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綉花鞋墊的製作方法
鴻運玫瑰鞋墊,民間純手工鞋墊,其工序大致如下:
一、綉前准備
1、打戳子(音譯):
首先,用白面打糨子(糨糊)。具體方法是:在鍋中放一碗水,然後把少許面放入鍋內,放在火上熬開,冷卻即可使用。打戳子,就是將平日做針線活剩下的碎布片,用糨子粘和在一起,拼成一張整布片。在粘和的過程中,要平放在桌上,以保平整。戳子不能暴曬,須晾乾,這樣不易起褶。待戳子干後,依照鞋碼的大小直接裁剪出鞋底樣。
2、做底布:
一般用戳子做出鞋底樣後,都要依照其大小做底布。底布,即在鞋底樣上面加2-3層的單布,這樣做的目的是既保暖又舒適。
3、找襯布:
襯布,即包裹底樣和底布的布料。襯布在材料、顏色上皆無限制,只要能裹住即可。但大多會採用一色布料,以白色或紅色為多。
4、備工具:
每個綉鞋墊的人,面前總會有自己的針線笸籮。裡面放滿了針頭線腦,有各色棉線、剪刀、刀子、針錐、頂針、粉筆、圓珠筆、復印紙、各種型號的針、鞋花等等,這些都是綉鞋墊必備的工具。
5、找鞋花:
這可是綉鞋墊的工程圖紙。鞋花,俗稱「鞋樣子」,大部分是老輩流傳下來的。大家互通有無,相互傳借,只有少數聰慧人才自己創作鞋樣。
6、備紗網:
准備紗網片,其長度要大於鞋墊的長度,這是綉鞋墊的輔助材料。以前使用的是裝糧食的麻袋片,因為麻袋片的厚度比較厚,並且其紋理較密,綉起來用力大、費事,故改換紗網片。
二、製作過程
1、把鞋底樣及底布用襯布包好,然後在其邊緣用細針線納出邊,同時把襯布不整齊的邊緣都壓到底部,一雙鞋墊的底墊就出爐了。納邊用的線,其顏色要與襯布顏色一致,這樣顯得平整干凈。
2、用圓珠筆把鞋花用復印紙復印到襯布包好的底墊上。在復印的過程中,採取點陣式印法,即用筆尖點出斷斷續續的點來描出樣譜。採用點陣式印法,優點在於,如果一旦出錯,可以很輕松地糾正過來,而沒有大的修改痕跡。
鞋花種類很多,有動物類:龍、鳳、喜鵲、金魚、蝴蝶、貓、馬、仙鶴、雞、老虎、企鵝、鴨子、鴛鴦等等;漢字類:「囍」、「幸福」、「祝福」、「相約2008」、「緣」、「百年好合」、「壽」字等;植物類:葫蘆、壽桃、石榴、牡丹、菊花、百合花、喇叭花、玫瑰花、馬蹄蓮、梅花、鬱金香等。無論是哪種鞋花,都以納祥求吉為主。例如,喜鵲登梅,預兆喜事的來臨;紅葉傳情,預示姑娘的定情之意;鳳戲牡丹,寓意吉祥如意;綉一隻威猛的老虎,就寓意著使用它的人像老虎一般威猛、有膽量、辦事敢想敢幹,具有王者風范。
鞋花在造型上,一般不會出現單一圖案。它有兩部分組成,一為主圖案,二為輔助圖案。例如,主圖案為一隻小鴨子,那麼在空白處就會多綉上一些花草來充實鞋面。這種見縫插針式的小圖案,恰如其分地填補了墊面上的空白,使墊面變得飽滿、充實。
3、把包好的兩只底墊用幾針跨度大的線固定到兩組相同厚度的紗網片上。固定後,再把它們背對背的用線固定住。紗網片的厚度就決定了鞋墊絨毛的厚度。一般使用三四片紗網片。每一隻鞋墊與紗網片的厚度必須相同,如果不同厚度,割出來的絨毛就會厚薄不均。
4、手工納綉。
(1)加邊,即在底墊邊上繞納兩圈線。為了美觀,線的顏色要與後面塞底的顏色不同。
(2)塞底。把沒有圖案的地方先用色線塞起來,這便是上底色。在納綉過程中要按照先外後里的順序來納,圍繞鞋墊一圈圈的綉。一針的寬度非常小,而針腳之間的距離也要非常小,其目的是為了結實、耐用。
(3)開始綉圖案。第一步,先要把圖案輪廓用色線勾勒出來。用線的搭配,根據各人喜好,自行選擇。但勾邊的線要與塞圖案的線區別出來,否則綉出來後,不顯眼,也就失去了美觀的效果。第二步,用色線填充圖案內部。還是要按照先外後里的原則,一圈一圈的綉。如果不按照這個原則,綉出來的密度就會有大有小,稀疏不均,影響質量。納綉一雙鞋墊大約需一周,有快者,則需三天時間。
