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寻找生产自动化测试的公司,哪家比较好
大路科技是一家制作功能治具,自动化,半自动化产品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中有三轴测试产品。产品质量,服务态度都很好。你可以到他们网站看看。
http://www.bigroad.com.cn/index.aspx?menuid=4&type=proctinfo&lanmuid=87&infoid=87&language=cn
关于他们的介绍:
深圳市大路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立足于测试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国际知名品牌测试仪表代理。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生产测试领域中电子电路板的综合功能测试仪表;通信传输领域的光功率在线监控系统。
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在生产测试领域有长达十年的技术积累,通过公司的成功运作,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和发展,建立了一支精干的研发和销售队伍。研制开发了BRT-01嵌入式功能测试仪,BRT-02通用功能测试仪,BRT-03 GPIB功能测试系统,BRT-04 PXI功能测试系统等一系列功能测试产品,并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构建了统一的功能测试软件体系架构。这样,我们就拥有了在统一软件平台下的,适用于低,中,高端各种需求的完整的功能测试产品线。BRT系统功能测试产品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OEM厂家有广泛的应用,特别要提到的是BRT-04 PXI功能测试系统在2007年进入了航天和军工领域并受到好评。
公司擅长提供整套的技术服务,经过两年多的积累,跟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成功地帮助客户一起实现客户的客户的各种技术需求,以为最终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为己任。
光功率集中监控系统是我公司06年推出的新产品,是我公司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尝试。该系统是光缆监测系统的一个子集,主要应用于电力,铁路,企业,政府等专网用户。系统中摒弃了运营商级的光缆监测系统中复杂的GIS和OTDR功能,而主要监测光纤的收发光信号强度,并通过多种媒介实时传送到网管中心。避免了用户每年断纤测试繁杂的审批手续,并消除了由于断纤测试有可能导致SDH系统因保护倒换而无法正常恢复的可能性。
2006年,公司获得了国内知名的通讯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ZTE)”的产品代理授权,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非运营商的行业客户中,销售中兴通讯的全系列网络和数据通讯产品。
我们奉行"诚信、公平、尊重、发展"的经营理念,秉承"做事先做人"的服务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拓展服务领域、用创新的思维研究产品、用负责的态度服务用户、用智慧、敬业和激情成就事业。 我们始终恪守这一准则: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通过我们的服务提高其服务质素、节约成本,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信息时代不能没有激情和梦想;我们期望和我们的目标客户共同成长。不求昙花一现的美丽,期盼百年老店的辉煌! 我们坚信:只要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
⑵ 什么是LXI
LXI 联盟为成功测试制定新标准(图)
www.ck365.cn 来自:LXI 联盟主席 Bob Renn 时间:2006-5-28
LXI 融合了测试和测量行业近几年来的多项成果:第一是明确了从以T&M 为中心的专有技术转向计算机行业技术,在测试应用中越来越多地采用Ethernet、PC 和 PC 标准软件。Ethernet 在测试和测量用户中变得日益流行,因为它成本低、适应性好、有高带宽的 LAN接口,以及越来越强大的发现和网络管理能力;第二是IEEE 1588 的发布,它把确定性的定时同步引入 LAN,电信和工业自动化行业已普遍接纳这一标准,IEEE 1588 的纳秒级定时能力也能很好适应 T&M 应用的要求;第三是用户已认可网络接口的价值,目前,网络接口已非常流行,用户可以使用该接口访问仪器和应用信息,并与世界各地的同事共享仪器屏幕。
确定实际需要
在LXI发布前,创建者会见了许多系统集成者和使用者,听取他们对当前所提供产品的褒贬意见,结果并不令人惊讶。系统集成者和测试用户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寻求更简单的系统集成方法和更低的总体成本。他们喜欢卡箱式仪器的尺寸、方便和整洁,但也需要台式仪器的多样性和高性能。人们购买 PXI 的主要理由是体积小巧和便于集成;更换插卡非常简单,只需拔出旧卡插入新卡,并且没有电缆和复杂的连接。这些用户还希望有多种高速触发。大多数卡箱式仪器用户不喜欢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的机箱,他们也不喜欢落后和价格贵的零槽控制器,最后,他们还发现卡箱式仪器的查错能力非常有限。
系统集成者认为台式仪器易于使用,性能高、价格低、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台式仪器的特点包括对用户友好的界面,通过在系统内的分布式处理把传送大数据流的需要减到最少。但系统集成者也指出台式仪器体积大,有过多超出需要的功能,仪器间需要杂乱的电缆连接。
测试系统开发者则需要更为简单的集成方法。他们的理想是拥有开放的系统,可使用基于产品的软件连接到像 Excel 和浏览器这类流行的应用软件和报告工具,因此易于设置和查错。他们希望在不知道硬件的制造商的情况下,混用不同厂商的仪器,他们还希望采用低价的PC行业IO,而不是昂贵的T&M 接口,如 GPIB 和 MXI。
基于LAN的仪器和模块已经上市。所有用户都表示欢迎,许多人更表示盼望已久,整个反应是非常积极的。
确定方向
LXI 联盟的创建者也考虑了许多计算机行业的 IO,特别是 LAN,提供开放的接口,凝聚着数千位工程师在 Ethernet 技术上的创新。并且每天在 Ethernet上工作的工程师数量远远超过了整个T&M 行业的工程师。Ethernet可以说是到处存在,与 T&M 中的MXI 和 GPIB 相比,物理连接的费用要低得多。Ethernet允许使用多种通信媒介 —— 同轴电缆、Cat-5、光纤和无线 —— 它快速并独立于操作系统,并且是对称的 —— 没有 USB 中的主从工作模式。T&M 行业的最大需要是稳定性。Ethernet 有与GPIB 同样长的历史,但速度已从最初使用的年代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并且没有减缓的迹象。Ethernet于 1985年被接纳为IEEE 802.3,实践表明它在过去 20 余年是稳定的,并且还会延续多年。Ethernet 为T&M 工程师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相比其他卡箱式系统,Ethernet还具有价廉、性能稳定、普遍存在、易于使用的优点。
图1 测量总线发展历程
定义 LXI
LXI 基本上是用 LAN代替 GPIB 和 MXI。只需用CAT-5 替代 GPIB 和 MXI 电缆,就能实现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方便性,并能充分利用 LAN 的种种利益。在过去 20 年中,Ethernet 所扩展的能力已远超T&M 接口,如 GPIB 和 MXI。Ethernet 从连接 PC 和打印机的点对点技术发展到使用DHCP 寻址的强大对等技术,网络管理能力和各种诊断全都免费提供。LXI 联盟为 T&M 行业详尽论述了所有Ethernet 工程师取得的成果,而不是建立新的 IO。LXI 联盟标准实质上是 LAN在测试和测量中实现的最好实践。
