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煩大家推薦一隻近期比較好的券商股.
600030中信證券13日公告,目前上述股權轉讓事項已取得重大進展。該公司將繼續積極落實監管要求,並在上述股權轉讓的具體方案確定後,分別提交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
據財新網報道,有接近交易人士透露,中信建投股權轉讓方案已基本確定,將分成兩步:第一步,中信證券將中信建投60%股份中45%轉讓給北京市國資經管中心,作價70億元至80億元;第二步,中信建投另一股東中投公司(通過建銀投資持股)將持有的中信建投40%股權全部轉讓給中信集團。中投公司正式退出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最後回歸中信集團手中。中信集團除直接持股中信建投40%外,還通過中信證券間接持股15%。
華夏基金股權轉讓稍微棘手。財新網的報道稱,中信證券原本傾向讓摩根士丹利受讓部分華夏基金股權。但作為國內最大基金公司,證監會不希望外資持股。此外,價格也是問題。中信證券為華夏基金開出的轉讓價格超過每股百元,以轉讓華夏基金2.38億股51%股權計算,總金額超過120億元。
新的入股者眼下已浮出水面。據新華海外財經報道,路透社網站14日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話報道,全球第二大上市資產管理公司T. Rowe Price Group Inc。(TROW)從中信證券(600030)手中收購華夏基金部分股權的談判已取得重大進展,相關的盡職調查已經完成。
報道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稱,根據證監會要求,中信證券此次可能最多出讓華夏基金51%的股權,這部分股權的市場價格可能約為90億元。不過目前尚不清楚TROW考慮收購多少股份,以及是否可能有其他潛在買家與中信證券進行談判。
可查資料顯示,中信證券眼下持有華夏基金100%股權,持有中信建投60%股權。在「一參一控」已成為券商首批融資融券試點硬指標的情況下,作為國內最大券商,中信證券卻控股著中信建投。
與此同時,就華夏基金股權問題,中信證券已收到證監會最後「通牒」。證監會決定自今年1月1日起,暫停華夏基金新產品申請;如果4月1日前仍不能得到規范,證監會將視情況採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根據相關規定,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最高出資比例不超過全部出資的49%,中外合資基金公司的中方股東出資比例則不受此限制,但外國合營者投資比例一般不低於25%。這意味著,中信證券需轉讓華夏基金股權比例在25%~51%之間。
中信證券昨日收報27.77元,漲0.22%。
【高盛高華】維持對中信證券的買入評級。即使不計入股權轉讓帶來的收益,中信證券2010年預期市盈率在股權轉讓之後可能依然低於其他上市中國券商。預計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等新業務將帶動中信證券2011年凈利潤提升6%左右,給予中信證券12個月目標價格36.3元。
【國泰君安】從歷史上來看,中信證券市凈率(PB)的波動范圍為2-4倍;在2008年的熊市中,最低的PB為處於2倍左右,考慮到轉讓中信建投及華夏基金股權對中信證券凈資產的增厚作用,該公司2010年每股凈資產在11-13元之間,對應2-2.5倍PB,估值水平已非常接近歷史底線。我們認為,在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推出已近在眼前的背景下,繼續維持中信證券增持評級和40元目標價。
【中投證券券商分析師陳劍濤】無論(轉讓股權)比例多大,都將會對中信證券形成負面沖擊。華夏基金規模位於行業前列,已成為中信事實上的「現金牛」,而中信建投則是證券市場經紀業務規模第九大券商,兩者均為中信證券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若中信證券轉讓華夏基金51%股權和中信建設21%股權,將會使中信證券的2010年每股收益分別下降7.8%和5%。
建議逢低介入中信證券
2. 為什麼近期媒體對華夏基金股權結構變化大部分解讀為華夏基金的人才流失和收益下滑,反而不是利好呢
華夏基金的股東是中信證券,原來中信證券100%控股時,不符合當初的監管規定,所以不能發行新基金,所以華夏長達2年多,一隻新基金沒有發行,規模穩中有降,後面追兵大大拉近與華夏的距離。
現實壓力下,好不容易中信願意出讓股權,而且也轉讓成功,監管規定又改變了,允許內資企業控股了。中信證券又開始收回股權,這是股權演變。
在股權轉變之下,管理層與大股東也有斗爭,華夏基金管理層之前很穩定,創業元老一直帶領前行。而中信證券則是通過股權交易後進入的,而且他們對華夏的業績要求很高,要求每年上繳利潤比例很高,由此與管理層發生矛盾,加上股權與監管層面矛盾遲遲不解決,管理層很不滿中信的拖延,雙方都看不慣,矛盾爆發只是時間問題,隨著華夏業績下降,基金經理王亞偉出走,矛盾徹底爆發,由於股東方強勢,管理層無力抗衡,由此多位高層、明星基金經理接連不斷出走,華夏投資業績一落千丈,更加速華夏衰退。管理層本想引進新股東限制中信,但此番中信重新奪回控股,管理層徹底失敗,下場不言自明,怎麼能是利好?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3. 華夏基金公司被中信證券收購會影響業績嗎
呵呵,你是個比較敏感的人
這個誰都不敢說!~
但是,前幾天華夏大部分基金陸續分紅,是什麼原因?
