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規定殘疾人15年給正常退休,我30年工齡卻不能正常退休就連病退都沒有我的
按社會勞動保障法規定病退也有年齡限制,你這個牢騷發的沒有道理,法律就是法律,任何人無權改變,如其是改變不了,你就得去適應它,樹立信心努力活下去,你就會熬到提前病退。
病退必須達到兩個條件:1、年齡,男50歲、女45歲以上;2、繳費年限10以上。只要符合上述條件,就到社保服務中心提出病退申請。社保會安排時間對你進行司法醫學喪失勞動能力鑒定,經鑒定符合病退要求,就會給你辦理病退手續。
2. 我想系統的學習一下 周易 謝謝 幫我推薦一下!
推薦您看南懷瑾先生講周易的書。定會大有收獲。我的入門是一本李洪秀的《易經智慧》,但入門容易,精通太難,關鍵是自己的悟性
3. 零陵花鼓戲的歷史
零陵花鼓戲,舊稱花燈或調子,源於祁陽花鼓燈和道縣調子戲。祁陽花鼓燈源於清嘉慶年間形成的民間「車馬燈」和巫師的「出臉子」兩種歌舞演唱形式。道縣調子戲則由乾隆年間傳人的民間「獅子戲」發展而成。新中國建立後,祁陽花鼓燈和道縣調子戲藝人會合於永州,組成專業劇團,逐漸融匯而定名零陵花鼓戲。
光緒二十二年(1896),創辦學字館,館址設道縣上追塘,學徒20餘人,出科後成名藝人有黃彩學、黃渾學、黃文學等。翌年,清字館在道縣創辦,學徒20人,3個月出科後成名藝人有蔣建玉、黃講學、廖有仔、何玉清、黃德清等。民國6年(1917),老人丑班創辦於道縣,學徒20人。翌年,斌字館創辦於祁陽,學徒8人。民國10年(1921),雙字館創辦於祁陽閣公祠,學徒8人,後成名的有旦行周開才、徐昌玉、唐陽生,小生徐昌元。民國12年(1923),玉字館開館於祁陽,收徒8人。同年,清風園在祁陽起班,唱半戲半調,在祁陽、東安及廣西恭城、陽朔一帶流動演出達14年;得利園起班後,唱花鼓燈,在祁陽縣境內流動演出達19年;雙喜園,唱半調半戲,在祁陽、東安、藍山、常寧及廣西平樂等地流動演出前後達10年。民國13年(1924),和字館在祁陽開館,收徒8人。翌年,榮慶園、喜慶園創辦,前後活動時間達20餘年。民國16年(1927),廖有仔班創辦於道縣,收徒兩屆,出科後成名藝人有范恩友、范年友、萬和卿、萬多卿等;玉字館開館於祁陽,學徒15人,成名藝人有李占雲、陳玉潤、彭玉美、劉玉芳等。民國18年(1929),六和班在道縣創辦,學徒17人,出科後,成名藝人有醜行塗勝清,旦行彭滿城。翌年,明字館在祁陽開館,前後收學徒200名,首批學徒20名,半年出科後,成名的有旦行何明亮、醜行何燕清、小生何連雲等。翌年,鳳喜園起班,唱祁陽花鼓燈,活動時間1年,主要在祁陽、新田、藍山、嘉禾、宜章及廣東連縣、樂昌、韶關等地演出。民國22年(1933),松字館在祁陽開館,收徒10人。同年,同樂園創辦,主要在祁陽、新田、藍山、桂陽、嘉禾等地演出。民國26年(1937),春蘭園在祁陽組班,主要在祁陽、零陵、東安及廣西全州等地演出,4年後散班。民國30年(1941),蔣建苟班組班,主要在道縣、江華及廣西北部流動演出,3年後散班。民國33年(1944),玉盛班開班於道縣,學徒17人,出科後,成名藝人有李碩德、楊傳鈞、李進忠、楊慶忠等。民國35年(1946),三多班創辦於東安,前後授徒80餘人。同年,廖青年班起班道縣,在道縣、寧遠、江華、永明及廣西富川、恭城等地唱半戲半調,3年後散班。新中國建立後,1951年,成立由肖定揚等29名祁陽花鼓燈藝人組成的零陵縣大眾楚劇團,1952年,道縣調子戲藝人張霞清等14人進入大眾楚劇團,祁陽花鼓燈與道縣調子戲合流,1956年改名為零陵縣花鼓戲劇團。1959年,道縣現代戲劇團成立,1965年解散。1969年,零陵縣花鼓戲劇團撤銷,1978年,恢復零陵花鼓戲劇團建制。1979年,雙牌縣花鼓戲劇團成立,1989年解散。至1991年,僅存永州市花鼓戲劇團(1984年由零陵縣花鼓戲劇團改)。該團1991~1994年連續兩屆被省文化廳評為先進單位。
4. 求作文:心中的豐碑(關於朋友,親人,不要雷鋒!!!)
