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無錫區域發展

金融機構無錫區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6-19 05:39:55

⑴ 無錫以後重點發展區域

濱湖區東絳到南方泉一片,市政府馬上要遷過來,而且要建成無錫的商業中心區。

⑵ 無錫的城市發展方向,求解

加快我市水運發展的實施意見》已正式出台,無錫市未來10年的水運發展宏圖由此確定。《意見》明確,爭取到2010年,無錫港貨物吞吐量達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100萬TEU;無錫市內河航道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狀況全面改善,實現通江入湖、連城達港的高等級溝通,到2020年,一個與其它運輸方式相協調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將初步顯現。
到2020年,無錫市內河航道結構進一步優化,以三級航道為主骨架的較高等級航道網的通達度進一步提高,並同步提高重要內河通道的安全保障度;航道網密度與無錫市在江蘇省及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地位和通道地位相適應,航道設施適度超前,形成與其它運輸方式相協調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⑶ 舉例我國現階段區域經濟模塊及發展特色,金融機構如何展開營銷

我國現階段經濟模塊及發展特色金融機構是組建發展的

⑷ 無錫以後重點的發展地區,新區怎麼樣

現在金融危機
新區不少廠子都得關門
不過有真才實學的話,前景還是可以的
北塘區現在也發展得不錯

⑸ 無錫和常州兩市,未來哪個城市發展潛力大投資哪個城市比較好

我是常州人,我看好常州,常州新聞天天看,常州正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我們不比速度,我們比
韌性!因為常州的產業布局很好。以高科技為主。而且地域廣。

⑹ 無錫市的幾個區哪個最好哪個相對差些

錫山區 是老無錫縣,私企重多,外企以台資為主,其中電動車全國著名,但近兩年不是無錫發展的重點
惠山區 這兩發展很快,也是無錫大力扶持的一個區
濱湖區 是無錫對外的窗口,環繞太湖,無錫大都數風景名勝都在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的 房價 ,已沖出雲霄
新區 工業實力最強,500強雲集,號稱中國矽谷,不過污染問題令人頭痛
南長區,崇安區, 北塘區 市區

⑺ 急求 一個關於無錫經濟社會發展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2006-10-12 15:22:48

