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稀土现在还没涨价
保护性限产宣告失败 稀土行业亟需强势整合2010.5.31
自2010年3月与江西省政府签订战略协议起,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公司)就在谋划进驻这个有色金属大省。4月26日,中铝公司宣布与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钨控股)成立合资公司。按照双方协议,中铝公司下一步将通过增资、收购、项目投资等方式,实现对江钨控股的控股。
业界普遍认为,中铝公司高调进驻江西的目标,是稀土和钨等有色金属产业。
对于中铝公司插手南方稀土市场的意图,上述五矿集团高管表示无法理解:“这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因为就在中铝公司强势进入稀土行业的同时,政府基于控制稀土产量、增强行业集中度的调控仍在继续。
相比中铝的初来乍到,五矿集团在江西已布局7年。
2003年,五矿集团即通过下属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下称江钨集团),共同组建了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钨有限)。其中,五矿集团控股51%,直接获得了江钨集团的主要资源类资产。2008年五矿集团又联合江西赣州当地企业合资成立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而中铝公司此次合作对象江钨控股,是五矿集团合作对象江钨集团的控股公司,持有江钨集团70%的股份。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31日,成立之后取代江钨集团,成为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单位。
中铝公司与江钨控股的合作,可能影响五矿集团在江西的势力,中铝公司与五矿集团的竞争态势已然形成。早在中铝公司与江西省政府签订协议时,长江证券一位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作出判断:“五矿在江西已经布局多年,中铝想插一手,双方必然恶战。”
两大央企入赣的背后,是多年来国内稀土价格严重低估、资源大量流失、定价权缺失的惨痛现实。而无法集中采矿权所导致的恶性竞争,正是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科院院士徐光宪5月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稀土事业没有搞好。”
年届九旬的徐光宪被国内稀土界称为“稀土之父”,在他看来,稀土行业的问题是大量宝贵的资源长期低价流失。
稀土在现代工业中有“工业味精”之称,广泛应用于电子、IT、机械、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领域,尤为引人重视的是其在国防、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巨大作用。为此,美国媒体甚至评论中国掌握着其尖端武器的命门。
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占全球稀土资源的41.36%。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的稀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法国等早已主动封闭其稀土矿山,依赖进口中国稀土,日本甚至已从中国进口了可供其多年使用的稀土储备。
对于战略物资稀土,西方国家的做法显示了其长远谋略。但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中国的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价格也一直在低位运行。据徐光宪院士介绍,最具代表的是2005年的稀土价格比1990年价格下降了55%以上。
为此,徐光宪曾联名十余位院士于2006年上书决策层,要求保护正在低价流失的稀土。此次上书很快得到了批复,并由国土资源部实施限产计划,限制稀土年产量维持在8万t。在中国限产预期下,稀土价格在2006年开始回升,最高价格达到2005年的3倍。伴随着限产计划,政府又做出了限制出口、行业整合等努力。
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徐光宪院士看来,这一轮稀土保护行动已宣告失败:2009年中国的稀土产量又恢复到15万t左右,远远超过市场10万t的需求;外资企业纷纷在内蒙古等稀土产地设厂,购进原材料做简单加工后再出口,绕过中国政府出口配额的限制;2009年全球稀土市场的供应依然有90%来源于中国;而稀土的价格也已经回落到了2007年的低位水平,与徐光宪预想的价格水平相差5~10倍。
价格低估自然引发资源的大量外流。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表示,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其实都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长期从中国低价进口,根本没有考虑中国开采稀土所付出的巨大环境、资源等成本。
张安文说,目前中国的实际稀土量已经不足世界的30%。
