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中信證券策略周報

中信證券策略周報

發布時間:2021-05-25 19:39:36

① 中信證券股票研報在哪兒發的

2018-08-24 中信建投證券 2018年1.05 2019年1.18...證券行業2018年下半年投資策略:蓄勢待發 改革創新看...

② 中信證券基金精選集合理財計劃(他們叫中信11號),有什麼特別包賺嗎

1、依託中信證券研究平台精選基金:公司目前已形成了完備的研究體系,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2、精選基金,分散風險:運用專家眼光,在市場上800多隻數量眾多並不斷增長的基金群中「優中選優」,並准確把握與基金相關的無風險套利機會,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3、雙投資經理設置:管理人擁有業內知名的研究團隊,並特別配置了唐紅林、劉淑霞二位投資經理;他們在資產配置與基金投資運作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這是取得良好投資業績的重要基礎。
理財產品都能說穩賺的,肯定有風險,但是中信的研發還是可以的,市場信譽度還是可以的。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③ 中信證券收購廣發證券的策略是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收購目的

中信一直在考慮收購廣發,所以是在廣發的股東可以轉讓股份的2004年7月後馬上提出收購。有據可查的是,廣發員工集資設立「吉富公司」擬收購廣發部分股權,吉富的繳款日是在8月15日到20日,中信向廣發的全體股東發出書面收購要約也正是在這5天,所以並不存在「廣發股東主動要求中信收購,中信才考慮收購」的情況。

大家都很清楚,股東如果要出售股權,主要考慮的是價格,沒有必要向特定的公司轉讓。所以說,中信高層公開地自欺欺人,很有點日本人自稱「東北地區人民主動要求日本統治」的意味,這一點讓人恥笑,這種不誠實的公開表態,不該是一個大公司應有的表現。中信證券融資委員會的主任是德地立仁,日本人,希望這件事不是他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策劃的。

客觀的說,證券公司強強聯合,是有利於中國的券商面對國際大行競爭的,也是有利於中國證券市場的。但是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就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④ 如何在通脹下穩中求勝

