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國務院機構改革,相關人員會怎樣變動
這個完全是上級領導和組織部門根據C部門的職能、編制來決定的人選。不是說編制不在B科室就不能去C部門,更不是編制在B科室就能去C部門。只有分流的情況下,會隨部門轉制。比如,專業經濟部門轉為經濟實體的,人員隨轉體單位分流。
㈡ 2018年因機構改革年齡超限制的人怎麼辦2019年還能參加考試嗎
因改革超齡的部分人,會有對應的解決政策的,等候通知就可以了。
能不能參加考試,這個需要到時候具體看招考公告的。各地市會有差異。
㈢ 2018年機構改革中的只出不進和人隨編制走什麼意思
雖然申請下鄉去保障所,但是估計你的編制還在醫保中心,那麼成立醫療保障局後醫保中心的職能從你單位分出去,按照人隨編制走,你應該是劃出去。
㈣ 針對2018年的機構改革,選擇不同部門分析此次改革梳理了哪些政府職能交叉權責
針對2018年的機構改革,選擇不同部門分析此次改革梳理了哪些政府職能交叉權責?針對2018年的機構改革,選擇不同部門分析此次改革梳理了哪些政府職能交叉權責?針對2018年的機構改革,選擇不同部門分析此次改革梳理了哪些政府職能交叉權責?
㈤ 2018年審計局機構改革方案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新華社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優化審計署職責,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國務院國資委部分職責劃入審計署。方案提出,把國家發改委的重大項目稽查、財政部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國資委的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審計署。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認為,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的上述相關職責,都關乎對國家重要經濟資源或行為活動的監督,納入審計署有利於把執行者和監督者相對分開,提高監督效率。
很多專業人士認為認為這項改革推進是大勢所趨。在他看來,方案所涉及的三部門相關職責實際上與審計署已有許可權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復。「將這些職能交由審計部門統一行使,有助於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他說,同時也有助於提升審計署在相關領域的監督效能,讓新時代審計監督更加科學有效。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㈥ 請問2018年機構改革之後,參公管理事業單位改革之後,是不是全部都需要公務員,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還有么
全部都需要公務員,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沒有了。
關於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分類,請大家也要消除一些模糊認識。
參公管理是解決一些機構中人員管理方式的問題。中央改革文件明確要求,認定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的依據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規定。
不以人員管理方式,即是否參公管理作為依據。
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1、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
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於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2、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
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3、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
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
㈦ 2018政府機構改革圖中有哪些具體改革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進行了7次國務院政府機構改革,力圖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國務院組成部門已由1982年的100個削減為2013年的26個。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根據該方案,改革後,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㈧ 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後國國務院共有哪些部門只列出名稱就可以。
有農業農村部。
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1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1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1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3.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25.中國人民銀行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