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对两篇文章进行meta分析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各位友人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大家经验的meta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2.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3.诊断方法评价;
4.预后估计;
5.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类型(疾病确切分型、分期) 、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 。
(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
(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联合free word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 ,SD,OVID等。
(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proci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
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
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
1.查找免费全文:
(1)在pubmed center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free full text,但是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
(2)在google中搜一下。
少 数情况下,NCBI没有提供全文的,google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本人虽然没能在google中找到一篇所需的文献,但发现了一篇非常重 要的综述,里面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文献(当然不是数据),但起码提供了一个信息,所需要的文献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老外的综述也只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样,到底找多少文献,找什么文献,心里就更有底了。
(3)免费医学全文杂志网站。www.freemedicaljournals.com。提供很过超过收费期的免费全文。
2.图书馆查馆藏目录:
包括到本校的,当然方便,使用pubmed的linkout看文献收录的数据库,就知道本校的是否有全文。其它国内高校象复旦、北大、清华等医学院的全文数据库都很全,基本上都有权限。上海的就有华东地区联目、查国内各医学院校的图书馆联目。这里给出几个:
(1)中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协会的地址:http://server14.library.imicams.ac.cn/xiehui /chengyuan.htm,进入左侧的“现刊联目”,可以看到有“现刊联目查询”和“过刊联目查询”,当然,查询结果不可全信,里面有许多错误。本人最难找的两篇文章全部给出了错误的信息(后来电话联系证实的)。
(2)再给出两个比较好的图书馆索要文献的email地址(有偿服务),但可以先提供文献,后汇钱,当然做为我们,一定要讲信誉吆。一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信息部:[email protected],电话:01066932429;
(3)二是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原上医):[email protected],联系人,周月琴,王蔚之,郑荣,电话,021-54237822,需下载文献 传递申请表(http://202.120.76.225/ill.doc)。其他的图书馆要么要求先交开户费,比如协和(500元),要么嫌麻烦,虽然网上讲过可提供有偿服务,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3.实在不行,给作者发email。这里给出一个查作者email的方法,先在NCBI中查出原文献作者的所有文章,注意不要只限于第一作 者,display,abstract, 并尽可能显示多的篇数,100,200,500。然后在网页内查找“@”,一般在@前的字母会与人名有些地方相似。再根据地址来确定是否是同一作者。
4.查找杂志的网址,给主编发信求取全文。这里我就不讲查找的方法了。
5.向国外大学里的朋友求助。国外大学的图书馆一般会通过馆际互借来查找非馆藏文献,且获得率非常高。我的三篇文献是通过这一途径得到的。
三、对文献的质量评价和数据收集
(一)研究的质量评价
对某一试验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是评价试验结果是否有效,结果是什么该结果是否适用于当地人群。下面一系列问题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系统的质量评价:
①该研究的试验设计是否明确,包括研究人群、治疗手段和结果判定方法;
②试验对象是否随机分组;
③病人的随访率是否理想及每组病人是否经过统计分析;
④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及其它研究参与者是否在研究过程中实行“盲法”;
⑤各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是否相似;
⑥除进行研究的治疗手段不同外,其它的治疗是否一致;
⑦治疗作用大小;
⑧治疗效果的评价是否准确;
⑨试验结果是否适用于当地的人群,种族差异是否影响试验结果;
⑩是否描述了所有重要的治疗结果;
治疗取得的效益是否超过了治疗的危险性和费用。系统评价者应根据上述标准进行判断,不满足标准的文献应剔除或区别对待(数据合并方法不同) ,以保证系统评价的有效性。
(二)、数据收集
研 究者应设计一个适合本研究的数据收集表格。许多电子表格制作软件如Excel 、Access ,和数据库系统软件如FoxPro 等,可以用于表格的制作。表格中应包括分组情况、每组样本数和研究效应的测量指标。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测量指标可以是率差、比数(odds) 、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包括RR 和OR) 。各研究间作用测量指标不一致,需转化为统一指标。常用的统一指标是作用大小( Effect Size , ES) ,ES 是两比较组间作用差值除以对照组或合并组的标准差。ES 无单位是其优点。
(三)、数据分析
系统评价过程中,对上述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流行病学方法称为Meta分析(Meta analysis) 。Meta 意思是more comprehensive ,即更加全面综合。
❷ 有的文章结果提示某种指标高,有的提示不高,可以做meta分析吗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学习写作meta分析,并下笔之前,我读了大量的发表在5-10分SCI期刊水平的meta分析,这个分段的meta分析,我认为选题相对有意义、写作和统计手段比较规范、对问题的讨论有深度,并且没有用到难以学习的非常规的分析方法,因此是初学者认识meta分析的最好模板。对meta分析内容与结构的充分认识,就是meta分析初学者必先掌握的“器”。同样,通过阅读大量高质量的meta(我读了应该有100-200篇的全文,搭眼浏览了500篇左右),我对META分析的内容结构有了下面的认识:
(1) META分析的内容是规范的
