為「80後」第一偶像的他,甚至擠入「福布斯」中國文體名人排行榜。同時他還被譽為「新青春派」文學掌門人,其自成一格的語言風格,真摯動人的情感,深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和推崇。
張悅然
女,1982年出生,現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代表作《櫻桃之遠》《葵花走失在1890》她的新書《十愛》也即將與讀者見面。如果盡憑她美麗的外表就把她歸入偶像派的行列,確實有失偏頗,因為正如莫言所說:「張悅然小說的價值在於:記錄了敏感而憂傷的少年們的心理成長軌跡,透射出與這個年齡的心理極為相稱的真實。他們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嚮往什麼、抵制什麼,這些都能在她的小說中找到答案。」她那細致入微的細節、豐富新奇的意象以及凄婉動人的文筆,都無愧於「最富才情女作家」的稱號。
韓寒
男,1982年出生,高中輟學至今。代表作《三重門》、《像少年啦飛馳》《毒》《通稿2003》。
青春文學領軍人物,一身反骨的他也坦言「我性格里叛逆的因子太多,所以我的文章從來都有攻擊性。」不知是江郎才盡還是無心戀戰,現在的韓寒已鮮有優秀作品問世。但這位不滿現行教育體制的才子帶來著名的「韓寒現象」,至今仍值得社會各界深思。
春樹
女,1983年出生,高中輟學至今。代表作《北京娃娃》。
北京少女作家春樹帶著她的《北京娃娃》上了2月2日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面,與韓寒、曾經的黑客滿舟、搖滾樂手李揚等4人被認為是「中國80年代後的代表」, 還聽說她將要去美國簽名售書了。司馬遷發憤著書終成《史記》,當憤怒的北京娃娃不再憤怒時只有一片沉寂。
孫睿
男,1981年出生,北京工業大學畢業,代表作《草樣年華》。
2004年之前,沒人知道孫睿是誰,而僅僅幾個月時間,一本《草樣年華》已讓孫睿躋身「5大偶像」的行列了。傳聞中他曾就《草樣年華》以十萬向韓寒下了戰書,雖然這一傳聞最終被當事人否決,但孫睿和他的《草樣年華》終究也火了一回,甚至也可以說比《花樣年華》來得更生猛!
小飯
男,1982年生,就讀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代表作《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據說得到作家殘雪的肯定。
小飯的經歷是一個傳統的文學青年的路子。在寫作上,他曾刻意模仿過王小波,之後又換了好幾個偶像,如余華、蘇童、殘雪。小飯曾經激烈地批評過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青春作家」,但也漸漸平和,只是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是能獲得文學獎項,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對「80年代後」作家只會寫些沒有深度的「青春文學」的成見。
蔣峰
1983年生,大學輟學,代表作《維以不永傷》
目前,沒有固定生活來源、居無定所的蔣峰,被外界賦予了一種為了文學即便窮困潦倒而不向商業低頭的悲壯味道,而這個21歲的大男孩極力用戲謔的態度化解自己無意塑造的「聖徒」形象,「只要我快樂,我想寫,這就夠了。」他說,「我會一直寫作,以等待榮譽的到來。」 他確實有著扎實的語言功底,因而也有著更多的可能性。
顏歌
1984年出生,就讀於四川大學。代表作《關河》
有著很詩意的名字,很低調低調地寫作著,在網上也很難搜索到關於她的資料和作品,詳細一了解,才發現這個女孩不簡單, 工人出版社還出版過她的小說集《馬爾馬各的櫻朵》。她的筆觸婉轉而優雅,輕輕動人心扉。
易術
男,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83年出生,16歲上大學,當過酒吧歌手、蹩腳的電視導演、電台DJ。
與低調的顏歌相比,易術實在太高調了。18歲在廣州出版長篇小說《瓶子碎了》,因大膽的筆觸和與年齡不符的語言渲染力被湖南衛視、湖南影視頻道、《羊城晚報》等媒體報道,被廣東著名文藝評論家李運摶教授稱為「文學界最具想像力的男孩」,2001年 10月完成長篇《陶瓷娃娃》,聲稱要「攜《陶瓷娃娃》,給虛假的文壇沉重的一擊」, 12月和少年作家韓寒在四川《天府早報》上展開激戰,並點評多位著名作家,語出驚人。
❽ 紅周刊2015年第25期 民間智慧 是否要謹慎了
主持人 尹星
「泛舟定理」還有效嗎
主持人:重歸四千點,市場分歧陡然加大,是繼續激情四溢,還是適當謹慎?一路唱多的民間嘉賓,又將面臨一次考驗。先請泛舟,果然這周忍住券商盤整三個月的人又爽了,這年頭你要麼追強勢,要麼買上漲邏輯還在,但正處於盤整期的公司。一旦做反了,會很痛苦!
泛舟:是的,不過在券商中,你除非買的是幾個新股,或者像西部這樣股性一直很活躍的公司,不然相比去年底的高點,你也就只有15%左右的收益,但浪費了整整4個月的時間。這還不算糟糕的,畢竟你只要能守得住這個版塊,後面的機會依然很大,怕就怕四個月前買在券商股的高位, 一個月前割在啟動點,這周看看形勢不妙再追回來,每次都是滿倉融資,這就夠嗆了!
