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新沭化復合肥價格

新沭化復合肥價格

發布時間:2021-08-30 03:19:53

❶ 華北平原與西雙版納的不同點

無論是地理特徵、氣候特點、水文河流、自然資源都存在很大的差異。

一、華北平原

地貌特徵

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地勢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沖積平原,是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等所帶的大量泥沙沉積所致,多數地方的沉積厚達七八百米,最厚的開封、商丘、徐州一帶達5000米。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在擴大。

華北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淮河、灤河沖積而成。黃河下游天然地橫貫中部,分南北兩部分:南面為黃淮平原,北面為海河平原。百年來,黃河在這里填海造陸面積2300平方公里。平原還不斷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黃河三角洲地區,平均每年2~3千米。

地勢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東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自西向東微斜。主要屬於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積厚度1500~5000米左右。平原多低窪地、湖沼。集中分布在黃河沖積扇北面保定與天津大沽之間。由於黃河挾帶大量泥沙以致黃河決溢、泛濫、改道頻繁。1949年後進行了改造治理。由於春季蒸發量上升,降水量較少,河流徑流量較少,加之以人為原因,華北平原常會出現春旱的問題。


形成過程

華北平原在中生代為隆起區,局部發育了斷陷盆地;新生代斷塊活躍,古近紀形成一系列次級斷陷盆地;新近紀、第四紀堆積范圍擴大,形成連片的大平原; 同時邊緣斷塊山隆起;新生代相對下沉,形成較厚的沉積。


黃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沖積扇;沖積扇中軸淤積較高,成為分水脊,將淮、海河分隔南北。

黃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沖積扇,扇緣向東直逼魯西南山地丘陵的西側。黃河沖積扇的中軸部位淤積較高,成為華北平原上的「分水脊」,並將淮河、海河兩大水系分隔南北。歷史時期黃河頻繁遷徙,北至天津、南及蘇北的廣大平原遍受黃河影響。黃河沖積扇上尚保留有決口改道所遺留的大量沙崗、窪地、故道等地形

氣候狀況

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南部淮河流域處於向亞熱帶過渡地區,其氣溫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溫8—15℃,冬季寒冷乾燥,農作物大多為兩年三熟,南部一年兩熟。

華北平原大體在淮河以南屬於北亞熱帶濕潤氣候,以北則屬於暖溫帶濕潤或半濕潤氣候。冬季乾燥寒冷,夏季高溫多雨,春季乾旱少雨,蒸發強烈。春季旱情較重,夏季常有洪澇。年均溫和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隨緯度增加而遞減。

熱量

熱量資源較豐,可供多種類型一年兩熟種植。≥0℃積溫為4 100~5 400℃,≥10℃積溫為3 700~4 700℃,不同類型冬小麥以及蘋果、梨等溫帶果樹可安全越冬。≥0℃積溫4 600等值線是冬小麥與早熟玉米兩熟的熱量界限。≥0℃積溫大於4 800℃的地區可以麥棉套種,大於5 200℃地區可麥棉復種。

氣溫

黃淮地區年均溫14~15℃,京、津一帶降至11~12℃,南北相差3~4℃。7月均溫大部分地區26~28℃;1月均溫黃、淮地區為0℃左右,京、津一帶則為-5~-4℃。

全區0℃以上積溫為4500~5500℃,10℃以上活動積溫為3800~4900℃,無霜期190~220天。平原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南部淮河流域800~1000毫米,黃河下游平原600~700毫米,京、津一帶500~600毫米。

光照

光資源豐富,增產潛力大。本區年總輻射量為4 605~5 860兆焦耳/(米·年),年日照時數北部為2 800小時,南部為2 300小時左右。7~8月光、熱、水同季,作物增產潛力大。9~10月光照足,有利於秋收作物灌漿和棉花的吐絮成熟。