(4)在綉的過程中,最難把握的一點就是「對針綉」,兩面的綉法必須一致。也就是在往裡穿針的時候必須是垂直插入,否則另一面的針腳就不整齊,從而無法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除了各種型號的綉針以外,必不可缺的還有頂針。頂針,大多為鐵質,圓形,上有很多排列規則的凹點,一般帶在右手的中指上。因為鞋墊加上紗網的厚度比較大,單靠用手去戳,力度不夠,所以遇到戳不進的時候,就將針鼻頂在凹點處,很輕松地就可以把針穿進鞋墊。
5、割鞋墊。
綉完鞋墊之後,最關鍵地環節便是割鞋墊,用的工具非常簡單,一把美工刀即可。在兩只鞋墊與紗網片固定在一起的結合處,用美工刀慢慢地往下割。在割的時候,用力要均勻,下刀要利索,更要小心翼翼,否則,就會凹凸不平。所以,綉工非常好的人,其刀法不一定好。割一雙鞋墊用時大約需二十分鍾。 鴻運玫瑰鞋墊,是集工藝性、舒適性、以及養生保健功能於一身的傳統手工藝,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這種納綉割絨鞋墊以純棉布打底,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其針角細膩,圖案古樸自然,色彩艷麗,美觀大方,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同時,它的實用性也很強,厚實的絨線不僅具有除汗去臭的功能,而且還可對腳底的各個穴位起到按摩作用,有益於保健身體。
B. 有綉花拳腳這個成語嗎
」綉花拳腳「不是成語,含」綉花「的成語只有一個;
綉花枕頭
xiù huā zhěn tóu
【解釋】比喻徒有外表而無學識才能的人。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六回:「頂冠束帶,居然官宦人家,誰敢說他是個綉花枕頭,外面綉得五色燦爛,裡面卻包著一包稻草。」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賓語、主語。
【正音】枕;不能讀作「zhèn」。
【辨形】綉;不能寫作「銹」。
【近義詞】華而不實
【反義詞】真才實學
【例句】大眾雖然知識沒有讀書人的高;但他們對於胡說的人們;卻有一個謚法;「~"。
C. 家用電動縫紉機能用綉花板嗎或者要用綉花壓腳應該如何綉花呢有沒有比較細的教程
你好,不行的,要綉花的話必需要有X,Y來帶動布料在上面走針。
當然如果你是補綉高手的話是可以綉點花樣出來的,不過哪樣的高手很少,而且他們是不用壓腳的
D. 最簡單的,綉花操作步驟
綉一朵花的步驟:
第一步:首先確定需要綉花的大致位置,以某一個點作為中心(稍後所有的操作都要圍繞這個點進行)。
第二步:針腳開始蔓延,自己設定絲線的長短,呈輻射狀蔓延。
第三步:收尾,一多漂亮的花朵就形成了。
E. 綉花如何分類
刺綉,又名「針綉」,俗稱「綉花」。
以綉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綉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
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
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
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
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