LXI 标准将保证所有符合LXI 的设备能在同一网络中平等共存,并独立于厂商。LXI 规则和建议要求所有 LXI 设备支持 IEEE 802.3 和 TCP/IP,提供易于使用的一致性用户体验。例如由于大多数网络中有 DHCP 服务器,因此 LXI 不需要繁琐和容易出错的手动IP 地址分配(当然,如果用户需要或要求,也支持静态 IP 寻址)。同样,通过定义对等消息、触发和脚本能力,LXI 为系统集成者和测试开发者提供新的体系结构选择,因此可以不需要传统控制器,以及无效的仪器—控制器流量。与许多基于控制器的系统相比,LXI 的脚本处理仪器运行要快得多,程序也简单得多。
用户还告诉联盟成员,他们对卡箱式仪器的昂贵和适应性差感到失望,他们找不到需要的特性和性能,特别是高性能的射频仪器。为在降低售价的同时提高仪器的适应性和性能,LXI 联盟把不必要的机械装置减到最少,允许厂商利用在某种结构形式上的研发投资转到另一种结构形式。测试和测量行业每年在研发上的投资达到数亿美元 —— LXI 迈出的这一步将使投资能以这种方法转到模块化的系统部件上。卡箱式系统在结构上始终受到严格的约束,从而迫使厂商专门研制各种插卡,而不能借用同类较大台式仪器的电路板、组件和技术,LXI 免除了这一限制。
每一 LXI 设备必须支持提供主机操作和控制网页的 HTTP 服务器,它可在任何符合 WC-3 的浏览器上工作。因为模块化仪器没有前面板或显示,所以一个严格定义的网络接口对于系统就绪的 LXI 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除提供强大的用户接口外还允许扩展的诊断和应用信息,因此联盟成员报告网络接口在客户和系统集成者中非常流行。有了网络接口,资产管理就因网络能查询仪器或模块的固件版本和校准日期而得到简化。最后一点是网络接口使工程师能与其他地点的同事协同工作。
LXI 设备的一个特点是有一致性的 API,这对于需要集成来自多厂商设备的系统开发工程师是很有帮助的。从单一“语法”编写整个测试程序将大大简化大多数测试系统的编程工作量。LXI 程序接口支持 IVI 基金会的工作,该基金会保证遵从健全的编程实践,并把资源限制减到最少。绝大多数系统开发者对IVI 接口是非常熟悉的。当然,公司也可按特定的市场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包括任何其他驱动程序或 API。
需要提出一个有关 IVI 的问题— 为什么不引入over-the-wire协议,简单的C 脚本或 WebServices?由于简单的脚本驱动程序有某些要求,IVI 为保证兼容性,需要确保驱动程序不与资源竞争,也没有彼此干扰。
ebServices 是有吸引力的,并且相信在适当时候会转向它。而当前,我们认为包括需求在内,它还不够成熟和稳定。
触发和同步
LXI 规范的一项重要特点是公共触发定义。一个 LXI 设备能在 LAN上向一个或多个其他 LXI 设备发送触发,它提供的同步能力类似触发,但没有导线。LXI 规范定义统一的触发模型,通过允许动作由若干不同触发事件之一初始化而增加 LAN 触发的可用性,同时也减少了集成的工作量。当然,在把这一统一触发模型与上面讲述的嵌入脚本能力和对等能力结合时,功能则变得更为强大。对于需要传统触发线低抖动特性的应用,LXI 定义了一个公共硬件触发总线触发,以简化系统集成者的任务。触发总线是一个 25 针 100MHz 的差分 LVDS 接口。它有可独立分配的 8个通道能构成星形或菊花链配置。触发总线规定了基本要求,根据特定应用或市场要求,模块上可以有各种其他连接器。
最后, LXI 规范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 IEEE 1588 同步。IEEE 1588 允许 LAN 上的不同装置自动和透明地把它们的系统时钟与高精度时钟同步;100ns 精度是很普通的,在实验室还可达到 10ns 以上的精度。使用IEEE 1588同步不需要任何使用者的干预。在把 IEEE 1588 定义为同步时钟标准时,它并未说明如何使用已被同步的时钟。LXI 标准利用它基于 LAN 和基于时间的触发特性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规定如何把同步定时施加到实际测试和测量应用。通过 LXI,IEEE 1588 提供作为回传并已被 LAN丢失的确定性定时。它也允许测试系统中的不同装置自主地运行复杂的事件序列,而不需要系统控制器的干预。在实用中还允许为简化同步问题给数据贴附时戳,高通道数和分布式系统特别需要这一能力。它还允许在 LAN 端口通过软件的确定性触发,以简化线缆和仪器的升级。
三类仪器
LXI 定义了三种基本设备类型,它们的差别主要是触发能力。最初设想的LXI是模块化规范,使用 1/2机架宽度和1U 或 2U 高度。通过与系统集成者的讨论,很快变成了远远超过这些模块的一致性的、基于 LAN 的仪器规范。例如全尺寸台式仪器可从 LXI 规范中一致性的 LAN、网络和触发定义获益。同样,许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应用要求装置远小于任何台式仪器,可利用以太网供电(POE),以及简化至单一 Ethernet 连接的电缆。为适应系统集成者描述的各种真实世界使用模型,LXI 规范规定了三种基本装置类型:A、B、C类。
C类是基本类,是一致性的 LAN 实现,它允许把 LAN接到仪器和模块上,保证它与其他厂商 LXI 产品有良好的兼容性。C类定义了对所有LXI设备都使用的网络接口UI和IVI API。达到这一基准的产品要粘贴 LXI标识。B类包括C类的全部能力,另外再加上 IEEE 1588定时标准。A类除包括B类和C类的全部能力外,还具有硬件触发总线。当然,任何装置都可把更多能力增加到它的基本类型上。
总结
展望测试系统的未来发展,Ethernet 将成为一个主角,因此 LXI 也将成为一个主角。行业的实际情况是系统会延续多年,集成者和系统开发者会看到被称为“混合系统”的存在。台式仪器、VXI、LXI、PXI 将共存于系统,它们通常仅是 LAN 上的一个节点。LXI 规范定义了可升级的特性和性能,允许客户在开发和设计验证阶段使用全功能的台式仪器,而在空间受限的制造环境和应用中使用模块化仪器,设计阶段所开发的软件能在整个流程中移植。
基于LAN的系统更容易配置和查错,它使用较简单的电缆,采用与对打印机和其他外设相同方式的自动发现和寻址。LXI也利用了Ethernet众多的诊断网管工具,为T&M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要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请访问LXI网址:www.lxistandard.org。
⑶ 百度云资源共享 无限求加好友
m115093
⑷ PICMG是什么
CompactPCI/PXI 应用正当时
有人做过粗略的预测,到2003年底,全球CompactPCI/PXI产业将达到32亿美元的规模。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在1999年时全球尚不足2000万美元的新兴产业,如何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实现快速增长?答案只有一个,应用使然。
近几年,无论是在网络通信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还是测试和测量自动化领域,随着人们对标准化、开放性和技术的面向未来性认识的不断提高,CompactPCI/PXI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CompactPCI/PXI技术也逐渐被国内市场接纳和认同,应用气氛十分活跃。
CompactPCI简称cPCI,中文又称紧凑型PCI,是国际PICMG协会于1994提出来的一种总线接口标准。而PXI 为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 的缩写,PXI 的规格区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部分是基于CompactPCI的规格,也就是PICMG 2.0。建构于CompactPCI的机构规格与PCI的电气规格之上,加上仪器上所需要的电气信号延伸,即是PXI的规格。由此不难看出,CompactPCI/PXI技术的根基构建在CompactPCI 总线接口标准之上,而CompactPCI/PXI应用的快速发展显然与CompactPCI所具有的开放性、高可靠性、可热插拔等特性密不可分。