父親,你是我心中的豐碑
已經進農歷二月了,偶然間忽然想起已經辭世六年的父親的生日是農歷的2月29日,前幾天三姐說她做夢夢到父親了,聽她這么一說,心中一緊,父親已經走了六個年頭了,想想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的腦海里,不禁想了許多,既然是自己的博客,就把心中所想的都寫在這里吧。以此懷念我的老父親。 父親,你是我心中的豐碑 父親逝於99年的初冬。99年的初冬天很冷,淚打濕了我的衣衫,而我的父親靜靜地躺在那裡,安祥地離去。在火化的那天,天空飄起了雪花,我不知道這是我們內心的悲愴感動了天地還是天地為您的不幸遠走而慟哭。我跪在冬天的雪地里仰望你的魂靈,我渾然看見您那顆慈父的心。
父親一生誠朴,待人誠懇,不慕虛華,他以他的真誠和行動書寫自己的人生。
父親是我家的支柱,父親是我的指路明燈,是我的力量,是我在人海中打拚的動力,是我最親,最愛的人。我不能沒有父親,不能……在我的眼裡,父親是一座山,為我遮風擋雨;父親是一本書,引我奮斗人生。
您一生正直、剛毅、坦坦盪盪,您一生光明磊落,正義、純朴而又善良。雖然家境貧寒、您卻勤奮好學,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您都是最優秀的;您熱情待人,做事認真,工作勤勉;無論生活多麼困難,從不向命運低頭。對工作您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對孩子您言教身傳,慈愛有加。對生活您純朴簡單,要求甚微。
您走了!您走的那麼匆忙!也許,您是怕連累了兒女,連累了別人。您一生對生活總是充滿希望,總是努力把希望變成現實,即使在生活、家庭最困難的時期,您也沒有當眾流過一滴眼淚。您總是那麼堅強的面對現實!您一生把愛無私的給了兒女,給了親朋,給了周圍所有的人,從來都沒有想到任何報償。
您寬宏大量,您總是以最寬廣的胸懷最寬容的心與人相處。您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成人,更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您在我們心目中,是世界上最堅強的父親,最勤勞的父親,最慈愛的父親,最偉大的父親!
寫到這里,我已淚眼婆娑,突然感到語言的貧乏。尺牘之間無法展示父親的苦難與堅強,平凡與偉大。父親,您是我們心中的一座豐碑,您是我們永遠的愛!這種愛,早已深入骨髓,超越任何一種感情。不需時時掛在嘴邊,也無需向對方表達。陪著我們生生世世,永不過期。此刻的我心在隱隱作痛,我的心又在感受一種窒息的折磨。這是我內心痛楚的表示。父親!我想在天堂的您一定知道,我對您的思念和牽掛;也一定知道我對您的愛是很深的;因為,那份愛是任何時間和空間都無法割捨的,無論任何時光和時空都無法隔阻這份真愛。父親,您在那個世界裡也一定知道,我對您的思念和牽掛吧!您一定知道。因為,我愛您
5. 易經誰講的好
看南懷謹的《易經雜談》,輕松易懂、見解精闢。肯定最棒
6. 作文 心中的豐碑
一: 心中的豐碑
川藏公路上的扎木弄溝地段發生了一起罕見的山體崩塌。下塌的近3億立方泥土將易貢藏布河攔腰截斷,形成一道天然堤壩,滔滔的洪水伴隨著泥沙在這里囤積。這天,水位大幅度上漲,大壩全面崩潰,洪水洶涌而下,將通麥大橋,「川藏線上十英雄」紀念碑淹沒。
川藏線上的官兵們都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那是1967年8月29日,就是在這段被汽車兵們稱之為「帕龍天險」的地段,連續發生了嚴重的山體滑坡,道路被堵。汽車某團3營副教導員李顯文帶領11連、12連執行戰備運輸任務,受阻於滑坡地段。為了盡快查明險情,勘察道路,早日將戰備物資運送到目的地,李顯文等10 名同志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毅然撞進險區。突然,隨著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特大的山體崩塌再一次發生,10名同志被深深地埋在了泥石里。
