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通达信的压力位与支撑位的指标公式吗望提供,谢谢!
其实,传统的布林带就是最好的压力于支撑指标了!
你在K线图输入BOOL就出来。
『贰』 求解释计算股票阻力位和支撑位的公式
0.109是一般而论,都是惯用数字,符合分布的特定标准。阻力与支撑还可以通过以前的行情判断出来,也可以通过近期最高点减去最低点,它的1/2 ,1/3 ,2/3也是比较有力的阻力和支撑位,是道氏理论的观点。
『叁』 股市中的支撑位和阻力位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在K线图上,只要最高价位在同一微小区间出现多次,则连接两个相同最高价位并延长即形成一阻力线,它形象地描述了货币在某一价位区间供应大于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当交易价位上升至这一区间时,因卖气大增,而买方又不愿追高,故价位表现为遇阻回档向下。其内在实质是: 与支撑位产生于成交密集区一样,阻力位同样出现于成交密集区。因为在这一区间有较大的累积成交量,当交易价位已在该密集区间以下时,说明已有大量的浮动亏损面,即套牢者。因此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位时,对前景看坏者急于解套平仓或获利回吐,故大量抛盘涌出,货币的供应量放大。对前景看好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短线看好,因顾忌价位已高,期望待价位回档再建仓,故跟进犹豫;另一类是中长线看好,逢低便吸。前者是不坚定的需求方,很容易会受空方打压而丧失信心,由多翻空加盟供应方;后者是坚定的需求方,虽有可能顶破阻力线,但若势单力薄,即无大成交量配合,交易价位将重回阻力线以下。故此时货币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反复多次阻力位便自然形成,并且延续时间越长,阻力越难以突破。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位时,若能有利多消息助威,且交易价位破阻力后,有成交量放大配合,则阻力位被有效突破,交易价位上一台阶,该阻力位即成了后市的支撑位。 阻力位同样也并不仅仅产生于成交密集区。当行情上升至原下跌波的50%或0.618(可用黄金分割线分析)时会出现停滞现象,并作回档调整,该停留之处即为广大投资者的又一心理阻力位。此外,阶段性的最高价位也往往是投资者难以突破的心理阻力战。 因为支撑位与阻力位均形成于成交密集区,所以同一成交密集区既是行情由下向上攀升的阻力区,又是行情由上向下滑落的支撑区。当成交密集区被突破,在行情上升过程中,一般伴随有高换手率,阻力位变换为支撑位;若有特大利多消息刺激,成交密集区被轻易突破,即骤然跳空,那么获利回吐压力增大,继续上行将面临考验,多头态势往往前功尽弃。在行情下降过程中,换手率一般不明显增大,—旦有效突破,则支撑线变换为阻力线。 在利用阻力位进行汇市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下跌趋势出现反弹,若K线之阳线较先前阴线为弱,尤其在接近阻力价位时,成交量无法放大,而后阴线迅速吃掉阳线,汇价再度下跌,这是强烈的阻力。 (2)下跌趋势出现强力反弹,阳线频频出现,多头实力坚强,即使在阻力位附近略作回档,但换手积极,则汇价必可突破阻力位,结束下跌走势。 (3)在阻力位附近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后,出现长阴线,阻力位自然有效。 (4)在阻力位附近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后,出现一根长阳线向上突破,成交量增加,低档接手有人,激励买方,汇价将再升一段。 (5)汇价由下向上突破阻力位,若成交量配合放大,说明阻力位被有效突破,行情将由下降趋势转换为上升趋势。 一般地说,在下降大趋势中,出现中级上升趋势之后,如若行情突破中级上升趋势的阻力线,则说明下降大趋势已结束;在中级下降趋势中,出现次级上升趋势后,如若行情突破次级上升趋势的阻力位,则说明中级下降趋势已结束,将依原上升大趋势继续上行。 (6)汇价由下向上冲刺阻力位,但未能突破而调头回落,则可能出现一段新的下跌行情,丛时无论盈亏,都应及时了结退场。 (7)当汇价由下向上冲击阻力位,成交量大增,则应及时做多;若虽破阻力位,但成交量未放出,则应观望,很有可能是上冲乏力、受阻回落的假突破,不能贸然跟进。