■开放在电信成为可能
cPCI总线最初只是单一的总线标准。但当1997年PICMG将H.110 Telephony Bus增加到cPCI背板上时,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灵感,去探索“将行业专业总线移植到cPCI背板上,使单一的PCI数据传输总线演变成控制总线”的可能。
由于CompactPCI同时拥有了5个9的可靠度,和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以及可大量采用的廉价PC部件这三大“利器”,在硬件设施上有着可热插拔、抗震性强、高可用性、易使用性、可扩展性等特性,不仅可以满足电信设备的各种苛刻需求,也能极大降低设备生产和采购成本。据北京邮电大学宋俊德教授介绍,在电信领域, CompactPCI产品的应用,目前还主要集中在电信增值业务领域,比如新一代声讯平台和虚拟运营等。
目前,华为、中兴和大唐已经采用CompactPCI技术研制了一系列新产品,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林克海德采用CompactPCI构建的个性化回铃音业务,已经在山东联通、河南联通得到了应用。东进技术基于CompactPCI研制的数字中继语音卡产品,已在很多地区得到了应用。杭州三汇公司基于CompactPCI研制的语音卡产品,也在电信、金融等行业得到了应用。伟桥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与凌华科技合作,研制基于CompactPCI技术的VoIP网关产品,进军CTI市场。杭州迈可行基于CompactPCI研制的MPS2000业务交换平台,已经在上海电信得到了应用。
宋俊德教授认为,国内的电信部门在经历了建设的第一轮高潮之后,开始进入追求性价比的增值时代,新一代的通信基础设施正在酝酿、建设之中,因此,基于cPCI系统平台的增值业务在未来还有更大的开发空间。
■PXI肩挑第四代测量仪器
虽然近几年受全球信息产业萧条的影响,测试和测量领域也处于低迷时期,但PXI却异军突起,成为该领域继GPIB(IEEE488)之后成长最快的标准化技术。
在现代电子测量领域中,无疑虚拟仪器是现在和将来自动测试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区别于传统台式的、用电路实现的、功能固定的模拟仪器,虚拟仪器基于软件技术设计,通过计算机提供的强大图形环境和功能扩展能力,建立图形化的虚拟仪器面板,完成对仪器的控制、数据采集、数据测量和分析以及测量结果显示等功能。它利用工业计算机标准化、模块化、开放式体系结构,配上相应的仪器驱动软件,使计算机成为一台具有高度测试自动化能力、功能强大的仪器。虚拟仪器能通过修改软件和重新配置,实现不同的测量功能。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虚拟仪器走的是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向高速、高精度、大型自动测试设备(ATE)方向发展,即GPIB(1975)→VXI(1987)→PXI(1997)的发展路线;另一条是向高性能、低成本、普及型系统方向发展,即PC插卡(1987)→并口式(1995)→串口USB/FireWare方式(1999)的技术路线。
而PXI的技术特点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基于cPCI,其次是面向测试和测量应用设计。PXI的规格也有两种:3U和6U。3U的PXI主要应用方向将是组成便携或小型的测试、SCADA、监视与控制以及工业自动化系统。6U的PXI主要向高采样速度、高带宽、高精度、多通道容量的中、大型ATE应用发展。
PXI和VXI将在既竞争又互补中共存很长一段时间,最终PXI将取代VXI,成为主流工业标准测试平台。同时PXI将向工业自动化领域扩展,与cPCI形成优势互补,与cPCI共同奠定未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基础。
■行业应用遍地开花
PICMG于2001年9月发布了以太网包交换背板标准PICMG 2.16。首先,它代表了人们追求不断提升信息交流速度的愿望,打破了并行总线对传输速度的物理限制。其次,它也预示着cPCI架构的板级互连方式从一点对多点的并行总线步入到了点对点的串行总线互连时代。目前,CompactPCI/PXI的系统已广泛且成功地应用于汽车测试、半导体测试、功能性测试、航空设备测试以及军事应用。开放的软硬件架构,永远是各种解决方案的趋势。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CompactPCI/PXI应用成绩显著。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PICMG/PRC主任刘鑫介绍,到目前为止,CompactPCI/PXI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已经由试验、观望阶段进入了普及时期。例如,唐山大学基于CompactPCI/PXI技术研制的锅炉供热自动控制系统,成功地应用在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供热项目上,而且开发周期短,系统运行可靠;山西海泰电子研制的多通道瞬态信号测试系统,检测器件电起爆/点火瞬态响应特性,解决了石油行业中火工品器件的参数测试问题;上海宝钢则采用了CompactPCI/PXI研制的轧机震动纹自动监测、诊断系统,应用于轧钢厂冷轧平整机组,为指导现场操作、进行产品质量控制以及设备维护提供了科学手段;中国科学院上海所采用CompactPCI/PXI技术,研制成功的实验卫星的信号分析系统和整星测试系统已经投入运行。
■应用拉动新品层出
到目前为止,CompactPCI/PXI无论是生产厂家的数量、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还是系统应用的数量都得到了大幅度增长,越来越多的项目转向CompactPCI/PXI解决方案。
在测试/测量领域,包括应用于测量的cPCI模板在内,现在可用于PXI系统集成的模板已经超过1000种,产品相当丰富。产品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如数据采样速度已经达到2GHz,测量精度提升到了7位数字,射频测量带宽也达到了3GHz。而且PXI的性能还在不断地提高。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PXI可能超过甚至取代传统盒式测量仪器,占据中、低频段的高精度测量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
cPCI产品在国内发展很快,有自主产品的厂家已经发展到数十家,产品面广。CompactPCI领导厂商凌华科技为工业自动化产业提供了从CPU主板、机箱、电源到I/O的全系列完整解决方案。此外,还有研华、致茂科技、北京康拓科技集团、七一六所、电子部上海32所等厂商,都可以研制和生产具有核心技术的系统平台产品。
国内的其它厂家,如北京三九佳和、兴夏机电、深圳研祥、上海鼎钛克、陕西海泰等,主要提供各具特色的配套I/O产品。
在电信产业方面,CompactPCI产品供应商主要来自凌华科技、研华、东进技术、杭州三汇、杭州迈可行、泰信科技、新太科技、炎黄新星等。电信巨头华为、中兴、大唐等公司也基于CompactPCI标准自主研制了一系列新产品,并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市场上还有Intel、Ziatech、Motorola Computer Group、NMS、Force以及Performance Technologies等国外厂家的产品。但总的来看,我国自主研制的CompactPCI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主要地位。
■cPCI是新电信的契机
国际PICMG 3.0委员会主席、凌华科技 CTO Jeff Munch
随着电信市场的不断开放,竞争、分工与合作成为运营商不得不谨慎考虑的问题。运营商在选择平台设备时,越来越注重平台的开放性。现在,人们热衷的下一代网络NGN的主要好处,就是提供基于标准、开放性的高可用平台来提供丰富的业务。