(2006年2月18日無錫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
序 言
「十一五」時期,即2006年至2010年,是無錫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是無錫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入實現基本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是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提升戰略期,也是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調適整合關鍵期。
《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是根據《中共無錫市委關於制定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的,主要闡明「十一五」期間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發展重點和政策措施,是無錫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也是編制和實施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類專項規劃、區縣規劃、年度計劃以及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十五」回顧
「十五」以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率先發展統攬全局,以轉變增長方式為著力點,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統籌協調為基本原則,以富民為根本立足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主動適應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搶抓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難題,增創發展優勢,堅定不移地推進「兩個率先」先導區和示範區建設進程,全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綜合實力再上新台階。200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05億元,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番有餘,實現了爭先進位,「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4.4%;200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和現行匯率計算)達到6314美元。2005年財政總收入達到421.8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比「九五」期末提高5.7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81.6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4286億元,年均增長30.7%。城市影響力擴大,入圍中國內地城市綜合競爭力十強和十大活力城市、品牌經濟城市、最佳商業城市。
產業提升再顯新成效。堅持走集約發展之路,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放上先導位置,實施製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打造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服務業高地。「十五」期末,二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8.3%。積極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和設施農業等新興產業,通過培育重點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程度逐步提高。工業向集群化和高端化發展,以電子信息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200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3.4%,比「九五」期末提升13.4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層次不斷提升,商貿物流業、旅遊業、信息服務業、創意產業、房地產業發展迅猛,國家級無錫工業設計園、無錫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啟動建設。「十五」期間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6%。
改革開放再獲新突破。著眼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大力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協議注冊外資、到位注冊外資和進出口總額三項指標躋身全國大中城市前列,開放型經濟實現歷史性跨越。「十五」期間,累計分別完成協議注冊外資和到位注冊外資252.6億美元和99.0億美元,比「九五」分別增長近4倍和2.1倍;五年引進超億美元項目48個,海力士-意法半導體項目為全省最大外資項目。2005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到291.91億美元,首次躋身全國十強,其中出口總額達到155.46億美元,「十五」期間年均增幅分別為37.3%和35.8%。境外投資步伐不斷加快,2005年新批境外投資項目51個,民營企業成為「走出去」的生力軍。2005年我市與德國勒沃庫森市和義大利維琴察市正式結為友好城市。體制機制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完成了一般競爭性領域654家市屬國有(集體)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完成了312家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全面推行財政預算制度改革,343家行政事業單位全部編制部門預算。社會事業領域「管辦分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市醫院、學校、文化藝術、體育場館與訓練等4個管理中心正式運行,全市71家行業協會完成「政會脫鉤」。資本經營取得新進展,尚德太陽能實現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數從「九五」末的13家增加到32家。民營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高,22家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十五」期末,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1.2%。
城鄉建設再創新面貌。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市域城鎮體系,構築「一體兩翼、七區一體」的發展格局。實施「工業北移、城市南進」戰略,適時調整了行政區劃,有序推進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市區建成區面積由2000年的101.5平方公里擴大到2005年的193平方公里。積極推進蠡湖新城、惠山新城、錫東新城等重點地區的開發建設,建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環境工程項目,城市功能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八項重點工作,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十五」期間,488個自然村並入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農村公路建設完成480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受益率超過95%。到「十五」期末,城市化水平達到67%,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到80.4,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稱號。
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大力推進富民工程,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達到小康目標要求。到「十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6005元和8004元,年均分別增長13.2%和8.8%,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五年;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達到14.4%,恩格爾系數降到37.5%。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三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分別達到98%、97.4%、97.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到98.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7%左右。
社會事業再有新進步。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社會發展指數連續保持全省首位。科技創新工作成效明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達1.5%,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8家,專利申請量達到5621件。財政用於社會事業投入持續增長,相繼建成市圖書館、體育中心等一批公共設施項目。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2005年適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達到48%。深入挖掘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鴻山遺址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無錫成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全面強化公共衛生功能,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安全生產工作得到有效加強,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全力推進「活力無錫、富裕無錫、綠色無錫、文明無錫、法治無錫和平安無錫」建設,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都取得顯著成效。審計、外事、僑務、對台、接待、人事、人武、雙擁、民族宗教、氣象、防震減災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史志、檔案、新聞出版、廣電、民政、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有了新的發展。
「十五」時期,是無錫發展史上又一個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全市總體上建成了全面小康社會,基本實現了「第一個率先」的目標。這五年,無錫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的變化是極為顯著的,有些是根本性的轉變,有些是階段性的提升。這些歷史性的變化,為無錫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不快,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創新體系和創新機制還不完善;資源和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更為明顯;城鄉之間、經濟社會之間發展還不夠協調;體制機制還不能較好地適應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要求。這些問題和矛盾,需要在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中重點加以解決。

表1:無錫市「十五」計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十五」計劃 「十五」完成情況
1 地區生產總值增幅 % 年均10%以上 年均14.4%
2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常住人口) 美元 5000 6314
3 財政收入(口徑調整) 億元 年均增長12% —
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 億元 2000 4286
5 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 % 34 33.1
6 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長10% 年均增長27%
7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 % 35 33.4
8 R&D經費支出佔GDP比例 % 1.50 1.5
9 到位注冊外資(口徑調整) 億美元 累計75 99.0
10 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100 291.91
11 出口總額 億美元 70 155.46
12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 % 45%以上 40.9%
13 城市化水平 % 60%以上 67%
14 家庭電腦普及率 % 30 47.6
15 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 平方米 (指標內容調整) 30.3
16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 % 75 70
17 城市綠化覆蓋率 % 40 40
1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長10% 年均增長13.2%
19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長6% 年均增長8.8%
20 人口自然增長率 ‰ 2 0.67
21 城鎮登記失業率 % 5%以內 3.27 %
22 恩格爾系數 % 40%以內 37.5%
23 高中階段入學率 % 95 96.86
24 適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 % 45 48