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
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
【刺綉針法介紹】
類別:直綉、盤針、套針、擻和針、搶針、平針、散錯針、編綉、施針、輔助針、變體綉
直針
完全用垂直線綉成形體,線路起落針全在邊緣,全是平行排比,邊口齊整。配色是一個單位一種色線,沒有和色。針腳太長的地方就加線釘住,後來就演變成鋪針加刻的針法了。
盤針
表現彎曲形體的針法。包括切針、接針、滾針、旋針四種。其中切針最早,以後發展到旋針。
套針
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至明代的露香園顧綉,清帶的沈壽時,就進一步發展了。
單套 :又名平套。其綉法是:第一批從邊上起針,邊口齊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針,第一批需留一線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針;第三批需轉入第一批尾一厘許,爾後留第四批針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許……;其後,依此類推。
擻和針
有稱長短針。這種針法是長短針參差互用的,後針從前針的中間羼出,邊口不齊,有調色和順的長處,可用來綉模擬形象。
搶針
又叫戧針,是用短直針順著形體的姿勢,以後針繼前針,一批一批地搶上去的針法。可以說,這種針法是直針的發展。
平針
是用金銀線代替絲線的綉法。其方法:先用金線或銀線平鋪在綉地上面,再以絲線短針紮上,每針距離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綉紋樣而迴旋填滿,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線要對花如十字紋,如同扎鞋底花紋。
散錯針
它以多種針法變化運用,達到陰陽濃淡適度,力求所綉的形體逼真。
散整針:是套針、施針、接針、長短針兼用的混合針法。
編綉
是一種類似編織的綉法。它包括戳紗、打點、鋪絨、網綉、夾錦、十字桃花、絨線綉等。這些針法都適用於綉圖案花紋,所以也可將它們稱為「圖案綉」。
饒綉
是一種針線相繞、扣結成綉的針法。打籽、拉鎖子、扣綉、辮子股和雞毛針,都屬於這一類。 打籽:它是蘇綉傳統針法之一。可以用它綉花蕊,也可以獨立地綉圖案畫。
施針
是加於他針的針法。這種針法要求疏而不密,歧而不並,活而不滯,參差而不齊。
輔助針
這類針法不是獨立綉形體的針法,而是為了增強所綉景物形似程度和神情的生動性所採用的輔助性針法。歸入這一類的針法有:輔針、扎針、刻鱗針等。
變體綉
刺綉中,有一些藉助於其它工具、材料和工藝方法,使常規刺綉發生變化的特殊綉法,就是變體綉,其中包括染綉、補畫綉、借色綉、高綉、摘綾和剪絨等。 染綉:元代綉品中的人物、花鳥多用墨描眉目,以畫代綉。染綉的方法,就是從這兒開始的,至今仍在沿用。
F. 綉花鞋墊是怎麼做成的
鴻運玫瑰鞋墊,民間著名的工藝品,其工序大致如下:
一、綉前准備
1、打戳子(音譯):
首先,用白面打糨子(糨糊)。具體方法是:在鍋中放一碗水,然後把少許面放入鍋內,放在火上熬開,冷卻即可使用。打戳子,就是將平日做針線活剩下的碎布片,用糨子粘和在一起,拼成一張整布片。在粘和的過程中,要平放在桌上,以保平整。戳子不能暴曬,須晾乾,這樣不易起褶。待戳子干後,依照鞋碼的大小直接裁剪出鞋底樣。
2、做底布:
一般用戳子做出鞋底樣後,都要依照其大小做底布。底布,即在鞋底樣上面加2-3層的單布,這樣做的目的是既保暖又舒適。
3、找襯布:
襯布,即包裹底樣和底布的布料。襯布在材料、顏色上皆無限制,只要能裹住即可。但大多會採用一色布料,以白色或紅色為多。
4、備工具:
每個綉鞋墊的人,面前總會有自己的針線笸籮。裡面放滿了針頭線腦,有各色棉線、剪刀、刀子、針錐、頂針、粉筆、圓珠筆、復印紙、各種型號的針、鞋花等等,這些都是綉鞋墊必備的工具。
5、找鞋花:
這可是綉鞋墊的工程圖紙。鞋花,俗稱「鞋樣子」,大部分是老輩流傳下來的。大家互通有無,相互傳借,只有少數聰慧人才自己創作鞋樣。
6、備紗網:
准備紗網片,其長度要大於鞋墊的長度,這是綉鞋墊的輔助材料。以前使用的是裝糧食的麻袋片,因為麻袋片的厚度比較厚,並且其紋理較密,綉起來用力大、費事,故改換紗網片。
二、製作過程
1、把鞋底樣及底布用襯布包好,然後在其邊緣用細針線納出邊,同時把襯布不整齊的邊緣都壓到底部,一雙鞋墊的底墊就出爐了。納邊用的線,其顏色要與襯布顏色一致,這樣顯得平整干凈。
2、用圓珠筆把鞋花用復印紙復印到襯布包好的底墊上。在復印的過程中,採取點陣式印法,即用筆尖點出斷斷續續的點來描出樣譜。採用點陣式印法,優點在於,如果一旦出錯,可以很輕松地糾正過來,而沒有大的修改痕跡。
鞋花種類很多,有動物類:龍、鳳、喜鵲、金魚、蝴蝶、貓、馬、仙鶴、雞、老虎、企鵝、鴨子、鴛鴦等等;漢字類:「囍」、「幸福」、「祝福」、「相約2008」、「緣」、「百年好合」、「壽」字等;植物類:葫蘆、壽桃、石榴、牡丹、菊花、百合花、喇叭花、玫瑰花、馬蹄蓮、梅花、鬱金香等。無論是哪種鞋花,都以納祥求吉為主。例如,喜鵲登梅,預兆喜事的來臨;紅葉傳情,預示姑娘的定情之意;鳳戲牡丹,寓意吉祥如意;綉一隻威猛的老虎,就寓意著使用它的人像老虎一般威猛、有膽量、辦事敢想敢幹,具有王者風范。
鞋花在造型上,一般不會出現單一圖案。它有兩部分組成,一為主圖案,二為輔助圖案。例如,主圖案為一隻小鴨子,那麼在空白處就會多綉上一些花草來充實鞋面。這種見縫插針式的小圖案,恰如其分地填補了墊面上的空白,使墊面變得飽滿、充實。
3、把包好的兩只底墊用幾針跨度大的線固定到兩組相同厚度的紗網片上。固定後,再把它們背對背的用線固定住。紗網片的厚度就決定了鞋墊絨毛的厚度。一般使用三四片紗網片。每一隻鞋墊與紗網片的厚度必須相同,如果不同厚度,割出來的絨毛就會厚薄不均。
4、手工納綉。
(1)加邊,即在底墊邊上繞納兩圈線。為了美觀,線的顏色要與後面塞底的顏色不同。
(2)塞底。把沒有圖案的地方先用色線塞起來,這便是上底色。在納綉過程中要按照先外後里的順序來納,圍繞鞋墊一圈圈的綉。一針的寬度非常小,而針腳之間的距離也要非常小,其目的是為了結實、耐用。
(3)開始綉圖案。第一步,先要把圖案輪廓用色線勾勒出來。用線的搭配,根據各人喜好,自行選擇。但勾邊的線要與塞圖案的線區別出來,否則綉出來後,不顯眼,也就失去了美觀的效果。第二步,用色線填充圖案內部。還是要按照先外後里的原則,一圈一圈的綉。如果不按照這個原則,綉出來的密度就會有大有小,稀疏不均,影響質量。納綉一雙鞋墊大約需一周,有快者,則需三天時間。
(4)在綉的過程中,最難把握的一點就是「對針綉」,兩面的綉法必須一致。也就是在往裡穿針的時候必須是垂直插入,否則另一面的針腳就不整齊,從而無法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除了各種型號的綉針以外,必不可缺的還有頂針。頂針,大多為鐵質,圓形,上有很多排列規則的凹點,一般帶在右手的中指上。因為鞋墊加上紗網的厚度比較大,單靠用手去戳,力度不夠,所以遇到戳不進的時候,就將針鼻頂在凹點處,很輕松地就可以把針穿進鞋墊。
5、割鞋墊。
綉完鞋墊之後,最關鍵地環節便是割鞋墊,用的工具非常簡單,一把美工刀即可。在兩只鞋墊與紗網片固定在一起的結合處,用美工刀慢慢地往下割。在割的時候,用力要均勻,下刀要利索,更要小心翼翼,否則,就會凹凸不平。所以,綉工非常好的人,其刀法不一定好。割一雙鞋墊用時大約需二十分鍾。