在电信行业,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99.999%的高可用性。而CompactPCI这个开放的标准平台能够满足5个9的高可用性要求。CompactPCI不但适合整合传统语音网络及IP数据网络,还会逐渐取代传统商用服务器在电信应用中的地位。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无线网络控制系统、软交换、多媒体IP网关器、远程访问、SS7网关、信号传送端点系统、CTI、IP电话、VoIP、WAN/MAN跨接连线、光纤交换解决方案、统一消息、计费系统、地址服务、Internet存取服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ompactPCI系统平台提供商都有自己专长的技术领域,电信设备开发商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本业与专长,如软件的开发、快速的开发导入电信增值服务等,而不必再花时间、人力资源于硬件平台上,大大缩短了整个系统的开发时间,可以加快自己产品的上市。
■PXI进一步降低测控门槛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PICMG/PRC主任 刘 鑫
以仪器平台的演进来说,早期由厂商推出各种独立的仪器,由面板控制所需功能。想要通过他其它的方式取代面板的操控,最受欢迎的就是GPIB接口,也就是IEEE488接口。然而GPIB接口的速度慢,并且,当使用多项设备时,需要额外的电路来达到同步触发的需求。
80年代,VXI 的出现,把高端测量与测试应用的设备,带进了模块化的领域。然而VXI的价格并非所有客户都能够负担得起。所以,基于PC技术的演进与稳定,PXI延续模块化的精神,以更紧密的机构设计、更快的总线速度,以及更低的价格,给测量与测试设备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PXI可能超过甚至取代传统盒式测量仪器,占据中、低频段的高精度测量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
目前PXI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测试、半导体测试、功能性测试、航空设备测试以及军事应用之上。而PXI架构于商用PC开放的理念之上,使得用户的拥有成本大幅降低。随着更多的厂商加入PXI设备提供者的行列,未来必将有更多的应用采用PXI作为开发平台。
■3G业务平台多一种选择
目前,国内外在3G方面的准备、建设和业务推动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尽管人们都看到了3G的增值业务丰富多彩,有很好的利润空间,但同时也存在技术复杂、实现难度大等问题。对于国内增值服务平台的软硬件开发商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机遇寻求突破,开发商就很快能够实现飞跃。
事实上,当前国内运营商在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商业模式不够完善,业务品牌的核心作用不突出;运营商、SP及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容易造成服务纠纷;新业务的开展难度仍然很大,SP进入移动数据业务的门槛还很高,SP对开展新业务缺乏积极性;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业务管理流程复杂,效率较低等。这些问题都说明,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的业务平台对发展移动数据业务至关重要。
为此,3GPP提出了OSA(Open Service Access)的概念,OSA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提供新业务的体系结构。它主要倡导通过向业务提供商提供标准的API,应用方可以方便地利用承载网络的业务能力,如呼叫控制能力、用户信息查询能力等,而又不必了解承载网信令细节。在众多的系统平台中,CompactPCI所具有的开放性、高可靠性、热插拔(Hot Swap)等特性,提供了强大的业务平台支撑,它使得在OSA的底层趋于开放。对于业务提供商来说,承载网络的业务能力被抽象成一组业务能力特征SCF(Service Capability Features),这些SCF由业务能力服务器SCS (Service Capability Servers )提供和支持。而业务层可以通过标准的OSA API访问这些业务能力特征来设计新业务或修改已有业务。
北京邮电大学宋俊德教授
■有cPCI 彩铃更精彩
由于能够为被叫用户提供已经定制好的个性化铃声,也由于这项突出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了现代人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给沟通的另一方新奇、舒适的感受,彩铃业务在一推出就引起了用户强烈的反应。现在,这项新的增值服务受到了国内运营商普遍认可,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至少10个以上的试点。在这些试点中,大多数用户使用的都是NMS的基础平台。
目前,运营商在构建彩铃系统时,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基于传统的PBX交换机,另一种是基于语音板卡。由于基于语音板卡的方案在能够提供相同的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的特性,因此,在已经构建彩铃业务的运营商中,有90%都是语音板卡的方案。以前,对于电信行业的用户来说,他们普遍认为基于传统交换机的方案更加稳定,但是cPCI标准的出现,大幅提升了板卡系统的稳定性,而且cPCI开放的架构允许用户可以在不改变系统架构的情况下开发出更多的业务。这样,电信运营商就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方便灵活地构建彩铃这个新业务。
⑸ 什么是零槽控制器
LXI 联盟为成功测试制定新标准(图)
www.ck365.cn 来自:LXI 联盟主席 Bob Renn 时间:2006-5-28
LXI 融合了测试和测量行业近几年来的多项成果:第一是明确了从以T&M 为中心的专有技术转向计算机行业技术,在测试应用中越来越多地采用Ethernet、PC 和 PC 标准软件。Ethernet 在测试和测量用户中变得日益流行,因为它成本低、适应性好、有高带宽的 LAN接口,以及越来越强大的发现和网络管理能力;第二是IEEE 1588 的发布,它把确定性的定时同步引入 LAN,电信和工业自动化行业已普遍接纳这一标准,IEEE 1588 的纳秒级定时能力也能很好适应 T&M 应用的要求;第三是用户已认可网络接口的价值,目前,网络接口已非常流行,用户可以使用该接口访问仪器和应用信息,并与世界各地的同事共享仪器屏幕。
确定实际需要
在LXI发布前,创建者会见了许多系统集成者和使用者,听取他们对当前所提供产品的褒贬意见,结果并不令人惊讶。系统集成者和测试用户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寻求更简单的系统集成方法和更低的总体成本。他们喜欢卡箱式仪器的尺寸、方便和整洁,但也需要台式仪器的多样性和高性能。人们购买 PXI 的主要理由是体积小巧和便于集成;更换插卡非常简单,只需拔出旧卡插入新卡,并且没有电缆和复杂的连接。这些用户还希望有多种高速触发。大多数卡箱式仪器用户不喜欢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的机箱,他们也不喜欢落后和价格贵的零槽控制器,最后,他们还发现卡箱式仪器的查错能力非常有限。
系统集成者认为台式仪器易于使用,性能高、价格低、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台式仪器的特点包括对用户友好的界面,通过在系统内的分布式处理把传送大数据流的需要减到最少。但系统集成者也指出台式仪器体积大,有过多超出需要的功能,仪器间需要杂乱的电缆连接。
测试系统开发者则需要更为简单的集成方法。他们的理想是拥有开放的系统,可使用基于产品的软件连接到像 Excel 和浏览器这类流行的应用软件和报告工具,因此易于设置和查错。他们希望在不知道硬件的制造商的情况下,混用不同厂商的仪器,他们还希望采用低价的PC行业IO,而不是昂贵的T&M 接口,如 GPIB 和 MXI。
基于LAN的仪器和模块已经上市。所有用户都表示欢迎,许多人更表示盼望已久,整个反应是非常积极的。