降水

降水量不夠充沛,但集中於生長旺季,地區、季節、年際間差異大。年降水量為500~900毫米。河北省中南部的衡水一帶降水量<500毫米,為易旱地區。黃河以南地區降水量為700~900毫米,基本上能滿足兩熟作物的需要。 平原西部和北部邊緣的太行山東麓、燕山南麓可達700~800毫米,冀中的束鹿、南宮、獻縣一帶僅400~500毫米。各地夏季降水可佔全年50~75%,且多暴雨,尤其在迎受夏季風的山麓地帶,暴雨常形成洪澇災害。降水年際變化甚大,年相對變率達20~30%,京、津等地甚至在30%以上。

災害

旱澇災害頻繁,限制資源優勢發揮。本區災害以旱澇為主,其中旱災最為突出,又以春旱、初夏旱、秋旱頻率最高。夏澇主要在低窪易漬地,危害重。

自然資源

植被

華北平原大部分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原生植被早被農作物所取代,僅在太行山、燕山山麓邊緣生長旱生、半旱生灌叢或灌草叢,局部溝谷或山麓丘陵陰坡出現小片落葉闊葉林;南部接近亞熱帶,散生馬尾松、朴、柘、化香樹等喬木。廣大平原的田間路旁,以禾本科、菊科、蓼科、藜科等組成的草甸植被為主。未開墾的黃河及海河一些支流泛濫淤積的沙地、沙丘上,生長有沙蓬、蟲實、蒺藜等沙生植物。平原上的湖淀窪地,不少低濕沼澤生長蘆葦,局部水域生長荊三棱、湖瓜草、蓮、芡實、菱等水生植物。在內陸鹽鹼地和濱海鹽鹼地上生長各種耐鹽鹼植物,如蒲草、珊瑚菜、鹽蓬、鹼蓬、蒔羅蒿、剪刀股等。

經濟作物

華北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穀子和甘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煙草等。華北平原是中國的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

華北平原是以旱作為主的農業區。黃河以北以二年三熟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和花生。隨灌溉事業發展,一年兩熟制面積不斷擴大。黃河以南大部分地區可一年兩熟,以兩年三熟和三年五熟為主,復種指數居華北地區首位。糧食作物也以小麥、玉米為主,20世紀70年代以來沿淮及湖窪地區擴大了水稻種植面積,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芝麻、棉花、大豆等。

華北平原還盛產蘋果、梨、柿、棗等。河流改造的成就 、農業用水提供了水源保證,特別是跨流域的引灤入津工程,緩和了天津市用水緊張的狀況;中、下游平原區開挖、疏浚了數千條大、小河道,使666.67萬公頃低窪易澇耕地基本解除洪、澇威脅,鹽鹼化的土地也顯著減少。[ 漳衛新河、子牙新河、獨流減河、永定新河的治理或開挖,使海河五大水系分流入海的泄洪能力由4600立方米/秒提高到2.47萬立方米/秒。蘇北灌溉總渠、新沂河、新沭河及淮河入江水道的開通,使水系紛亂的淮河下游平原具有較暢通的排水出路。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油、鐵礦等,有中國著名的大港油田和勝利油田。東部渤海、黃海沿岸,地面平坦,宜曬海鹽,有著名的長蘆鹽區和蘇北鹽區,以及重要的鹽鹼工業基地。

華北平原周邊富產煤炭,又在平原發現豐富的石油資源,已建成大港、勝利、華北、中原等油田。

文化資源

華北平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即為中國人口、城市高度密集和工農業較發達的地區,華夏歷史文化的中心,當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華北平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有許多古老城市,如北京、開封、安陽、鄭州、商丘、許昌、邯鄲、徐州等。

水系情況

湖泊

在黃河沖積扇前緣與魯西南山地之間,分布有東平湖、蜀山湖、南陽湖、昭陽湖、微山湖等連串湖泊,古代著名的巨野澤、菏澤、孟諸澤亦均處於扇緣地帶,但因黃河泥沙淤積,古湖沼多已消失。黃河沖積扇以南,大別山以北,地勢相對低窪,淮河自西而東流經其間。淮河平原河、湖較密,公元12~19世紀黃河奪淮期間,曾為黃河泛道;南岸支流史灌河、淠河、池河等大多平行流向東北。

