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PO上市可否有大額非金融機構借款
這個在上市前最好清理掉。
非金融機構借款不符合人行《貸款通則》的規定,盡管這個規定是80年代的了,實踐中企業間借款也很普遍,但這個規定畢竟沒有明確已經失效。做過的項目中也有這種情況的,當時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就提出讓說明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合法性。
再者,一個企業的債務融資不是通過銀行進行的,也會讓人對企業的經營和信用情況產生質疑。其實解決辦法也比較簡單,實在還是想從這兒借,那通過銀行做委託貸款或者定向貸款就可以了。
上市的過程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清理為好。
B. 非金融機構的金融部門都有哪些啊
非金融機構的金融部門指的應該是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關系部或者證券業務部門,這些部門主要負責平時報告的編制和投資者的溝通事項。
廣義來說,一般公司中的會計部門也算金融部門。
C. 上市的商業銀行有哪些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
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上市是中國經濟體制和金融體系改革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自2003年以來,我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按照財務重組、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引進戰略投資者、境內外發行上市的步驟,不斷推進改革與上市工作。目前,隨著中國農業銀行業的A+H股上市,國有銀行的上市進程已告一段落。
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從商業銀行的發展來看,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有兩種。一種是英國模式,商業銀行主要融通短期商業資金,具有放貸期限短,流動性高的特點。
即以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較高的利率放出貸款,存貸款之間的利差就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此種經營模式對銀行來說比較安全可靠。另一種是德國式,其業務是綜合式。商業銀行不僅融通短期商業資金,而且還融通長期固定資本,即從事投資銀行業務。
D. 金融機構包括什麼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版行等各類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信權托投資公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實際上構成一個體系。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創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動參與者之間推進資金流轉。
E. 中國有哪些股份制商業銀行(上市和未上市)
從1986年交通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作為第一批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試點重建至今,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伴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歷經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目前,包括6家上市公司在內,我國共有12家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已在香港成功發行上市
深發、廣發和華夏銀行在國內上市
F. 非上市銀行都有哪些
深發展、寧波、浦發、華夏、民生、招商、南京、興業、北京、農業、交通、工商、光大、建設、中國、中信十六家上市,其餘都是不上市的。
G. 非金融機構有哪些啊(企業,事業單位)
非金融機構的金融部門指的應該是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關系部或者證券業務部門,這些部門主要負責平時報告的編制和投資者的溝通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