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格力集团华发集团参投FF,你看好这一轮融资吗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这汽车界我感觉最近有向娱乐圈靠拢的趋势了,就两个字荒谬,为什么呢,恒大汽车一辆车偶没有造出来,在港股的市值已经几千亿了,居然还仅次于干实事了比亚迪了,接着再来说说更厉害的,那就是贾跃亭了,当年贾跃亭的PPT在中国坑了一大堆投资者之后,转头又去了美国造车去了,就在大家万众瞩目FF汽车能够崛起的时候,后来又没了消息。
而且以目前FF91发布会的价格定位来看,起步200万的价格我估计会劝退一大批人,不过这个价格也不一定,因为现在已经距离2017年发布3年多过去了,肯定会有很大降幅,个人觉得起步价应该会在70万的样子,不过即使这样。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肯定是觉得贵了。同样的价格我可以买到更信任的产品了。反正是我就会去买特斯拉。原因就是因为不信任贾跃亭,不信任新品牌。
因此对于这轮融资我感觉投资方会失败,反正我是不看好。
❷ 格力电器上市融资后,是扩大规模还是做强技术
电器上市融资后
❸ 格力电器主要融资方式是什么呢
A股市场的公开发行股票,与别的公司单位交叉股份、公司内部内购股份,债券之类等等
❹ 格力电器股票加个融字,股价就便宜一半
不是这样的,股票名称前的融字表示该股是融资融券的标的股。股价减半是因为格力电器当天除权除息了。
❺ 格力公司的发展史
格力公司的发展历程:
1、创业阶段
1991~1993年,新成立的格力电器,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只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2万台窗式空调的生产线。
但格力人在朱江洪董事长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创业初期的种种困难,开发了一系列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了市场先机,初步树立格力品牌形象,为公司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发展阶段
1994~1996年,公司开始以抓质量为中心,提出了“出精品、创名牌、上规模、创世界一流水平”的质量方针,实施了“精品战略”,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出台了“总经理十二条禁令”,推行“零缺陷工程”。
几年的狠抓质量工作,使格力产品在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奠定了格力产品在质量上的竞争优势,创出了“格力”这一著名品牌,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口碑。1994年,董明珠总裁开始主管销售工作,凭借不断创新的营销模式,95年格力空调的产销量一举跃居全国同行第一。
3、壮大阶段
1997~2001年,公司狠抓市场开拓,董明珠总裁独创了被誉为“21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营销模式”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成为了公司制胜市场的“法宝”。
1998年公司三期工程建设完毕,2001年重庆公司投入建设,巴西生产基地投入生产,格力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为公司创造最大利润。自此产量、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国内行业领头地位,公司效益连年稳步增长,在竞争激烈的家电业内一枝独秀。
4、国际化阶段
2001年至2005年,公司提出了“争创世界第一”的发展目标,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加大拓展国际市场力度,向国际化企业发展。
2005年,公司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000万台/套,实现销售世界第一的目标,成为全球家用空调“单打冠军”。“格力空调,领跑世界”的时代已经来临!
5、创全球知名品牌阶段
格力人在成功实现“世界冠军”的目标后,2006年公司提出“打造精品企业、制造精品产品、创立精品品牌”战略,努力实践“弘扬工业精神,追求完美质量,提供专业服务,创造舒适环境”的崇高使命,朝着“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的愿景奋进。
❻ 格力电器股票属于融资融券吗
你是问格力电器是否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吧,交易所公布的名单包括该股,但具体要看你所在券商是否将其纳入券商的标的中,而且券商必须有该股作为融券券源,你才可以做融券
❼ 格力完成150亿元回购,此举有何深意
因为格力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股价。
对于格力电器来讲,本身格力电器是A股市场比较优质的股票,投资人们也非常看好格力电器。但当格力电器开始实行所谓的员工持股计划之后, A股市场的投资人普遍对格力电器的计划表示不满,甚至认为这是明显的抢钱行为,所以才会导致格力电器的股价一跌再跌,而格力电器不得不选择通过回购的方式来提振股价。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主要是关乎格力电器的股价问题,因为格力电器的股价的跌幅已经超过了25%,这个跌幅导致格力电器的主要投资人出现了重大亏损。为了进一步挽救格力电器的股价,格力公司表示将会完成150亿元的回购计划。虽然这个回购的数量非常大,但并没有抬高各类电器的股价。
❽ 格力电器停盘其间融资融券余额一直在减少是什么情况
你好,停盘期间,融资买入的交易者,一样可以卖掉其他股票,或者往账户里增转现金,直接偿还融资债务,以避免不断生息。所以融资余额会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