鴻運玫瑰鞋墊是集工藝性、舒適性、以及養生保健功能於一身的傳統手工藝,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這種納綉割絨鞋墊以純棉布打底,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其針角細膩,圖案古樸自然,色彩艷麗,美觀大方,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同時,它的實用性也很強,厚實的絨線不僅具有除汗去臭的功能,而且還可對腳底的各個穴位起到按摩作用,有益於保健身體。
G. 綉花鞋墊怎麼做
鴻運玫十字綉鞋墊,民間純手工鞋墊,其工序大致如下:
一、綉前准備
1、打戳子(音譯):
首先,用白面打糨子(糨糊)。具體方法是:在鍋中放一碗水,然後把少許面放入鍋內,放在火上熬開,冷卻即可使用。打戳子,就是將平日做針線活剩下的碎布片,用糨子粘和在一起,拼成一張整布片。在粘和的過程中,要平放在桌上,以保平整。戳子不能暴曬,須晾乾,這樣不易起褶。待戳子干後,依照鞋碼的大小直接裁剪出鞋底樣。
2、做底布:
一般用戳子做出鞋底樣後,都要依照其大小做底布。底布,即在鞋底樣上面加2-3層的單布,這樣做的目的是既保暖又舒適。
3、找襯布:
襯布,即包裹底樣和底布的布料。襯布在材料、顏色上皆無限制,只要能裹住即可。但大多會採用一色布料,以白色或紅色為多。
4、備工具:
每個綉鞋墊的人,面前總會有自己的針線笸籮。裡面放滿了針頭線腦,有各色棉線、剪刀、刀子、針錐、頂針、粉筆、圓珠筆、復印紙、各種型號的針、鞋花等等,這些都是綉鞋墊必備的工具。
5、找鞋花:
這可是綉鞋墊的工程圖紙。鞋花,俗稱「鞋樣子」,大部分是老輩流傳下來的。大家互通有無,相互傳借,只有少數聰慧人才自己創作鞋樣。
6、備紗網:
准備紗網片,其長度要大於鞋墊的長度,這是綉鞋墊的輔助材料。以前使用的是裝糧食的麻袋片,因為麻袋片的厚度比較厚,並且其紋理較密,綉起來用力大、費事,故改換紗網片。
二、製作過程
1、把鞋底樣及底布用襯布包好,然後在其邊緣用細針線納出邊,同時把襯布不整齊的邊緣都壓到底部,一雙鞋墊的底墊就出爐了。納邊用的線,其顏色要與襯布顏色一致,這樣顯得平整干凈。
2、用圓珠筆把鞋花用復印紙復印到襯布包好的底墊上。在復印的過程中,採取點陣式印法,即用筆尖點出斷斷續續的點來描出樣譜。採用點陣式印法,優點在於,如果一旦出錯,可以很輕松地糾正過來,而沒有大的修改痕跡。
鞋花種類很多,有動物類:龍、鳳、喜鵲、金魚、蝴蝶、貓、馬、仙鶴、雞、老虎、企鵝、鴨子、鴛鴦等等;漢字類:「囍」、「幸福」、「祝福」、「相約2008」、「緣」、「百年好合」、「壽」字等;植物類:葫蘆、壽桃、石榴、牡丹、菊花、百合花、喇叭花、玫瑰花、馬蹄蓮、梅花、鬱金香等。無論是哪種鞋花,都以納祥求吉為主。例如,喜鵲登梅,預兆喜事的來臨;紅葉傳情,預示姑娘的定情之意;鳳戲牡丹,寓意吉祥如意;綉一隻威猛的老虎,就寓意著使用它的人像老虎一般威猛、有膽量、辦事敢想敢幹,具有王者風范。
鞋花在造型上,一般不會出現單一圖案。它有兩部分組成,一為主圖案,二為輔助圖案。例如,主圖案為一隻小鴨子,那麼在空白處就會多綉上一些花草來充實鞋面。這種見縫插針式的小圖案,恰如其分地填補了墊面上的空白,使墊面變得飽滿、充實。
3、把包好的兩只底墊用幾針跨度大的線固定到兩組相同厚度的紗網片上。固定後,再把它們背對背的用線固定住。紗網片的厚度就決定了鞋墊絨毛的厚度。一般使用三四片紗網片。每一隻鞋墊與紗網片的厚度必須相同,如果不同厚度,割出來的絨毛就會厚薄不均。
4、手工納綉。
(1)加邊,即在底墊邊上繞納兩圈線。為了美觀,線的顏色要與後面塞底的顏色不同。