兔年理財淘金:如何在通脹下穩中求勝
過去的一年,風險與收益同在。一邊有黃金的持續狂飆,一邊有股市的萎靡大跌;一邊有收藏的出奇火爆,一邊有債市的一時風光……這一年,每種投資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在兔年裡,戰通脹將是每一個投資人挑戰自我、博取收益的首要目標。戰通脹,保值增值;抗通脹,其樂無窮。
股票:下跌空間有限 警惕高估值
在有人喊出「2700點是絕對底部」之時,股指成功破位2700點,成功地連續幾日大跌。新的一年,股民們滿眼淚,問專家大佬如何解套,專家們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綜合券商們的看法,多數也僅表示是「下跌空間有限」和「不必過分悲觀」。中金公司最新發布的A股投資策略周報就認為,2011年宏觀調控將是「早而緩」而非「晚而急」,因此投資者對於大盤指數不必過分悲觀,但是對於仍處高估值的部分中小盤股和次新股仍需謹慎。報告認為,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資金面緊縮程度有所緩解,則股市有望出現修復性反彈。
而中信證券在發布A股市場策略周報時表示,目前A股又到了價值底線位。分析師認為,A股市場2008年1700點附近最低時估值是市盈率14至15倍,2010年2300點附近市場估值水平也是在這一位置。每次當市場出現多種悲觀預期的時候,往往代表了市場的大底正在形成。當前又到了這一水平附近,雖然在市場底部附近出現多種悲觀預期,但卻又往往是市場的大底。
中金公司表示,未來幾年,中小盤股將成為市場擴容的主力。而無論從估值分化程度,還是機構資金的倉位配置分化程度來看,「棄大盤抓小盤」這一投資模式已經接近極限水平。中金公司提醒投資者,認為只要抓住個股就可以規避系統性風險的想法在今年將是相當危險的。今年各板塊估值之間將出現收斂性走勢。中小盤整體的估值回歸過程可能才剛剛開始,除了盈利增長和題材兌現確定性非常強的股票外,投資者可以採取逢反彈減倉的方式繼續減少這部分股票的配置。
布局節後行情,中信證券建議,一是關注估值較低、有安全底線並受益於未來春季需求提升的周期板塊,如煤炭、鋼鐵、建築、房地產等。二是在個股調整中挖掘結構性機會,如房地產、機械、汽車、家電等傳統高增長領域配置年報可能超預期的個股,電子、通信、傳媒、計算機、商業等新興高增長領域配置可能高送配的個股。三是繼續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十大成長領域,抓住跌出來的長期配置機會。
黃金:隨通脹崛起 2011仍有看頭
黃金在2010年可謂大出風頭,由於被視為抗通脹的良品,其價格一路攀升,屢創新高。雖然從去年11月開始,黃金進入了橫盤整理階段,且今年1月份以來,黃金也出現了連續的下行走勢,但是負面消息並未影響一些市場人士長期看好黃金的觀點。
銀率網分析師指出,雖然,由於短期美元受到避險資金以及美國所謂的利好經濟數據推動而走強,黃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制,但隨著通脹在美國的顯現,黃金價格將再難以被壓制。對於未來的黃金價格,堅持長期看好的觀點。
他表示,人民幣兌美元的穩步升值足以引起熱錢的興趣,而利息的上調在通脹持續看高的情況下對儲蓄結構的影響有限。由於緊縮財政,歐洲已經出現了不少罷工和抗議等類似的問題,通脹或許可以利用大眾的「貨幣幻覺」來解決當前的困境。因此包括美國在內的量化寬松政策不會改變,全球性通脹在未來2-3年內充分體現出來,因此今年上半年通脹見頂之說過於武斷。而對投資者來說,當前高企的通脹對他們形成了較大的壓力,他們不得不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減緩財富縮水的速度。這也是金融市場在低迷時期依然投機風盛行的重要原因,同時一些貴金屬等實物產品也成為眾多長期投資者的必備品種。
也有市場人士預計,2011年黃金價格將繼續上漲。由於美國實際利率的下降,黃金在2010年漲幅超過了25%。分析人士預計2011年美國仍將維持低利率環境,特別是在美國重新恢復量化寬松政策後,黃金價格在2011年將繼續攀升。從當前基本面看,消息時好時壞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隨著經濟的復甦和遠期通脹的逐漸顯現,黃金價格將持穩並繼續向上。但從目前趨勢看,震盪行情或許將持續一段時間,就目前形勢看,可能在兩個月以上。
不過,另一方面,分析師也提醒黃金投資者,要謹慎准備黃金價格在2012年的峰值,並建議在預期上行的2011年的市場中,實行對下行風險的零成本保護措施。
現金:關注短期理財 存款必不可少
除了投資基金、股市,充分利用手頭流動資金理財也是必要的,而銀行的一些短期理財產品值得關注。在保障現金流的同時,盡可能實現保值增值。對此,銀率網分析師表示,2011年理財產品期限將以中短期為主。
事實上,近期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也有了明顯增加。據統計,2010年12月30日-2011年1月5日,各銀行共發行3個月以內到期的短期理財產品104隻;1月6日~1月12日,各銀行共發行126隻,發行數量增長了兩成多。另外,根據銀率網數據顯示,目前在售的1-3個月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多數在2 .5%-4.0%之間,1個月期限內的理財產品,收益多數在1.5%-3.2%之間。而當前的人民幣活期存款利率是0.36%,定期3個月的年利率是2.25%。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如果短期理財產品能夠達到預期,收益就會遠遠高於存款利率。
2011年全國將進入加息周期,而在加息周期中,短期理財產品較受市場歡迎。多位理財師表示,短期理財產品可以分享加息周期中的利率調整收益變化,可以適當增加短期銀行理財產品配置。投資者除了重點配置穩健型的理財產品之外,也要關注結構性產品和投資類信託產品。這兩類產品從預期收益來看都比較高,可以跑贏通貨膨脹,不過,也存在零收益以及負收益的風險。
此外,業內人士還表示,2011年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的發行量會繼續穩步上行,而加息也將成為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產品的重要砝碼。一旦再次加息,此類產品可隨之調高收益率。如果2011年信貸類產品依然受到監管,再加上加息的利好影響,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或許繼續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主流。
不過,銀行理財師也提醒投資者注意不要盲目投資抗通脹,雖然目前負利率越來越厲害,但是作為最基本的流動性保障,必要的存款仍舊是必不可少的。
收藏品:市場火熱 生手莫入
從古代書畫到玉石,從古時器物到日常生活的茶、酒……凡是具有稀缺性或升值潛力的物品似乎都已遭游資多輪「爆炒」。
2010年的收藏品市場亦是紅紅火火,「83家拍賣企業、499場拍賣會、總成交額194 .58億元、成交量同比增88%……」這是一組對於去年北京藝術品拍賣市場盛況的數據描述。有人覺得此時再參與投資,大有泡沫破滅前接最後一棒的風險。
但是有圈內人士則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定價機制正一步步走向正常化,小眾收藏格局逐漸形成,市場不僅沒泡沫,且現有成交價格仍不能反映出藝術品的真實價值。
畢竟高風險的收藏品市場只適合於部分人群,業內人士提醒,這一行業還是「生手莫入」,即使是想參與其中的,要成為一個明白的收藏者,也需要大量的積淀和學習。
具體看2011年的收藏品市場,保利拍賣首席拍賣師劉新惠認為,除傳統書畫仍具備較大升值潛力外,資源稀缺性藏品也有增值空間,例如壽山、端硯、歙硯等文房重器,由於坑口資源稀缺,拍賣價格將有所增長,屬於市場中的潛力績優股;玉石收藏方面,北京大學珠寶玉器鑒定檢測中心主任、教授王時麒此前表示,去年以翡翠為主的一輪漲價,帶火了黃龍玉、昆侖玉甚至砭石的市場行情。今年,黃龍玉因其品相色澤出眾,價格仍有上漲空間,但砭石由於儲量太大,價格暴漲僅為短期因素。老玉種還是價格上漲的主力,但需要買家的好眼力,不應再存「撿漏」心理。茶葉和酒的拍賣價格去年以來也是一路飆升。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吳錫端介紹,目前收藏黑茶的廣州茶客越來越多。藏酒方面,國酒茅台近期也是備受市場關注。此外,民間收藏方面,據了解,繼去年舊相機、放映機、小人書等取得較高的民品拍賣價格之後,今年琥珀有望成為民品收藏的熱點。 (韋夏怡)