META分析不同于基础研究论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内容是规范的。如果两个具有相同meta分析写作经验的人分别写一篇同样题目的meta,两人成文的内容不会偏离太大。而基础研究的文章,则受科研思维影响较大,可天马行空,加一部分和减一部分,其文章档次可能天差地别。为何呢?因此META的内容是规范的,这体现在其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已被事先规定的,对科研思维要求不高,对作者对选题涉及临床问题的理解、meta分析统计方法的掌握以及SCI撰写的基本功底是主要要求。
META分析的主要内容已被“PRISMA声明”牢牢套住。PRISM对任何一个写作过meta的可能都不陌生,PRISMA声明(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由27条目及1个流程图(4个阶段)组成的,并且是目前公认的meta分析写作标准(PRISMA的介绍见下面图文,具体内容请站内自行搜索)。也许在流行病学专家、统计学专家等眼中PRISMA的最大意义是保证循证医学文章的质量;但在我看来,起码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看,PRISMA对于meta分析写作的最大意义是:他告诉了你需要写什么,只要能够在一篇文章里涵盖、体现PRISMA提到的内容,这就是一篇形式上合格的meta分析。所以,我们若能学会PRISMA的27个需要报告的内容的写作/统计、绘图、制表方法,便可完成一篇META分析。
PRISMA条目(中文版),请自行检索丁香文档,或看这里:http://d.dxy.cn/detail/4371334
我们知道,SCI论文除题目摘要外,其正文一般为: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四部分。下面,我将PRISMA报道条目按其进行整理(按照文章成文后的结构顺序):
(一)题目
(二)结构性摘要
(三)介绍(INTRODUCTION)
是什么、已知什么、要解决什么
是新的系统评价还是Updata
(四)方法(METHODS)
方案和注册(这个可以忽略)、纳入标准、信息来源
检索、研究选择、资料提取、资料条目
单个研究的偏倚评价、效应指标、合并方法、研究偏倚、其他分析
(五)结果(RESULTS)
研究选择、研究特征、单个研究的偏倚、
单个研究的结果描述、结果合并、
其他分析
(六)讨论(DISCUSSION)
证据总结、局限性、结论
(七)基金资助(FUNDING)等利益冲突声明
我们再进一步整理(一篇SCI文章中,其Introction、Methods、Results和Discussion是大标题,而methods、Results下通常有很多小标题),对于meta分析来说,小标题与PRISMA其实是一一对应的:
❸ 如何用meta分析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据我所知的文献,没有研究过这样的问题。单独比较单一指标,个人认为没有意义。
❹ 再次求助如何比较两个率的meta分析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各位友人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大家经验的meta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
❺ 两个指标的组合分析最适合用哪种分析法
两个指标的组合分析最适合用的分析法:
1、邦财务分析体系
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通过分析各分解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变动原因。
2、沃尔比重评分法
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公式为:实际分数=实际值÷标准值×权重。
❻ 如何对任意两个总体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进行比较
集中趋势指标——平均数包括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两种。
(一)静态平均数
静态平均数是根据分布数列计算而得到的一种平均数,它主要是从静态上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本章的集中趋势指标就是指静态平均数。
静态平均数根据其处理的方法不同又可以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
★数值平均数
数值平均数是一种根据分布数列的全部标志值计算而得到的平均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三种;
★位置平均数
位置平均数是一种根据标志值在分布数列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计算得到的平均数。主要包括众数和中位数两种。另外,还有分位数,分位数也是位置平均数。
(二)动态平均数
动态平均数则是根据时间序列计算而得到的一种平均数,它主要是从时间变化的动态上说明一段时期内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它的具体计算将在第九章进行详细阐述。
❼ 请教几个meta分析的问题
一:目前对代谢综合症方面的研究,例如血清总胆固醇,结果都是阳性的,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做meta分析呢?
有必要,将来有新的研究,可更新资料。
二:目前虽然关于此保健品的文章有20-30篇左右,但是研究范围比较广,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都有。如果具体到某一各确切的指标时,例如保健品对总胆固醇的影响时,可能只有不到5篇文章了。只有5篇文章能做meta分析吗?做meta分析时有没有规定最少要包含多少篇文献的?
没有具体的规定。2篇就可以进行Meta分析,做不了定量还可进行定性分析。
三: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都涉及到一个总胆固醇指标),能否放在一起做meta分析(当然是在两者之间无异质性的前提下)
不妥吧,人和动物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哈
四:如果我确定并筛选出文章,如果他们之间存在异质性,那只能做亚组分析。那如果分到某个亚组的文章只有一篇了,那这一篇还有必要继续留在这个meta分析中吗?
有必要。做亚组分析时,下结论要非常慎重。
❽ 如何进行meta分析结果的间接比较
在做meta分析时,对于计数资料有OR、RR、RD等效应指标可供选择。OR、RR、RD这些指标的选择依赖于文献的结局变量是什么指标。OR是优势比,RR是相对危险度,RD是率差,这三种指标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的专业问题来选择。在处理组阳性率比较小时,OR和RR差别不大;RR是在两个率都不太小时使用。
在对OR、RR、RD等进行分析时,Mantel-Haenszel可以使用;Peto法适用于结局变量是OR的资料,该法计算较为简单,但一般认为,OR均大于5或小于0.2时,或四格表数据很不平衡时,计算结果不理想;Fleiss法也可于OR值的计算(在只是已知各种率时使用);广义的基于方差的方法选用于对RD和RR的分析。
❾ 对于两个诊断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该怎么比较
DNA配型特异性:是指待检DNA待测物与对比物之间的明显差异。 提出第2点含义基于(医学统计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解释: 在医学统里,任何一个诊断指标
❿ 多个指标的一组数据和另一个多个指标的一组数据进行比较怎么找到两组完全相同
多个指标的话,它的一组数据和另一个多个指标的一组数据进行相比较的话,得到两组完成的那么客气不同的,因为两个是没有办法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