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陳耀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

陳耀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

發布時間:2021-05-26 14:47:40

⑴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行政級別是

董事長陳耀先是正部級,那麼公司級別也應是正部級,如果是低職高配那公司級別最低也是副部級

⑵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北風呼呼吹,人們加厚衣服抵禦著自然界的嚴寒。「金融風暴」肆虐,政府企業眾志成城抗擊著經濟發展的「隆冬」。

作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我國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面臨著嚴峻挑戰。作為能源大省的山西,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省中小企業局調查表明,我省中小企業正面臨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性明顯增加、資金嚴重短缺、新興產業受到很大沖擊的「三座大山」。

如何幫助中小企業翻越這 「三座大山」?怎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世界性難題?經濟學理論中的「窪地效應定律」可資借鑒。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把「水往低處流」這種自然現象引申為一個新的經濟概念,叫「窪地效應」。從經濟學理論上講,「窪地效應」就是利用比較優勢,創造對各類生產要素更具有吸引力的理想的經濟和社會人文環境,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吸引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流動,彌補本地資源結構上的缺陷,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在任何一個經濟體中,不管在什麼發展階段,總有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問題和融資困難,這是中小企業不可避免的「成長中的煩惱」。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自有資本少、可供抵押資產少、抗風險能力弱及信用等級偏低等原因,銀行不願冒險放貸,由此生成了「融資難」。中小企業最難的事是融資,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也是融資。一位金融界資深人士將這個問題稱為「一個死結」——中小企業是最需要資金的,但又最不具備融資條件,融不到資就無法發展,發展不了就仍然很難從銀行貸到款。

如何讓中小企業及早擺脫「成長中的煩惱」,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風大浪中,經風雨見世面?晉中市以全方位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信用高地」,著力培育「金融窪地」,竭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他們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投資發展環境已日益成為決定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流向的主要因素,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商機。他們出台了《關於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意見》,力爭用3年時間建立起維護金融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形成共建、共有、共保、共享的良好金融生態環境。他們把依法清欠、引入股份制銀行、激活民間資本、優化信貸結構作為全方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主攻點,力求通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在「中部崛起」中搶佔先機,續寫晉商故里新輝煌。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政企一心,「抱團取暖」,就能共克時艱,進一步堅定戰勝國際金融危機的信念。要知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聚焦第七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

周正慶:資本市場讓企業更具爆發力

原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周正慶表示,在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背景下,科技創新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服務科技創新,服務中小企業是當前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根據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實踐證明,通過資本市場利用金融手段和市場發展機制,可以有效地促進高小技術企業全體的發展,支持其中的優勢企業做強作大。

周正慶表示,資本市場對高新技術企業通過點對點的支持,可以培育一批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國際競爭力企業,樹立起產業轉型的標桿,其所顯示出來的持續爆發力會激勵和引領更多的中國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龍頭。

周正慶認為,資本市場還可以發揮以點帶面的效應,因為能夠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畢竟是少數,但它們的上市效應可以帶動風險投資,以及專門針對中小企業、高科技企業的銀行信貸工具創新等各種金融支持手段的發展,也可以激發全社會的科技創新、科技創業的熱情,從而有效地推動生產方式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周正慶同時認為,盡管金融主管部門已經採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增加資金供給總量對中小企業來說還是不夠的,除了資本市場,還要想辦法把增加的資金真正落實給中小企業,因此要想方設法調動眾多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周正慶建議,要真正落實支持中小企業,必須從深化改革、轉變觀念,從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真正解決問題,抓緊修訂那些不利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規章制度,制定出鼓勵向中小企業增加貸款的新的規定、新的考核標准、新的獎勵辦法,真正調動起大家支持中小企業的積極性。

周道炯:當前推出創業板是適時的

前中國證監會主席,PECC中國金融委員會主席周道炯認為,當前推出創業板是適時的,對於支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有重要意義,也是落實中央、國務院出台重大措施的體現。至於股指期貨也不要「因噎廢食」,應選擇時機推出,它對於穩定資本市場和防範風險是有一定作用的。

