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交易经济学市场都是交易
不知道您提这个问题的背景或者缘由是什么,尝试回答一下。
经济学的门类很多,我了解很多经济学分支,但没听过交易经济学一说,更严谨地说,我听说过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属于科斯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经济学、组织学的方法来研究交易成本的的频率和高低,学科代表人物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姆森。
市场是交易的场所,不能说市场都是交易,市场包括交易主体、交易机制等。
❷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的性质和来源
交易成本是用来描述达成和履行合同协议的阻碍的术语。这一成本被认为是“经济系统运作的成本”(阿罗,1969:60),与讨价还价、签订契约和监督契约履行等等活动有关,这些活动都不是直接的生产性活动,而是在交易者之间协调活动的时候产生的行为。
交易成本的存在源于人类两大天性(威廉姆森,1975,1985): 第二个方面,因为至少部分个体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威廉姆森,1975,1979),交易的潜在收益有可能无法实现。尽管合作提高了从交易中得到的价值,所有交易都蕴藏潜在的冲突:每一交易者都希望从交易中攫取尽可能大的利益份额。机会主义(Opportunism)指交易者背信弃义、合同欺诈、逃避责任、规避法律、钻空子的意愿,或者其他各种为了尽可能榨取更大份额的交易产生的租金而利用交易对手弱点的意愿和行为。(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不道德,但是有限理性决定了很难区分诚实可靠的和厚颜无耻的行为,这使得对机会主义行为保持警惕成为谨慎的做法。
机会主义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1)对联合剩余最大化行为的偏离,这将导致现有合同条款下交易收益的事实上的再分配。(2)从一开始就指望榨取更有利的合同条款或者强迫重新谈判以便合乎法律地修改以前商定的条款(克莱因,1992和马斯腾,1988)。 第二种机会主义包括各类敲竹杠(hold up)的行为,涉及旨在订立新条款而不是依照现存协议行事的各种做法。第二类的机会主义行为不限于直接使交易者受益的行为,还包括为单方面行动提供更多资源的可能性,机会主义者的单方面行动会增加交易伙伴成本而有机会得到对方的让步。在契约酝酿形成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例子有杀价(haggling)和罢工(strkes)。在契约执行过程中,机会主义者可能会采取种种行为,如因为微不足道的偏差而控诉对方,虚伪地声称自己不满意,“合法的消极怠工”(working to rule),或者隐瞒相关信息以让对方违规等等[5]。因为这些伎俩通常既会给被施加者带来损失,也同样会给施加者带来损失,所以只会在以下场合应用才有利可图,即这些行为能够使现状如此之差以至于交易伙伴认为在重新谈判中让步并不比坚持原有条款更加烦琐。
机会主义行为的代价是高昂的,其原因有2个,一方面,敲交易对手的竹杠――加上对手反击的努力――是直接消耗资源的,另一方面,交易者没有达成协议或者没有采取应有的行动,会使有利可图的交易机会不能实现。问题是限制机会主义的努力,无论是事前精心设计更缜密的合同条款以保护自身利益,还是事后辅以更多的监督和检查,都不可避免的对有限理性提出了额外的苛求。结果,在选择和设计组织安排的时候,交易者面临“有限理性困境”和“机会主义威胁”两者之间的持久冲突(威廉姆森,1985)。
❸ 经济学中交易的实质有哪些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市场经济是“以维护产权,促进平等和保护自由的市场制度为基础,以自由选择、自愿交换、自愿合作为前提,以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为特点,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本质并不在于“市场”和它的“机制”与“功能”,而是与“私有”、“契约”、“独立”相对应的“产权”、“平等”、“自由”等具有鲜明价值判断特性的行为规范性质的制度,是建立一种通向文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主张和追求。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平等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的经济形态。
❹ 在政治经济学中,什么是交易,如何理解交易机制,交易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交易的结果是什么。
交易就是商品的互换。
交易发生的条件,一是产品的剩余,二是交易的意愿,三是,有交易的市场,(可能还有四是等价货币)。
交易的结果是,双方都获得利益。
为以历史的生产关系或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研究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法国的安托万·德·蒙克莱田,他在1615年出版了《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是以历史的生产关系或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一种经济范式,政治经济学是相对于一般经济学和人文经济学而言的一种特殊经济学。
(4)交易经济学扩展阅读:
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1、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生产逐渐由作坊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劳动冲突逐渐突出。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现有经济秩序的内部矛盾日益凸显。
2、面对这种情况,资本家更需要的是对现有经济秩序的捍卫。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以萨伊等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
3、19世纪上半叶,在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以西斯蒙第为代表的经济学。它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参考资料:网络-政治经济学
参考资料:网络-证券交易机制
❺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为了突出一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经济学从一个方面自发地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自觉地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的整体。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扩展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经过优化配置和再生后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本质。
(5)交易经济学扩展阅读
经济学的对象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主体来创造价值,主体和客体由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主体创造价值,主体和客体由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学出发点反映了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经济客体和经济主体的对称关系展开为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化运动,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化运动形成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展开为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❻ 什么是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TCE)
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他们认为,市场运行及资源配置有效与否,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交易的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自由度可以用交易频率和交易不确定性来衡量。交易成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定义。通常,我们可以把企业的成本可以分成三种,一是生产成本,二是管理成本,三是交易成本,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交易成本存在于企业外部,包括信息的搜寻、发布、讨价还价、谈判、签约、监督、合约执行和违约带来的一切成本。这里的交易成本就是狭义的交易成本的概念。广义的交易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所有成本,也就企业内的管理成本和企业外的交易成本。
❼ 经济学角度为什么说交易对双方都有利
有交易说明公司业务有流动性,流动性好说明企业有活力有市场份额,对双方有利
❽ 经济学是什么啊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8)交易经济学扩展阅读: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❾ 市场是什么意思用经济学解释。
市场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不但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也是自由交易行为的总称。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 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发展到经济学阶段,市场具备了两种意义,一个意义是交易场所,如传统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另一意义为交易行为的总称。即市场一词不仅仅指交易场所,还包括了所有的交易行为。从经济学意义上,所有产权发生转移和交换的关系都可以成为市场。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就是“自由放任”秩序。而之后宏观经济学反思古典理论对市场的定义,认为市场并不是“自由放任”得秩序,而是有政府干预经济“自由秩序”。
经济学认为,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平衡供求矛盾、商品交换和价值的实现,还包含了收益分配,即市场通过价格、利率、汇率、税率等经济杠杆,对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主体的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进行收益分配或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