第二節 面臨形勢
「十一五」時期,我們面臨的將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的發展環境。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將向縱深推進,國際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正在醞釀,使無錫在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上加快經濟國際化步伐;從國內看,經濟社會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加速推進,上海加快國際性中心城市建設,舉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浦東新區實施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這些為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宏觀環境;從我市看,將通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體制機制的轉型、消費結構的升級、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為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嚴峻挑戰和突出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結束和世界經濟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們將在全面加入國際分工、參與國際競爭方面面臨新局面;國內先進城市競相加快發展,我們將在創新發展模式、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方面面臨新形勢;在經濟又快又好、可持續發展方面將面臨資源和環境約束的新挑戰;在社會和諧發展方面將面臨統籌各種因素、兼顧各方利益的新要求。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牢牢抓住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把握好工業化與城市化、國際化、市場化互動關系,正確有效應對各種挑戰,抓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實現「六個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全省「兩個率先」先導區和示範區。
專欄1:「六個走在全省前列」的含義
市委十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努力實現省委、省政府對無錫提出的「六個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即在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優化經濟結構、發展民營經濟、股份經濟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快應用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節約利用能源、集約利用土地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保護環境、建設生態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強「五個統籌」、建設和諧社會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第三節 指導思想
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切實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在更高起點上實施科教興市、經濟國際化、城市化、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堅持富民強市、能快則快、又快又好發展,把創新發展模式、建設創新型城市作為主抓手,把富民優先、科教優先、環保優先、節約優先和市場導向、創新導向、規劃導向、法治導向作為主要方針,突出轉變增長方式、構建和諧社會、提高執政能力三大任務,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體制機制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確保到201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確保經濟社會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加快建設國際先進製造技術中心和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創意設計中心、職業教育中心、旅遊度假中心,努力打造最適宜投資創業的工商名城、最適宜創新創造的設計名城、最適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適宜旅遊度假的休閑名城和最富有人文特質的文化名城。
第四節 總體要求
「十一五」期間,要高起點、高標准地全面建設「五個中心」、全力打造「五個名城」,確保取得實質性突破和階段性成效。
構建「五個中心」:國際先進製造技術中心。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建成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若干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專利產品,增強高新技術的集散能力,推進國際先進製造技術中心的形成。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利用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的地理優勢,加強與區域內其他城市的交通和信息聯系,構造集聚和輻射功能強、程度高、范圍廣的區域性商貿與物流中心。區域性創意設計中心。優化整合設計、動漫和影視等優勢資源,加強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的合作與交流,努力建成以設計產業為主導、以軟體產業和動漫產業為依託的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長三角地區創意設計中心。區域性職業教育中心。優化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大力提升職業學校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水平,積極拓展職業學校教育與培訓的特色和能力,建立面向全社會開放的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努力建成區域性的職業教育中心。區域性旅遊度假中心。利用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加快發展度假休閑產業,爭創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實現由華東旅遊目的地到國內外著名旅遊度假勝地的跨越。
打造「五個名城」:最適宜投資創業的工商名城。依託雄厚的工商業基礎,繼承無錫工商文化精髓,延續和發展工商產業,營造投資創業的良好氛圍,打造最適宜投資創業的工商名城。最適宜創新創造的設計名城。弘揚創新創造精神,強化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動漫等創意產業,創新發展民間藝術,建設最適宜創新創造的設計名城。最適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充分發揮瀕臨太湖的獨特優勢,以靚山、親水、揚名、築城為重點,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提升人居生活品質,建成最適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適宜旅遊度假的休閑名城。充分利用山水、人文等資源,加快旅遊休閑區建設,實現傳統觀光旅遊向現代休閑度假旅遊轉變,努力建成最適宜旅遊度假的休閑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質的文化名城。繼承和弘揚無錫的歷史文化,凸顯吳文化和古運河文化特色,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文化底蘊和文化氛圍,建成最富有人文特質的文化名城。
第五節 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間,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圍繞建成全省「兩個率先」先導區、示範區的要求,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個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繼續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鞏固提升無錫的綜合競爭力,在省內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努力建成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科教發達、環境優美、法制健全、社會文明的和諧宜人新無錫。
增長方式不斷轉變,經濟水平明顯提升。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在2005年基礎上實現翻番,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按常住人口和現行匯率測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達到2.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十一五」期間,到位注冊外資和進出口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5%。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基本實現城鄉現代化。強化區域功能開發建設,健全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體系,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服務和資源配置功能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鄉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75%;城鎮人均擁有道路面積達到21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24%;80%左右村(鎮)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示範村(鎮)。
資源得到持續利用,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人口總規模得到適度控制,人口結構和空間分布不斷優化,資源得到循環利用、集約利用和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力爭建成國家生態城市群。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70萬人左右;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15萬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到90。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堅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3%和10%。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到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比2005年翻一番;每萬人擁有人才數1900人,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8%;三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分別達到99%和100%;恩格爾系數降到35%以內,每萬人擁有執業(助理)醫生數達到22人;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5歲。
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初步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推進「活力無錫、富裕無錫、綠色無錫、文明無錫、法治無錫和平安無錫」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全面加強,經濟社會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軌道,構建和諧社會走在全國前列,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到2010年,每萬人刑事案件發案率控制在萬分之75以內;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0%。