此外,周道炯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後,促使人們更加深入地思考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問題。現在人們對虛擬經濟的消極作用談得比較多。對這個問題要全面地看,就中國而言,既要充分地認識到虛擬經濟存在的風險,又要更多地研究在中國發展虛擬經濟的積極作用,使它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陳耀先:「4萬億」可能加重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甚至越討論越難。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董事長陳耀先認為,應該在市場找到一個突破口,否則將來採取什麼辦法都沒用,指望放鬆銀根,希望銀行增加短期投資,也未必能解決。他解釋,目前中央銀行負債資產業務,所有金融機構存款里大概58%—60%放到中長期貸款裡面,大企業、中企業資金也發生了困難,這時中小企業更拿不到錢。

陳耀先認為,國家的4萬億元投資對中小企業來說有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融資難。4萬億元投資拉動以後,就是啟動投資,增加出口,這樣可能成效就來得快,雖然能為GDP創造數據,還是解決不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因此有可能投資拉動起來以後,能源、原材料、電力,包括貨幣都會緊張起來,進一步使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

陳耀先總結,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還是要抓住機會,利用市場的手段,大力開展資金融資,解決好企業增長、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這是抗擊金融海嘯的最好對策。

屠光紹:努力為中小企業融資搭好橋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意願和呼聲非常高,金融業想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心情也比較迫切。但是,為什麼金融和中小企業的對接還不盡如人意,中小企業融資多年來還是那麼困難?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認為,這裡面涉及到怎樣在金融市場、金融業服務和中小企業之間能夠更好地搭起橋來,使融資之車在這座橋上能夠暢通地運行,因此,必須在兩者之間搭好四座橋。

首先是信貸支持的橋。其次是搭好股權投資的橋。三是搭好債券融資的橋。第四是股票融資的橋。屠光紹認為,股票融資對於整個融資體系的建設,起著一個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因此要在已有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首先有利於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又增加資本金的支持,它又會帶動信貸的進一步擴大,帶動股權投資,使私募股權投資和VC有了更好的退出渠道。因此,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建設,會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基礎和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許宗衡: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注入活力

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在論壇上致辭時表示,在金融海嘯沖擊全球,國內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背景下,舉行「第七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這對於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中國經濟能否在這場危機中化危機為機遇,繼續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進一步拓寬和暢通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

許宗衡介紹,2008年以來,在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深圳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1—9月全市生產總值達到5611.76億元,同比增長11.5%,經濟增長呈現卓越回升的態勢。預計全年增長12%左右,這是因為深圳經濟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較早地推動了產業轉型,成長起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深圳經過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針對中小創新型企業的金融創新支持體系,即以資本市場為核心和紐帶,以此帶動相關的創投、天使投資、並購、信用擔保、科技信貸、科技保險等金融工具和手段創新,形成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不同階段需要的科技創新投融資服務體系。

陳東征:辯證認識資本市場的作用

在目前發生的金融危機中,資本市場對虛擬經濟在缺失有效監管狀態下,巨大的杠桿作用產生了毀滅性的效應,並迅速波及到實體經濟,使得一些人對資本市場「談虎色變」。陳東征認為,資本市場本來就是一把威力巨大的「雙刃劍」,我們在親身體會到金融危機巨大破壞力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有效的監管條件下,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陳東征表示,中國的上市公司和上市機構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中國完全有條件和能力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在整個體系中的作用,為中國的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高成長的創業企業,創造出更好的生存、成長和發展的環境。

陳東征認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再一次印證了資本市場風險位居各類風險市場之首,因此穩定是當前資本市場的首要任務,但是如何實現資本市場的穩定,是對政府和監管機構智慧和能力的考量。資本市場可承受風險的不斷釋放恰恰是我國金融體系整體安全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不能希望在控制所有風險之後再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進程中不斷完善風險控制機制。

厲以寧:成立專門調節基金 收購優質公司股票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厲以寧呼籲,要鼓勵優質的企業和投資者向那些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參股投資,銀監會可以根據當前的形勢,放寬那些對風險可控的、准備向中小企業投資的企業的長期限制。為了發展資本市場,政府可以借鑒1997年香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成立專門的調節基金,擇機收購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並且在收購之後三年內不轉讓。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政府的訂貨應該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應當排斥中小企業。此外,創業板也應當擇機推出,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型的企業上市,但一定要防止利用創業板進行投機活動。