『肆』 请大师给个通达信支撑位和压力位公式指标
支撑位是取得最近八天汇价的最高位和最低位,计算出差数即可。
压力位计算公式:
1、初始价(TYP)=(当日最高价+当日最低价+当日收盘价)/3
2、HV=N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LV=N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3、初级压力线(WEKR)=TYP*2-LV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中级压力线(MIDR)=TYP+HV-LV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强力压力线(STOR)=2*HV-LV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4、初级支撑线(WEKS)=TYP*2-HV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中级支撑线(MIDS)=TYP-HV+LV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强力支撑线(STOS)=2*LV-HV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
(4)支撑位阻力位指标公式扩展阅读:
在股价运行时,阻力与支撑是可以互换的。具体地说,如果重大的阻力位被有效突破,那么该阻力位则反过来变成未来重要的支撑位;反之,如果重要的支撑位被有效击穿,则该价位反而变成今后股价上涨的阻力位了。
对某只个股而言,如果股价轻松越过了前期密集成交区,则往往是庄家控盘程度较高的标志。同时由于股价在突破阻力位后,上方已无套牢盘,上升空间被打开,这种股票是短线介入的极好品种。
股票跌破密集成交区后,密集成交区就产生大量套牢盘,股价一旦止跌回升,这些投资者就会产生解套卖出的意愿,大量的卖出会对股价上升形成一定的阻力。
『伍』 求老师给个,通达信版主图能显示支撑位压力位指标公式,
压力支撑 主图
N:=5;
E:=(HIGH+LOW+OPEN+2*CLOSE)/5;
AAA:=2*E-LOW,NODRAW;
AB:=2*E-HIGH,NODRAW;
ACC:=E+(HIGH-LOW),NODRAW;
ADD:=E-(HIGH-LOW),NODRAW;
今阻力:REF(AAA,1),COLORWHITE,NODRAW;
今支撑:REF(AB,1),COLORYELLOW,NODRAW;
明阻力:AAA,COLORCYAN,NODRAW;
明支撑:AB,COLORMAGENTA,NODRAW;
明突破:ACC,COLORGREEN,NODRAW;
明反转:ADD,COLORLICYAN,NODRAW;
{压力+支撑}
压力:MA(REF(HHV(C,30),1),2),COLORRED;
支撑:MA(REF(LLV(C,30),1),2),COLORRED;
股票公式专家团为专你解答,希望能帮属到你,祝投资顺利。
『陆』 怎么计算支撑位,阻力位
在K线图上看看就知道了。
支撑位:趋势支撑位,将个股低点连线,就是支撑线,低点逐步抬高的就是上升趋势了;一些处于箱体震荡的股票,低点位置都差不多,连线就是箱体底部的支撑;
还有一些股票在某个区域放量拉升,并成功突破打开空间,之后回洗的时候,放量的这个区域就会成为支撑位。
阻力位:与支撑位相对应。一些下降趋势的股票,高点连线,就是阻力线;箱体顶部也是阻力位,但是要注意的是箱体顶部被有效突破后会转换为支撑。
另外一些放量上涨不成功,或者说是放量出货的品种,回落之后,再次上涨,原来的那个放量高位就会成为阻力位。
一般成交密集的放量区域的支撑位和阻力位,会发生转换。阻力位被有效突破就成为了支撑位;相对应,支撑位被有效跌破,未来就是重要的阻力位。
『柒』 外汇短期支撑位、阻力位计算公式是什么
如何快速确定支撑位和阻力位?外汇交易高手这么做!