确定方向
LXI 联盟的创建者也考虑了许多计算机行业的 IO,特别是 LAN,提供开放的接口,凝聚着数千位工程师在 Ethernet 技术上的创新。并且每天在 Ethernet上工作的工程师数量远远超过了整个T&M 行业的工程师。Ethernet可以说是到处存在,与 T&M 中的MXI 和 GPIB 相比,物理连接的费用要低得多。Ethernet允许使用多种通信媒介 —— 同轴电缆、Cat-5、光纤和无线 —— 它快速并独立于操作系统,并且是对称的 —— 没有 USB 中的主从工作模式。T&M 行业的最大需要是稳定性。Ethernet 有与GPIB 同样长的历史,但速度已从最初使用的年代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并且没有减缓的迹象。Ethernet于 1985年被接纳为IEEE 802.3,实践表明它在过去 20 余年是稳定的,并且还会延续多年。Ethernet 为T&M 工程师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相比其他卡箱式系统,Ethernet还具有价廉、性能稳定、普遍存在、易于使用的优点。
图1 测量总线发展历程
定义 LXI
LXI 基本上是用 LAN代替 GPIB 和 MXI。只需用CAT-5 替代 GPIB 和 MXI 电缆,就能实现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方便性,并能充分利用 LAN 的种种利益。在过去 20 年中,Ethernet 所扩展的能力已远超T&M 接口,如 GPIB 和 MXI。Ethernet 从连接 PC 和打印机的点对点技术发展到使用DHCP 寻址的强大对等技术,网络管理能力和各种诊断全都免费提供。LXI 联盟为 T&M 行业详尽论述了所有Ethernet 工程师取得的成果,而不是建立新的 IO。LXI 联盟标准实质上是 LAN在测试和测量中实现的最好实践。
LXI 标准将保证所有符合LXI 的设备能在同一网络中平等共存,并独立于厂商。LXI 规则和建议要求所有 LXI 设备支持 IEEE 802.3 和 TCP/IP,提供易于使用的一致性用户体验。例如由于大多数网络中有 DHCP 服务器,因此 LXI 不需要繁琐和容易出错的手动IP 地址分配(当然,如果用户需要或要求,也支持静态 IP 寻址)。同样,通过定义对等消息、触发和脚本能力,LXI 为系统集成者和测试开发者提供新的体系结构选择,因此可以不需要传统控制器,以及无效的仪器—控制器流量。与许多基于控制器的系统相比,LXI 的脚本处理仪器运行要快得多,程序也简单得多。
用户还告诉联盟成员,他们对卡箱式仪器的昂贵和适应性差感到失望,他们找不到需要的特性和性能,特别是高性能的射频仪器。为在降低售价的同时提高仪器的适应性和性能,LXI 联盟把不必要的机械装置减到最少,允许厂商利用在某种结构形式上的研发投资转到另一种结构形式。测试和测量行业每年在研发上的投资达到数亿美元 —— LXI 迈出的这一步将使投资能以这种方法转到模块化的系统部件上。卡箱式系统在结构上始终受到严格的约束,从而迫使厂商专门研制各种插卡,而不能借用同类较大台式仪器的电路板、组件和技术,LXI 免除了这一限制。
每一 LXI 设备必须支持提供主机操作和控制网页的 HTTP 服务器,它可在任何符合 WC-3 的浏览器上工作。因为模块化仪器没有前面板或显示,所以一个严格定义的网络接口对于系统就绪的 LXI 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除提供强大的用户接口外还允许扩展的诊断和应用信息,因此联盟成员报告网络接口在客户和系统集成者中非常流行。有了网络接口,资产管理就因网络能查询仪器或模块的固件版本和校准日期而得到简化。最后一点是网络接口使工程师能与其他地点的同事协同工作。
LXI 设备的一个特点是有一致性的 API,这对于需要集成来自多厂商设备的系统开发工程师是很有帮助的。从单一“语法”编写整个测试程序将大大简化大多数测试系统的编程工作量。LXI 程序接口支持 IVI 基金会的工作,该基金会保证遵从健全的编程实践,并把资源限制减到最少。绝大多数系统开发者对IVI 接口是非常熟悉的。当然,公司也可按特定的市场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包括任何其他驱动程序或 API。
需要提出一个有关 IVI 的问题— 为什么不引入over-the-wire协议,简单的C 脚本或 WebServices?由于简单的脚本驱动程序有某些要求,IVI 为保证兼容性,需要确保驱动程序不与资源竞争,也没有彼此干扰。
ebServices 是有吸引力的,并且相信在适当时候会转向它。而当前,我们认为包括需求在内,它还不够成熟和稳定。
触发和同步
LXI 规范的一项重要特点是公共触发定义。一个 LXI 设备能在 LAN上向一个或多个其他 LXI 设备发送触发,它提供的同步能力类似触发,但没有导线。LXI 规范定义统一的触发模型,通过允许动作由若干不同触发事件之一初始化而增加 LAN 触发的可用性,同时也减少了集成的工作量。当然,在把这一统一触发模型与上面讲述的嵌入脚本能力和对等能力结合时,功能则变得更为强大。对于需要传统触发线低抖动特性的应用,LXI 定义了一个公共硬件触发总线触发,以简化系统集成者的任务。触发总线是一个 25 针 100MHz 的差分 LVDS 接口。它有可独立分配的 8个通道能构成星形或菊花链配置。触发总线规定了基本要求,根据特定应用或市场要求,模块上可以有各种其他连接器。
最后, LXI 规范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 IEEE 1588 同步。IEEE 1588 允许 LAN 上的不同装置自动和透明地把它们的系统时钟与高精度时钟同步;100ns 精度是很普通的,在实验室还可达到 10ns 以上的精度。使用IEEE 1588同步不需要任何使用者的干预。在把 IEEE 1588 定义为同步时钟标准时,它并未说明如何使用已被同步的时钟。LXI 标准利用它基于 LAN 和基于时间的触发特性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规定如何把同步定时施加到实际测试和测量应用。通过 LXI,IEEE 1588 提供作为回传并已被 LAN丢失的确定性定时。它也允许测试系统中的不同装置自主地运行复杂的事件序列,而不需要系统控制器的干预。在实用中还允许为简化同步问题给数据贴附时戳,高通道数和分布式系统特别需要这一能力。它还允许在 LAN 端口通过软件的确定性触发,以简化线缆和仪器的升级。
三类仪器
LXI 定义了三种基本设备类型,它们的差别主要是触发能力。最初设想的LXI是模块化规范,使用 1/2机架宽度和1U 或 2U 高度。通过与系统集成者的讨论,很快变成了远远超过这些模块的一致性的、基于 LAN 的仪器规范。例如全尺寸台式仪器可从 LXI 规范中一致性的 LAN、网络和触发定义获益。同样,许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应用要求装置远小于任何台式仪器,可利用以太网供电(POE),以及简化至单一 Ethernet 连接的电缆。为适应系统集成者描述的各种真实世界使用模型,LXI 规范规定了三种基本装置类型:A、B、C类。
C类是基本类,是一致性的 LAN 实现,它允许把 LAN接到仪器和模块上,保证它与其他厂商 LXI 产品有良好的兼容性。C类定义了对所有LXI设备都使用的网络接口UI和IVI API。达到这一基准的产品要粘贴 LXI标识。B类包括C类的全部能力,另外再加上 IEEE 1588定时标准。A类除包括B类和C类的全部能力外,还具有硬件触发总线。当然,任何装置都可把更多能力增加到它的基本类型上。
总结
展望测试系统的未来发展,Ethernet 将成为一个主角,因此 LXI 也将成为一个主角。行业的实际情况是系统会延续多年,集成者和系统开发者会看到被称为“混合系统”的存在。台式仪器、VXI、LXI、PXI 将共存于系统,它们通常仅是 LAN 上的一个节点。LXI 规范定义了可升级的特性和性能,允许客户在开发和设计验证阶段使用全功能的台式仪器,而在空间受限的制造环境和应用中使用模块化仪器,设计阶段所开发的软件能在整个流程中移植。
基于LAN的系统更容易配置和查错,它使用较简单的电缆,采用与对打印机和其他外设相同方式的自动发现和寻址。LXI也利用了Ethernet众多的诊断网管工具,为T&M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要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请访问LXI网址:www.lxistandard.org。
