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屬於哪種戰略

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屬於哪種戰略

發布時間:2021-05-07 05:17:33

❶ 信用卡屬於哪種債卷

信用卡是指由銀行、金融機構或專營公司向信譽良好的持有人簽發的,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或場所進行直接消費並可在發卡銀行及聯營機構的營業網點存取款、辦理轉帳結算的一種信用憑證和支付工具。國際上通行的信用卡,一般是持卡人可在發卡銀行給予的消費信貸額度內,憑卡在指定的商店和場所購物、支付勞務費用或在指定的營業網點辦理存、取款及轉帳。它允許持卡人在信用卡賬戶上無存款時,先透支使用,然後再還款或分期還款。信用卡具有先消費,後還款;循環信用;享受免息期,可部分還款;消費可享積分等特點。

❷ 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屬於什麼機構

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是交通銀行和匯豐銀行依據戰略合作協議,在國內市場聯手發展信用卡業務的合作機構,專門負責信用卡業務。它於2012年12月05日在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松濤路80號1、2幢。

它的主要業務包括辦理本外幣信用卡的發卡業務;辦理信用卡項下的本外幣存款、貸款、結算、匯款、外匯兌換業務;代理國內外各類銀行卡的收單業務;代理國外金融機構和國際組織信用卡的發卡、付款及資金清算業務;代理其他銀行或機構信用卡發卡、收單業務的運營服務等。

(2)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屬於哪種戰略擴展閱讀:

交通銀行信用卡品種有:太平洋雙幣信用卡、太平洋Y-power信用卡、太平洋劉翔VISA信用卡、交通銀行太平洋沃爾瑪信用卡、交通銀行太平洋蘇寧電器信用卡、太平洋航空秘書卡、交通銀行香港新世界百貨信用卡和太平洋公務卡。

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融合了交通銀行全國服務網路以及匯豐銀行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支持,是一張全球信用卡。

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是交通銀行引入匯豐技術與管理,打造的信用卡產品,它匯集了全球與本土優勢,以「中國人的環球卡」為主旨,倡導消費文化和用卡體驗,提供了全球的優惠禮遇和服務。

❸ 金融機構的營業推廣有哪些形式

1.樣品:由於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融產品大多數具有無形性,所以金融機構在向客戶贈送樣品時更多的是贈送一些主體產品的附屬物品,從而吸引客戶對主題金融產品產生興趣進行購買,如工行辦理信用卡時免費贈送網上銀行U盾。

2.贈品:在客戶購買或使用金融產品時,金融機構會向客戶贈送一些小禮物以吸引其購買,如銀行在辦理信用卡時,會贈送辦卡者一些小禮品,如杯子、雨傘等。

3.消費積分:這種常用於銀行信用卡。消費者在網上或實體商店進行刷卡消費時,根據消費金額的多少會得到相應的積分。消費者可以通過積分兌換相應的禮品,積分越多,兌換禮品的價值越高。

4.折價產品:一般在金融產品成熟階段,金融企業會將其限期折價出售。

5.專有權利:即對現有客戶提供某種特殊的權益或方便。當金融市場競爭加劇時,為了推廣業務、招攬客戶,金融機構往往會採用免費服務的促銷方法。如英國渣打銀行推出的一種信用卡就可以在海外各大城市的電話上使用國際電話服務。

6.數量折扣:即按照客戶購買產品的數量或金額或積分的多少來給予優惠,方便與客戶建立一種長期的關系。

7.合作推廣:即與中間商、工商企業組成策略性銷售聯盟,共同向客戶提供一攬子的優惠措施,以擴大各自產品的銷售。例如,新加坡萬國寶通銀行推出的「空中貴賓」計劃,對持有其信用卡的客戶在乘坐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飛機時給予優惠。