(2)塞底。把沒有圖案的地方先用色線塞起來,這便是上底色。在納綉過程中要按照先外後里的順序來納,圍繞鞋墊一圈圈的綉。一針的寬度非常小,而針腳之間的距離也要非常小,其目的是為了結實、耐用。
(3)開始綉圖案。第一步,先要把圖案輪廓用色線勾勒出來。用線的搭配,根據各人喜好,自行選擇。但勾邊的線要與塞圖案的線區別出來,否則綉出來後,不顯眼,也就失去了美觀的效果。第二步,用色線填充圖案內部。還是要按照先外後里的原則,一圈一圈的綉。如果不按照這個原則,綉出來的密度就會有大有小,稀疏不均,影響質量。納綉一雙鞋墊大約需一周,有快者,則需三天時間。
(4)在綉的過程中,最難把握的一點就是「對針綉」,兩面的綉法必須一致。也就是在往裡穿針的時候必須是垂直插入,否則另一面的針腳就不整齊,從而無法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除了各種型號的綉針以外,必不可缺的還有頂針。頂針,大多為鐵質,圓形,上有很多排列規則的凹點,一般帶在右手的中指上。因為鞋墊加上紗網的厚度比較大,單靠用手去戳,力度不夠,所以遇到戳不進的時候,就將針鼻頂在凹點處,很輕松地就可以把針穿進鞋墊。
5、割鞋墊。
綉完鞋墊之後,最關鍵地環節便是割鞋墊,用的工具非常簡單,一把美工刀即可。在兩只鞋墊與紗網片固定在一起的結合處,用美工刀慢慢地往下割。在割的時候,用力要均勻,下刀要利索,更要小心翼翼,否則,就會凹凸不平。所以,綉工非常好的人,其刀法不一定好。割一雙鞋墊用時大約需二十分鍾。
鴻運玫瑰鞋墊,是集工藝性、舒適性、以及養生保健功能於一身的傳統手工藝,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這種納綉割絨鞋墊以純棉布打底,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其針角細膩,圖案古樸自然,色彩艷麗,美觀大方,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同時,它的實用性也很強,厚實的絨線不僅具有除汗去臭的功能,而且還可對腳底的各個穴位起到按摩作用,有益於保健身體。
H. 有「綉花拳腳」這個成語嗎
沒有」綉花拳腳「這個成語。
含」綉花「的成語只有一個:綉花枕頭。
I. 綉花需要什麼工具
手工刺綉是中國的傳統工藝品,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想要學習刺綉,工具可不能少,下面就是一些手工刺綉採用的工具。
1、綳框,有手綳、卷綳兩種。
2、綳架,用三腳凳一副。
3、站架。
4、剪刀。
5、針,最細者為羊毛針,為明代朱湯所創;其次為蘇針,針身勻圓;針尖銳而針鼻鈍,不易傷手。
6、線,有花線、紗線、金線、銀線及絨等。
J. 請問電腦綉花有哪幾種,分別是什麼叫法,比如:線綉,單針,挨針,膨綉
服裝圖案的工藝大體上包括:印花、綉花、手繪、噴色(繪)、縫珠~~等等,單印花一項就有好大 學問呢!還分成水漿、膠漿、厚板漿、石頭漿、泡漿、油墨、尼龍漿、滴膠、啫喱、植珠、拔印、銀粉、 銀粒、有色閃光粒、鐳射粒~~~還有壓花,壓花又分壓絨和壓膠~~ 綉花有機綉(一人控制一個車台,只有一個機頭,針法靈活,效果豐滿立體,一般只有高級女裝或禮服 才用)、電腦綉、車骨、手搖;電腦綉花是最常用的,裡面還分成好多種針法,什麼平包針、插針、它 它米、凸綉~~ 手繪效果和印花有點相似,但更加靈動和自由,可以看作等同於在衣服上作畫 噴色是用專門的噴槍將水性漿料噴繪在成品衣服或裁片上,也可以當畫筆使用,也可以做一個花模,往 花模里噴出圖案來 縫珠嘛~~,分珠、片、管數種,花樣巧妙用各種珠子搭配出圖案,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和綉花或 印花相結合,使之錦上添花~~ 關於機綉 機綉其實也叫手車,是一種半人工半機器的工藝, 用的比較多的針法就是插針,適合做大面積的花卉圖案,比如牡丹之類,另外還可以做鎖鏈針法、挨針、打 籽等等針步。