⑻ 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等。

1、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

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2、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3、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4、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稱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簡稱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5、信託投資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是一種以受託人的身份,代人理財的金融機構。它與銀行信貸、保險並稱為現代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經營資金和財產委託、代理資產保管、金融租賃、經濟咨詢、證券發行以及投資等。

⑼ 無錫一共七個區,分別每個區最繁華的地方在哪

無錫每個區最繁華的地方在:



一,【崇安區】


①市級中心:中山路商業街(北大街-勝利門商圈、崇安寺三陽商圈、南禪寺商圈)


②市級商圈:站前商貿城(1912酒吧街)、東門商圈(金陵、國際飯店、保利廣場)


③區級副中心:廣益新城(哥倫布廣場、萬博廣場、錫滬裝飾市場)


繁華路段:中山路、人民路、解放環路


二,【南長區】


①市級副中心:太湖廣場(凱賓斯基酒店、洲際酒店、萬豪酒店、皇冠假日酒店、華美達酒店、馬可波羅酒店、茂業城)


②市級商業街:五愛廣場數碼商圈(百腦匯、夢之島數碼港、東華數碼城)


③區級副中心:中橋(太湖半島廣場、金逸影城)


繁華路段:五愛路、清揚路


三,【北塘區】


①區級副中心:吳橋青石路商圈(金太湖沃爾瑪)


②區級商業街:北大街


繁華路段:盛岸路、青石路


四,【新區】


①市級副中心:長江北路商業街(萬科國際廣場、新區哥倫布廣場、世博廣場、新地假日廣場、茂業長江一號、寶龍城市廣場)


②區級副中心:新區中央公園(新之城購物中心、嘉禾影城)


③區級副中心:梅村錫義路商業街、梅村泰伯商城


繁華路段:長江路、旺庄路


五,【濱湖區】


①市級中心:太湖新城市民廣場CBD(未來的無錫市中心,新市府、金融城、海岸城、嘉業國貿、萬象城)


②市級副中心:河埒口(濱湖萬達廣場、喜來登酒店)


③市級副中心:蠡湖新城LBD(水上摩天輪,五星級酒店群)


六,【錫山區】


原錫山市(無錫縣)東側的區域。


七,【惠山區】


原錫山市(無錫縣)西側的區域。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無錫區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銀行貿易融資事業部 瀏覽:801
揚州市現代金融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189
境外融資登記手續 瀏覽:8
千元投資理財app 瀏覽:297
獲取匯率api 瀏覽:497
300685上市大約價格 瀏覽:143
山東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9
杠桿如何增力 瀏覽:672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
大師談外匯 瀏覽:832
公司回購股票未來如何 瀏覽:621
恆逸集團資產評估報告PDF 瀏覽:418
滾動杠桿機構的自由度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