5月13日,工信部起草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开始在网上公示,征集稀土行业的修改意见。4月20日,《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在环保部通过审议。分析人士认为,这两项政策将会限制一部分产量的释放。
B. 包钢稀土的重大事件
2012年6月投资者报报道:包钢稀土独霸北方无悬念 稀土专营发票启用,包钢稀土的飞跃扩展,更于26日两市融资买入19.82亿 包钢稀土居首。关于包钢稀土的重大增长资讯曾先后在各大主流媒体新浪财经、骑股财经、东方财富网的个股资讯栏目相聚报道。
2012年7月由于日益严格的环评与生产直接挂钩,即没有通过环评的企业将被停产。北方稀土大佬包钢稀土未通过环评虽然实质上也影响不了其生产和出口。而短期内稀土价格很难上涨,加之大部分企业都有囤货,如果对后市预期悲观抛售的话,稀土价格将继续下滑。
2012年7月包钢稀土(600111)7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参与组建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C. 包钢股份未来走势如何
最近几天问“包钢股份未来走势如何”的人特别多!从这个现象你就应该判断出未来走势了股票都是悄悄的涨,等到大声喧哗的时候就是主力出货了
D. 股价最低的稀土 上市公司
中国铝业
E. 稀土金属
崔荣国
2006年世界稀土矿产品产量12.95万t,与上年持平。世界稀土矿产品消费量11万t,同比增长10%,供应量远超过需求量。主要消费国为中国、日本、美国等。预测未来几年电子、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对稀土的需求将会增加,年增长率平均可达3.2%。
一、储量和资源
已知含稀土的矿物约有200余种,但已开采利用的仅10种左右,其中轻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有磷钇矿、褐钇铌矿、钛铀矿等。除中国外,独联体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都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自2002年开始,由于中国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资源数据与以往有较大的变动,致使美国地调局估计的全球稀土储量由10000万t调整为8800万t,储量基础仍保持15000万t(表1)。世界稀土资源丰富,可长期满足世界的需求。
表4 2006年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价格 单位:美元/kg
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2006。
五、展望
近年来,稀土产品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2006年稀土的消费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产量仍然过多。美国商业通讯公司预测,今后几年全球对于稀土的需求将以平均每年3.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将达9万~10万t。届时,全世界稀土的产值将达20亿美元。增长强势的行业有电子、永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8
[2]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U.S.Geological Survey,Minerals Yearbook,2002~2006
[3]中国稀土学会年鉴,2006
[4]稀土信息,No.1~No.3,2007
[5]商显刚.2006年稀土行业分析报告.http://61.138.111.246/xxzx/pages/embed/20067417540.cd.doc
[6]天信投资公司.中国稀土行业近期形势分析.http://www.cre-ol.com/news/2008/20080904.ht
F. 稀土元素微肥在国内外施用的增产效应举例
研究稀土元素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从1933年开始的,当年前苏联托木斯克大学进行了盆裁试验,认为对作物有较大的生长刺激作用;德洛勃柯夫1935年开始对稀土的肥效比较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得出稀土使碗豆豆夹增产45.6%、萝卜、黄瓜、橡胶草等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用稀土对向日葵、甜菜、杂交玉米、大豆、西红柿等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试验结果都表现了明显的增产效益,其中小麦、玉米和大豆的鲜重比对照分别要增加19.5%,26.7%和18.2%;与此同时,前苏联对玉米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发现稀土可提高产量20%~24%,并使粗蛋白含量提高20%;日本在农业上也有应用稀土的报道,据一项专利,将研磨成细粉的褐钇钶矿(稀土矿)施入田中,不但可以根治水稻枯萎病,而且能预防白菜的软腐病。但自1974年之后,就很少见到国外有关农用稀土研究的报道。
我国的稀土农用研究是从1972年开始的,并于1979年组织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经过各地多次试验确认:稀土的某些盐类是农业上一种高超微肥,施用量微小但增产幅度较大,经济效益明显,表9-19和表9-20所列反映了不同省区试验和效益情况。
