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有企业虽然具有一定行政级别但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范畴金融机构应当笑什么申请授权
国有企业虽然具有一定行政级别,但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范畴。金融机构应向(银监会)申请授权。
Ⅱ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
两类组织的不同点:
1、权力来源不同。一个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一个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
2、行使权力的名义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职权,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权力。
3、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自己承担责任,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承担责任,其行为由委托机关承担责任。
4、是否需要法律依据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授权必须有法定依据,行政机关委托组织不强求必须有法定依据,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
5、组织的性质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既可以是企业组织,也可以是事业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只能是事业组织。
(2)行政机关授权的金融机构扩展阅读:
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
2、行政机关委托组织: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按照委托范围,以委托主体的名义,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职权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亦称被委托组织。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Ⅲ 哪些行政主管机构具有对反洗钱工作的行政处罚权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十)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的规定,可知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八条“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制定或者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在职责范围内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履行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内,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可以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即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对洗钱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Ⅳ 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什么授权代表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
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授权代表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合作。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授权,代表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反洗钱合作,依法与境外反洗钱机构交换与反洗钱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第八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制定或者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在职责范围内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履行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内,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授权机关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第三十一条 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设区的市一级以上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建议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责令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反洗钱培训的。
Ⅳ 行政机构经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吗
可以。
行政授权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公务人员管理有关事务的职权。被授权者在所授职权范围内,有处理有关事务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被授权者须对授权者负责,有服从授权者指挥和监督并向授权者报告工作的义务。授权者与被授权者均应属于合法的行政机关。
特征:
1、行政授权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成为行政授权的主体。授权行为的客体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
2、被授权的主体是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有关行政机关和无行政管理权的其他组织。
3、行政授权的形式,可以是命令、决定等文体形式,也可以是合同形式等。
(5)行政机关授权的金融机构扩展阅读: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 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 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 法律责任的 社会组织。
行政主体具有下列三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与其他 国家机关、组织的区别所在。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内部的组成机构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的区别。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具体表现,也是—个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必备条件。
在中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Ⅵ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
1.两类组织的共同点:
(1)都是非政府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是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
(2)都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如果这个组织不具有这个职能,就没有必要授权或者委托它行使行政权。比如读者在国家图书馆实施行政违法行为,因为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具有公共性,法律就应当授予国家图书馆一定的行政权进行干涉。如果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里面捣乱,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纪律进行处理,没有必要得到行政权。
2.两类组织的不同点:
(1)权力来源不同。一个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一个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
(2)行使权力的名义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权力。
(3)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自己承担责任,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承担责任,其行为由委托机关承担责任。
(4)组织的性质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既可以是企业组织,也可以是事业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只能是事业组织。行政的公共性和企业组织的盈利性是水火不容的,所以被委托的组织不能是企业组织。但是,企业组织可以被授权,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比如行政机关改制为企业,遗留下来的行政权,或者是特大型企业内部有一些公共的事务。
Ⅶ 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吗
行政机关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国家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区别:
法律属性不同。国家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属于社会组织;
设立依据不同。国家行政机关是依据行政组织法设立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依据组织章程设立的;
权力来源不同。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为行政组织法和其他单行法的授权;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权力来源为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举例: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书的颁发属于教育部相关法规授权);银行(货币管理权:没收假币、更换破损货币);国家电网(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权)
Ⅷ 授权机关是指什么 它与行政机关有什么异同
是立法机关(议会)在它所制定的一项原则立法(授权法)中,规定将某些具体事项立法授予行政部门,专门设立的机关,司法机关或地方国家机关。不同于授权法,后者指授权立法的整个活动或者过程,包括授权机关制定授权法和被授权的机关根据授权法的立法活动
Ⅸ 行政主体中,法律授权的组织有哪些
授权的企业组织有以下几种
一、授权的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如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书的颁发属于教育部相关法规授权),国家电网(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权),银行(货币管理权:没收假币、更换破损货币);,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电信企业等公用事业企业。
二、或者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授权的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这里的法规指的是国务院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包括规章。
(9)行政机关授权的金融机构扩展阅读
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主要分执行与管理两个方面。在执行方面,中央行政机关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地方行政机关除执行上述法律和决定外,还要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和本级代议机关的决议。
在管理方面,中央行政机关管理全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而地方行政机关则以管理内政事务为主,不管理外交事务,军事方面的管理事务也很少。
行政机关在执行和管理的过程中,有权作出行政决策,发布行政命令和行政决定,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除瑞士等少数国家的行政机关实行合议制外,一般国家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