大別山北麓崗谷湖窪交錯分布,發育了城西湖、城東湖、瓦埠湖等縱長形湖泊。此外,在淮河下游還分布有洪澤湖、射陽湖、高郵湖等。黃河沖積扇以北的海河平原,地貌分異較明顯,近太行山、燕山山前為海河各支流及灤河堆積的沖積扇平原,除近山麓地帶的地面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蝕切割以外,扇面上堆疊有不同時期的河流沉積物;沖積扇平原的下方則為由海河流域南北兩系河流所堆積的廣闊沖積平原,北系河流多由西北流向東南,南系河流多由西南流向東北,兩組水系在白洋淀—文安窪相匯,最後通過海河注入渤海。海河南系的沖積平原亦為黃河奪淮前北流時期的主要泛流區。渤海灣沿岸低平的海積-沖積平原,海拔多在5米以下,平原上窪地、潟湖眾多。黃河三角洲和灤河三角洲是這一平原上最大的兩個三角洲。以貝殼堤及其他海相沉積物為標志的古海岸線遺跡,表明這一低平原數千年前曾為海水所浸。

河流

平原河流眾多,黃河、淮河、海河為平原最主要河流。

水資源匱乏

華北平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456立方米/年,不足全國的1/6。地表水時空分布不均,地下水已成為華北平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石家莊、北京、邢台、邯鄲、保定、衡水、廊坊、唐山等城市的地下水開采量已佔總供水量的70%以上。[20]

2000年華北平原地下水開采量為212.0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開采量為178.4億立方米,占總開采量的84.2%。深層地下水開采量為33.6億立方米,占總開采量的15.8%。

由於多年的地下水超采,遼闊的華北平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區」。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包括淺層漏斗和深層漏斗在內的華北平原復合地下水漏斗,面積7328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2.6%;而在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在開發城市地下空間時,亦頻頻遇到了因為過度開發地下空間而導致地陷的問題。

對於漏斗區的恢復,許多人都不約而同想到了封井,即禁止地下水的開采,然而,在人均水資源僅是全國15%,不到世界人均4%水平的華北平原,放棄使用地下水幾乎不可能。

已在興建南水北調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引長江水到華北平原,根本解決華北平原乾旱問題。

二、西雙版納

位置境域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的最南端,介於北緯21°08′~22°36′,東經99°56′~101°50′之間,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和泰國、越南近鄰,土地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966公里。

氣候特徵

西雙版納年平均氣溫在18~22℃之間,年均溫20℃的等溫線相當於850米等高線。西雙版納最冷月均溫8.8~15.6℃,≥10℃的活動積溫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區2013年活動積溫皆在7 500℃以上,長夏無冬,秋春相連且為期較短。西雙版納年日照時數1800~2 100小時,季節分配較均勻,其氣溫年較差不大,日較差則較大,如最冷月與最熱月溫差只有9.9℃,而日溫差最大可達27.3℃,這和我國大部分地區迥然不同。從西雙版納地貌垂直分異而言,800米以下為熱性氣候(熱帶),800~1500米為暖熱性氣候(南亞熱帶),1500米以上為暖溫性氣候(中亞熱帶)。州內史無雪跡,只是海拔較高處有輕霜,特大寒潮時有短時0℃左右的低溫,會對熱量敏感性的熱帶作物造成災害。

西雙版納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年降水量在1193.7~2 491.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區略高。濕季降水佔2013年總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乾季降水少卻霧濃露重,提高了乾季濕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降水不足。