為了表彰他們的英雄壯舉,中央軍委授予他們「川藏線上十英雄」的榮譽稱號;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他們,讓英雄無私無畏的精神在川藏線上發揚光大,英雄所在的汽車團在大橋邊上的一片開闊地上修建了「十英雄紀念碑」。每年,當車隊執行首趟進藏運輸任務來到這里,帶隊幹部都要給新戰士們講述英雄的故事;組織新黨員在紀念碑前舉行庄嚴的入黨宣誓;年終最後一趟任務返回時,老兵們都會自發地匯聚在這里,向英雄默默地致哀告別。英雄的紀念碑,成為官兵們追思先烈、緬懷英靈的神聖殿堂,成為激勵一代代川藏線人不怕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園田,成為一座高高矗立在人們心中的不朽豐碑。
佇立江邊,我想起了「自古英雄多磨難」這句古話。如今,洪水已經沖垮了大橋、淹沒了紀念碑,英雄也離我們遠去,以後的人們還會記得住他們嗎?我向遠處看去,大山埡口那高高壘起的碼尼堆,那一面面迎風飄動的五色經幡;大江邊上那一座座銀光閃爍的白塔,村落中剛剛修建的那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心裡頓生無限感慨。我想了很多、很遠……
無情的洪水,沖垮了大橋,沖走了紀念碑,但沖不走埋藏在官兵們心底的記憶;沖不走戰友們無盡的思念;沖不走鐫刻在人們心中的英雄豐碑。讓我們再一次呼喚和記住他們:副教導員李顯文,連長楊星春,副連長陳洪光,副指導員程德鳳、譚仁貴,排長曲月倫,班長楊慶忠、李榮富,戰士程昌文、李興富。他們中有8名共產黨員、2名共青團員。
雪山作證,江河作證,英雄永在,豐碑永存!
二: 心中的豐碑
不知不覺,生命已經度過了世紀的四分之一的時間。愛過,痛過,成功過,失敗過,輕狂過,無知過,卻一直沒有後悔過。曾經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到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見證過生命的頑強。唯一慶幸的是,我還活在這個世界上,我還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命。想想死去的戰友,如今恐怕已經化為塵土了。很多的人已經忘記了他,很多的人已經不在記得他。去年的的今天,就是他離開的時候。無法抑制住心中的傷感,無法抑制住心中的沖動。只是覺得自己好想他,好想他。那個曾經與自己患難過的,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兄弟,卻被永遠的埋葬在了那座深山裡。
生命本來就是這樣,悄然而來,悄然而去。以至於他走的時候沒有留下一句話,甚至都來不及和我們這些戰友發出求救的信號。他唯一帶走的只有那身綠色的軍裝和那包「七匹狼」的香煙和一個打火機,就這么簡單。 那嘹亮的軍歌,那嘶聲的吶喊,那些摸爬滾打的身影時時在我的腦海里浮現著。可我們畢竟有著自己心中的豐碑,血紅的肩章,閃閃的國徽,綠色的軍裝註定了我們的平凡,註定了我們的不為人知。只是也正是這些也註定了我們的榮耀。
輕撫著那一張張照片,看著那一張張天真的笑臉。彷彿我又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把青春和理想給了祖國,給了人民,給了榮耀的年代。槍,已經被我們磨得有些發亮,冰冷的刺刀也似乎有了一些熱度。看起來了無生機的武器卻也好象有了些許生命。緊緊的握著它們,就是握緊了對祖國的承諾。那個庄嚴的承諾啊,在軍旗下的誓言永遠的刻在了我們的心裡,不會再抹去,也不能再抹去。
青春的熱血永遠的沸騰的,忠誠的誓言永遠是庄嚴的,後悔嗎?後悔嗎?我曾經不停的問過自己。想起那一張張可愛又稚氣的臉,想起那些患難與共的日子,想起自己的努力自己付出,想起那一切的一切,我的心釋然。是的,我們是渺小的,我們是不為人知的。但也正視渺小的我們,不為人知的我們,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為共和國鑄就了那一道道綠色的長城。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要偉大過。沒有平凡又哪裡來的偉大?想起死去的戰友,心總是疼的。他才是英雄,他才是我們的光榮。
阿亮,你聽得到么?你看得到么我在這里想你了,所有的兄弟都在想你了。昨天我和文撐,阿彪,老漢,旺才他們又說起了你,他們都在想你了。今天是你的忌日,你離開我們整整一年了。想你了,可是我們卻一輩子都不會再看見你。你知不知道你的兄弟們在想你,雖然很多的人忘記了你,雖然很多的人不記得你了。但是,我們卻一直不敢把你忘記。你是我們的戰友,我們的兄弟啊。我怎麼會忘記你類,我的好兄弟。
阿亮,我在想你了。我的好兄弟!