資本市場在幫助中小企業發展時,應著力在幫助中小企業做精、做強、做穩、做大。厲以寧認為,目前國家增加基本建設的投資是重要的,但同時也要牢記兩點:一是基本建設的投資有利於長期的發展,但在短期內對擴大內需的效果不明顯,因為必須通過支付工人工資才能體現;二是應該考慮從幾萬億元的投資當中拿出一部分,作為政府投資直接注入到效益好的企業中去。

劉紀鵬:危機面前抓住機遇啟動內需

當前的危機對我們來說是危機還是機遇?不同的結論有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認為,美國的危機是中國千載難逢的機遇,而不能總把問題歸咎於美國次貸危機,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升級中國製造業和擴大內需。

劉紀鵬認為,如何擴大內需,不僅要考慮到基礎設施,更重要是啟動民間資本。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應該形成財政投資搭台、民間投資唱戲的框架,以小博大。民間資金啟動非常關鍵,因為它不僅解決資金來源,更重要的是民間投資有效了,才能調整中國的製造業產業結構,才能使資金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給出了金融發展的兩條建議:

一是必須把銀行放開。要解決此次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首先要打破銀行組織體系的壟斷。各地的商業銀行對當地中小企業很了解,了解他們的風險,如果銀行體系放開,他們很願意啟動資金。劉紀鵬透露,最近已寫了一個報告,建議第一批應該在民間搞500家股東銀行。

二是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現在是推出新三板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大好時機,因為這個市場目前暫時沒有很多的融資。在這種背景下,要把新三板納入監管體系之內,在深交所的技術支撐和證監會的統一監管下,創業板也就可以適時推出。(庄少文 肖林秀)

⑶ 金融方面資料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此次的金融危機是系統性金融危機,次貸也只是美國這棵金融大樹上的一個分枝,它的斷裂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導致整棵大樹幾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樹的倒塌又導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

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世界各國都為美國金融危機而震驚。加上之前垮下的貝爾斯登,曾經的華爾街五大投行已經去之有三。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及美國的貨幣政策終於導致了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更為糟糕的是這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而且極有可能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雖然我國參加全球化的時間較短、步伐也比較謹慎,但是金融危機還是對我國的出口經濟和金融系統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從而對整體經濟造成了影響。

就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來講,肯定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此次的金融危機表面上險象叢生,實際上有利於行業洗牌、優勝劣汰,企業發展機會多。因此,我們必須辨證地看這個影響的問題。金融危機對國內企業及市場既有不利的影響,也創造了一些新的機會。

第一,市場疲軟,發展放緩——負面影響包括哪些?

基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帶來的製造業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之當前全球金融形勢悲觀,包括調味品產業在內的各大產業都在削減成本應對壓力。

一、金融市場疲軟帶來的融資方面的影響。筆者個人認為金融風暴對中國的沖擊可能不會太大。因為中國的金融系統還沒有與世界接軌,貨幣還沒實現可自由兌換,中國的決策者對於購買外國資產一直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但是,沖擊不大,影響還是存在的,作為企業融資的集中陣營——銀行,在此次的危機影響下,呈現銀根緊縮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地影響了企業的融資。據悉,2008年6月以來廠商普遍感到融資環境逐漸惡化。銀行不僅提高了融資標准和成本,而且融資額度也隨之降低不少。

融資困難具體地對企業造成以下2個方面的影響:1、對外的影響,對產品的市場推廣、新產品開發、企業的品牌宣傳上帶來了影響。最近,五穀道場宣布破產了,雖然很大的原因上是由於該企業本身的擴張太快而導致了資不抵債,但是,據行業相關專業人士稱,該企業只是需要1億的資金周轉就能轉敗為勝,可見,融資對於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重要性。2、對內的影響,對員工的薪資級福利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金融危機引發的企業裁員風潮很是旺盛。幾周之前,一份列舉了22家跨國企業、40家國內大中型企業、116家國內中小型企業的「大裁員第一波」企業名單,正通過各大公司的企業郵箱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白領中傳播。同時,一個標題為「金融危機十項注意」的帖子也在網上盛傳。雖然之後一些「榜上有名」的企業紛紛出來辟謠,網路調查也顯示文章中所列舉的事實有誇大的成分,然而目前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就是,的確這一股裁員的風暴開始向著中國的一些企業席捲過來。總之,影響可能不大,但是,由於資金帶來的由表及裡的影響還是深深地刺痛者企業家們。