⑹ 电子测试仪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测试仪器和系统处于多总线和多接口并存的混乱时期:
GPIB、VXI、MMS、PXI、PCI、CPCI、1394、ISA、USB
SPI、SMB、I2C等多总线并存,自动测试体系出现分布式结构和多总线结构。
仪器吞并了计算机,同时又使自己成为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终端产品,这样不仅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和测试数据远距离传输,而且可实现测试硬件、软件、技术与经验以及测试信息的共享。
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可编程器件在仪器当中的普遍使用,不仅保护了自己的技术专利,更重要是改变了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DSP的使用,大大简化了仪器中频电路,提高仪器性能指标。
计算机系统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人们设计思想,对设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测试仪器可以直接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成果,使仪器的更新换代速度与计算机保持同步。
国内测试仪器的总体技术水平:
通用台式仪器:微波毫米波仪器门类基本齐全,宽带同轴仪器到40GHz,毫米波波导仪器到110GHz;光纤仪器门类齐全;通信仪器测试速率2.4Gb/s;数据采集仪器数字化速率到1GSa/s和带宽500MHz。
VXI总线模块化测试仪器:VXI测试模块型谱系列已初具规模,可以用于组建射频、低频和数据采集的自动测试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和故障诊断:开发研制了一批实用测试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维修测试,电路板故障诊断系统实现零的突破。
⑺ 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历程
1997年:
1997年9月,公司正式成立;
1997年12月,公司销售额为480万元。
1998年:
1998年,公司总部第一次乔迁。
1999年:
1999年5月,西安办事处成立;
1999年12月,成都办事处成立;
1999年12月,公司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大关,达1280万元。
2000年:
2000年1月,上海办事处成立。
2001年:
2001年7月,总部成立软件开发部;
2001年9月,深圳办事处成立。
2002年:
2002年,公司扩大规模,并对销售队伍职责做出重大调整,增加销售助理职位;
2002年,公司系统开发部完成航空发动机检测系统;
2002年12月,公司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大关,达5530万元。
2003年:
2003年,公司系统开发部完成第一台MWSS汽车传感器测试系统设备。
2004年:
2004年6月,公司总部第二次乔迁;
2004年12月,获得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2004年12月,公司成功推出首台自主研发的生产线测试设备。
2005年:
2005年8月,DAQ事业部成立;
2005年9月,西安办事处乔迁;
2005年6月,武汉办事处成立;
2005年12月,南京办事处成立;
2005年12月,沈阳办事处成立;
2005年12月,公司系统开发部完成Daihatsu&DPCA传感器测试系统;
2005年12月,公司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达1.13亿元。
2006年:
2006年2月,成立客服机构,隶属于市场商务部;
2006年,公司系统开发部完成雷达整机测试系统,第一次使用RF等多种技术,实现大型整机测试。
2007年:
2007年2月,一次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换证审核;
2007年5月,公司系统开发部完成ETP-1000电子装备检测系统,推出自己的检测平台;
2007年11月,公司正式提出“柔性测试技术”。
2008年:
2008年1月,泛华测控十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
2008年4月,DAQ事业部网站正式开通
2008年5月,公司发起“爱心传递”捐款活动,为5.12汶川大地震捐款;
2008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机械产品——旋转压紧机构,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08年8月,武汉办事处、成都办事处喜迁新址;
2008年10月,公司自主完成的ETP-3000软件平台、电路板测试系统软件,获得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008年11月,泛华测控子公司上海帕西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
2009年2月,南京办事处喜迁新址;
2009年3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旋转机械信号处理平台正式推向市场;
2009年4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传感器测试系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09年7月,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2009年7月,公司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区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海淀区创新企业”证书;
2009年8月,公司设计的PXI一体化机箱正式推向市场;
2009年9月,公司与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初步建立公司的法律服务体系;
2009年10月,公司顺利通过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审核,并获得会员证书。
2010年:
2010年1月,公司销售管理调整为大区管理制,设四个销售大区,分别为北方区,华东区,华中、西南区;
2010年2月,上海帕西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乔迁新址;
2010年4月,北京技术中心成立,并入住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2010年5月,公司正式推出自主课程——基础项目实践课;
2010年6月,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
2010年7月,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乔迁新址;
……
⑻ 什么是PICMG
■开放在电信成为可能
cPCI总线最初只是单一的总线标准。但当1997年PICMG将H.110 Telephony Bus增加到cPCI背板上时,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灵感,去探索“将行业专业总线移植到cPCI背板上,使单一的PCI数据传输总线演变成控制总线”的可能。
由于CompactPCI同时拥有了5个9的可靠度,和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以及可大量采用的廉价PC部件这三大“利器”,在硬件设施上有着可热插拔、抗震性强、高可用性、易使用性、可扩展性等特性,不仅可以满足电信设备的各种苛刻需求,也能极大降低设备生产和采购成本。据北京邮电大学宋俊德教授介绍,在电信领域, CompactPCI产品的应用,目前还主要集中在电信增值业务领域,比如新一代声讯平台和虚拟运营等。
