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是通过账务处理,帮助企业管理当局规划未来,帮助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有关各方进行有效决策。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
讲的通俗点,就是财务是做账的,而审计是查账的。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Ⅱ 为什么后续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相隔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建议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实施的跟踪审计。后续审计在内部审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后续审计的目的是确保对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结果采取合适的行动。
——这是网络中的定义
下面我说一下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有的时候,我们小组费尽心思的做出来的报告,提出的建议是负责任而且中肯的,是具有可行性和经济意义的。但总有那么多被审单位,他们就是不整改。该红旗的地方还是红旗,该有的控制漏洞还是漏洞。至于我们的审计报告,who care!!!!
每次到了这时候我们就会抓狂。我们跟委托方(国家审计)和董事会(内部审计)如何报告?我们向他们吐苦水,说,啊,我们已经审计完了,给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现在被审单位正在整改中。然后过了一年他们还在整改!!!完全没有行动!WTF!
这时候就要有后续审计。我们后续审计计划可以安排一个合理的时间后进行后续审计,比如说该整改需要三周,我们就安排一个月后进行后续的审计。如果后续审计时他们还没有行动,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找到董事会或者高级管理层以及直接被审负责人——你们准备好承担不整改所带来的风险了吗?不管什么结果我们都会满意。
——因为我们免责了。
Ⅲ 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对企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从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各单位要建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依法行使监督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会计资料要实行定期的内部审计;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共同完成对经济活动监督的任务。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它与会计核算相互交叉密不可分,会计不能离开核算而孤立地进行监督,所以一切财务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重要程序之后,才能得以认可和实现。
新《会计法》在强调了会计监督的同时、也为内审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的颁布和实施为内部审计监督的健全提供了契机,使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有了更为科学完善的尺度。内审监督是内审人员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是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专门的专业技术知识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鉴证、评价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把会计与审计的职能、对象、任务、原则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控制和监督费用开支,审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会计的对象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运动,审计的对象是财务的收支和经营管理的效益。会计的任务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是审计监督,完善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是统一性、真实性、政策性、社会性,审计的基本原则是独立性、依法性、权威性、客观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1.会计与审计都具有监督的职能,而会计主要体现在事中监督,审计主要体现在事后监督。这两种监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2.会计与审计都具有共同的目的,即预防和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3.会计与审计在对象、基本原则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发展史看,审计是从会计衍生来的,又是以会计为基础和对象的。审计源于会计,反过来又监督会计。会计由于其本身的特性,直接面对货币资金,虽有审核监督职责,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会计监督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使个别思想不健康的财务人员以权谋私、贪污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而审计监督比较超脱,是依法独立的监督。
三、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方面,内部审计能更深入组织内部,从而达到防范会计舞弊目的分析会计舞弊的行为实质上是主观化、个性化的,如果刻意掩饰那就很难被观察到。内部审计人员根植于组织内部,与组织成员广泛联系、密切接触,先天融为一体,对组织文化、管理理念、经营哲学、人员素质最为了解,在有效防范舞弊发生等方面,内部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各位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并及时地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实现,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内部审计和财务会计对企业的意义
1.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的意义
公司治理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 权、利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公司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的制度安排。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关于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和监督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及与外部关系的法规体系。因此,公司治理的本质是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一般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决策机构,是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及法定代表,负责制定公司经营目标,委托和监管经理人员,决定经理人员的报酬,协调公司内部关系及提成分配方案等;监事会是监督机构,由股东和雇员联合组成,有参与股东会会议、监督、审核、交涉和诉讼等权利;经理层是执行机构,受聘于董事会,在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日常经营事务。
2.财务会计是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
在当今信息时代,财务会计是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即单纯地提供信息和解释信息,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人们通常认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三个: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科学合理。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政府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利益集团的主要成员,他们必须对企业有投入,同时分享企业利益、承担企业风险。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联系的社会,市场把各个孤立的经济主体联结为一个整体,会计记录反映这种经济活动。企业之间需要相互交易,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交易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形成了经济空间的联系。财务会计工作是对交易行为中的交易时间、交易内容、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进行记录,实际上是对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记录。所以,财务会计是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
Ⅳ 对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有什么看法
恩!商业银行伴随着内部审计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加宽泛的以管理为指导方向的审计责任,使得银行内部审计更加专注于整个银行的内部控制和业务运行系统,为了审计工作有效进行,部分商业银行选择与专业审计公司合作,来解决审计技术问题,例如:中国光大银行与北京时代新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以此强化内部审计。
对于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的看法: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和关键,不仅是在我国,每当审计机关开展全面审计之前都有一个对银行内审制度的检查和测试的步骤,以了解银行内部组织机构的完善性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同时,其他各国的监管经验也表明,金融机构的内审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
并且,在今后的金融审计中,甚至有必要将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审计单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度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价,以对其存在的漏洞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希望对你的回答有帮助!
望采纳
Ⅳ 为什么要重视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利益,是国家为监督与控制经济活动而采取的一个手段,但其在更大程度上则是企业自身发展
的需要。因此,要切实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唯有企业自身的重视,而企业自身的重视又表现为企业所有者的重视,企业所有者的重视是做好内审工作的根本保证。
2.增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说,企业应该在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指导下开展工作,以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否则,内部审计工作无法独立地开展工作,势必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只有保证其独立性,才可以体现其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法规制度
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从政府审计角度说,有国家审计法;从社会审计角度看,有注册会计师法,对支持和保证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很健全,现在还没有内部审计法,只有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一系列具体准则,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在要求,特别是《企业内部基本控制规范》的出台,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国家应尽快出台内部审计的有关法规,与其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也应进一步完善。
4. 提高企业内审工作人员的素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目前企业的内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为此,一方面应加强审计机构,充实审计人员。应当注意从各方面抽调年轻同志充实内部审计机构,以保证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对内部审计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方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等等,同时,还要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和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随着审计工作的计算机化,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的培训,充实网络、软件开发专家,以新的方式开展内部审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5. 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审工作自身考核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及时地进行修正和调整,是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要一步。内审人员的行为规则、纪律、业务标准均应纳入内审部门负责人的日常考核之中,并与个人的薪资挂钩,同时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审人员工作的自觉性。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Ⅵ 论述题求大神帮忙,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谈谈你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审部门在内部审
1、确定本行的经营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定期检查、评价其执行情况;
2、聘任和解聘本行的高级管理层成员;
3、制订本行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风险资本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4、决定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 负责保证本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5、监督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确保高级管理层有效履行管理职责;
6、负责本行的信息披露,并对本行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体系的完整性、准确性承担最终责任;
7、定期评估并完善本行的公司治理状况;
8、负责确保本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审慎经营,明确设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
9、负责审批组织机构;
10、负责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11、负责审议批准合规政策和合规风险管理报告,评价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授权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专门设立的合规管理委员会对本行合规风险管理进行日常监督;
12、负责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和风险监督管理;
13、负责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和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方案审议、管理与监督;
14、负责制定金融创新发展战略,并确保其与全行整体战略相一致;
15、负责将金融创新活动的风险管理纳入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各类金融创新活动与本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相适应;
16、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
17、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18、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19、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20、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
21、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22、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仅供参考-------------------------希望采纳----------
Ⅶ 内部审计制度有什么作用
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在税务稽核和财务审计以及各部门检查中出现重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