地形地貌

西雙版納地貌多為中低山和丘陵區,海拔800~1300米的低山區,佔西雙版納總面積的65.3%,構成西雙版納地貌格局的主體。次為海拔500~800米的低丘區域,佔西雙版納的19.4%。 1300~2 500米的中山區占 10.6%。山間盆地與河谷區,只佔西雙版納的4.7%。西雙版納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49個,以勐遮-勐混盆地最大,面積為229平方公里,其餘皆在10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10~99平方公里的盆地共有19個,總面積684.2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已查明有金屬、非金屬礦點131處。具有相當儲量的礦種有鐵、銅、鉛、稀土、錫、鎢、錳、硫鐵礦、石鹽、鉀鹽、煤、汞、銀、砷、金、化工灰岩、綠柱石等19種。

鐵礦儲量1.18億噸,分布在景洪市疆峰、惠民、大勐龍、曼養、勐臘縣新山、勐海縣西定、曼來、吉良等地。鹽礦儲量250億噸,含鹽層面積約54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勐臘縣東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礦儲量1450萬噸,主要分布在勐海縣大河溝、曼養、勐崗、勐往,景洪市勐養、普文、景訥和勐臘縣勐遠、尚勇等地。

銅礦儲量10530噸,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達山、大勐龍,勐臘縣瑤區、易武、象明等地。

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勐海縣三棵樁、勐板、舊豪,景洪市勐嶺山,勐臘縣的鑄鍋河、易田、曼康等地。

地熱資源

西雙版納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占雲南省第二位,僅次於騰沖,共有熱泉、礦泉149處。熱水泉多出露於瀾滄——勐遮——勐海主幹斷裂帶及景洪壩子。分布在景洪市的嘎灑有16處、小街至大勐龍5處;勐海縣的勐阿8處、勐往至蚌崗11處、勐滿5處;勐臘縣的勐捧、關累等地。水溫最低25度,最高達103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鹽鹵泉多分布在勐臘縣東部,密集於勐伴、尚勇、大荒壩、曼隆等地。含有豐富的鉀鹽與鹽,故稱「鹽泉」。

林業資源

1997年,西雙版納森林覆蓋面為59.26%,有森林面積1753.5萬畝,林產品十分豐富。建成了大龍山、勐養、普文、勐侖輕木林場。營造思茅松幼林1萬畝、輕木1萬畝、鐵刀木炭薪林20萬畝、依蘭香1萬余畝、油茶1萬余畝。

水力資源

西雙版納地表水資源量可分為三部分:一是瀾滄江幹流過境水量,徑流總量555.2億立方米;二是發源於境外的河流匯入本州境內,總量為23.6億立方米;三是州內降雨產生的地表水,總量為119.2億立方米。從西雙版納流出國境的總水量達69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22.52億立方米。西雙版納水能理論蘊藏量529.23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463億度。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人均占水量為全國人均占水量的7.7倍。有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47座。庫容總量達2.3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0.03千公頃。有中小型電站80餘座,發電量達28814萬度。

生物資源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有多種植物是珍貴葯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葯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驅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的跳舞草、果實吃後會改變味蕾味覺的神秘果、見血封喉的箭毒木……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西雙版納生物醫葯產業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寶庫。

已知有鳥類42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佔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文化習俗

文學特徵

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藝術特點

傣族的音樂悅耳動聽,除了為舞蹈伴奏外,常與詩歌相結合。雕刻、繪畫也具有鮮明的特點。

民族習俗

西雙版納傣族,是與水有緣的民族,稱為水的民族。民諺說「泡沫跟著波浪漂,傣家跟著流水走」、「水創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萬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中講到,開天闢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質造成了地球。

在傣族的《回塔五蘊》醫學論著中,把「巴他維塔都」(土)、「阿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約塔都」(風)解釋為人體的物質本源。水在其中起膠合作用,起生命源泉的作用。傣族認識到水不僅有飲用、洗滌、航運、灌溉、帶動水車等功能,還具有養育世間萬物的作用。傣族與水有割不斷的深情。

傣族法典中規定:「建勐要有千條河。」豐富水源,是傣族選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條件之一。