目前,华为、中兴和大唐已经采用CompactPCI技术研制了一系列新产品,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林克海德采用CompactPCI构建的个性化回铃音业务,已经在山东联通、河南联通得到了应用。东进技术基于CompactPCI研制的数字中继语音卡产品,已在很多地区得到了应用。杭州三汇公司基于CompactPCI研制的语音卡产品,也在电信、金融等行业得到了应用。伟桥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与凌华科技合作,研制基于CompactPCI技术的VoIP网关产品,进军CTI市场。杭州迈可行基于CompactPCI研制的MPS2000业务交换平台,已经在上海电信得到了应用。
宋俊德教授认为,国内的电信部门在经历了建设的第一轮高潮之后,开始进入追求性价比的增值时代,新一代的通信基础设施正在酝酿、建设之中,因此,基于cPCI系统平台的增值业务在未来还有更大的开发空间。
■PXI肩挑第四代测量仪器
虽然近几年受全球信息产业萧条的影响,测试和测量领域也处于低迷时期,但PXI却异军突起,成为该领域继GPIB(IEEE488)之后成长最快的标准化技术。
在现代电子测量领域中,无疑虚拟仪器是现在和将来自动测试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区别于传统台式的、用电路实现的、功能固定的模拟仪器,虚拟仪器基于软件技术设计,通过计算机提供的强大图形环境和功能扩展能力,建立图形化的虚拟仪器面板,完成对仪器的控制、数据采集、数据测量和分析以及测量结果显示等功能。它利用工业计算机标准化、模块化、开放式体系结构,配上相应的仪器驱动软件,使计算机成为一台具有高度测试自动化能力、功能强大的仪器。虚拟仪器能通过修改软件和重新配置,实现不同的测量功能。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虚拟仪器走的是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向高速、高精度、大型自动测试设备(ATE)方向发展,即GPIB(1975)→VXI(1987)→PXI(1997)的发展路线;另一条是向高性能、低成本、普及型系统方向发展,即PC插卡(1987)→并口式(1995)→串口USB/FireWare方式(1999)的技术路线。
而PXI的技术特点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基于cPCI,其次是面向测试和测量应用设计。PXI的规格也有两种:3U和6U。3U的PXI主要应用方向将是组成便携或小型的测试、SCADA、监视与控制以及工业自动化系统。6U的PXI主要向高采样速度、高带宽、高精度、多通道容量的中、大型ATE应用发展。
PXI和VXI将在既竞争又互补中共存很长一段时间,最终PXI将取代VXI,成为主流工业标准测试平台。同时PXI将向工业自动化领域扩展,与cPCI形成优势互补,与cPCI共同奠定未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基础。
⑼ 有关mcu资料
摘要:详细介绍了基于多P89C668单片机的组合逻辑电路自动测试诊断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设计。该自动测试诊断系统采用USB接口实现计算机与诊断平台的通信,其移动式结构便于在现场进行测试,且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
关键词:自动测试诊断系统 多单片机 P89C668 USB
随着IT产业和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生产装备和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与之配套的电子测量设备必须适应这种形势。因此,综合测量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自动测试系统发展日益完善,在一些高度电子化产品、航空航天和军用武器装备中以及工业自动化、通信、光学、能源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般意义的自动测试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控制,能实现自动化测试的系统。这类系统通常是在标准的测控总线或仪器总线(CAMAC、GPIB、VXI、PXI、CAN等)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目前,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即USB)以其方便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特性及较高的传输速率,成为PC机领域广为应用的外设连接规范。本文介绍的自动测试诊断系统是以五片P89C668单片机为核心组成故障诊断平台,采用基于FT245BM USB芯片的通信卡建立计算机与测试诊断平台通信的桥梁,使其能对需要检测的组合逻辑数字电路板进行测试,并可以根据标准诊断数据库对产生故障的电路板进行自动故障定位。目前该系统能够对多种不含有不受控制的部件如CPU、存储元件、晶振、阻容式单稳态等的数字电路板进行自动测试及故障诊断,可测试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最大引脚数为96个。
1 硬件结构
该测试诊断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计算机
·USB通信电缆
·USB通信卡
·多MCU系统测试诊断平台
·微型开关电源
·散热风扇
·通道连接适配器板等
1.1 计算机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USB接口控制测试诊断平台,进而完成测试平台系统自检、通道输入/输出的定义、发送测试激励数据、接收响应数据、数据计算与分析等工作。
1.2 USB通信卡
USB通道卡是连接计算机与测试平台的桥梁。它的主要功能一方面是将计算机发送的控制命令、数据送到测试平台的主MCU,使测试平台完成各种测试任务;另一方面是将测试平台中多MCU系统的自检信息和测试结果送往计算机,以供计算机进行判断与分析。
USB通信卡是基于FTDI公司的FT8U245BM芯片组成的,具有数据传送数据高(达8Mb/s)和即插即用等优点。
1.3 多MCU系统构成的测试平台
多MCU系统由一个MCU和四个从MCU组成。所有的MCU均采用PHILIPS公司的P89C668单片机芯片,其内部有可ISP/IAP编程的64KB Flash程序存储器和8KB RAM,每个机器周期可采用六个时钟周期,是传统单片机(80C51)的两倍。在其余双工增强型UART中具有帧错误检测和自动地址识别功能,另外还具有可编程的时钟输出功能及可编程的计数器阵列(PCA)等,是PHILIPS公司MCU家庭中较为高端的产品。多MCU系统构成的测试平台如图1所示。
在本设计的多MCU系统中,各个MCU的功能如下:
(1)主机MCU的功能
·负责与PC机的通信。通信采用目前流行的USB总线通讯方式,一方面接收来自于PC机的命令与数据,另一方面向PC机发送测试数据和自检信息。
·解释来自PC机的命令,并向所有从机或者相应的从机发送。对来自PC机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发送给相应的从机。对自身的RAM进行自检。
·负责与四个从机的通信。通信为多机主-从方式,利用MCU的RxD和TxD端以全双工UART串行模式进行通信,并使用帧错误检测和自动地址识别功能。
·管理四个从机进行同步测试。主MCU利用P1口的低四位(1.4、P1.5、P1.6、P1.7)向四个从机发送同步控制信号,使得多个从机在测试过程中能够保持同步性。
(2)从机MCU1~MCU4的功能
·通过RxD端口,以串行通信方式接收来自主MCU的与自己相关的命令和数据。
·每个从机的24路I/O端口P0.0~P0.7、P1.0~P1.7和P2.0~P2.7共计96路分别与测试通道Port1~Port96相连接。根据I/O端口的设备情况,向定义的输出通道输出测试激励信号,从相应的输入通道读入测试结果并存入 相应的RAM单元。
·在被测试电路板的一个输出通道测试完毕后,将测试的结果发送到主MCU的RAM存储区,并由主MCU发往计算机。