在分析外汇的时候,短期支撑和压力位经常会被提到,但是有一些新手朋友对于这个指标的运用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详细的聊一聊。
2、从形态的角度看,要等背离、头肩底或者W底等形态出现以后才考虑进场。
3、从趋势线的角度看,等小型级别的下降趋势线突破以后才考虑进场。
『捌』 股票(通达信)支撑位阻力位公式最好的
一号线:EMA(CLOSE,144);
工作线:EMA(CLOSE,14),colorFF;
二号线:EMA(CLOSE,25);
三号线:EMA(CLOSE,318);
生命线:EMA(CLOSE,453),LINETHICK2,colorFF;
五号线:EMA(CLOSE,550);
六号线:EMA(CLOSE,610);
七号线:EMA(CLOSE,730);
八号线:EMA(CLOSE,888);
九号线:EMA(CLOSE,99),colorFF00;
『玖』 如何计算阻力位,支撑位
不需计算,是客观存在的。短线看5日均线10日均线,长线看30 、60日均线。 K线图里可以看的出来的, 股价在均线下面, 那均线就是阻力 ,相反就是支撑。
如何理解均线
均线也叫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与K线相结合,对趋势和技术形态进行判断。 均线的计算是一段时间内收盘价和收盘点位的算术平均值,连续均值的连线便形成了均线。不过,这只是普通均线,它还可以衍生出加权均线、成交量均线等等。我们通常使用的都是普通均线。 均线的参数是时间,技术分析软件中往往给出缺省设置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线。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通常被称为半年线、年线(其中考虑到节假日的因素)。 由此不难看出,均线实际上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价格,即筹码成本。时间参数偏小,均线所反映的平均成本便属于短期性质,如5日、10日为短期均线;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线则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则是长期均线,反映长期成本。 在均线系统使用方面,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是趋势。短期均线上翘,说明股票或指数短期处于上升趋势。同样,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上翘,则反映中长期的上升趋势。如果不是上翘,而是下探,则显示为跌势状态。若是均线斜率不大,处于横向运行状态,则显示盘整格局。在持续性的长期升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上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下方。在持续性的长期跌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下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上方。 当然,短期、中期、长期均线有时方向并不一致。如近期的上证综合指数短期均线掉头向下,而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仍维持上行趋势。不过,后势若跌势延续时间较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走势也会发生改变。 二是交叉突破。我们可以从均线系统的交叉,判断个股或大盘可能出现的突破型走势。如2月初至3月初的上证综合指数,5日、10日、20日、30日均线距离很近,处于反复交错的汇合状态。这显示大盘在此期间失去方向感,处于震荡整理期,短期成本和中期成本十分接近。然而,通常情况下,盘整往往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否则就成了死水一潭。最终,盘整将转为突破,3月9日的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不久10日均线又上穿20日均线,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态,预示着向上突破的确立。判断跌势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线靠近10日均线,后市若相继下穿20日均线,则预示着跌势的确立。 三是发散形态。发散是指短期、中期、长期均线相互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特别是短期均线此时往往走势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翘状态,则意味着短期成本远远高于中期、长期成本,获利筹码大增,短期面临套现压力。如果是下跌状态,则说明短期成本远远低于中期、长期成本,套现压力减弱,短期面临反弹。 四是支撑位和阻力位。均线和K线结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撑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上方收阳,预示着受到短期支撑,后势仍将走高;若距离过大,则说明短期获利筹码增大,有压力。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下方收阴,说明受到短期阻力,后市跌幅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线的距离,则会有反弹出现。同样,K线在上涨或下跌的时候,触及中期或长期均线,均线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的作用。若K线跌破支撑,或突破阻力,都预示着运行趋势的确立。 当然,这里仅是谈及均线的简单使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可以结合K线自己设置时间参数,找到适合股票的参数。另外,在使用时,投资者需要结合基本面因素活学活用,不可照搬照抄。上市公司因重大实质性利好连续出现暴涨,均线系统即便极度发散,但也未必会立刻出现回落。总之,单个技术指标不是灵丹妙药,投资者在作分析时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