8.有獎銷售:即對購買產品或服務的客戶給予相應獎勵。例如,對於信用卡用戶多有積分抽獎活動,以鼓勵客戶消費。

❹ 信用卡中心的監管部門是什麼單位

信用卡中心的監管部門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而信用卡中心是屬於銀行內部機構,銀行又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所以,信用卡中心的監管部門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4)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屬於哪種戰略擴展閱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必須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保障國家金融安全。

為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解決現行體制存在的監管職責不清晰、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強化綜合監管,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更好統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逐步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設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❺ 中國銀行信用卡市場戰略文獻綜述

中國銀行概述
中國銀行,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之一。中國銀行的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領域,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按核心資本計算,2008年中國銀行在英國《銀行家》雜志「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列第10位。

中國銀行主營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公司金融業務基於銀行的核心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系統服務。金融市場業務主要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

中國銀行全資附屬投資銀行機構——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運行平台。中銀國際在中國內地、香港及紐約、倫敦、新加坡設有分支機構,擁有高水準的專業人才隊伍、強大的機構銷售和零售網路。中銀國際全球性的管理運作,可為海內外客戶提供包括企業融資、收購兼並、財務顧問、定息收益、證券銷售、投資研究、直接投資、資產管理等在內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

中國銀行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和聯營公司經營保險業務。其中,在香港擁有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六家分公司、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東亮保險專業有限公司和堡宜投資有限公司,在內地擁有中銀保險有限公司,澳門地區有聯豐亨保險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的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在香港保險市場經營一般保險業務,業務品種齊全繁多,業務量多年位居當地同業前列。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1929年,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了中國金融業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後,中國銀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繼開設分支機構。目前,中國銀行擁有遍布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網路,其中境內機構超過10,000家,境外機構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國銀行先後成為香港、澳門的發鈔銀行。

中國銀行所屬的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銀行(香港)」或「中銀香港」),於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注冊的持牌銀行。中國銀行(香港)合並了原中銀集團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銀行的業務,並同時持有香港注冊的南洋商業銀行、集友銀行和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的股份權益,使之成為中銀香港的附屬機構。中銀香港是香港地區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也是香港銀行公會輪任主席銀行之一。重組後的中銀香港於2002年7月在香港掛牌上市。

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百年品牌,中國銀行在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創造了國內銀行業的許多第一,在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得到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在近百年輝煌的發展歷史中,中國銀行在中國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國銀行於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7年間,中國銀行先後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中國銀行以誠信為本,以振興民族金融業為己任,在艱難和戰亂的環境中拓展市場,穩健經營,銳意改革,表現出了頑強的創業精神,銀行業務和經營業績長期處於同業領先地位,並將分支機構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國近現代銀行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1949年,中國銀行成為國家指定的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994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國銀行成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與其它三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一道成為國家金融業的支柱。

2003年,中國銀行被國務院確定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試點銀行之一。圍繞「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目標,中國銀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加強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建設,整合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加快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穩步推進股份制改造工作。2004年8月26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標志著中國銀行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啟動了新的航程。

2006年6月1日、7月5日,中國銀行先後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首家A+H發行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按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市值計算,中國銀行為全球第四大銀行。

2004年7月14日,中國銀行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北京奧運會唯一的銀行合作夥伴。中國銀行將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宣傳和普及奧運精神,促進本次體育盛會圓滿成功,提升中國銀行的品牌形象。

中國銀行多年來的信譽和業績,得到了銀行同業、國內外客戶和權威媒體的廣泛認可。目前,中國銀行曾先後8次被《歐洲貨幣》評選為「中國最佳銀行」和「中國最佳國內銀行」,連續19年入選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多次被《財資》評為「中國最佳國內銀行」,被美國《環球金融》雜志評為「中國最佳貿易融資銀行」及「中國最佳外匯銀行」,被《遠東經濟評論》評為「中國地區產品服務10強企業」,被《亞洲風險》雜志評為2006年度「中國最佳銀行」。在美國知名財經雜志《財富》與世界知名的管理咨詢公司Hay(合益)集團合作評選的25家「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中,中國銀行榜上有名。在A+H資本市場整體上市後,中國銀行榮獲《投資者關系》「最佳IPO投資者關系獎」等多個重要獎項。