所有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傣族對水的依戀,還與風俗習慣和居住地氣候有關。傣族過新年節時,有浴佛、潑水、劃龍舟等活動,都離不開水;亞熱帶的高溫,人們要一日幾浴;傣族開水田種稻,灌溉也要水。傣族的生活離不開水。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制的父權制小家庭。由於各地在社會發展階段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在西雙版納,解放前還保留著較多的對偶婚的殘余,表現為家庭和婚姻關系不很穩定,結婚、離婚比較自由。但由於家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關系他們對家族和村社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需要家族長和村社頭人的同意。男女雙方戀愛成熟,男方即請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親。這時,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發言,由家族長和本村社頭人答話,詢問「上門」年限和如何宴請親友等,經族長頭人認可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如約到女家勞動數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時,由村社分給「份地」。假若雙方意見不合,徵得頭人同意,互遞一對蠟條就算辦了離婚手續;如果男方離家數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紀多大,也要辦離婚手續,即以蠟條一對放在死者棺上,將館材送至樓口,即表示與死者離異。

傣族民居──竹樓,是中國現存最典型的干欄式建築,造型古雅別致,住在裡面清涼舒爽。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表示勇敢、美觀,亦能吸引異性的愛慕。

❷ 瀘州老窖國窖1573多少錢一瓶

目前高度批發價600左右,低度500左右。

❸ 山東臨沂臨沭縣王場村有沒有王樂華這個人

地 理 位 置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的東南部,東部連接日照,地近黃海,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地跨東經117度24秒─119度11秒,北緯34度22秒─36度22秒,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84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已形成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相銜接的立體網路。已經復航的臨沂機場為國家二級機場,是魯南地區最大的民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麥道82等機型,現已初步開辟了通往全國各地的15條航線。境內以4條過境國道 和14條省道干線為主,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公路總體水平和每平方公里密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兗(州)石(臼所)鐵 路、坪(上)嵐(山)鐵路和即將建的哈爾濱至長江三角洲的沿海鐵路大通道在境內交匯貫穿東西南北。建成的京(北京) 滬(上海)高速公路和日(照)東(明)高速公路在臨沂市內形成一個十字形,通車里程達到340公里。

自 然 資 源

臨沂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東南部和魯東丘陵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呈西北東南向延伸,控制著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為中心,北、西、東三面群山環抱。向南構成扇狀沖積平原。地形復雜,差異明顯,山區重巒迭嶂,千峰凝翠,丘陵逶迤蜿蜒,連綿起伏,平原坦盪如砥,一望無際,河道縱橫交差,碧水如練。山地、丘陵、平原面積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陰、平邑、費縣、莒南等縣。地勢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較茂密,是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的主要基地,黃煙、花生、小麥、地瓜等農作物亦有種植。丘陵主要分布於山區外圍,沂水、沂南、莒南、蘭山、蒼山、臨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 以沭河以東分布最廣,一般海拔200米─400米。丘陵地帶的土壤砂性大,適耕性好,土層較簿,保水肥能力差, 適宜發展防護林和經濟林,是花生、地瓜、玉米、 黃煙等作物的的主要產地。平原有沂沭河沖積平原、 山間溝谷平原、澇窪平原。沂沭河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東部、河東、蘭山、 羅庄、蒼山、郯城。臨郯蒼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糧食和蔬菜主要產區, 素有「糧倉」之譽。 山間溝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費縣、平邑中部,蒙山前平坦谷地,蒙陰、沂南、沂水等縣的山間溝谷之中,土層深厚,質地適中,多種小麥、玉米等作物。澇窪地平原主要分布於蒼山和郯城南部,土壤粘重,排水不暢,易澇,多種小麥、水稻、 蔬菜等作物。

本市內地質構造復雜, 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從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奧陶統、 志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疊系及中、 下侏羅統、老第三系古新統、 新第三系地層缺失以外,其他斷裂帶經郯城北北東向延伸, 縱貫全市。

