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直接融资有没有金融机构参与

直接融资有没有金融机构参与

发布时间:2021-04-30 22:48:28

A. 哪些金融机构是直接融资方式,哪些是间接融资方式

在我国,直接融资主要指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是发行股票,还有就是通过产权市场出让股权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指通过银行融资,包括民间借贷,本质上是通过银行这一中介将储蓄的钱借过来,由于多了银行这一环节,所以称为间接。

B. 直接融资机构和间接融资机构的异同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较
(一)直接融资
1、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行为。
2、 在直接融资中,金融媒介的作用是帮助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媒介并不因此与资金供给者或者资金需求者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3、 直接融资的工具:
a.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
b. 股票和债券。
4、 直接融资的优势:
a.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与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b.筹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
5、 直接融资的局限:
a.直接融资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b.直接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受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的限制,一般低于间接融资工具。
c.资金供给方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较大。
(二)间接融资
1、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
2、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的供求双方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而是由金融中介机构分别与资金供求双方形成两个各自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对资金的供给方来说,中介机构是债务人;对资金的需求方来说,中介机构是债权人。
3、 间接融资的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
4、 间接融资的优势:
a.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可以灵活方便的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需求。
b.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策略降低风险,安全性较高。
c.有利于提高金融活动的规模效益,提高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5、 间接融资的局限:
a.资金的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不利于供给方监督和约束资金的使用。
b.对需求方来说,增加了筹资成本;对供给方来说,降低了收益。
(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
1、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主要在于融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是否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在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判断是否直接融资的标志在于该中介机构在这次融资行为中是否与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的供给者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
2、 在许多情况下,单纯从活动中所使用的金融工具出发尚不能准确的判断融资的性质究竟属于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一般**惯上认为凡是债权债务关系中的一方是金融机构均被认为是间接融资,而不论这种融资工具最初的债权人、债务人的性质。
3、 一般认为直接融资活动从时间上早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互相促进。间接融资已构成金融市场中的主体,而直接融资脱离了间接融资的支持已无法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间接融资的产生是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参与经济循环以及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必然趋势。而直接融资形式的存在则是对间接融资活动的有力补充。

C. 直接金融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和间接金融领域中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直接金融领域中,如上市、增发、发债等,金融机构的作用是顾问作用,帮助融资企业股改、完善管理、制定战略、加强主营业务、优化财务结构等,然后向投资者推介融资企业,资金从投资者直接流向融资企业,金融机构不介入资金流通环节,不靠资金差价盈利,而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服务盈利。间接金融领域中,金融机构先从投资者处获得资金,然后向融资企业提供资金,靠资金差价盈利,投资者与融资企业不发生直接的资金融通关系。

D. 商业银行为什么不属于直接融资性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会游资,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从而弥补了间接融资的不足。 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股票、债券。

E. 参与直接融资的是什么类型的金融机构

外国是投资银行我国没有专门的投资银行,但是不少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都有投行部,辅助直接融资的公司上市进行融资或者承销企业的债券