在近百年歲月里,中國銀行以其穩健的經營、雄厚的實力、成熟的產品和豐富的經驗,深得廣大客戶信賴,並與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中國銀行將秉承「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強化公司治理,追求卓越效益,創建國際一流大銀行」的宗旨,依託其雄厚的實力、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成熟的產品和豐富的經驗,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銀行服務,與廣大客戶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❻ 我國信用卡的發展策略

1.銀行需提高信用卡業務的戰略地位。
在發達國家,信用卡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如花旗銀行的信用卡收入就超過其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國,由於信用卡業務開展時間較短,其占銀行整體收入的比重還很小,各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重視程度都還不夠。因此,應首先提高信用卡業務的戰略地位,對其進行准確的定位,如是選擇大市場份額主導(低成本領先)還是優質客戶主導,或是針對某一細分市場進行,並對其在國內信用卡市場上短期和長期佔有的市場份額進行預期,制定長短期發展規劃。
在我國銀行目前的組織結構中,信用卡多被歸於個人金融部門下的銀行卡部所轄。但是由於傳統銀行業務的決策流程比較緩慢,而信用卡業務的運作要求高度集中和獨立。因此,應成立獨立的信用卡部門,進行獨立的成本收入核算和有針對性的人才招聘、培訓和管理,這樣才有利於提高信用卡業務在銀行整體業務的戰略地位。
2.提供個性化的信用卡產品。
要避免信用卡的同質化可首先在外觀設計上展示其個性化特徵,如有的銀行推出了透明的信用卡和照片卡;其次,發行帶有獨特個人印記的信用卡除了可以造就產品的差異化,也可以進一步保障信用卡的安全性。銀行在信用卡營銷中還應重視品牌的樹立與維護,通過創立品牌來吸引消費者,加強產品的差異性。當然,要提供個性化產品的前提需要先有針對性、准確地進行市場細分,根據各個細分市場的特點設計出個性化產品並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如廣發行率先在上海推出了「真情卡」,主打女性市場,伴以一系列的女性優惠贏得不少市場。
3.簡化申請、改善服務。
申請的便利性是吸引顧客的第一步。首先要簡化申領過程,利用互聯網便是捷徑之一:可以在銀行首頁上增加指示信用卡的標符,或在網上提供詳細介紹和申請表下載,直接提供網上申請,允許郵寄申請、郵寄卡片、上門服務等。在擔保方面可採取與擔保公司合作等靈活的擔保形式。此外還應縮簡訊用評估時間,拓寬信用卡的銷售渠道,可以通過與專業的評估和銷售公司合作,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取得較好的效果。
同時,銀行也要不斷改善用卡過程中的服務。如向用戶推薦一個自動扣繳的儲蓄賬戶,在用戶借款免息日到期之前在指定賬戶自動扣掉全部或部分還款額,這樣不但能幫助用戶賺取一定利息又免去了對忘記及時還款的擔心。
4.積極增加信用卡的附加價值。
國內銀行的常見的附加服務主要是消費積分抽獎,此外還有一卡雙幣、IP電話、銀證通等,但是各行發行的信用卡提供的附加服務仍然主要局限於以上這些簡單的附加業務,而少有真正能體現信用卡持卡人特別身份的服務。國外常見的附加服務還有飛行積分、機場貴賓休息室、在特定商戶消費的「虛擬代用幣」、個人理財軟體免費下載,開辦客戶俱樂部及交流論壇等。如花旗銀行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在全世界的香格里拉飯店享受種種優惠與貴賓待遇,在全球各大航空公司享有預定機票的種種方便,在遍布美國國內外的商店享有優惠購物的便利等。
此外,信用卡的附加值還可以通過戰略聯盟來實現,典型的如與保險公司合作,在銷售信用卡的同時配以保險產品,或與商家及其他戰略夥伴合作。如渣打銀行發行有ESPRIT渣打卡,用戶在有了信用卡同時擁有了ESPRIT的貴賓卡,可享特別優惠。銀行則可以從商戶得到返利,有助於擴大銀行的盈利能力。另外,還可與其他類型卡的發行商進行戰略聯盟。例如與CTRIP這樣的商務旅行類網站合作,不但可以提高及銷售,還可以利用其高端客戶。
5.加強政府支持共同推動信用卡業務的發展。
信用卡不但是建立國內信用體系的重要手段,而且還有助於拉動國內消費需求。因此,除了銀行方面需加強與資信公司的合作,盡快推廣個人信用的使用范圍,擴大信用卡的使用以外,政府應對信用卡業務予以支持,盡快地建立、健全全國范圍高效的信用體系,並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降低人們的預防動機,促進人們的信貸消費,提升大眾對信用卡認識,增加對信用重要性的宣傳,共同推動信用卡產業的整體快速發展