不言而喻了!
呵呵!~
當然,基金分紅後要重新建倉,所以爬坡比較慢,眾所周知~!所以也就沒有人說是因為什麼、什麼原因了!~
心裡明白就行啦~!
好運~!
4. 600030中信證券這幾天怎麼這么多的利空
在中信證券將中信基金和華夏基金合並後,本應該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華夏基金股權轉讓,但卻一直未果。目前,中信證券持有華夏基金的股權高達100%。但按照證監會規定,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東最高出資比例不能超過全部出資的49%。作為國內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華夏基金去年上半年實現基金管理費收入12.49億元,基金銷售收入6775.83萬元,在中信證券的營業收入佔比達14.7%。「這么大一棵搖錢樹,中信證券當然捨不得賣。」分析人士同時表示,由於證監會此次明確地給出了「整改時間」,大股東中信證券再捨不得,也必須忍痛割愛了。
所以對中信證券近期的表現會不好的。
5. 中信證券出售建投45%股權後,仍持有15%,不再納入合並報表范圍,那麼建投15%的收益如何計算
不納入合並報表那就算投資收益了,建投的股份屬於非交易性的金融資產,這部分股份只有獲得建投的分紅到帳後才有投資收益. 華夏基金不合並報表的話也一樣.
6. 中信證券出售華夏基金51%股權後,仍持有49%,為最大股東。華夏基金實際控制權歸誰,利潤如何分配
目前,中信證券依然是華夏基金的最大且唯一的股東,所以1季報是包含華夏基金的。不過據說今年會解決股權問題。
7. 華夏證券、華夏期貨、華夏基金和華夏銀行,他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1、華夏銀行和華夏基金沒有關系。
2、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由首鋼全資創辦,1996年股份制改造,發起人股東為首鋼總公司、山東電力等33家公司,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2005引入德意志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998年由中信證券股份公司獨資設立的子公司,見北京企業信息公示系統,2012年,華夏基金和大唐集團合資成立華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8. 中信證券何時出售華夏基金,2011年1季報合並報表是否包含華夏基金
目前,中信證券依然是華夏基金的最大且唯一的股東,所以1季報是包含華夏基金的。不過據說今年會解決股權問題。
9. 華夏證券破產跟華夏基金有關系嗎
華夏證券做為華夏基金公司的發起股東之一,已於2002.11.22經公司股東會同意,轉讓出資。現華夏基金股東分別是: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35.725%)、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35.725%)、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5%)、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3.55%)。 目前華夏證券是華夏基金的代銷機構之一,也是上證50ETF的一級交易商。
二者早已沒有關系了。華夏證券只是代銷華夏公司的基金。
但是你不用擔心你的基金的。
證券公司倒閉,你在那裡辦的基金業務就會轉到別的券商或銀行去,這是個轉託管業務,你不會有損失的。券商在這里只是個分銷商的角色。
基金資產的管理與保管是分開的,即由基金管理人負責基金的投資運作和管理,由基金託管人負責保管基金資產以及資金的進出。
同時,基金資產獨立於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託管人的自有資產,存放在託管銀行的資金以獨立的基金專戶的形式存儲,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託管人的債權人對基金資產沒有求償權。
所以,請您放心,具體情況你可以撥打華夏基金公司的客服熱線查詢你的基金現在由哪件券商或銀行託管:400-818-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