境內山脈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較大山頭800餘座,一般海拔200米至500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0餘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餘座,秀出雲表,風光壯麗。蒙山海拔1156米, 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 古為宗教文化名山。沂山海拔1032米,古稱東鎮, 位居五鎮之首,山巒清秀,風景幽奇。 兩山久負盛名,享譽中外。馬鬃山、羽山、天寶山、文峰山、甲子山、銀雀山、馬陵山、蒙陰山、蒼山、艾山等都以各自的雄奇、勝跡、史事、人物、傳說、物產等特點聞名遐邇。 境內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 當地稱為「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 其實有百餘崮之多,百崮雄姿, 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大奇觀,在世界也極為罕見。 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犢崮、南北岱崮、龍須崮、了陽崮、 摩雲崮、蘇家崮、石崇崮、紀王崮、 柱子崮等。解放戰爭時期, 陳毅將軍躍馬蒙山沂水間,寫下了「一片好風光, 七十二崮堪愛」的壯美詩句。

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臨沂市境內有10公里以上河流300多條,其中,沂河境內長287.5公里,沭河境內長253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庫90座,庫容量34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

土 地 資 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718992.74 公頃 (25784891.1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0.93%。境內西部、北部為山區,東部為丘陵區。中南部為平原。山地面積313855.00 公頃(4707825.0畝),佔全市總面積的18%;丘陵為758812.00公頃(11382180.0畝)佔全市總面積的44 %; 平原窪地 46341.00 公頃(96915115.0畝),佔全市總面積的38%。土壤類型可分為:棕壤、褐土、 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五類,十一個亞類。其中,棕壤面積615625.5公頃(9234382.5畝),占土壤總面積的14.2%;褐土503586.70 公頃(75535800.5畝)佔33.7%;潮土242955.30公頃(3644329.5畝),佔16.3 %; 砂姜土81217.80公頃(1218267.0畝),佔5.4 %;水稻土51261.4公頃(768921.0畝),占 3.4%。

水 資 源

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大都符合人畜飲水和工農業用水標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24.8毫米,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資源量51.6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59.6億立方米。 平均年水資源總量54.7億立方米, 枯水年水資源總量38.2億立方米,特枯水年水資源總量 22.1億立方米,現有水利工程平水年可供水量3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25億立方米。1995年全市實際取用水量19.4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灌溉取用水11.5億立方米,工業取用2.7億立方米,人畜生活取用21億立方米,其他用水3.2億立方米。

境內水系發育呈脈狀分布。有沂河、 沭河、中運河、濱海四大水系, 區域劃分屬淮河流域。主要河流為沂河和沭河, 有較大支流1035條,中小支流15000餘條。10公里以上河流300餘條。沂河主源發源於沂源、蒙陰、新泰交界處的老松山北麓。流經沂水、沂南、蘭山、河東、羅庄、蒼山、郯城等縣區, 流入江蘇省境內後注入黃海,全長570公里,境內流長287.5公里,最大流量15400 立方米每秒(1957年)。較大支流有東汶河、 蒙河、柳青河、 河、涑河、李公河、 白馬河等,流域面積10790餘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流經沂水、莒縣、河東、臨沭、 郯城等縣區,至江蘇境流入黃海,境內流長252.6公里,最大流量7290立方米每秒(1974)年。較大支流有潯河、高榆河、 湯河分沂入沭水道、夏庄河、朱范河等,流域面積5320 平方公里。 沂沭兩河流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屬中運河水系的河流有武河、武河引洪道、東加河、 西加河和燕子河等,都經蒼山縣境內,南至江蘇省境流入中運河。濱海水系河流有綉針河、相邸河、青口河等,皆入黃海。境內河流,均屬山洪河道, 上游支流眾多,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漲, 峰高量大,而枯水季則多數斷流,境內建有岸堤、跋山、沙溝、陡山、許家崖、唐村、 會寶嶺等大型水庫7座,中型水庫29 座, 小型水庫899座,攔河閘壩22處,總攔蓄能力34億立方米。 沂沭河下游興建了沂河沭河洪水東調工程和武河分洪工程,興利除害,河流狀況大為改善。