F. 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没有任何金融机构为之服务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借助于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场所。金融市场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金融市场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的市场。第二,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通常认为有三个: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信用工具;调节融资活动的市场机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85年-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挂牌式单一汇率再度向事实上的复汇率回归。 1979-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94年,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根本改变了原来地区分割、价格各异的分散市场格局,使外汇资源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配,同时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外汇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以具备真实有效的商业背景为基础,以外汇管理开放程度为交易自由度的限度;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会员通过现场或远程交易终端自主报价,交易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价格形成采用订单驱动机制,银行间外汇市场产生的加权平均汇率,经人民银行公布成为商业银行制定对客户结售汇挂牌汇价的基准汇率;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T+1”和集中清算方式,由交易中心统一为会员办理成交后的本币与外币资金清算交割。10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国际上成熟发达的外汇市场相比,中国目前外汇市场发展尚不充分,突出表现在: (1)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有限。市场主体单一,截至2003年末,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共345家,外汇指定银行在其中占96.23%,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的市场参与者很少;交易过于集中。四大国有银行的交易量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的95%以上。交易品种较少,交易币种仅限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四种货币,其中美元交易占98%,除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一年期以内远期交易外,期货、期权和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均未进行;市场交易规模较小,2003年我国外汇交易量约为7100亿美元,占中国8500多亿美元贸易总量的84%,而全球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量约为1.2万亿美元(据BIS2001年统计),为全球全年贸易总量的1/10,全年的交易量则相当于贸易总量的25倍。 (2)市场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一般来说市场应具备三大功能: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避险服务。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承担了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责任,人民币汇率波幅收窄,基本维持在8.2770元人民币/美元左右,长期稳定,汇率缺乏灵活性;银行与客户间及银行间的交易行为仍受到较多管制,经常项目下交易须符合真实性要求,资本项目下交易须经过一定形式的审批,银行和客户还不能完全按自身的意愿自由买卖外汇,外汇供求有一定的扭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外汇市场所提供的避险产品匮乏,企业规避风险的要求不能充分得到满足;同时一些企业风险意识不强,避险需求不强烈。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市场的微观基础不健全。企业及投资者是活跃市场、发展市场的基础,但目前中国现代化的企业和专业化的投资者不足,相当部分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未能完全市场化,自我约束机制薄弱,风险的意识不强,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有限,对市场创新的要求也不强烈。(2)制度的约束。如:强制结售汇制度、实需交易原则、资本交易的管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供求,交易集中于商业用途,金融和资本性交易较少,而在国际外汇市场金融性交易占70%,因而我们的市场流动性不足,交易不够活跃。(3)汇率、利率、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外汇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汇率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市场功能的作用,固定的汇率隐含着政府担保,弱化了产品创新的需求和动力,非市场化的利率不能给出外汇衍生产品的合理定价,限制了复杂产品的设计和推广,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则直接决定了市场整体抗风险能力,而这必须通过加快金融体系改革来实现。(4)外汇市场自身运行机制也有待于完善。如交易模式的单一、清算风险的集中、市场管理的行政化,市场信息的全面及时公开及制度化不足等都对不利于外汇市场的发展。 其次,关于发展和

G.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融资过程中是否有金融

()直接融资 一、 直接融资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定金融工具直接形债权债务关系金融行 二、 直接融资金融媒介作用帮助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形债权债务关系程金融媒介并与资金供给者或者资金需求者间形债权债务关系 三、 直接融资工具: a.商业票据直接借贷凭证; b. 股票债券 四、 直接融资优势: a.资金供求双联系紧密利于与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b.筹资本较低投资收益较 5、 直接融资局限: a.直接融资双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面受较限制 b.直接融资工具流性变现能力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限制般低于间接融资工具 c.资金供给所承担风险责任较 (二)间接融资 一、 间接融资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金融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行 二、 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直接形债权债务关系由金融介机构别与资金供求双形两各自独立债权债务关系资金供给说介机构债务;资金需求说介机构债权 三、 间接融资工具:金融机构发行各种融资工具存单、贷款合约等 四、 间接融资优势: a.化融资工具灵便满足资金供需双融资需求 b.金融机构通化策略降低风险安全性较高 c.利于提高金融规模效益提高全社资金使用效率 5、 间接融资局限: a.资金供需双直接联系割断利于供给监督约束资金使用 b.需求说增加筹资本;供给说降低收益 (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关系 一、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区别主要于融资程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否直接形债权债务关系金融介机构参与情况判断否直接融资标志于该介机构融资行否与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别形各自独立债权债务关系 二、 许情况单纯所使用金融工具发尚能准确判断融资性质究竟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般习惯认凡债权债务关系金融机构均认间接融资论种融资工具初债权、债务性质 三、 般认直接融资间早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互相促进间接融资已构金融市场主体直接融资脱离间接融资支持已发展产力发展角度看间接融资产社化产需要员全社资源参与经济循环及社财富极丰富必趋势直接融资形式存则间接融资力补

H. 直接融资性金融机构有哪些

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应该是吧

I. 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投资活动是否能够更有效的进行

正因为有了金融机构(银行,证券机构等)的参与,经济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投资活动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

J. 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是直接进行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为什么金融机构还要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

去找钱网

阅读全文

与直接融资有没有金融机构参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疫情间金融服务 浏览:267
超赢主力资金流向指标 浏览:705
青岛港上市交易 浏览:530
稀贵金属红 浏览:330
福建恒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721
陆新贵股票 浏览:199
果壳金融信息服务怎么样 浏览:532
香港云海信电子集团 浏览:990
2019房地产经营杠杆 浏览:714
水壶行业融资商业计划书 浏览:423
apifx外汇平台 浏览:888
银行对理财产品赔付吗 浏览:344
股票资金杠杆厶杨方配资 浏览:215
中圉银行外汇排 浏览:254
电脑开机后有个小杠杆 浏览:867
2015年法国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850
金融控股集团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13
湖南省外汇管理 浏览:177
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的正确估计为 浏览:167
杠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浏览: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