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知道中信資本控股公司的介紹
中信資本(CITIC Capital),全稱「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CITIC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 中信資本網站: http://www. citiccapital.cn/ 中信資本(CITIC Capital),全稱「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CITIC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成立於2002年, 是一家主攻中國市場的投資管理及顧問公司。 核心業務 包括 直接投資 、 房地產基金 、 結構融資 、 資產管理 及特項投資, 旗下管理的基金總額近16億 美元 。
㈡ 中信證券全資控股的公司有哪些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證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標普指數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86家證券營業部、42家證券服務部和8家期貨營業部。
如果說是全資子公司的話,有中信金通、中信證券國際、華夏基金、金石投資、中證期貨。中信證券持有中信萬通90%以上的股權,但不是全資。
㈢ 中信證券旗下的基金公司有幾個
中信證券旗下原有中信基金公司和華夏基金公司,在去年底中信基金公司並入了華夏基金公司。
中信證券控股股東中信集團的另一家子公司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英國保誠集團等還共同合資組建了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持有其33%股權。
http://content.caixun.com/NE/00/k0/NE00k07p.shtml
㈣ 中信產業基金是麻袋財富的控股股東。那麼中信產業基金是什麼來頭呢背景實力硬不硬
中信產業基金成立於2008年6月,是國內TOP10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管理基金規模近1000億元版,截至2016年底,已累計投權資超過100家企業,其中30 多家已成功上市,戰略投資的企業有滴滴出行、餓了么等獨角獸企業。
㈤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金融業務
中信集團擁有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資產管理、期貨
等門類齊全的金融業務,金融綜合服務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2008年,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大力推進中信集團所屬金融子公司之間,以及金融子公司與非金融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協同,建立了「中信網上金融超市」,發展網上綜合金融業務,各金融子公司之間通過金融交叉產品銷售以及對重大項目進行聯合市場營銷,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在 20個地區建立了由金融子公司與非金融子公司共同參與的地方分支機構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子公司客戶、網點、銷售等資源共享;全面完成客戶信息系統的整合與遷移工作,著手規劃和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為各子公司共享客戶資源及交叉銷售創造條件。 截至 2008年末,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總資產 13,204億元,同比增長 16.6%;營業收入 750億元,同比增長 35.6%; 2008年實現利潤總額 212億元,同比增長 46.2%。 銀行業務是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信集團在中國境內控股上市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中信銀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繼續穩步推進。2010年5月,中信嘉華銀行正式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標志著購並完成後相關戰略整合進程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中信銀行國際全年實現合並稅後凈利潤10.57億港元,同比增長10.9%,在創歷史最高盈利的同時,各項經營指標均呈現健康較快的發展態勢,並購協同效應逐步體現。本行與BBVA、中信銀行國際組成的「三位一體」戰略聯盟不斷將各業務合作推向縱深,年度內本行與BBVA在汽車金融、私人銀行方面的合資項目正積極推進審批,資金資本、國際業務、養老金等領域業務合作規模也得到迅速增長。
2010年,中信銀行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首次突破200億,達215.09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0.20%。平均權益回報率(ROAE)19.29%,每股收益0.55元,分別較上年提高6.38個百分點和增長0.18元,經營效益創歷史新高;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雙降,撥備覆蓋率提升至213.51%,資產質量保持良好;總資產首次突破兩萬億,達20,813.14億元,各項存款18,724.79億元,各項貸款12,642.45億元,業務規模再上新台階。基於穩健的業績表現和良好的市場聲譽,本行在《金融時報》社聯合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共同舉辦的「金龍獎」評選中,繼2009年獲得唯一「最佳股份制商業銀行」獎項後,2010年再度蟬聯該獎項,體現了市場和業界對本行綜合競爭能力的充分肯定。
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是中信集團在香港控股經營的上市金融機構,也是中信金融業在海外的重要平台。 2008年11月5日,在中信集團的安排下,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利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香港資本市場調整的有利時機,成功實現私有化,從香港聯交所退市,消除了交叉持股,為中信集團整合旗下商業銀行業務打下了基礎。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所屬中信嘉華銀行核心業務盈利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年營業收入18億港幣,凈利潤 1.3億港幣。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紀、股票承銷、債券承銷、投行和基金等業務市場份額繼續提升,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通過完善制度、改進內部協作、建設信息平台、降低自營規模和嚴格承銷項目審核等措施,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增資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通過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嘗試拓展海外業務;成立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發起設立綿陽產業基金,進一步加快買方業務發展。2008年中信證券公司實現凈利潤73.05億元,盡管同比下降40%,但佔全行業凈利潤的比例由9%提高到約15%。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公司的主要子公司。截至2008年底,中信建投證券公司總資產358.18億元,凈資產52.14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17.39億元。中信金通證券公司總資產103.89億元,凈資產17.69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7.07億元。中信萬通證券公司總資產58.51億元,凈資產16.67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3.73億元。 中信集團與英國保誠集團各占股50%的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已在中國10個省市的30個城市開展業務,銀保業務發展較快,期繳業務比例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008年規模保費 37.1億元,新單年繳化保費 10億元,內含價值達 27.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3%、17%和43%,新單年繳化保費在外資及合資壽險公司中居第二位。
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標准組建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主要經營財產保險和健康保險等業務。中信集團持有該公司 27.62%的股份,為其主要股東之一。截至 2008年底,天安保險股份公司擁有 32家分公司、 1200家營銷網點, 2008年該公司保費規模近70億,近幾年規模保費位於中小保險公司前列。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均為中信證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截至 2008年底,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 21.9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12.2億元;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 2.6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0.48億元。 2008年中信證券公司對旗下基金業務進行整合,由華夏基金吸收合並中信基金,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
中信信託公司、英國保誠集團各持股 49%的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為 222.5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3091萬元。
㈥ 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中信產業基金(香港)前身系CJ MOTOR,CJ MOTOR 成立於2010年7月26日,注冊資本10,000港元,注冊地中國香港。
㈦ 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主要團隊成員
董事長兼CEO
劉樂飛先生現任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兼中信證券董事。
曾歷任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兼投資管理部總經理、銀河證券投資管理總部總經理、首創證券執行董事。
在中國人壽期間負責近萬億投資資產的資產負債匹配、戰略配置和投資管理,並成功主導了南方電網、廣發行、中信證券、Visa、民生銀行、中國銀聯、秦皇島港等一系列大型優質項目的股權投資, 不僅獲得了可觀的投資回報,而且在資本市場上引起廣泛影響。
除了項目投資方面的豐富經驗,劉先生在資產配置、戰略分析、風險控制等方面擁有深厚的積累,曾經帶領開發多種資產模型、指數和產品,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實現了長期穩定回報。
劉先生擁有中國社科院經濟學碩士、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總裁
吳亦兵先生現任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投資管理委員會主席和投資委員會委員。
吳亦兵先生是聯想集團董事,中國聯通顧問委員會成員,也是中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理事。
吳先生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主要協助柳傳志總裁全面負責公司日常業務運作,以及領導公司直接投資業務。吳先生曾就職於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12年,歷任全球資深董事、麥肯錫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亞太區並購整合業務總經理等職務。他服務於中國、亞洲其他地區、美國及歐洲的客戶,專注於兼並收購、並購後業務整合,和公司金融業務(投行業務)。吳先生還全程參加並領導了聯想標志性收購IBM PCD,任聯想集團首席整合官、首席戰略官、首席轉型官兼首席信息官,並負責70多個國家的並購後整合工作, 統領新公司的戰略制定、組織設計、業務流程轉型以及新戰略IT系統的建設工作,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吳亦兵先生擁有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和中國科技大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