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投资学: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正朝着分工更明确、结构更合理的阶段发展,如何做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中最重要的问题。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金融与实体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是健康发展之路,从本质上来说,实体经济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的“利器”。但金融所表现出来的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信息,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等功能,对经济活动具有有效的调节和推动作用。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也让不少企业获得了重新发展的机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爆炸式”增长。
然而,金融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无形中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因此金融“脱虚向实”成为尤为必要和迫切的目标。这时候则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需要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加强产融结合。采用灵活的方式,满足小微企业各方面需求;一些商业银行还促进境内外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发展跨境金融,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其次,应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的股权投资来实现直接融资,大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当然在拓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各种融资手段,比如大力发展场外股权市场;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降低企业杠杆率;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同发展。
政府在引导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金融业至关重要,同时也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信用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B. 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有哪些举措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C. 摩根币模式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影响
对实体经济积极影响∶
1.为实体经济的融资提供便利
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信用更加扩大,资本价格进一步上升,这为实体经济通过抵押贷款或直接融资带来更大的便利,给予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提供了较好的资金支持并促进其发展。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消费资金和闲散资金等“过剩资本”的增值创造了途径,并为实体经济获得投资拓宽了渠道。
2.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虚拟资本总是从效益低的企业、行业或地区向效益高的方向流动,从而带动社会资源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不断重新分配、组合。另外,虚拟资本还能够有效反映实体经济的赢利性和成本性,并通过“用脚投票”方式实现资本向效益高的企业流动,从而给企业形成强大的压力,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增大经济效益,从而使全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我国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实现国企脱困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就是“债转股”。“债转股”的运行主体就是产权,是资本,这是完全的虚拟经济运行过程,通过对银行不良债权的剥离,使陷入债务困境的企业所占用的国民财富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管理趋于协调。同时,通过让渡和不断交易的流通过程,根据宏观调整的需要实现国有资本以资本的本性寻求利润最大化,并实现将国有资本向真正需要其行使国有经济职能的领域集中。国有企业改革是以全局性的资本重新组合、配置为基础,以虚拟经济的运作为主要内容的方案。物经济而存在,没有实物经济,虚拟经济也就不复存在,虚拟手段与方式是依赖实物经济而存在的。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
1.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坏账的大幅增多,会动摇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和信用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
2.虚拟货币一旦以膨胀的信用化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的循环,虚拟经济就进入了实体经济并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这一互动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减少了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从总体上来说,虚拟经济的适度和正常发展,是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和提供融资支持的。但是,当虚拟经济发展到过度膨胀时,在一定时期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其作用就会走向反面。
4.虚拟经济的扩张可能出现经济泡沫过度,引发泡沫经济的产生,导致对实体经济的巨大破坏。
5.虚拟经济的跨国扩张严重危及世界经济安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自由化,使国际资本流动急剧增长和快速扩张。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以各种对冲基金为主的国际投机资本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增长。
D. 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效配置,将造成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经济危机。
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实质而言,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国进行的下岗再就业工程实质上就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某些地区、某企业、某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某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认为,当这种有效配置的覆盖面达到50%的时候,由于经济活动的惯性,全国经济将出现全面好转,展示强大的生命力。就一个地区而言,整个经济活动达到80%的有效将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发达国家美国也至少有20%的无效生产,它需要通过调整,甚至破产来达到有效。
参考文献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
{4}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0.
{5}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2.
{6}高鸿业、吴易乙:《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E. 为什么金融企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也为国民经济发专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这属些年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金融中心城市遍地开花、产权和衍生品交易所多如牛毛、居民理财产品爆发式的增长、民间借贷和融资银行过分膨胀等。
2、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自我创新、自我膨胀,导致了资本配置失衡,产业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出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出现了空心化趋势。虚拟经济虚胖必然助推和加速金融资本、资产、资源的泡沫化,同时也导致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微小企业融资困难。产业资
金流失、实体经济失血,国民经济虚弱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变相证券
化、债权化、资本化,所以地下的影子经济和金融虚拟经济激进发展,正在极大地冲击实体
经济,导致经济目前过度投机化、超前虚拟化、人为空心化。
3、金融业必须面向实体经济。因为金融来自实体经济,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房地产和金融投机交易,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对经济是有利的;但如果严重脱离资本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导致虚假繁荣和泡沫经济。
F. 如何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
这个问题不是每时每刻都是正确的,虽然我们说金融是应该为实体服务的,金融本该也为实体服务,但是当实体经济已经非常繁荣时候,社会也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了,金融业觉得实体经济机会不多了,那有人就会把剩余资本然后再从银行套出些资本在虚拟的金融资本市场空转玩也是一种赚钱方式,但是这种纯虚拟玩法过火了会把散户实体赚的钱进入一起投机,到时候大资本家逃了,散户接盘也接着一起逃跑就会导致资本市场的泡沫破裂,也可能会引发一场经济危机。 金融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是个比较难的问题,谁都知道这样好,但是市场不是某个人控制的,监管部门需要及时提醒风险或者干预,金融机构需要自己自觉不要带偏路了。
G. 怎样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真实内涵
如今来,尽管金融中的自含“金”量越来越少,但其作为价值的流动性却越来越强。金融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的“血脉”,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体的活动会带动血液的流动,同样,所有经济活动都会带动金融(资金和价值)的流动。离开了流通性,金融就变成“一潭死水”,价值就无法转换;价值无法转换,经济就无法运转;经济无法运转,新的价值也无法产生;新的价值无法产生,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
反过来,金融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社会危机。这是不以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金融规律。
H.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成熟的理论已经出现很久了
金融必须依附于实体化经济体系,我们察觉到了实体与金融融合的时代将要来临,这个时代我们已经很少看到一个纯粹的实体化经济企业。而在金融与实体化结合的过程中,一个新产业将会崛起,这个产业就是供应链金融。——柴院巍
I. 什么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你好。就是金融资金来帮助公司解决流动性问题,配合公司的上市融资兼并等。从而支持企业做强。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