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金融的目標有哪些我國公司偏向於哪個目標原因是什麼
金融公司的目標偏向於盈利,更傾向於盈利的業績。
② 你認為公司經營的目標是股東收益最大化還是利益相關者綜合收益最大化
新古典產權學派認為企業目標是追求財務業績,強調股東價值最大化理論——企業的目標就是要實現股東的價值,滿足股東的投資期望,確保股東投資收益的最大化;與新古典產權學派對應的是利益相關者學派,他們主張企業的利益應當由那些能夠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團體或個人分享,而這些團體和個人可能包括:出資者、債權人、員工、消費者、供應商、政府等等,它強調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近年來所謂客戶價值最大化、員工價值最大化等觀點都屬於利益相關者學派的一個延伸。
利益相關者的推崇者認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能否獲得長期的生存和繁榮的最好途徑是:考慮其所有戰略利益相關者並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企業的在設定自己的目標時,應該考慮到那些對自己來說十分重要的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要。其原因是利益相關者能夠影響你的組織業績,他們對你公司的發展有著十分強大的影響力」。
將戰略利益相關者納入戰略地圖的客戶維度分析,源起於利益相關者對平衡計分卡體系的理論批判。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推崇者質疑平衡計分卡的理由是:「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對於企業而言能否獲得長期生存與繁榮途徑是考慮並滿足所有重要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而一個企業僅僅關注兩到三個利益相關者仍舊缺乏長期生存和繁榮的必要條件,因為處於不同行業的企業,在同一行業中的不同企業,甚至是同一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要關注利益相關者是不一樣的,從來就不存在能夠放之四海皆準的利益相關者標桿,因此計分卡也不應當存在放之四海皆準的所謂「四個維度模板」,四個維度並不能完全、充分地描述、解釋企業的戰略」。
③ 你同意股東財富最大化是公司理財目標這種說法嗎它與你對現實生活得認識有差距嗎
這個基本是現在通行的公司理財的目標
它確實克服了原來的公司利益最大化帶來的短視
但是 如果只是強調公司股東財富的最大 可能會導致外部性的產生
比如一個化工公司 可能大量排污可以提高自己的股票價值 但是社會其他人卻要為它的行為買單 事實證明 一個偉大的有生命力的公司 並不能只把目標放在公司股票上 而是要綜合的對待 公司的股東、公司的職員、公司所在的社會大眾,把三者的利益協調起來 才是一個偉大的公司應該的目標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企業都把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但是由於存在代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許多管理者會以權謀私,爭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危害股東和其他社會人民的利益。所以這個觀念和現實社會是有一定差距的
④ 為什麼說財務管理的首要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
與利潤最大化目標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考慮了現金流量的時間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方面的短期行為,是判斷企業財務決策是否正確的標准,因此說財務管理的首要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⑤ 將股東利益最大化作為公司目標 對公司金融決策有何影響
只考慮自身利益,忽略客戶利益
⑥ 請問股東的目標是什麼
因為我們人人都是股東,因而人人都是為了賺取人民幣,公司好了我們持有股票,公司業績下滑,我們就賣出股票。
⑦ 企業經營目標是董事會和股東會提出
公司法裡面的股東會和董事會有以下區別:
一、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依法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三)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四)審議批准監事會報告;
(五)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修改本章程;
(十一)對公司聘用、解聘會計師事務所作出決議;
(十二)審議批准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擔保事項;
(十三)審議公司在一年內購買、出售重大資產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30%的事項;
(十四)審議批准變更募集資金用途事項;
(十五)審議股權激勵計劃;
(十六)審議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或本章程規定應當由股東大會決定的其他事項。
二、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
董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股東大會,並向股東大會報告工作;
(二)執行股東大會的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訂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發行債券或其他證券及上市方案;
(七)擬訂公司重大收購、收購本公司股票或者合並、分立、解散及變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八)在股東大會授權范圍內,決定公司對外投資、收購出售資產、資產抵押、對外擔保事項、委託理財、關聯交易等事項;
(九)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十)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董事會秘書;根據經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等高級管理人員,並決定其報酬事項和獎懲事項;
(十一)制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二)制訂本章程的修改方案;
(十三)管理公司信息披露事項;
(十四)向股東大會提請聘請或更換為公司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
(十五)聽取公司經理的工作匯報並檢查經理的工作;
(十六)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或本章程授予的其他職權。
⑧ 公司上市的目的是為了股東套現還是融資
這個理解可能存在誤區。
公司融資:國內公司IPO上市一般是通過發行新股並向公眾招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成本後進入公司募集資金專用戶,屬於公司資產。由此實現公司融資。(股東在鎖定期解禁後可通過二級市場實現套現,同時可通過股權質押套現)
混合形式:公司IPO也以(發行新股+原始股東轉讓原始股)方式形式發行,
此種混合發行方式,既實現公司融資,同時實現股東收獲變現股權的願望。
股東套現:股東在公司上市後,鎖定期解禁後,可通過二級市場實現套現。
⑨ 為什麼企業的目標是股東價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和股東價值最大化是財務管理目標的兩種形式,不同的企業採取的財務管理目標不同,有些企業採取利潤最大化,有些企業採取股東價值最大化。
不過由於利潤最大化沒有考慮投入、沒有考慮時間價值、沒有考慮風險,存在許多缺點,所以理論上教材通常採用股東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