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我收到了香港康宏金融的面試通知了,想問你去面試過沒有
不好意思,現在才注意到這個消息。個人看來,康宏其實就是個業務型公司,因為底層員工必須都是從業務干起來才能升職的。你沒有投他們的簡歷卻接到通知很正常,他們公司會從你投的其他公司的簡歷那裡要到你的簡歷,好像是說別的公司推薦過來的那樣。他們的實習生都是管培生,其實不怎麼要求經驗,因為他們自己會對員工進行培訓,個人看來培訓幾乎是從0
開始的,但是培訓課程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好無語好坑爹,反正我培訓了兩天就干不下去了,個人感覺這份工作更適合金融領域有一定經驗的想跳槽,想轉職的人嘗試,對於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這份實習是在劃不來,培訓期長,又有業務考核,壓力很大,前期的人力資本投資過大,最重要的是,培訓期好像沒有底薪。。。
建議就用券商自己的交易軟體就可以了,一般都比較不錯的,就比如艾德證券期貨我用了這么多年都是沒什麼問題的。
⑶ 國泰君安 君弘如何進行港股交易
港股要先開戶才能交易的。君弘是國泰君安對高端客戶的服務俱樂部。兩者不挨著。
⑷ 求助各位網友,有誰能告訴我康宏國際裡面的投資股票買漲跌是真的嗎
如果要操作股票的話,還是在那個正規的軟體裡面操作了,在那個證券證券裡面操作呀。
⑸ 香港康宏金融集團
香港康宏集團其實就是快銷型的IFA(獨立財務中介公司)。不過作為個體來說公司大不大,有沒有上市其實和你去那裡找工作一點關系都米有,因為他們其實是快速銷售型的金融代理公司,給的點數也不高。而且在中國或者香港已經有了一群既得利益者。例如香港方的冼總,以及本地的洪總等人。99%的人去到做外勤,under在一些總監下線,總監就會培訓你去賣一種(他們也只會一種-兩種)理財產品--就是101基金定投。
作為個體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管理模式就是擠毛巾型的快速銷售,也就是說目前他們只會招收本地的有資源的 或者 「海帶」(海歸無業人員),希望他們自己買 家人買 之後讓市場和你自己決定你是否能留下。薪酬方面:傭金是絕對不會拖欠你的,底薪就看總監會不會私下給你些。 社保就看你的業績而定。 最近又拿香港優才計劃來忽悠人(建議你去香港入境事務處查考第96號文件)。但是比起其他中國的保險公司來說,也的確是好很多了。畢竟買的是香港的產品,體制雖然和現在一些的保險公司一樣,但是起碼產品比他們好。 做不做的了就看你自己了~
如果是做渠道,就要小心了。他們一般會模式化你的渠道公司。甚至裝修及材料都統一化。也就是用直營的方式做代理的點。如果這樣的話,本來的東主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客戶也就會變成只認康宏而不知有漢的境地。
⑹ 港股打新費用最低的券商有哪些艾德證券怎麼收費
港股打新分融資打新和現金打新兩種,艾德現金打新不收費用,一般其它券商收50-100港幣認購費,融資打新收一百港幣認購費加融資利息,融資打新其它券商也是這樣收。
⑺ 請問香港的證券公司排名
1、國元證券:國元證券(以下簡稱「公司」)是為順應信證分業、行業重組的發展趨勢,由原安徽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原安徽省信託投資公司作為主發起人,於2001年(辛巳年)8月設立。
2007年10月30日以股權分置改革為契機,借殼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19.641億元人民幣。股東代碼「000728」。
2、華泰證券:華泰證券即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江蘇省證券公司,於1990年12月成立於南京,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準的綜合類券商,也是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
3、中信證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海通證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是國內成立最早、綜合實力最強的證券公司之一,擁有一體化的業務平台、龐大的營銷網路以及雄厚的客戶基礎,經紀、投行和資產管理等傳統業務位居行業前茅,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和PE投資等創新業務領先行業。
5、廣發證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是中國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是一家與中國資本市場一同成長起來的新型投資銀行。
⑻ 香港康宏理財是傳銷嗎
你好,這家公司是典型的網路傳銷啊
基本都是基於五級三階制運作,不買東西,只拉人頭~一個人頭就是票子!!!
⑼ 香港康宏什麼時候復牌
恆指高開0.84%,報31528.29點;國企指數高開1.18%,報12884.98點;紅籌指數高開0.96%,報4623.86點。大市成交額19.05億港元。
板塊方面,漲幅前三的為汽車、生物科技、黃金貴金屬,分別上漲2.91%、2.25%、1.9%,跌幅前三的為樓宇建造、家畜飼料、奢侈品股,分別下跌13.21%、1.53%、0.66%。大盤分析,港股年後繼續反彈,盡管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加息有望超過三次,但A股的強勁表現有效對沖了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