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风控专家的结果指标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风控专家的结果只是指标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可以给你问一下风控的研究生他应该知道这个处理的方法。
B. 评价风控专家的结果指标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人家风控专家的结果指标恒定标准,一般情况下都是特定的
C. 政信类信托的风控指标主要看哪些
固收类,主要看第一还款来源,其次看抵押,最后看担保
政信类的主要还款来源是政府财政,所以主要看人大决议、财政函、承诺函,其次看抵押,土地、应收账款,最后看担保
D. 房地产企业要进行风险控制管理的话,需要哪些风控指标
国内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架构主要包 含四个维度,分别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贷款风险监管 指标、房地产抵押贷款发放方的风险指标、房地产抵押贷款借款人的风险指标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指标体系。
E. 属于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指标包括哪些
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指标,我想主要是偿债能力指标吧。其中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这些指标都是考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现金能力的指标。
再结合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上述指标结合起来看,就能看出一个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及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F. 什么是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08年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净资本。根据《办法》第9条,净资本是根据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公司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特点,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等项目和有关业务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的综合性风险控制指标。简单地讲,净资本指标是证券公司净资产中流动性较高、可快速变现的部分。《办法》对证券公司净资本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进行了规定,目的就是使公司业务范围与其净资本充足水平相匹配。(第19条、20、22、23条)。
关于对净资本的监控就体现在大家手头上的两张表格上,《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二是风险资本准备。《办法》对风险资本准备的定义:证券公司开展各项业务、设立分支机构等存在可能导致净资本损失的风险,应当按一定标准计算风险资本准备并与净资本建立对应关系,确保各项风险资本准备有对应的净资本支撑。也就是说,通过风险资本准备,建立了各项业务规模与净资本水平动态挂钩的机制。
G. 风控是什么意思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风险控制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7)风控指标扩展阅读:
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1、投资主体对风险极端厌恶。
2、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其风险更低。
3、投资主体无能力消除或转移风险。
4、投资主体无能力承担该风险,或承担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
H. 请将这段“风险控制”指标公式,做成选股预警公式。
{买入}
V1:=EMA(CLOSE,5)-EMA(CLOSE,340);
V2:=EMA(V1,144);
V3:=(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
买入:CROSS(V3,5) AND V1<V2;
{卖出}
V1:=EMA(CLOSE,5)-EMA(CLOSE,340);
V2:=EMA(V1,144);
V3:=(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
卖出:CROSS(98.5,V3) AND V1>V2;
股票公式专家团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祝投资顺利。
I. 风控逾期指标定义及介绍
说实话,你说的这些风控指标非常专业,一般的金融公司是解答不了的。
但是你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你应该首先从内部在找答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相信你们公司没有人会耻笑于你,反而会给大家一种你好学的印象。
J. 证监会调整券商风控指标 将释放两成净资本 是什么意思
证监会日前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办法》修订包括六方面内容,其中包括完善杠杆率指标,提高风险覆盖的完备性。拟将原有净资产比负债、净资本比负债两个杠杆控制指标,优化为一个资本杠杆率指标(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并设定不低于8%的监管要求。同时,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两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由行业自律规则上升到证监会部门规章。
此次《办法》修订,一方面在维持总体框架不变基础上,对不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具体规则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结合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通过改进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公式,完善杠杆率、流动性监管等指标,明确逆周期调节机制等,提升风控指标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两项杠杆率指标合二为一
此次《办法》修改内容共涉及条款 20 余条,总条款由41条改为 38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一是改进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公式,提升资本质量和风险计量的针对性。将净资本区分为核心净资本和附属净资本,将金融资产的风险调整统一纳入风险资本准备计算,不再重复扣减净资本。将按业务类型计算整体风险资本准备调整为按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类型分别计算。调整后的净资本和风险资本准备更符合证券公司开展综合经营的风险控制的现实需要,但其计算范围及标准已发生较大变化,指标值不具有历史可比性。
二是完善杠杆率指标,提高风险覆盖的完备性。将原有净资产比负债、净资本比负债两个杠杆控制指标,优化为一个资本杠杆率指标(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并设定不低于8%的监管要求。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引入资本杠杆率主要是为了将证券衍生品、资产管理等表外业务纳入杠杆控制,使风险覆盖更全面、更精准。根据测算目前行业资本杠杆率约为25%左右(相当于财务杠杆3倍左右)。”
三是优化流动性监控指标,强化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两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由行业自律规则上升到我会部门规章层面。
四是完善单一业务风控指标,提升指标的针对性。调整权益类证券计算口径、将衍生品区分权益类和非权益类衍生品,合并融资类业务计算口径等。
五是明确逆周期调节机制,提升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明确了证监会可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行业风险和市场状况,对相关指标的具体计算比例进行动态调整的原则性要求。
六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要求证券公司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系统建设、指标体系、应对机制等六个方面,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后的《办法》将净资产比负债指标由不得低于20%调整至10%,优化调整后,原来的两个杠杆控制指标理应取消,鉴于目前《证券法》明确证监会应当对上述指标比例作出规定,因此拟继续保留相关指标。但为避免与资本杠杆率指标冲突,将净资产比负债指标由不得低于20%调整至10%,未来主要通过资本杠杆率对公司杠杆进行约束。8%资本杠杆率的倒数所算出的倍数不是通常意义的财务杠杆倍数。按资本杠杆率8%的监管标准进行测算,并结合流动性指标要求,财务杠杆率大体为6倍左右,与现行办法的要求基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