7. 關於自學學習易數,象數,請前輩指教。
最好還是把易經熟讀.
郭彧先生認為要:象數與易理相結合。尋言以觀象,尋象以觀易
一、《四庫全書》中包括的
1.《京氏易傳》·三卷·漢·京房 (此書是納甲筮法的淵源,講八宮
2.《周易鄭康成注》·宋·王應麟
(此書很強調「互體」,被清的四庫館臣稱為「易學正宗」。鄭康成即鄭玄)
3.《新本鄭氏周易》·三卷·清
4.《陸氏易解》·明 (陸氏即陸績)
5.《周易注》·魏·王弼 (周易略例,讀完之後應該知道王弼並不「掃象」)
6.《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是研究漢代象數易學的必讀 唯一一本)
7.《易數構隱圖》·三卷·宋·劉牧 黃黎獻 (劉牧寫的第一卷「象由數設」。黃補充進的河圖與洛書)
8.《周易口義》·宋·胡瑗 (宋初三先生之一)
9.《觀物篇》《觀物外篇》·邵雍 (主要介紹先天易學。存於《道藏·黃極經世》內)
(怪不得李真人先天易術這么精進啊)
10.《太極圖易說》 《易通》·周敦頤 (周敦頤,北宋五子之一。因為後來朱熹有所改變,所以要看周的原著)
11.《伊川易傳》·四卷·宋·程頤 (程頤,北宋五子之一。此書為易理派著作)
12.《六經圖》·楊甲 (周易圖書學必讀)
13.《易璇璣》·宋 (強調互體)
14.《誠齋易傳》·宋·楊萬里 (對理解卦爻辭都很有幫助)
15.《御傳周易折中》·清·康熙 (應為李光地代筆。內有《易學啟蒙》)
16.《易學象數論》·清·黃宗熙 (易圖學》
17.《周易述》·清·惠棟 (惠棟主要研究漢代易學。孟喜,京房,鄭玄等)
18.《易漢學》·清·惠棟
19.《易例》·二卷
20.《周易~~》 (書名沒記住,是鄭玄寫的,屬於易經的緯書(不是論經的書))
二、《續四庫全書》中包括的
1.帛書《周易》 (馬王堆出土的,和現存《周易》不完全一樣,保留這戰國時的面貌。)
2.《周易鄭注》
3.《古易音訓》·二卷·宋 (是關於周易中的字的讀音的訓詁學的書)
4.《周易虞氏義》·九卷·張惠言
5.《周易虞氏消息》·張惠言
6.《周易鄭荀義》·張惠言
7.《易圖條辨》·張惠言
8.《周易集解籑疏》
9.《周易互體征》·清
三、民國以來的
1.《周易尚氏學》
2.《易學哲學史》·朱伯昆
3.《象數易學發展史》·朱伯昆
4.《周易經傳研究》·楊慶忠
5.《二十世紀易學史》·楊慶忠
8. 河南省濮陽市范縣實驗中學
2008年全國初中數學競賽(河南省賽區)獲獎名單(共687人) 姓 名 縣 區 學 校 指導教師 獲獎等次李冰 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外國語中學 胡萍 一等獎鄒熠 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外國語中學 胡萍 一等獎沈戈輝 洛陽 東升三中 一等獎郝一璇 商丘市 寧陵縣實驗中學 周蓮英 一等獎張宇振 駐馬店 平輿二中 王永真 一等獎李海東 洛陽 東升三中 一等獎趙琦 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外國語中學 買麗琴 一等獎代迪 永 城 市 雪楓中學 時欲飛 一等獎梁辰 中油 六中 一等獎王宇寧 洛陽 二外 牛曉霞 一等獎劉文釗 洛陽 東方二中 張曉濤 一等獎牛方正 南陽市 南陽市十三中 一等獎張 申 濮陽市 范縣濮城鎮中學 桑喜芝 一等獎周韻 新鄉市 河南師大附中 王 霞 一等獎張亞博 中油 油田三中 王學軍 一等獎馬曉博 洛陽 二外 李寶來 一等獎卓天帆 