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财务报表里,如何判断公司运营的好坏主要看什么指标
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
1、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
2、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
3、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
4、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润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二、分析财务指标
当我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了初步判断,认为其并不存在重大造假行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以求得出可靠结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是分析的核心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债务偿付的压力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债务本息的偿还,如各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各种短期结算债务等;二是具有刚性的各种应付税款,企业必须偿付。不是所有的债务都对企业直接构成压力,对企业债务清偿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即期到期的债务,而不包括那些尚未到期的部分。企业能否清偿到期债务是建立在足够资产或资本基础之上,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为保证。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
② 财务报表可以输出到excel表格吗哪款软件支持
好像很多软件都支持导出至表格格式吧?
③ 财务报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
(1)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即: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
每股现金股利。该指标表明企业用年度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支付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表明企业支付股利的现金越充足,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强。该指标还体现支付股利的现金来源及其可靠程度,是对传统的股利支付率的修正和补充。由于股利发放与管理当局的股利政策有关,因此,该指标对财务分析只起参考作用。由于我国很多公司(尤其是ST公司)根本不支付现金股利,导致这一指标的分母为零,所以在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时该指标可不作考虑。
(2)资本购置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资本支出。其中,“资本支出”是指公司为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支出。该指标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资本麦出的能力越强,资金自给率越高,当比率达到1时,说明企业可以靠自身经营来满足扩充所需的资金:若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是靠外部融资来补充扩充所需的资金。
(3)全部现金流量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筹资现金流出+投资现金流出)。其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主要是偿还债务、分配殷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投资现金流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以及进行其他投资所需支付的现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金流指标,可以衡量由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和筹资现金需求的程度。
(4)再投资现金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固定资产+长期证券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其中,长期证券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营运资金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于重量资产和维持经营的能力,体现了企业的再投资能力。国外学者认为,该指标的理想水平为7%-11%较为合理。
④ 企业的利润率是多少才算这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强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可从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两方面来研究。
一、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Sale)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销售收入净额达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中,职工为社会劳动新创价值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该项比率越高,表明企业为社会新创价值越多,贡献越大,也反映企业在增产的同时,为企业多创造了利润,实现了增产增收。
根据表4-2资料,该企业销售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销售利润率:
1992年销售利润率:
以上销售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也可以按销售利润计算。考虑到利润总额的构成比较广泛,其中有些收益同产品销售收入无直接联系,为广使计算的口径一致,用产品销售利润更为适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计算销售利税率指标,诚然,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和上缴的流转税都是企业对国家所作的贡献,但考虑到我国1994年开始全面实现增值税后,计人销售收入的销售税金在许多企业中已很少或不复存在所以计算销售利税率指标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返回页首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与获得的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耗费所取得的收益越高、这是一个能直接反映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效益的指标。企业生产销售的增加和费用开支的节约,都能使这一比率提高。
根据表4-2资料,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成本费用利润率:
199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
以上结果表明,该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992年比1991年下降2.76%
(30.03%-27.27%),这是企业其他一系列反映效益的比率指标,都不如 1991年好的关键原因。企业应当深入检查导致成本费用上升的因素,改进有关工作,以便扭转效益指标下降的状况。 返回页首
(三)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即过去所说的资金利润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平均总额为年初资产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此项比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的效益越好,整个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根据表4-2、表4-3及有关资料,某企业总资产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总资产利润率:
1992年总资产利润率:
计算结果表明,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率 1992年不如 1991年,需要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情况,增产节约工作开展情况等作进一步分析考察,以便改进管理,提高效益。 返回页首
(四)资本金利润率和权益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是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本金的利用效果越好,反之,则说明资本金的利用效果不佳。
根据表4-l、表4一2资料,该企业资本金利润率可计算如
1991年资本金利润率:
1992年资本金利润率: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1992年资本金利润率比1991年有所上升主要是1992年利润总额略有增长所引起的。
企业资本金是所有者投入的主权资金,资本金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权益,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当企业以资本金为基础,吸收一部分负债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时,资本金利润率就会因财务杠杆原理的利用而得到提高,提高的利润部分,虽然不是资本金直接带来的,但也可视为资本金有效利用的结果。它还表明企业经营者精明能干,善于利用他人资金,为本企业增加盈利。反之,如果负债资金利息太高,使资本金利润率降低,则应视为财务杠杆原理利用不善的表现。
这里需要指出,资本金利润率指标中的资本金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但是用来作为实现利润的垫支资本中还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留用利润(保留盈余),这些也都属于所有者权益。为了反映全部垫支资本的使用效益并满足投资者对盈利信息的关心,更有必要计算权益利润率。
权益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Equity)是企业利润总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率。它是反映股东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是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净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平均股东权益为年初股东权益额与年末股东权益额的平均数。