二、外國實體經濟帶來的外貿業務方面的影響。金融危機將使歐美發達國家增長大幅放緩,有些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在這種形勢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會大幅度萎縮,這對於對外貿依存度很高的中國來說,貿易順差增幅放緩甚至負增長。但同時,由於中國產品價格較低,在國外大部分是低價產品,在金融危機的今天,歐美民眾在緊衣縮食的同時,必將更加青睞來自中國的低價產品。所以,金融危機對我國貿易影響將是一個逐步以及緩慢的過程。

面對這種情況,我國企業在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應逐步開拓國內市場,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危機對企業的不良影響。

近期國家施行了降低利率、減少稅收、實行農村土地改革以及醫療改革等政策。而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加居民的消費能力,這對於開拓國內市場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三、消費者的收入及心理帶來的產品銷量方面的影響。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下,原材料成本上升,物價也隨之上升,收入降低的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大大地下降了。金融危機還將會影響受眾心理,任何企業依靠的都是消費者,金融危機下,消費者會考慮縮減一些消費開支,並控制消費慾望,因此,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信息敏感度和關注度會下降,因而影響企業產品的銷售及企業新產品的開發速度,導致了企業生產力的下降,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四、全球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帶來的影響。金融危機影響全球企業及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在總體上造成市場需求的下降,中國廠商同樣會受到這樣趨勢的影響,未來市場的增長潛力會有所下滑。

五、企業家信心方面帶來的投資規模的影響。目前中國政府和企業家們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穩定還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不過,在國際經濟的低迷情勢下,企業家的信心會受到影響,因為小心花錢總是沒錯的。信心受到影響的他們是否還會增加投資?而這樣的猶豫也將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現金流?這是一個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總而言之,從近期來看,2個方面的影響我們還是不容忽視的。首先,金融危機使得中國調味品行業的投資減少,直接導致調味品行業的企業開發新產品的速度減緩;其次,金融危機延緩了調味品生產企業的設備廠商的技術研發和設備生產。而這兩個方面,是決定了我們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潛在商機帶來行業洗牌——正面影響包括哪些?

挑戰與機遇向來並存,這是不容置疑的。雖然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資本市場低迷,但國內市場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需求。從整個行業到個體商戶,調味品行業都是機遇和風險並存。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此次危機帶來的機遇。

一、國際市場帶來的潛在商機提升相對競爭力。1、金融危機使得歐美市場的運營商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在產品升級、終端定製等等一系列建設方面,都會更多的考慮壓縮成本,保持企業穩定的策略。而在這樣的狀態下,國內企業在產品、服務方面相對價格更低,且技術質量又差距不大的情況,使得中國更多的企業會成為國際運營商,尤其是尚未進入的美國市場運營商的潛在合作夥伴。2、海外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樣會出現資金緊張、收入下滑等多種不利情況。而在國內社會經濟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恆順、王致和、李錦記等國內廠商所面臨的壓力還是相對較小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國內製造廠商的相對競爭力。3、國際企業在後方不穩定的情況下,會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向中國市場的大舉進入,這也給國內廠商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尤其在運營商、市場競爭啟動的關鍵階段,也會給國內廠商帶來更多的機會。

二、行業並購會加劇。調味品行業將會出現分水嶺,強者會更強,弱者會消失。對於那些擁有壟斷資源優勢,以及有品牌和資源的調味品大公司將會更加受到青睞,而那些只掌握少數資源及市場份額較少的中小公司,以及正在謀劃融資來維持現狀的中小公司可能面臨倒閉,如果部分表現不好的調味品公司缺乏足夠的現金流無法度過寒冬,那麼行業將遵循市場優勝劣汰的基本規則,表現好的公司並購表現不好的公司將是不可阻擋的潮流,這將會提高調味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和競爭門檻。