·负责自身数据存储区RAM的自检工作。当接收到主MCU的自检命令时,对自身的RAM进行自检,并将自检结果发送到主MCU。
1.4 测试通道适配接口卡
普通的被测数字电路板是不能直接插到测试平台的测试接口上的,需要有特制的测试通道适配接口卡才能进行连接。本系统提供的接口卡是96路通道的总线结构的接口卡,可与适用了本设计的数字电路板进行连接。如果要测试其它类型的数字电路板,则需要专门定做与其配套的测试通道适配接口卡。
2 软件设计
2.1 测试平台程序设计
本系统测试平台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是基于Keil系统开发软件和TKS-668开发硬件,采用C语言与汇编语言编写的。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就是要把一个复杂的程序按整体功能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程序模块,各模块可以单独设计、编程、测试和查错,然后装配起来进行联调,最终成为一个有实用价值的程序。本系统的测试平台软件主要由系统的主程序、通信程序、测试程序和自检程序等模块组成。
2.1.1 主程序设计
主、从MCU的主程序设计流程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本系统中的四个从MCU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其主程序设计是一样的。主、从MCU在初始化中要设置的相关参数包括:串行口的方式、波特率、定时器的方式、中断等。
2.1.2 自检程序设计
主从MCU的自检是为了保证每个单片机都能正常工作,即USB和主MCU、主MCU和从MCU之间的通讯正常,并且保证每个单片机的RAM没有损坏。
主MCU和从MCU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的自检是:先由主单片机向从单片机发一串数据,然后再由从单片机把接收到的数据发回主单处机,判断两串数据的个数和内容是否一致,一致的话则说明通讯正常。同理,USB和主MCU之间通讯自检的原理也是如此。
MCU的RAM自检的原理是:对于每一个RAM的存储单元,先把一个数据写入该RAM的单元,然后再从该单元里读出一个数据,判断两者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说明该RAM单元没有损坏。
2.1.3 通讯程序设计
系统的通讯程序包括:主MCU与USB之间的通讯程序、主MCU与从MCU之间的通讯程序以及从MCU对被检测电路板的扫描程序。
主MCU的USB是通过USB的管脚D0~D7和主MCU的管脚P0.0~P0.7传递数据的。控制主要是通过USB的四个管脚:RXF、TXE、WR、/RD和主MCU的四个管脚:P1.4、P1.5、P1.6、P1.7进行的。当TXE为低且WR从0变为1时,数据写入USB;当RXF为低且/RD从1变为0时,数据从USB读到主MCU。主MCU通过P1.4和P1.5对USB的RXF和TXE进行判断,然后通过P1.6和P1.7对USB的WR和/RD进行控制传递数据。
主MCU与从MCU之间利用MCU的RxD和RxD端以全双工UART串行模式进行通信,串行通讯通过中断实现,使用了帧错误检测和自动地址识别功能。本系统的主MCU采用广播通讯方式,由特殊寄存器SADEN和SADDR逻辑或产生从机的广播地址,利用地址自动识别功能,通过发送广播地址,同时发命令与四个从MCU进行通讯。当主MCU只和单个从MCU通讯时,采用点点通讯方式,由SADEN和SADDR相与产生的特定地址来确认哪些从机被选中与主机进行通讯,不需要再进行软件查询。
从MCU对被检测电路板的扫描程序采用的是功能测试技术。为了检测某一组合逻辑电路板是否存在故障,首先把电路板插到诊断插槽上,由于每个输出端口只是与该电路板所有端口中的几个有逻辑关系,所以扫描程序只需对某个输出端口有逻辑关系的电路板的输入端口进行从全0到全1的电平激励(比如有五个输入端口,一共有2 5=32组激励)。对于有逻辑关系的输入超过七个以上时,由于工作量很大,不实行从全0到全1的激励,而是从中选择128组激励进行类似抽查的检测,然后读取输出端口,把输出结果传输到计算机内,和标准数据库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判断是否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说明电路板存在故障。
2.2 应用系统软件设计
安装在计算机上的自动测试诊断系统软件采用Visual 6.0语言编程,其主要作用是使计算机向USB接口通信卡发送测试激励数据、接收响应数据、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等。
2.3 标准诊断数据库的软件产生方法
建立标准诊断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自动故障定位。本系统可用两种方法建立标准诊断数据库:第一种方法是根据被测数字电路板的原理图,在一些EDA软件环境如Protel、Foudation、Maxplus II中通过仿真功能生成标准诊断数据库。第二种是测试功能正常的数字电路板,在特定的激励下记录该电路板的响应数据,由软件自动追加到相应的数据库中,作为今后测试该电路板的标准诊断数据库。
由于本系统所要测试诊断的电路板端口数较多,采用第二种方法不但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还要确保所测数字电路板在测试过程中功能正常,因此本系统采用第一种方法。考虑到所测的电路板为组合逻辑数字电路板,所以本系统采用Xilinx公司的Foundation F3.1i软件环境,在原理图编辑器(Schematic Editor)中输入被测数字电路板的原理图,然后在功能仿真器(Functional Simulation)r Script Editor中利用软件自带的仿真命令自动生成标准诊断数据文件,再由应用系统软件将数据导入相应的数据库。
目前一般的自动测试诊断系统通常是在标准的测控总线或仪器总线(CAMAC、GPIB、VXI、PXI、CAN等)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其成本较高、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其成本较高、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在测试过程中显得非常不方便,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工作者的需要。本文介绍的自动测试诊断系统是以五片P89C668单片机为核心组成故障诊断平台,采用基于FT245BM USB芯片的通信卡实现计算机与测试诊断平台的通信。该系统的便携式结构特别适合于现场测试,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系统的操作比较简单,只要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一定的数字电路技术基础,能够看懂一般的数字电路原理的,经过简单的技术培训,详细阅读并理解本系统的使用说明后就可以进行操作;系统硬件模块的标准化和软件模块的可复用性使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目前该测试诊断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⑽ pci 板卡ttl电路做什么用
1553B板卡 - 1553B板卡
特点
支持多种通用计算机总线:ISA, PC104, PCI, CPCI, PXI, VME, USB
单功能、多功能、单通道、双通道选择
支持Windows98/2000/xp/Linux
设置MIL-STD-1553A或MIL-STD-1553B
通讯速率支持1M、2M、4M;10M(预研中)
自动BC重试
BC支持帧重复发送
设置帧间隔和消息间隔时间
帧重复发送次数可设置为有限次和重复发送
支持时标模式
16M×16bit大容量的数据存储
RT方式下可设置非法命令表
MT方式下支持过滤功能
双冗余通道数据发送和接收
8路TTL数字量输入和输出
4路RS422电平数字量输入与输出
驱动程序:提供标准DLL,支持VC、VB、Delphi、LabVIEW、CVI等标准的开发语言
应用程序:只需安装即可使用1553板卡,实现大多数应用所需的通讯操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