但由於工藝的不同,綉出來的針步和電腦綉花的針步是不一樣的,接近於手工刺綉。是屬於一種 高級的綉藝。 水漿 所謂水漿,是一種水性漿料,印在衣服上手感不強,覆蓋力也不強,只適合印在淺色面料上 價格比較低,是屬於較低檔的印花種類。但它也有一個優點,因為比較不會影響面料原有的質感,所以比較 適合用於大面積的印花圖案,一般來說水漿的話,漿的顏色應比面料色稍深才印得出效果. 膠漿 膠漿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在水漿之後,由於它的覆蓋性非常好,使深色衣服上也能夠印上任何的淺色,而 且有一定的光澤度和立體感,使成衣看起來更加高檔了,所以它得以迅速普及,幾乎每一件印花T上都會用到它。 但由於它有一定硬度,所以不適合大面積的實地圖案,大面積的圖案最好還是用水漿來印,然後點綴些膠漿, 這樣既可以解決大面積膠漿硬的問題,又可以突出圖案的層次感;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大面積的實地圖案偷空, 做成爛的效果,但始終穿起來有點硬硬的,所以最好還是水、膠漿結合來解決大面積印花的問題較好。 厚板漿 厚板漿是源於膠漿的基礎上,它就好像是膠漿反復地印了好多層一樣,它能夠達到非常整齊的立體效果, 一般來說工藝要求比較高,所以一般印花小廠是印不好的,有的連這個技術都沒有,更別說印好了,可是它卻 是目前風靡全球的印花手法!一般適宜用在比較運動休閑型的款上,圖案方面一般採用數字、字母、幾何圖案、 線條等,線條不宜太幼。也有人別具一格用來印花卉圖案,見於秋冬裝皮料或較厚的面料上。 石頭漿 如果說膠漿是整齊的,那麼石頭漿就是隨性的~~你留意過你走在泥濘的路上時,你剛走過留下的腳印嗎?就是 差不多那個效果,它像是一塊塊或者一條條的石頭型狀或者泥漿的形狀~~算是比較新穎的印花品種。多見於休 閑男裝 泡漿, 顧名思義,就是泡起來的漿,也是由膠漿變化出來的,先將配好的漿料印在衣料上,然後經高溫機器處理,圖案 就泡起來了,立體感很好,有點軟綿,但是衣服經過多次穿著洗滌之後,立體效果會慢慢消失壓平。 油墨 油墨乍一看和膠漿沒很大區別,但是膠漿印在光滑面料比如風衣料上的時候,一般色牢度很差,用指甲大力刮就 能刮掉,但是油墨能夠克服這個缺點。所以,做風衣的時候,一般用油墨來印。 尼龍漿 尼龍漿,也是用在風衣上,據說尼龍漿有較好的張力,可能因為與尼龍一般有少少彈性而得名吧。手感薄爽 滴膠 滴膠是一種可以比厚板更有立體感的品種,一般用來做滴膠章,多用於男裝上。用在女裝上的時候會拿它來塑造 出花朵的造型,今年的話,也可以用來造一個立體的米奇形象哦~滴膠的缺點是:出大點力的話很容易被掰下來 啫喱 啫喱是一種像啫喱般透明而彈性的印花品種,價格相對貴一點,你可以了解一下,相近的織帶,普通的可能0.3- 0.5元一米,但是加了一條約0.2-0.3CM的啫喱在織帶中央的話,它的價錢可能就去到0.8-1.5元了~~ 植珠 植珠是要求比較高的一種工藝,現在只有極少數廠能做得好,一般廠幾乎都沒有這種工藝。 植珠也叫牙刷花,成品效果就像一根根豎起來的牙刷須一樣而得名,聽說一個花要印二三十次才印得好,成品高 度可達到0.3CM左右,它的頂部是圓珠狀的,可以做其它顏色在上面,似是頂著一顆顆珠子一般,所以也叫植珠。 植珠通常是廣州的叫法,牙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