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著名的金融公司有哪些
德國著名的公司
1 Allianz Worldwide Insurance 安聯保險
2 DaimlerChrysler Consumer Durables 戴姆勒克萊斯勒
3 Deutsche Bank Group Banking 德意志銀行
4 Deutsche Telekom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德意志電信
5 E.ON Utilities 能源公司,業務涉及歐洲
6 Siemens Group Conglomerates 西門子
7 Munich Re Insurance 慕尼黑再保險
8 RWE Group Utilities 萊茵集團
9 Deutsche Post Transportation 德國運通
10 BMW Group Consumer Durables 寶馬
11 Volkswagen Group Consumer Durables 大眾汽車
12 BASF Group Chemicals 巴薩夫(世界第一化工企業)
13 Commerzbank Banking 商行
14 Bayer Group Chemicals 拜爾化工
15 Metro AG Retailing 麥得龍零售
16 HVB Group Banking HVB 銀行
17 ThyssenKrupp Group Conglomerates 蒂森—克虜伯
18 Eurohypo Banking 歐運銀行
19 SAP Software & Services SAP 軟體
20 Continental Consumer Durables 大陸汽車
21 EnBW-Energie Baden Utilities 巴登能源
22 Deutsche Lufthansa Transportation 德國漢莎航空
23 Hypo Real Estate Holding Diversified Financials
24 TUI Group Hotels, Restaurants & Leisure TUI 旅店
25 Celesio Health Care Equipment & Services 塞拉熱窩醫療器械
26 Merck Drugs & Biotechnology 默克醫葯生物科技
27 AMB Generali Holding Insurance AMB 保險
28 Degussa Chemicals 德古薩化工
29 Vattenfall Europe Utilities
30 MAN Group Conglomerates 德國曼股份公司
31 Schering Group Drugs & Biotechnology 雪橍醫葯 生物科技
32 Hannover Re Insurance 漢諾威再保險
33 Linde Chemicals 林德化工
34 Bankgesellschaft Berlin Banking 柏林社會銀行
35 BHW Holding Banking BHW 控股銀行
36 adidas-Salomon Household & Personal Procts 阿迪達斯
37 Porsche Consumer Durables 保時捷汽車
38 AXA Konzern Insurance AXA 保險
39 Beiersdorf Household & Personal Procts 拜耶多夫家居
40 Altana Drugs & Biotechnology阿而塔那醫葯生物科技
❷ 為什麼德國的金融中心是法蘭克福而不是柏林
因為羅斯切爾德家族的總部在法蘭克福!其實法蘭克福比華爾街還有資格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❸ 德國BaFin金融牌照監管范圍,如何申請
德國BaFin之後於2002年5月成立,而該法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個功能完整的覆蓋整個金融行業的監管機構,這也標志著德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有一次重大變化。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由三個監管機構合並而成,分別是聯邦銀行監督辦公室、聯邦證券交易監督辦公室以及聯邦保險監督辦公室。這也就意味著銀行、信貸機構、保險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經紀商以及證券交易所有了統一的國家監管
按照2016年12月BaFin的 提案,BaFin於2017年8月正式要求經紀商為他們的德國客戶提供負余額保護,使得零售客戶不能失去比他們的賬戶存款更多的資產。任何低於零餘額的杠桿交易的損失不會由交易者承擔,而是由經紀商承擔。
❹ 德國金融體系的現狀
德國是典型的銀行主導型國家,其銀行在金融體系中處於核心位置,而金融市場很不發達。由2001年的統計數據發現,股票市場總市值只佔GDP的24%,而銀行資產佔到GDP的152%。
德國的
商業銀行是全能銀行的代表。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是德國最大的三家銀行。這三家銀行為企業提供短期、長期貸款,證券承銷、財務咨詢等全方位金融服務;為個人提供儲蓄工具、消費信貸、保險產品、證券買賣等一系列產品與服務。三家銀行中,德意志銀行集團擁有自己的保險公司,另外兩家也都與保險公司結成戰略聯盟。
此外,德國還有一些特殊目的銀行,比如說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等。儲蓄銀行為收入低的人提供儲蓄工具和信用服務,其資金被用於提供抵押貸款、資助本地或區域性投資活動。只有市或轄區等地方政府才能創立儲蓄銀行,並為創立的儲蓄銀行提供擔保。儲蓄銀行體系在德國也是很大的,中央儲蓄銀行處於最上層,中間是中央儲蓄銀行所屬的12家地區性銀行,最下層是12家地區性銀行所屬的700家當地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是由存款者所有的互助組織,其成立初衷是為急需資金的工商企業提供幫助。信用合作銀行體系也由三個層次構成:1家中央銀行、3家地區性銀行和若幹家當地銀行。