主持人:這一現象出現在不少投資者身上,牛市裡頻繁換股是硬傷,買入持有對於大多數沒能力追強勢股的投資者來說,是一種最佳的方式。
泛舟:沒錯,但首先單純的買入持有會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滿倉融資,萬一遇到一次5.30這樣的下跌,牛市的下半場你也參與不到了。其次,選什麼股是一個問題,可能你現在看看什麼都在漲,但以後呢?買啥也都會漲?個股上漲也有好壞,有的半年漲兩倍,有的五倍,有的才30%-50%,差別很大,所以基本面成為了關鍵,讓一位成熟的投資者滿倉買入一家公司是有難度的,其必然先會吃透基本面,但對於大多數純想著入市就發財的人來說,太難了。再者,即便買入基本面有亮點的品種,你也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前年和大夥聊的浪潮信息,去年底的用友、航天信息及怡亞通等,都屬於有亮點有成長有題材的三有品種,但它們上漲不如概念股那麼迅猛,特別是怡亞通,去年十月份到今年初盤整了三個月,期間指數都漲了10%,它反而跌了10%,你能守住的話,之後四個月股價就漲了三倍,所以買入持有的投資者需要有分析能力、忍耐力及對大趨勢的判斷力,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啊!
主持人:沒事,只要大趨勢還在,大不了買指數基金就行,現在各個板塊的杠桿基金都有,這不,本周H股B大放異彩,至於大趨勢么,呵呵!不是有你么!不對,你本周要去北京了,按照前幾年的「泛舟定理」,難道指數要有寬幅震盪?
泛舟:我都說了,那麼多年這純粹是巧合,因為當時都是熊市,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當然了,這幾天正好比較敏感,指數在這里上下都正常,只是結果不同,此處直接往下殺,不會深,3800點極限了,之後就可以一舉沖過4000點,個人傾向先到4200-4300點之間。此處不震盪直接上沖,反而麻煩大了,目標也是4200點左右,但結果就是會出現5.30現象。大把股票跌停,在此我繼續反復重申,融資滿倉的朋友你們要小心,下回一旦出現連續幾個大面積跌停的情況,融資額度會大幅下降,爆倉的賬戶遠超滬指在1849點的時刻,當然現在大夥不要怕,還不到時候,真有那一刻出現,我也會提前提示各位的。現在你需要做的就是,有震盪就買,記住,現在是牛市,當然,具體有什麼三有公司,我會和大夥聊的。
震盪中如何把握節奏
主持人:本周指數繼續上漲,大金融開始護盤,但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擔心了,據傳說,有的券商給人開戶的小姑娘都開始提示新股民風險了。
驕陽:的確,本周創業板中小板的快速下殺不就是風險的釋放嘛,隨著各位位置越來越高,將來這種事情越來越多,但咱們以前說過,做頂可是很復雜的事情,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波動越是劇烈,就越容易賺錢,就如本周四咱們網課上聊到過的2個戰法股,都是輕松的立刻給出了超過10%的上漲。後期這種機會會越來越多,所以震盪反而是好事情,但節奏把握的不好可就糟糕了,一旦你追高,次日來個大調整,你說麻煩大不大,所以這個時候的風險和機會是均等的,選擇低位關注強勢票才是智者,盲目追高的話,呵呵。
主持人:本周權重護盤是不是意味著新一波行情的開始,指數就沒事了?
驕陽:指數和個股是兩回事,你看到本周權重護盤,但是你要注意到,本周四個股的盤中暴跌,可是個股集體造成的,所以其實這里影響指數的不只是藍籌的波動,一有風吹草動,個股集體釋放賣壓的影響已經超過了藍籌股對指數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需要在個股上做計劃下工夫,波動大的賺錢了設好止盈,真出問題了,設好止損,免得突然性調整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該小心就得小心。現在指數是沒事,看看「5.30」,看看09年7月的頂部,不都是在指數走的好好的,突然殺出大陰線的嘛。所以長點記性,該怎麼做最合適,心裡有個准備才好。
主持人:的確如此,但個股也有很多明顯的機會,怎麼樣又抓機會,又能規避風險?
驕陽:倒金字塔模式做倉位,隨著個股爆炒,逐漸分階段降低倉位,比如剛開始是滿倉的,慢慢可以降到8成,再漲,降到6成,再漲降到4成,等你降到很輕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算指數突然大跌調整,你也可以很從容的應對,鎖定大部分利潤。最關鍵的是保持好一個心態,炒股最怕心態壞。如果指數突然見頂時你是滿倉被套,那麼後面很可能因為承受不了心理壓力,怎麼做怎麼錯,從而倒回大部分利潤給市場。記住,每輪上漲都不要試圖最高點賣出,同時也要知道,牛市每個波段調整後,又是新的波動,只要能把每個波段的利潤70%拿到手,這不就很好了嘛,總期望100%,最後得到的肯定是遠遠不如70%的。當然對於部分高手來說,另當別論,人家真能做到滿倉抓漲停,但是大部分朋友呢?多想想自己能力量力而行才好。
主持人:這個階段對於操作方法上需要注意什麼?
驕陽:就是符合絕對強勢股絕對條件的戰法股才可以關注,不強的,弱的,或者雖強但是條件模糊的、不確定的,都別輕易弄,因為得不到資金關注的品種,或者關注度低的品種,太容易回落,也許剛剛走好,指數一個波動就掉下來了。你弄個偷雞不成蝕把米。反之,資金集中關注的品種,一旦回調到合適的位置,肯定是有人忍不住會反擊的,這樣順勢搭車,短線不就很容易拿到差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