⑤ 有哪位達人知道如何訂閱中信證券的環保行業周報嗎

聯系中信證券客服電話,95548

⑥ 1.截止至今天2020年3月1日,過去的一年間,我國股票市場中漲幅最大的行業是哪一

滬指漲5.71%,報3332.88點;深指漲4.09%,報12941.72點;創業板指漲2.72%,報2529.49點。


滬指單日漲幅超5%,這樣的情形2010年以來曾發生過4次,其中3次是在2015年,另有一次在去年2月。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和復工復產推進,股民們對今年下半年市場抱有期待,但最近數日股市表現,還是大大超出很多人的預期——滬指從突破3000點到站上3300點,僅僅用了4天時間。

(6)中信證券策略周報擴展閱讀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認為,低估值板塊的補漲仍將持續1至2周,但漲速將放緩;預計三季度末,市場將開啟一輪為期數月的趨勢性上漲行情。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展望下半年,A股基本面逐步改善,市場將向上突破,牛市將從結構性機會擴散到輪漲。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當前市場行情仍以大市值龍頭為主,A股的低估值補漲特徵本質在於「無風險利率」的下行,促發的動力在於「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降低,進一步強化「資金追逐資產」的現象。

⑦ 有誰知道策略圈這個app股票平台是不是騙子,

策略圈是騙子公司,業務員會拉你進群,給你資訊給你上課 ,會曬一開始有盈利曬圖,讓你心動,我於2019年6月20日加入策略圈投資十萬,一開始帶我操作二支股獲利1.2萬,然後不斷催促你加大資金,進入ⅤiP團隊,讓你加入杠桿資金全倉買入,當買第三支股票就讓持股3一5.天以上等漲停,當天買入就要交千分三手續費,80萬手續費2600元,然後每天遞延費2800元,就是這樣把你前期賺到的利潤,每天以遞延費的理由全部扣還,等你股價下跌也不通知你賣出,讓你自己覺得虧損嚴重,自己賣出會說是你自己的責任,我把虧損截圖發到群里就馬上把你冊了,你的虧損就是他們的盈利,在它們APP操作就是騙局,千萬不要
上當受騙策略圈是騙子公司是大騙子公司,是殺人不見血的公司。

