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达信 对比量比指标公式源码
{DBLB对比量比}
GG:=VOL/SUM(REF(VOL,1),5);
ZS:=INDEXV/SUM(REF(INDEXV,1),5);
DBLB:GG/ZS;
MADBLB:MA(DBLB,5);
㈡ 能量指标的指标原理
CR指标同AR、BR指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计算公式和研判法则等,但它与AR,BR指标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理论的出发点有不同之处。CR指标的理论出发点是: 中间价是股市最有代表性的价格。
为避免AR、BR指标的不足,在选择计算的均衡价位时,CR指标采用的是上一计算周期的中间价。理论上,比中间价高的价位其能量为“强”,比中间价低的价位其能量为“弱”。CR指标以上一个计算周期(如N日)的中间价比较当前周期(如日)的最高价、最低价,计算出一段时期内股价的“强弱”,从而在分析一些股价的异常波动行情时,有其独到的功能。另外,CR指标不但能够测量人气的热度、价格动量的潜能,而且能够显示出股价的压力带和支撑带,为分析预测股价未来的变化趋势,判断买卖股票的时机提供重要的参考。
㈢ 通达信 对比强弱指标公式代码
{DBQR对比强弱}
ZS:(INDEXC-REF(INDEXC,5))/REF(INDEXC,5);
GG:(CLOSE-REF(CLOSE,5))/REF(CLOSE,5);
MADBQR1:MA(GG,10);
MADBQR2:MA(GG,20);
MADBQR3:MA(GG,60);
㈣ 能量型指标
经济学理论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迄今为止,除了普遍采用法定货币(如人民币元、美元、日元等)和黄金等相对价值尺度以外,经济学还没有确立一个真正的“绝对价值尺度”,这个“绝对价值尺度”必须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精确性,既不会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变迁而改变,也不会随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波动而转移,更不会随着各种经济事物的兴衰而动荡。而解决这个问题,是经济学最终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不仅是经济学也是所有社会科学走向自然科学化
㈤ 能量指标的分析要领
1. 运用CR指标应该综合其它技术指标共同分析。
2. 当CR由下向上穿过副地震带时,股价会专受到次级压力属。反之,当CR从上向下穿过副地震带时,股价会受到次级支撑的压力。
3. 当CR由下向上穿过主地震带时,股价会受到相对强大的压力;反之,当CR由上自下穿过主地震带时,股价会受到相对强大的支撑力。
4. CR跌穿a、b、c、d四条线,再由低点向上爬升160时,为短线获利的一个良机,应适当卖出股票。
5. CR跌至40以下时,是建仓良机。而CR高于300~400时,应注意适当减仓。
㈥ 能量指标的介绍
所谓CR指标指的就是能量指标,CR指标又叫中间意愿指标,它和AR、BR指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有自己独特的研判功能,是分析股市多空双方力量对比、把握买卖股票时机的一种中长期技术分析工具。.. 基本原理CR指标同AR、BR指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计算公式和研判法则等,但它与AR、BR指标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理论的出发点有不同之处。
㈦ 如何区分能量差异和产量差异它们具体反映那个指标
区分:
1、能量差异: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或者说是实际业务量的标准工时与生产能量的差额用标准分配率计算的金额,它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
2、产量差异:生产数量差异(Proction Volume Variance)是按实际产量标准小时计算的制造费用弹性预算额与实际分配到产品上的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具体反映:
1、能量差异:能量差异反映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偏离预算工时产生的差异。
2、产量差异:产量差异反映实际工时偏离预算工时产生的差异。
计算公式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公式解释
它指为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业量而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标准分配的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的制订,通过按其成本性态分别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个部分进行,故对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也须分开进行。
1、变动制造费用分配差异 即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是为了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业量而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与应耗费的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由于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反映了每小时业务量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脱离了标准所形成的差异,故也称为耗费差异。分配率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的限额之内。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即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是为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业量应分配的变动制造费用与已分配的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多耗用工时导致的费用增加,因此其形成原因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相同。
3、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实际数-预算数
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不同,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故其差异计算分析有别于变动费用。在计算时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以原定的预算数作为标准,实际数超过预算数即视为耗费过多,因此这一差异也称之耗费差异。
㈧ 请高师将通达信能量指标公式 改成选股公式 换手:=V*100/CAPITAL; 主力:=MA(换手,4); 大户:=MA(换手,9); 中
换手:=V*100/CAPITAL;
主力:=MA(换手,4);
主力>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