表9-19 不同省区稀土微肥试验情况
表9-20 不同省区稀土微肥使用面积和效益
据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的资料,我省研究使用稀土微肥在国内是最早的省份,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应用于水稻等粮食作物一般能增产5%~9%,应用于棉花、油菜、豆科、烟草、茶叶、甘蔗、水果、蔬菜和药材等作物可增产10%~35%,而且能稳定地增加甘蔗和水果的糖分,提高烤烟上档次的比率,提高抗病、抗寒和抗旱能力。例如1985年、1986两年对大通湖农场、北洲子农场、金盆农场和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甘蔗大面积飞机喷施稀土,甘蔗的产量增产5.83%~10.54%,平均7.54%;含糖量提高11.26%~17.34%,平均14.05%。又如在省内主要棉区(澧水流域、湘中盆地和洞庭湖平原)进行了为期4年的小区试验,皮棉增产4.2%~14.1%,平均8.86%。对辣椒施用效果也很好,1984~1985年连续两年进行了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结果如下:
1)辣椒生长发育情况明显改善,落花率降低3.8%~4.8%,单株结果数多3~4个,成熟期提前7~10d;
2)产量明显提高,据2600亩大面积示范,平均增产率达9.6%;
3)品质明显改善,维生素C增高幅度为9.0%~21.4%。
除了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所获试验资料外,省内其他地方在应用稀土方面也有显著成效,如怀化地区土肥站1984年就在水稻种植上施用,使每亩增产稻谷27.5~49.32kg,增产率比对照提高7%~11.3%;1985年和1986年全区扩大到了甘蔗、柑橘、白术、漆树等多种作物上的试验示范,面积达9000亩,两年共推广稀土550余公斤;1987年进一步扩大到十余种作物的试验和推广,面积达28862亩(甘蔗616亩、西瓜2470亩、茶叶156亩、红薯300亩、麻500亩、烟草1500亩。其他作物110亩),推广稀土1058.9公斤,全年增值121.02万元(表9-21),其中烤烟、柑橘、水稻和茶叶的增产效果明显,如表9-22,9-23,9-24,9-25所列,同时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如柑橘在形、色、气、味等方面都优于对照:表明为果形好,大小较整齐一致,果面光滑,颜色鲜艳、味甜可口,据化验含糖量增加,而酸度降低(表9-26);此外中方区亭坳乡连续8年进行了对中药白术施用稀土微肥,获得的效益按当时价格2元/kg算,扣除稀土成本,平均每亩增加收入62.76元。怀化地区通过几年实践证明,稀土农用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增产增收显著,深受农民欢迎。
表9-21 主要农作物施用稀土的经济效果
表9-22 稀土对烟草产量的影响
表9-23 稀土对柑橘产量的影响
表9-24 稀土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
表9-25 稀土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表9-26 稀土对柑橘品质的影响
由于稀土微肥的农业增产和提高品质的效应比较好而且也很稳定,已经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措施,因而近年来缺乏这方面的应用效果的报道。但自我国西部开发以来,有报道稀土磷肥在治碱削沙上有一定效果,对此2000年3月7日《科技日报》以“高科技稀土磷肥为西部开发作贡献”作了整版介绍。稀土磷肥在四川、重庆、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200多万亩,除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例如稻麦粮增产9%~15%、各类蔬菜增产10%~25%、水果增产10%~20%、烟草一等品率提高15%左右等等;同时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治理盐碱地的特殊功效。
G. 包钢股份还能涨吗亏了好几年呢
600010可以考虑长线持股
结合波段操作,适当高抛低吸降低成本
H. 今年包钢股份为什么会如此大涨
从宏观面来说 国际的铁矿钢铁的涨价推动了钢铁板块在上一轮的上涨 从基本面来说扭亏,公司正在拟议非公开发行股票收购控股股东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包钢集团巴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及相关资产的事,都为公司股价上涨提供了动因。收购资产注入后,成本优势进一步加强。白云鄂博铁矿西矿的采矿权为包钢集团所拥有,巴润矿业为包钢集团下属唯一一家负责白云鄂博铁矿西矿采矿、选矿和日常生产经营的单位。在巴润矿业注入公司前,所供应的铁矿石与上市公司的结算价格与铁矿石的采选成本相差较大,资产注入后公司的铁前成本下降90元/吨。资产注入后,公司拥有了稀土资源,西矿的岩石种类主要是白云岩,其中白云岩、板岩TR2O3的平均品位已经达工业品位的要求,因此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加上稀土题材的炒作 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 在中小盘与创业板股价高估值高价位的时候,多种因素造就了一匹大黑马。