⑧ 懂的人和我簡單說下上次中信證券的烏龍事件。還有同花順level-2手機版分時頁面的買1和賣1是怎們

誰也沒有想到,上證50EFT期權交易剛剛上線才3天,人們歡呼A股市場進入股票期權時代的餘音尚存,便爆出令人震驚的「烏龍單」事件。2月11日午後開盤不久,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兩只合約瞬間暴跌至0.001元,跌幅高達99%。所幸期權交易開張才三天,參與者很少,與A股市場的聯動效應還沒有產生,因此對A股交易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此次期權交易「烏龍單」事件與光大證券「8·16」烏龍單事件的性質一樣,後者因為對二級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而受到嚴厲追究,前者則因為對二級市場沒有產生影響而被輕描淡寫。主流證券媒體則借機贊揚上交所股票期權的風險控制制度設計合理,熔斷機制卓有成效。在筆者看來,「烏龍單」事件的禍根其實是食洋不化。
中信證券僥幸躲過一劫
先來看看此次期權「烏龍單」事件的來龍去脈。2月11日13點3分12秒,原本橫盤的兩只合約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突然跳水,前者在13:03:10至13:03:12期間從0.1006元跌到0.001元,後者在13:03:11至13:03:12之間從0.0808元跌至0.001元,跌幅均達到99%,雙雙觸發熔斷機制。合約異動的主要原因是做市商中信證券報價出現錯誤,其在此期間分別對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合約批量下單。中信證券對前者合約申報12筆賣單,申報價格從0.001元到0.0014元(其中0.001元的賣單6筆),每筆10張,共120張,共成交100張。其中,90張成交價格在0.0988元與0.1024元之間,10張成交價格為0.001元。對後者合約申報11筆賣單,價格0.001元,每筆10張,共110張,共成交80張。其中,76張成交價格在0.0798元與0.0828元之間,4張成交價格為0.001元。
「烏龍單」發生後,熔斷機制啟動,兩只合約的交易模式從連續競價臨時切換至集合競價。在此期間,另一個做市商華泰證券積極報價,而中信證券則緊急撤銷其他尚未成交的報單,從而讓合約價格迅速回歸正常。從中可以看出,所謂熔斷機制,其實就是事後暫停交易,讓中信證券有時間撤單,而讓其他做市商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此舉使中信證券避免了重大虧損,初步測算損失僅約1萬元。如果不是因為期權交易市場剛啟動,市場規模極小,那麼中信證券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中信證券的批量下單之所以沒有全部成交,完全是因為市場沒有接盤,等於打到了跌停板。反之如果市場規模足夠大,那麼這些報單瞬間就會全部成交,就像光大證券的「烏龍單」,再多的資金也會瞬間被吞噬,這時熔斷機制還有什麼用?總不能像「3·27」國債期貨事件一樣宣布成交作廢吧?
熔斷機制不能防患於未然
光大證券「8·16」烏龍單事件是因為其獨立的套利策略系統出了問題。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缺陷,當時交易員發現有24筆個股申報不成功,想使用訂單「重下」的新功能,在程序員的指導操作下,沒想到這個功能沒經過實盤驗證,程序把買入24個成分股,寫成了買入24組180ETF成分股,瞬間重復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而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於是震驚A股市場的「烏龍單」事件就這樣發生了。中信證券的烏龍單事件詳情未明,但顯然也存在一個批量操作的策略系統,否則不會明知市場沒有接盤而下那麼大批量的賣單。這是盲目照搬照抄國外的一些策略系統惹的禍,食洋不化,迷信電腦而不相信人腦。現在流行一切交給電腦,被動機械強制執行,排除因為人的主觀判斷所可能出現的錯誤。但是事實證明,電腦也會出錯,而且一錯往往是系統性、顛覆性的錯誤,不存在自我糾正的可能性。
中信證券的「烏龍單」事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這純屬僥幸。如果因此而輕描淡寫,不去深刻總結其中的教訓,甚至還自我陶醉熔斷機制的功效,那麼遲早還會出事。此次期權「烏龍單」事件恰恰證明了這個熔斷機制是無效的,有效的熔斷機制應該是在中信證券的烏龍單將出未出時,及時阻斷。而事實是中信證券的「烏龍單」已經全部出籠,並且已經最大限度地成交了。如果此時市場規模足夠大,那麼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光大證券的烏龍單事件就是如此。有鑒於此,有關各方應該認真排查各種策略系統,不能迷信電腦,是人指揮電腦,而不是電腦指揮人,否則必受其亂。

⑨ 中信證券的理財產品為什麼每一天都減少

因為理財產品在消耗。
而且像現在的理財產品,在市場上面是比較受歡迎的。
所以每一天都減少的話,也相當於他們的一種,對他們來說是好有好處的。

⑩ 截止至今天2020年3月1日,過去的一年間,我國股票市場中漲幅最大的行業是哪一個

滬指漲5.71%,報3332.88點;深指漲4.09%,報12941.72點;創業板指漲2.72%,報2529.49點。

滬指單日漲幅超5%,這樣的情形2010年以來曾發生過4次,其中3次是在2015年,另有一次在去年2月。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和復工復產推進,股民們對今年下半年市場抱有期待,但最近數日股市表現,還是大大超出很多人的預期——滬指從突破3000點到站上3300點,僅僅用了4天時間。

(10)中信證券策略周報擴展閱讀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認為,低估值板塊的補漲仍將持續1至2周,但漲速將放緩;預計三季度末,市場將開啟一輪為期數月的趨勢性上漲行情。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展望下半年,A股基本面逐步改善,市場將向上突破,牛市將從結構性機會擴散到輪漲。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當前市場行情仍以大市值龍頭為主,A股的低估值補漲特徵本質在於「無風險利率」的下行,促發的動力在於「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降低,進一步強化「資金追逐資產」的現象。由此看好後市大盤突破3300點,靜待3500點。

閱讀全文

與中信證券策略周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