❼ 信用卡業務是不是屬於銀行的中間業務

信用卡業務是銀行的中間業務:

  1.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廣義上講「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

  2. 商業銀行在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的基礎上,利用技術、信息、機構網路、資金和信譽等方面的優勢,不運用或較少運用銀行的資財,以中間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戶辦理收付、咨詢、代理、擔保、租賃及其他委託事項,提供各類金融服務並收取一定費用的經營活動;

  3. 在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兩項傳統業務中,銀行是作為信用活動的一方參與;

  4. 而中間業務則不同,銀行不再直接作為信用活動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常實行有償服務。

❽ 信用卡屬於哪種信用形式他有什麼作用

信用卡是指由銀行、金融機構或專營公司向信譽良好的持有人簽發的,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或場所進行直接消費並可在發卡銀行及聯營機構的營業網點存取款、辦理轉帳結算的一種信用憑證和支付工具。
國際上通行的信用卡,一般是持卡人可在發卡銀行給予的消費信貸額度內,憑卡在指定的商店和場所購物、支付勞務費用或在指定的營業網點辦理存、取款及轉帳。它允許持卡人在信用卡賬戶上無存款時,先透支使用,然後再還款或分期還款。
信用卡具有先消費,後還款;循環信用;享受免息期,可部分還款;消費可享積分等特點。