中油 油田三中 王學軍 一等獎裴雨露 駐馬店 平輿二中 雷文敏 一等獎李婧 南陽市 南陽市實驗中學 一等獎周正雍 新鄉市 河南師大附中 王 霞 一等獎張家豪 濮陽市 清豐縣城關鎮中學 張素民 一等獎張依靜 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外國語中學 買麗琴 一等獎龐旭陽 汝州市 市一中 李斌 一等獎夏薇 汝州市 市一中 韓勤 一等獎汪博浩 中油 六中 一等獎才洪洋 安陽市 五中 楊曉玉 一等獎姜珂 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外國語中學 買麗琴 一等獎魏麗萍 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外國語中學 買麗琴 一等獎程鵬飛 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外國語中學 買麗琴 一等獎馬鵬宇 南陽市 南陽市三中 田文英 一等獎王蒙蒙 濮陽市 清豐縣城關鎮中學 黃彥甫 一等獎朱慧青 洛陽 東方二中 胡愛煒 一等獎許賢博 洛陽 55中 梁素琴 一等獎郭攀峰 濮陽市 濮陽市華龍區六中 馮曉燕 一等獎楊士超 濮陽市 范縣大屯中學 秦鳳彩 一等獎蘇海朋 濮陽市 范縣大屯中學 陳如勝 一等獎張濤 商丘市 寧陵縣孔集一中 張亞東 一等獎李玉豪 許昌縣 實驗中學 郝珍如 一等獎岑亞欣 鶴壁市 淇濱中學 高曉慧 一等獎陳抒暉 新鄉市 河南師大附中 黃華敏 一等獎孔璐 中油 油田三中 戚留建 一等獎高 岩 中油 油田三中 戚留建 一等獎楊 帥 安陽市 七中 張麗娜 一等獎楊策 南陽市 南陽市十二中 楊黃建 一等獎任美子 新鄉市 河南師大附中 王 霞 一等獎徐禎 鄭州市 農業大學附中 一等獎王旻偉 中油 一中 一等獎宋思遠 安陽市 五中 楚宏祖 一等獎梁文傑 安陽市 五中 郭婭 一等獎任浩純 安陽市 五中 張曉靜 一等獎張東輝 安陽市 五中 郭婭 一等獎董玥 鶴壁市 淇濱中學 高曉慧 一等獎胡曉慶 滑縣 抗大北院 馬愛紅 一等獎張英昊 洛陽 軸二中 李彩虹 一等獎陳一昊 南陽市 南陽市二十二中 一等獎葛邦源 濮陽市 台前縣打漁陳一中 王繼溫 一等獎楊合廷 濮陽市 台前縣打漁陳一中 楊慶忠 一等獎丁中洋 濮陽市 台前縣打漁陳一中 田開義 一等獎王倪劍橋 新鄉市 新鄉市一中 王紅濤 一等獎任晴 洛陽 23中 李朝芳 二等獎任翠玲 中油 油田三中 高國棟 二等獎李瑞琦 中油 油田三中 王學軍 二等獎馬博銘 長葛市 二十一中 趙韶勛 二等獎孫樂康 洛陽 孟津平樂一中 潘慧麗 二等獎劉佳科 洛陽 華林中學 李自安 二等獎王碩爾 洛陽 東升三中 二等獎付競成 洛陽 43中 楊振榮 二等獎曲昶偉 南陽市 南陽市十三中 二等獎尹路 南陽市 南陽市二十二中 二等獎韓亞濤 濮陽市 清豐縣實驗初中 盧桂環 二等獎袁永飛 濮陽市 南樂縣張果屯鄉中學 劉發亮 二等獎王晶晶 商丘市 永城職業學院永煤中學 王素俠 二等獎宋璽龍 襄縣 庫庄二中 劉翠娟 二等獎祁旻龍 新鄉市 新鄉市十中 汪麗 二等獎張斯皓 新鄉市 新鄉市十中 宋鶯歌 二等獎婁睿深 新鄉市 新鄉市二十二中 王濤 二等獎劉旭初 許昌縣 實驗中學 郝珍如 二等獎王娟 中油 十三中 呂明,馬五金 二等獎劉曉源 中油 六中 二等獎
9. 湖北民族學院電氣工程系楊慶老師的郵箱或手機號
楊慶忠老師吧?274956401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