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結構中,德國的公司治理是比較有特色的,它們大多數不是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公司董事會中有工會的代表,也就是說廣大職工可以在公司的重大決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金融類企業中也得到很好的體現。比如說,占銀行資產總額36%的儲蓄銀行就是為民眾服務,而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信用合作銀行也如此。雖然世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政策型金融機構,但其公司組織形式與德國是完全不同的。
德國的全能銀行制度得益於對銀行較少的監管。銀行不必建立附屬公司,甚至不必設置防火牆就可以直接承銷證券。銀行可以不受限制的代理保險業務,但要想經營保險業務就必須通過自己的附屬公司,並受到保險監督局的監管。只要投資於房地產和股票的帳面價值不超過銀行的負債,監管機構對其沒有限制,但銀行附屬公司的不動產投資不受該限制的影響。另外,銀行可以對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非金融機構也可以持有銀行股份。可見,德國金融業的經營是相當自由的。
德國工人的養老金由社會保障體系提供,國家養老金與工作年限內的平均收入掛鉤,二者的替代率較高。個人養老金體系在德國是廣泛存在的,個人養老金計劃有一個統一的繳費率,並常常是確定收益型的。在公司層次上課稅是德國養老基金的特色。由於養老金帳面上的儲備可以享受特殊優惠,並且企業可以在免稅的情況下自由運用這部分積累起來的資金,因而企業幾乎將所有的資金都表現為養老金帳戶下儲備。為保證職工養老金的發放,養老金儲備的投資所得得到養老金擔保協會的擔保。德國養老金在家庭總資產中的比例是比較小的
❺ 金融 德國留學 問題
高中畢業只能去某些德國大學的特殊預科項目。中國高中畢業的學生不具備以個人方式申請德國留學的資格。
德國大學尤其是公立大學在本科階段沒有這種專業,都是企業經濟學或者國民經濟學為主。
❻ 德國金融市場
權威解答:德國是典型的銀行主導型國家,其銀行在金融體系中處於核心位置,而金融市場很不發達。由2001年的統計數據發現,股票市場總市值只佔GDP的24%,而銀行資產佔到GDP的152%。
德國的商業銀行是全能銀行的代表。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是德國最大的三家銀行。這三家銀行為企業提供短期、長期貸款,證券承銷、財務咨詢等全方位金融服務;為個人提供儲蓄工具、消費信貸、保險產品、證券買賣等一系列產品與服務。三家銀行中,德意志銀行集團擁有自己的保險公司,另外兩家也都與保險公司結成戰略聯盟。
此外,德國還有一些特殊目的銀行,比如說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等。儲蓄銀行為收入低的人提供儲蓄工具和信用服務,其資金被用於提供抵押貸款、資助本地或區域性投資活動。只有市或轄區等地方政府才能創立儲蓄銀行,並為創立的儲蓄銀行提供擔保。儲蓄銀行體系在德國也是很大的,中央儲蓄銀行處於最上層,中間是中央儲蓄銀行所屬的12家地區性銀行,最下層是12家地區性銀行所屬的700家當地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是由存款者所有的互助組織,其成立初衷是為急需資金的工商企業提供幫助。信用合作銀行體系也由三個層次構成:1家中央銀行、3家地區性銀行和若幹家當地銀行。
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結構中,德國的公司治理是比較有特色的,它們大多數不是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公司董事會中有工會的代表,也就是說廣大職工可以在公司的重大決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金融類企業中也得到很好的體現。比如說,占銀行資產總額36%的儲蓄銀行就是為民眾服務,而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信用合作銀行也如此。雖然世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政策型金融機構,但其公司組織形式與德國是完全不同的。
德國的全能銀行制度得益於對銀行較少的監管。銀行不必建立附屬公司,甚至不必設置防火牆就可以直接承銷證券。銀行可以不受限制的代理保險業務,但要想經營保險業務就必須通過自己的附屬公司,並受到保險監督局的監管。只要投資於房地產和股票的帳面價值不超過銀行的負債,監管機構對其沒有限制,但銀行附屬公司的不動產投資不受該限制的影響。另外,銀行可以對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非金融機構也可以持有銀行股份。可見,德國金融業的經營是相當自由的。
德國工人的養老金由社會保障體系提供,國家養老金與工作年限內的平均收入掛鉤,二者的替代率較高。個人養老金體系在德國是廣泛存在的,個人養老金計劃有一個統一的繳費率,並常常是確定收益型的。在公司層次上課稅是德國養老基金的特色。由於養老金帳面上的儲備可以享受特殊優惠,並且企業可以在免稅的情況下自由運用這部分積累起來的資金,因而企業幾乎將所有的資金都表現為養老金帳戶下儲備。為保證職工養老金的發放,養老金儲備的投資所得得到養老金擔保協會的擔保。德國養老金在家庭總資產中的比例是比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