❾ 信用卡的sp策略有哪些特點

1.銀行需提高信用卡業務的戰略地位。 在發達國家,信用卡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如花旗銀行的信用卡收入就超過其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國,由於信用卡業務開展時間較短,其占銀行整體收入的比重還很小,各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重視程度都還不夠。因此,應首先提高信用卡業務的戰略地位,對其進行准確的定位,如是選擇大市場份額主導(低成本領先)還是優質客戶主導,或是針對某一細分市場進行,並對其在國內信用卡市場上短期和長期佔有的市場份額進行預期,制定長短期發展規劃。 在我國銀行目前的組織結構中,信用卡多被歸於個人金融部門下的銀行卡部所轄。但是由於傳統銀行業務的決策流程比較緩慢,而信用卡業務的運作要求高度集中和獨立。因此,應成立獨立的信用卡部門,進行獨立的成本收入核算和有針對性的人才招聘、培訓和管理,這樣才有利於提高信用卡業務在銀行整體業務的戰略地位。 2.提供個性化的信用卡產品。 要避免信用卡的同質化可首先在外觀設計上展示其個性化特徵,如有的銀行推出了透明的信用卡和照片卡;其次,發行帶有獨特個人印記的信用卡除了可以造就產品的差異化,也可以進一步保障信用卡的安全性。銀行在信用卡營銷中還應重視品牌的樹立與維護,通過創立品牌來吸引消費者,加強產品的差異性。當然,要提供個性化產品的前提需要先有針對性、准確地進行市場細分,根據各個細分市場的特點設計出個性化產品並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如廣發行率先在上海推出了「真情卡」,主打女性市場,伴以一系列的女性優惠贏得不少市場。 3.簡化申請、改善服務。 申請的便利性是吸引顧客的第一步。首先要簡化申領過程,利用互聯網便是捷徑之一:可以在銀行首頁上增加指示信用卡的標符,或在網上提供詳細介紹和申請表下載,直接提供網上申請,允許郵寄申請、郵寄卡片、上門服務等。在擔保方面可採取與擔保公司合作等靈活的擔保形式。此外還應縮簡訊用評估時間,拓寬信用卡的銷售渠道,可以通過與專業的評估和銷售公司合作,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取得較好的效果。 同時,銀行也要不斷改善用卡過程中的服務。如向用戶推薦一個自動扣繳的儲蓄賬戶,在用戶借款免息日到期之前在指定賬戶自動扣掉全部或部分還款額,這樣不但能幫助用戶賺取一定利息又免去了對忘記及時還款的擔心。 4.積極增加信用卡的附加價值。 國內銀行的常見的附加服務主要是消費積分抽獎,此外還有一卡雙幣、IP電話、銀證通等,但是各行發行的信用卡提供的附加服務仍然主要局限於以上這些簡單的附加業務,而少有真正能體現信用卡持卡人特別身份的服務。國外常見的附加服務還有飛行積分、機場貴賓休息室、在特定商戶消費的「虛擬代用幣」、個人理財軟體免費下載,開辦客戶俱樂部及交流論壇等。如花旗銀行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在全世界的香格里拉飯店享受種種優惠與貴賓待遇,在全球各大航空公司享有預定機票的種種方便,在遍布美國國內外的商店享有優惠購物的便利等。 此外,信用卡的附加值還可以通過戰略聯盟來實現,典型的如與保險公司合作,在銷售信用卡的同時配以保險產品,或與商家及其他戰略夥伴合作。如渣打銀行發行有ESPRIT渣打卡,用戶在有了信用卡同時擁有了ESPRIT的貴賓卡,可享特別優惠。銀行則可以從商戶得到返利,有助於擴大銀行的盈利能力。另外,還可與其他類型卡的發行商進行戰略聯盟。例如與CTRIP這樣的商務旅行類網站合作,不但可以提高及銷售,還可以利用其高端客戶。 5.加強政府支持共同推動信用卡業務的發展。 信用卡不但是建立國內信用體系的重要手段,而且還有助於拉動國內消費需求。因此,除了銀行方面需加強與資信公司的合作,盡快推廣個人信用的使用范圍,擴大信用卡的使用以外,政府應對信用卡業務予以支持,盡快地建立、健全全國范圍高效的信用體系,並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降低人們的預防動機,促進人們的信貸消費,提升大眾對信用卡認識,增加對信用重要性的宣傳,共同推動信用卡產業的整體快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屬於哪種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金融綜合化服務 瀏覽:992
億陽信通股票走勢 瀏覽:961
福佳集團主要領導一覽 瀏覽:916
國債期貨的主要投資模式包括 瀏覽:504
貨幣及理財基金 瀏覽:170
融資方式租出固定資產折舊 瀏覽:582
新塞股份 瀏覽:393
股份公司股份回購情況 瀏覽:246
日元2017年1月份匯率 瀏覽:446
4月8日銀行匯率查詢 瀏覽:412
題材股票一覽 瀏覽:673
周生生比黃金價格貴 瀏覽:346
在西安怎麼交易期貨公司有哪些 瀏覽:69
國內信用證融資方式 瀏覽:777
天弘愛理財里有一個沒買過的基金 瀏覽:564
華斯股份股票吧 瀏覽:252
岱美股份公開發行 瀏覽:555
黃金行業研究報告 瀏覽:190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哪種好 瀏覽:510
怎麼投資銀行的黃金理財產品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