I. 稀土卖出“土”价,会产生哪些影响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表示,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使得宝贵的资源浪费掉了。 钢铁生产中,稀土不可或缺;提升航空航天等材料的综合性能也离不开稀土,故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又因稀土金属具有良好的光电磁效应,也被称为“新材料之母”。此外,稀土还是军工“利剑”,如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航空母舰、核潜艇、战斗机等的生产都离不开稀土。 所以,稀土既重要,又值钱,还不可再生。中国要想打好手中的这张“好牌”“王牌”,就必须加强对稀土的管控。
中国稀土出口企业一度达到200多家,这还没算上盗采、走私稀土矿的黑色产业链。据业内估计,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稀土中,来源不明、生产指令性计划外的“黑稀土”,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同时,开采成本低,如中国南方特有的离子型稀土矿,是全世界最容易提取的重稀土资源。此外,从白云鄂博的稀土矿来看,成本低的秘密在于“尾矿”。 “尾矿”就是开采铁矿石剩下的矿渣。白云鄂博是铁和稀土共生,铁矿是大头,铁含量大概是34%。稀土就存在“尾矿”之中,这也是“中国稀土矿被当铁矿挖”的来源。除了储量高、成本低,缺乏集体价格谈判机制和斩不断的“黑稀土”供应链也是稀土不“稀”的重要原因。我国稀土企业虽多,但各个企业的销售并没有统一定价,且销售渠道分散。稀土企业恶性竞争,分散的卖方相互杀价,行业整体丧失市场议价能力。
J. 稀土期货 稀土金属期货
崔荣国
2004年世界稀土矿产品产量107950t,中国控制了生产总量的91%。世界稀土矿产品消费量90000t,供应量超过需求量。主要消费国为中国、日本、美国等。预测未来几年电子、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对稀土的需求将会增加,年增长率平均可达3.2%。
一、储量和资源
已知含稀土的矿物约有200余种,但已开采利用的仅10种左右,其中轻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有:磷钇矿、褐钇铌矿、钛铀矿等。除中国外,独联体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都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自2002年开始,由于中国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资源数据较以往有较大的变动,致使美国地调局估计的全球稀土储量由10000万t调整为8800万t,储量基础仍保持15000万t(表1)。世界稀土资源丰富,可长期满足世界的需求。
表4 2004年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价格单位:美元/kg
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2004。
五、展望
近年来,稀土产品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并且在2001年下半年还出现了价格战,不仅导致了某些产品价格下跌40%以上,而且给产品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迫使许多效益不好的企业破产,即便是现存的企业其大多数也在极低的利润下运作,2003年稀土的消费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产量仍然过多,导致价格持续低迷。
根据美国商业通讯公司的分析,似乎这种状况在2003年已经到达最低点,预计境况即将出现扭转。特别是随着汽车、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移动式电子装置需求的增长,稀土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尾气催化剂、永磁体和充电电池中的应用将会持续增加。在未来几年,用于永磁体以及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钕、铈的需求量将会以较大的幅度增加。Ni-MH电池、医疗设备、传感器以及牙科与外科用激光器对稀土需求也会增加。磁制冷将会商业化。掺铒光导纤维将进入新一轮需求旺期。
因此,美国商业通讯公司预测,今后几年全球对于稀土的需求将以平均每年3.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将达9万~10万t。届时,全世界稀土的产值将达20亿美元。增长强势的行业有电子、永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Rogers Euis.Rare Earths.Mining Communications Ltd.,Mining Annual Review,2005
[2]稀土信息,No.1~No.3,2005
[3]稀土信息,No.1~No.3,2006
[4]香港第二届国际稀土会议闭幕——中国稀土发展势头强劲.中国稀土在线:http://www.cre-ol.com/aboutus/meeting/0328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