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1個深度貧困地區是哪裡
在國家層面,主要指:
「三區」「三州」「三類人」
1、「三區」是指:
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區
2、「三州」是指:
甘肅的臨夏州、四川的涼山州和雲南的怒江州
3、「三類人」主要包括:
一是因病致貧人群,特別是重病和慢性病群體是下一步攻堅的難中之難,必須千方百計給予幫扶;
二是因災和市場行情變化返貧人員,需要提高脫貧的穩定性;
三是貧困老人,這個群體由於年齡大、病多、沒有勞動力,脫貧要有托底性的制度安排。
拓展:
中國貧困地區:
《中國貧困地區》是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本雜志,國際刊號ISSN 1006-4001,主要有尋求生存、鄉親致富等欄目,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收錄期刊。
中國貧困地區 指中國部分地區人均消費未達到全國人均消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中部地區、西部山區及西南、東北地區。包括甘肅地區,雲南,貴州的局部山區。其特徵有:自然環境惡劣;資源缺乏,基礎設施薄弱;人口增長過快,教育、衛生等基本社會服務水平太低;財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礎投入嚴重不足。
雜志概述:
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㈡ 深度貧困地區是指哪裡河南深度貧困地區指哪裡河南深度貧困村有多少個指哪些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綉花的功夫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堅決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確保西藏與全國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㈢ 為什麼說深度貧困地區仍然是攻堅最薄弱的地方、是最突出的短板
深度貧困地區令人監控薄弱的地方,我們更要堅持到底。
㈣ 如何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支持
3月5日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精準脫貧力度。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支持,中央財政新增扶貧投入及有關轉移支付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村民左香雲表示,要做好家鄉的致富帶頭人,發揮示範作用。通過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農村旅遊業等因地制宜的舉措,使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更好。
㈤ 屬於深度貧困地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什麼
屬於深度貧困地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什麼?深度貧困地區那就得脫貧,國家對脫貧非常重視。加強力度。重視起來。提早脫貧。
㈥ 如何優先滿足深度貧困地區資金安置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意見》要求,金融部門堅持新增金融資金優先滿足深度貧困地區、新增金融服務優先布設深度貧困地區,力爭2020年以前深度貧困地區貸款增速每年高於所在省(區、市)貸款平均增速,為深度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重要支撐。
《意見》強調,要拓寬深度貧困地區直接融資渠道。對深度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加快審核進度,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掛」政策,減免掛牌初費。對深度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的,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適用「即報即審」政策。
㈦ 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難點嗎
據報道,在10月10日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國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深度貧困地區是難點,未來還將加大支持力度。
報道稱,前4年已經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564萬人,年均1391萬人,5年平均下來,每年減貧人數在1300萬人以上,井岡山、蘭考縣率先脫貧,還將有一批貧困縣要宣布脫貧,貧困縣實現了歷史上第一次數量上的減少。
希望貧困地區的脫貧可以早日完成!
㈧ 作用經濟生活知識 分析國家如何實現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的
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要加大財政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稅收具有調節經濟的作用。給予貧困地區稅收優惠。
㈨ 金融扶貧如何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
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既是黨中央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地方政府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筆者認為,新時代金融業做好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應當通過金融資源把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發展產業作為重要基礎,堅持將產業脫貧與主導產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相結合,探索高效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戶脫貧的產業扶貧模式:一是重點支持產業扶貧。通過信貸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種養殖專業大戶等新型經濟體發展鏈式經營,帶動更多的農村貧困戶參與其生產經營鏈,從而脫貧致富。二是合力創新金融扶貧新路徑。積極與金融公司合作,創新金融扶貧產品,帶動深度貧困地區相關部門參與,共同開發針對貧困戶的資產增值產品,通過產品研發主體+合作社+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龍頭企業的運行模式,有效解決貧困戶無技術、無項目、貸款使用效益低下的難題。三是穩步推進就業扶貧培訓。通過信貸支持相關培訓機構,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瞄準貧困戶的勞動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性培訓和技能性培訓,提高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員技能水平,增加務工收入;通過信貸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能人帶動貧困戶勞動力外出務工,持續增加貧困戶工次性收入;通過信貸支持貧困地區企業、種養殖大戶或當地致富帶頭人,在貧困地區創辦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使其長期穩定務工,促進盡快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