三、行業洗牌再度襲來。在投資需求放緩,企業增長面臨較大壓力時,企業或改變依賴資源投資擴張模式轉向利用新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或激發企業對產品技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行業內洗牌的效果。

四、國家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應該承擔起責任,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應政策,否則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競爭起來非常被動。近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家出台的各種扶持政策,刺激消費者的消費,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⑷ 高分求此次次貸金融危機中浙江民營企業的相關案例

先是冰雪災害、特大地震、通貨膨脹,引起原材料價格猛漲;後是金融風暴引起市場萎縮,汽車行業市場銷售整體滑坡。我國實體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然而,上汽通用五菱卻是早作準備,主動應對,加強內部管理和外部市場的深入挖潛。2008年過去,該公司依然在國內微車市場上繼續領跑:銷售突破65萬輛,超額完成了62萬輛的目標,市場佔有率接近50%,在國內微車領域市場連續3年占據第一。該公司不僅不裁員,還給員工加薪,同時還增發了3個月的工資。

在宏觀經濟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上汽通用五菱依舊保持這么快的發展勢頭,關鍵在於重視市場研究,對市場變動早有準備。該公司狠抓管理,靠嚴格管理降低成本,把科學管理落實到各個流程環節中,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浪費,持續保持低成本運行。與此同時,該公司認識到,人是公司發展最寶貴的資源,提出讓全員發揮主人翁精神,積極投身到合理化建議活動中去。近年來,員工提出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等合理化建議達7.1837萬條,參與合理化建議活動的人數由原來的1000多人到現在的6000多人,合理化建議實施率達95%,合理化建議累計為該公司節約成本達1.8億元。為了進一步激勵員工,該公司從2008年7月起給員工加薪;同時還在2008年10月,發放兩個月的固定工資慰問金;12月,在全面完成年度產銷任務後,給員工增發一個月的崗位工資。

面對不利形勢,上汽通用五菱公司還十分重視內外挖掘,與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的整條產業鏈同甘共苦,共同應對嚴峻困難。面對原材料價格大起大落、市場需求嚴重下滑等嚴重沖擊,該公司通過柔性安排生產,加快對供應商付款流程,拿出幾億元對供應商進行價格補貼等,與供應商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在下游經銷商方面,對經銷網路進行精耕細作和對經銷商隊伍系統培訓,經銷商的管理思維和管理方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2008年整個銷售體系依然運作良好,增產、增銷、增收。

為了應對更為嚴峻的2009年,該公司及早決策,制定措施,為「車市寒冬」仍有作為作充分准備。目前,該公司進一步完善供應鏈管理體系,在已經很高的本地配套率的基礎上,進一步鼓勵供應商到本地設廠配套,同時嚴格控制零部件質量,提升產品質量;繼續與供應商結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合作方無論在技術研發和生產服務方面,都與該公司保持同步;擴大銷售渠道和網路建設,繼續深化縣鄉級網路的拓展,加強與全國近千家經銷商的緊密合作。

昨天,浙江江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員小高一到單位,就感覺怪怪的,台階上所有租賃的花木被搬走了,辦公室大門全都敞開,一片凌亂,電腦等值錢的東西被搬搶一空。

