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泰和縣金融機構

泰和縣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7-08 11:12:36

⑴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和縣支行怎麼樣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和縣支行是2003-12-17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城工農兵大道。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和縣支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826862277054J,企業法人蘭德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和縣支行的經營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提供保管箱服務;代理資金清算;各類匯兌業務;代理政策性銀行、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機構貸款業務;貸款承諾;組織或參加銀團貸款;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外匯票據承兌和貼現;外匯擔保;代理發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代理買賣外匯;結匯、售匯;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企業、個人財務顧問服務;證券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存管業務;企業年金託管業務;代理開放式基金業務;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業務;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管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以上項目憑有效許可證經營);保險兼業代理業務(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日,具體業務以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為准)。(國家有專項規定的除外)。在江西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871995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50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和縣支行更多信息和資訊。

⑵ 江西省泰和縣農業銀行貨款多少利率

建議撥打農業銀行的客服電話95599找人工客服,他們通過銀行內部資料庫可以告訴你最准確詳細的信息。

⑶ 揚州市廣陵區泰和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揚州市廣陵區泰和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公司於2008年11月12日於中國揚州市根據中國公司法成立為有限公司。於2012年8月10日,前身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揚州市廣陵區泰和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柏萬林
成立時間:2008-11-12
注冊資本:6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1027000084991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李典鎮北洲路

⑷ 泰和縣的經濟

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國營經濟為輔是泰和經濟的特點。泰和自古就是商業中心,「自古廬陵,咽喉蘇廣,唇齒閩浙,山川城廓壯偉,戶口繁衍,風光半蘇州」,那時,全國性的文化學術交流亦是司空見慣,黃庭堅、王陽明、朱熹、文天祥、歐陽修、蘇東坡、韓愈、王勃、羅貫中等都流連廬陵;碩大的戰國糧倉遺址訴說她遠古的富足,而那關於出產全國十分之一的「貢糧」、打造全國六分之一的官船的記載流芳千古。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是南宋(GDP佔全球的60%),在南宋經濟最繁榮的年代,廬陵的上交的財政收入佔到南宋的十分之一.
從南宋到太平天國以前,廬陵一直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南宋時期為全國首富,元明清時期僅次於蘇杭。由於近現代的戰亂,廬陵才掉出了「蘇(州)杭(州)廬(陵)揚(州)」方隊。
建國後國營經濟重點建設北方和西部工礦,泰和走出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壟斷國企為輔助的路子。非壟斷行業的國有企業都競爭不過民營企業,倒閉的倒閉,被民營企業收購的收購;移動、石油等國企為泰和的經濟發展同樣做出了巨大貢獻。
泰和縣全年生產總值(GDP)125.17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完成財政總收入17.02億元,同比凈增3億元,增長36.6%,列全市第2位、全省第28位,比上年前移1位和4位;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8億元,同比增長2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4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948元,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3.5%。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25.2:50.1:24.7調整為22.3:54.1:23.6,其中二產比重較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三產比重首次超一產。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財政總收入佔GDP的比重達12.36 %,比上年提高1.76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82.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泰和歷史上就是「江南望郡」,享有「金廬陵」的美譽。守著吉泰平原的肥沃土地和濤濤贛江密布的水網體系,泰和自古就是富饒的江南望郡。近代以來由於頻繁的戰亂和現代交通的不發達,泰和也曾淪落成為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欠發達縣,當地農民被迫大量外出到沿海打工。泰和大力發展「返鄉經濟」,把全國一流的交通優勢迅速轉化成為發達的經濟優勢成為泰和人民的強烈願望,民營經濟得到井噴式發展。泰和縣正加速融入吉安中心城市群,大力實施吉泰走廊戰略,一大批重大產業簽約並開工。
雖然泰和自古就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近代但是由於戰亂和官員的腐敗無能、泰和縣的現代工商業發展緩慢。抗日戰爭期間,大批江西省屬企業工廠和金融機構--如民生機械、中央銀行、重慶銀樓、亞細亞葯房、中國南貨店等--遷入上田,泰和工商業繁盛一時。這些企業雖在戰後遷走,但卻為泰和日後的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前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政策傾向,泰和至今沒有一家大型國家投資企業,即使到了改革開放後,泰和的大型中央企業依然為零,大量泰和農民被迫外出打工,得益於在外泰和籍人士返鄉創業,大力發展「返鄉經濟」,泰和的民營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泰和的國有企業幾乎絕跡,泰和的經濟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經濟政策為以引進外資、支持民營經濟為主。
2012年。六大產業產值占泰和縣工業經濟總量的87.3%,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泰和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總數達6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1億元、工業增加值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27.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337%,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累計投入資金2.5億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標准廠房8.2萬平方米。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5億元、工業增加值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和10%,成為全省18家、全市2家重點省級工業園之一。 泰和縣所處的吉泰平原(也叫吉泰盆地)是中國最肥沃的主要農業區之一,仍是中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並年年榮獲「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產糧先進縣」「全國商品糧基地」榮譽稱號。但由於1950年代後很長一個時期的農業政策失誤,如大煉鋼鐵運動、以糧為綱、林業承包責任制等,導致經濟結構單一。由於新修大量基礎設施,當地的農業生產得到有效發展,但是由於種田收入無法和城市務工收入相比較,大量農民外出打工,農民務農積極性不高,各個鄉鎮不同程度出現農田荒廢現象。目前農村基本上只有60歲以上老人在家務農,農村中年人都在城市務工或者轉行經商,農村青年一代大部分都不熟悉農業技能(小學→中學或職高→大學或高職→城市),農民外出打工所得收入是泰和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2年,糧食總產達11.04億斤,連續四年總產穩定在10億斤以上,實現「九連豐」;泰和烏雞、生豬、肉牛飼養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長。無公害蔬菜、井岡蜜柚、高產油茶、花卉苗木、桑果、楠木和現代煙草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全年蔬菜播種24.2萬畝、水產養殖7.28萬畝、桑果種植3000畝、煙草種植3100畝、高產油茶種植1.1萬畝,井岡蜜柚、花卉苗木、楠木分別完成整地7000畝、4000畝和5100畝。全年引進農業項目21個,福建養寶、佳和肉牛及江西正邦等一批企業成功落戶,泰和縣省市級龍頭企業達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69家。

閱讀全文

與泰和縣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貨幣去杠桿事件 瀏覽:264
鑫亞國際股票 瀏覽:174
外匯銷售電話話術 瀏覽:733
東方財富股份公司騙 瀏覽:544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662
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襄陽 瀏覽:282
上海地鐵二號線融資外資 瀏覽:333
沈陽有興業證券 瀏覽:818
公募基金金融機構免稅政策 瀏覽:501
郵政銀行理財最少多少 瀏覽:139
胡華勇國信證券簡歷 瀏覽:167
外匯1100盈利計算公式 瀏覽:591
浙商國際金融期貨 瀏覽:61
信和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954
綠豆公司股票 瀏覽:706
股票期貨書籍打包下載 瀏覽:439
深圳揚天下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258
保險公司在金融業的地位 瀏覽:880
外匯委託追討資金靠譜不 瀏覽:928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籌化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