该项比率越高,表明股东投资的收益水平越高,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收益水平不高,获利能力不强。
根据表4-1资料,设 1990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 13 000千元,则该企业1991年和1992年股东权益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股东权益利润率:
1992年股东利润率:
该企业1992年股东权益利润率比1991年降低了近2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该企业股东权益股增长快于销售额的增长所致。根据前列资料可以求得,该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为;(15 550-13 800)÷13 800=12.68%,而其销售收入的增长仅为(4 200-4 000)÷4 000=5%。权益利润率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包含了总资产和净权益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按利润总额计算的)销售收入利润率这三个指标所反映的内容。各指标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用表4-l、表4-2中东方公司的1992年资料,可计算如下:
为了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利润,上述资本金利润率和股东权益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额,也可按税后利润计算。 返回页首
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
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所用的指标很多,主要有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和市盈率。
(一)每股利润
股份公司中的每股利润(Earnings Per Share,缩写EPS)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该指标中的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应缴所得税的税后利润,如果发行了优先股还要扣除优先股应分的股利,然后除以流通股数,即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其计算公式
如下:
根据表4-2资料,假定该公司普通股平均为1400千股,未发行优先股,所得税税率为33%,则1992年普通股每股利润为:
返回页首
(二)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Dividends Per Share,缩写 DPS)是企业股利总额与流通股数的比率。
股利总额是用于对普通股分配现金股利的总额,流通股数是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股利是反映股份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得股利多少的一个指标。
每股股利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同时,还受企业股利发放政策与利润分配需要的影响。如果企业为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的后劲而多留,则每股股利就少,反之,则多。
假定前述东方公司1992年决定发放股利总额为2100千元,则每股股利为:
返回页首
(三)市盈率
市盈率,又称价格一盈余比率(Price---Earning Ratio,缩写P/E)是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利润的比率。它是反映股票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对从某种股票获得1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该项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获利的潜力越大。反之,则表明企业的前景并不乐观。股票投资者通过对市盈率的比较,用作投资选择的参考。
例如,前述东方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5.5元,该股票每股利润 2. 01元,则该企业的市盈率可计算如下:
⑤ 列举会计软件中报表文件的输出方式
7.资产负债表是反映( )的会计报表。
A.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生产经营成果
B.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
C.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
D.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成果
⑥ dps在财务管理中是什么意思
dps在财务管理中是每股股利的意思:每股股利——Dividend per share, DPS
每股股利是公司股利总额与公司流通股数的比值。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取股利的大小。是衡量每份股票代表多少现金股利的指标,每股股利越大,则公司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强。
计算公式:
当期发放的现金股利总额 ÷ 总股本
⑦ 如何通过财务分析观察企业的发展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可从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两方面来研究。
一、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Sale)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销售收入净额达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中,职工为社会劳动新创价值所占的份额。该项比率越高,表明企业为社会新创价值越多,贡献越大,也反映企业在增产的同时,为企业多创造了利润,实现了增产增收。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与获得的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耗费所取得的收益越高、这是一个能直接反映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效益的指标。企业生产销售的增加和费用开支的节约,都能使这一比率提高。
(三)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即过去所说的资金利润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
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
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所用的指标很多,主要有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和市盈率。
(一)每股利润
(二)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Dividends Per Share,缩写 DPS)是企业股利总额与流通股数的比率。
市盈率,又称价格一盈余比率(Price---Earning Ratio,缩写P/E)是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利润的比率。它是反映股票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对从某种股票获得1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
⑧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从哪些方面分析
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对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
2、与销售有关盈利能力分析
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即利用损益表资料进行利润率分析,包括收入利润率分析和成本利润率分析两方面内容。而为了搞好利润率因素分析,有必要对销售利润进行因素分析。
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即对每股收益指标、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指标、股利发放率指标以及价格与收益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
(8)财务指标dps扩展阅读
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所用的指标很多,主要有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和市盈率。
1、每股利润
股份公司中的每股利润(Earnings Per Share,缩写EPS)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该指标中的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应缴所得税的税后利润,如果发行了优先股还要扣除优先股应分的股利,然后除以流通股数,即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其计算公式
普通股每股利润=(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股数
2、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Dividends Per Share,缩写 DPS)是企业股利总额与流通股数的比率。
股利总额是用于对普通股分配现金股利的总额,流通股数是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利润=股利总额/流通股数
每股股利是反映股份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得股利多少的一个指标。
每股股利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同时,还受企业股利发放政策与利润分配需要的影响。如果企业为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的后劲而多留,则每股股利就少,反之,则多。
3、市盈率
市盈率,又称价格一盈余比率(Price---Earning Ratio,缩写P/E)是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利润的比率。它是反映股票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对从某种股票获得1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利润
该项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获利的潜力越大。反之,则表明企业的前景并不乐观。股票投资者通过对市盈率的比较,用作投资选择的参考。
⑨ 输入的是会计信息,中间经过处理,输出的是会计报告,财务报表,中间的处理部分用四个字表示
记账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