富麗堂皇的總裁辦公室,散落著好幾本房產證,棟棟價值都在數百萬元。桌旁一個巨大的魚缸里幾尾價值上萬的龍魚被撈走了,只剩下一些小熱帶魚非常寂寥地游動著……

一切都非常突然。

這家中國最大的印染企業頃刻間轟然傾塌,董事長夫婦突然失蹤,債主紛紛上門。

集團旗下的印染廠在這個國慶長假期間還在加班加點,10月6日工人突然接到通知:把手中的活都停下來;7日晚上,總公司各個辦公室電腦等物被哄搶一空。

據可靠消息,江龍控股欠銀行貸款達12億,民間借貸至少8億。而江龍的銀行貸款還牽涉到當地不少龍頭企業的相互擔保。

傳奇起家

江龍控股的起家頗具傳奇,董事長夫婦來自江蘇,2000年來到紹興縣,董事長陶壽龍當時只是紹興縣某工廠的一個外貿業務員,但是敏於思考,對資金的運作很有想法。

妻子嚴琪也就是後來江龍控股的總裁,行事潑辣,在貿易開拓上頗有一手。尤其是在中東地區,從事紡織貿易的客商幾乎都知道有位頭發長過腰際的中國女人做生意和喝酒都很厲害。

兩人幾乎在三四年間神奇地建起了江龍,並於2006年9月在新加坡上市,股票名為「中國印染」。

江龍控股的辦公大樓外垂著一面紅色的旗幟,上面金黃色的龍形圖案氣勢恢弘,很遠處都能看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家集紡織、印染、服裝、貿易於一體的大型紡織企業,擁有總資產22億元,員工4000多人,2007年銷售額為20億元。

出問題的還是資金鏈

江龍一直以來的作為還是很具思路的。

去年開始了「坯布超市」等一系列比較前瞻的做法,還投入2億元進口11條先進的特寬幅生產線,這一生產線一旦全部投產,江龍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紡特寬幅印花生產基地。

這也是江龍預備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最大亮點。

公司融資部相關人士說,正是預備上市,公司把所有資金孤注一擲,抽調了各子公司的流動資金,對正常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還有就是去年年底銀根緊縮,銀行收回了1個多億的貸款。

然而,可怕的是,江龍在資金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求助民間借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高層均出面聯系民間借貸。

昨天紛紛上門的債主說,去年是3分利,今年六七月份都開出了7分利。以6分利計算,利息就相當於本金的70%左右。

記者昨天在總裁辦公室發現了一份今年7月22日紹興企業家座談會上江龍的發言稿,在談到近況時,就反復強調了資金緊張。

政府曾試圖拉一把

江龍的情況,當地政府也曾試圖拉一把。

記者拿到了一份蓋有浙江省紹興縣柯橋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印章的「政策說明函」的復印件,落款日期為9月18日,上面有這樣的內容:為幫助江龍集團走出資金困境,順利實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將對江龍集團予以政策扶持。

首先,江龍集團(包括下屬企業)為「瘦身健體」而剝離部分非主業資產時,對雙方均實行資產交易稅費、生產經營稅收地方留成部分政策扶持。

其次,在增加現金流2億~3億的基礎上,同意江龍將南方科技位於柯北的工業用地改為商住用地,並享受土地出讓金地方留成部分扶持政策。

這項政策一度讓江龍和借錢給它的人都似乎看到了希望。

牽一發而動全身

然而,陶壽龍夫婦在10月3日把手機留給秘書之後神秘失蹤。

目前可以證實的是,江龍欠銀行貸款為12億,而這些貸款全部由當地規模相近的企業提供擔保。這些企業全部都是當地龍頭。

江龍出事,這些擔保巨資的企業也即刻陷入困境。

昨天,政府工作小組正式進駐江龍,集中給職工發放工資。但他們並不願意透露江龍將何去何從。金融人士分析,如果清算破產,江龍估計是資不抵債的,銀行就有可能立即對擔保企業啟動訴訟程序,而擔保企業也往往有借貸在身,這樣就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不破產的話,那就只能重組。無論哪一種方法,對紹興縣紡織產業來說都是一記重創。

目前,最讓人頭痛的是,江龍的總欠款一共多少,當地版本不一,說欠供貨商的錢就至少2個億,民間借貸更難統計,有消息說,當地一家企業兄弟倆借給江龍的錢(含利息)加起來就近億元。

昨天晚上,給江龍提供民間借貸的人匯聚在一個小飯館里,這些人中有紡織企業的老總,有外貿公司的老總,有房地產企業的負責人,還有一些是能籌到巨額民間資金的「代表人」,他們坐下來就是要對一對江龍民間借貸的總數,還要商討追討的辦法。(來源:都市快報)

閱讀全文

與陳耀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3
湖南省外匯管理 瀏覽:177
企業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正確估計為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