礦 產 資 源

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分布廣泛。至1994年底,已發現礦產66種,其中金屬礦產17種,非金屬礦產45種,燃料礦產 1種,水氣礦產3種。佔全省已發現140種礦產的47.14%。主要礦產有鐵、鈦、銅、鉛、鋁、金、銀、金剛石、耐火粘土、白雲岩、螢石、 重晶石、明礬石、石英砂岩、陶瓷土、頁岩、粘土、花崗石、石灰岩、石膏、玄武岩、河砂煤、礦泉水、地熱及寶石、玉石、彩石、硯石等。已探明儲量的礦產25種, 佔全省探明儲量的37種礦產的34. 25%。金剛石儲量居全國第2位,石英砂岩、陶瓷土、明礬石、 白雲岩、粘土、花剛石礦產儲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已開採的礦產37種,共有各類礦山1650個。 天然飲用礦泉水,資源豐富,質量上乘, 產地15處,礦泉水含鍶、偏硅酸、鋰、鋅、 鉬等多種元素。地熱產地2處,河東湯頭溫泉和沂南縣新王溝溫泉均為高溫熱水, 水溫分別為66度和72 度~ 74 度, 水量分別為 200 ~300m3/d和73.71m3/d。前者礦化度3.74克/升,ph值3.73,氡氣16~18埃曼, 屬裂隙氯化物鈉鈣型高溫泉水; 後者為含氟高溫礦化度硫酸鹽氯化物鈉鈣型水。都是著名的療養溫泉。

動植物資源

生物資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51科,1043種(包括變型或亞種)。其中木本植物65科,367種,主要有油松、赤松、側柏、刺槐、板栗、柿子、核桃、山楂、梨、蘋果、桃、杏、花椒、楊、柳、泡桐、馬尾松、水杉、毛竹、茶樹、紫穗槐、胡枝子、酸棗、白蠟、 荊條等;葯用植物830多種(含葯用農作物及木本植物),主要有金銀花、玄參、太子參、丹參、棗仁、靈芝、杜仲等; 主要農作物品種923個,其中小麥27個品種,玉米8 個品種,地瓜6個品種,穀子11個品種,大豆10個品種,花生22個品種,棉花7個品種,蔬菜200 個品種,稀有作物有香稻、小米豌豆、蠶豆等 10餘種。動物約14綱,1049種,其中淡水魚 15科57種,鳥類37科,171種,哺乳類7目25種。此外,還有昆蟲類動物541 種,蜘蛛類動物117種,盛產金銀花、銀杏、大蒜、板栗、山楂、黃梨、蘋果、花椒、蠶繭、白柳、 琅琊草、全蠍、蟾酥等。

行 政 區 劃

臨沂市現轄蘭山、羅庄、河東3個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等9個縣,共計181個鄉鎮辦事處,9549個行政村。 臨沂市共有99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21.9萬,佔82.7%,非農業人口172.3萬,佔17.3%。臨沂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有漢、回、滿、朝鮮、壯、蒙、藏、苗等32個民族, 除漢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0.33%。

縣區

面積(平方公里)

鄉鎮(個)

行政村(個)

戶數(萬戶)

蘭山

650.37

12

417

22.52

羅庄

370.37

8

225

13.55

河東

727.63

12

475

16.07

郯城

1306.58

17

871

25.1

蒼山

1799.86

21

1179

30.52

莒南

1752

18

937

31.7

沂水

2334.8

19

1219

34.28

蒙陰

1601.6

11

587

16.99

平邑

1824.79

16

1056

28.41

費縣

1903.75

18

1052

27.52

沂南

1774.08

17

978

28.62

臨沭

1038.01

12

553

18.44

發 展 成 就

經濟發展成就巨大:

新中國成立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臨沂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昔日民不聊生向小康生活邁進,由只有十多家手工作坊發展到年工業總產值近700億元的工業化為主導的中等城市,由極其落後的農業生產發展到高效農業占居重要地位的農業大市,從「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的封閉地區發展到交通方便,通信發達,第三產業體系較為健全的魯南商貿中心城市。51年來,全市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1999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了59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60元,增長26倍;完成財政收入31.4億元,比1949年增長158倍,國民經濟整體實力大為增強。

建國以來,我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1999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0.5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65倍,年均遞增22.1%。自1978年以來累計投資831億元,其中國有投資340億元。投資規模出現了三次飛躍,分別在1977年超過億元大關,1987年超過10億元大關, 1997年超過百億元大關。

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市交通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化大交通格局。1998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已達5279公里,一、二級公路達到1756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33.1%;高級、次高級路面達到4069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77.4%,全市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1983年國家投資近6億元,建成了兗石鐵路,鐵路境內長度187公里,經過全市六個縣區,結束了臨沂無鐵路的歷史,並於1997年3月開通了臨沂至北京的「沂蒙號」特快列車。投資22億元改擴建了臨沂飛機場,於1998年底實現復航,目前已開通廣州、溫州、武漢等城市的航班。

郵電通訊事業突飛猛進。郵路四通八達,到1999年底,郵政網點達300處。郵政營業全部實現自動化、微機化。 1999年底,全市電話交換機容量達61.19萬門,電話普及率達到4.9部/百人。行政村通電話面達到95.7%。移動通訊發展迅速。1993年實現移動尋呼覆蓋縣區。1994年開通移動通訊交換機,1999年用戶達到15萬戶以上。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1999年,臨沂城區面積達50平方公里,建城區常住人口54萬人。供水排水能力增強,供水管道長度523公里,綜合供水能力32萬立方米/日,自來水普及率達88.3%;排水管道密度9.2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綠化水平提高。城區綠化覆蓋面積902公頃,公共綠地面積23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2平方米,園林綠地面積772公頃,建城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16%和19.4%。居住條件改善,1999年底人均居住面積8.82平方米,使用面積15.22平方米,1999年經濟適用住房竣工面積22萬平方米。城市道路改善。城市道路總長度382公里,面積543萬平方米。先後建成內環路和外環路,拓寬改造了城市主幹道沂蒙路,修建了南北沂河大橋。路狀改善,道路照明改善,有路燈1.5萬盞。城市建設投資不斷增加,1998年城建投資達1.73億元。近年來,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使臨沂城綠化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目標,進一步加大了臨沂城建設的力度。

對外開放成績顯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市全面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提出並實施了外向帶動戰略,積極擴展對外開放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自營出口創匯快速增長。1978年前,全市還沒有自營出口創匯,1996年自營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大關,自營出口創匯隊伍不斷壯大,到1998年底,除三資企業外,全市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76家。

利用外資穩步發展。為加大引進外資力度,1986年,我市頒布了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辦法,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又重新頒布了《山東省臨沂地區鼓勵外商投資優惠辦法》,辦法的實施促進了我市引進外資工作。到1999年底,全市累計批准利用外資項目845個,合同外資額6.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億美元;累計批准三資企業663家,合同外資額4.9億美元,這些企業分布在食品、建材、紡織、機械、電子、服裝、輕工等行業。

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農民生活由貧困向小康邁進。199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273元,比1978年增長25.6倍,年平均遞增16.9%。消費水平明顯提高,消費結構改善,消費觀念更新,從1978年到1999年,農民生活消費支出由84元增加到1267元,年均增長15.3%。居住條件改善。1999年底全市農民人均居住面積23.1平方米,比1978年增長了1.1倍。

城鎮居民向富裕生活邁進。199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60元,消費支出3298元。居民生活水平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提高型轉變。食物結構更趨合理,肉、蛋、奶的消費量快速增長,家庭耐用品更新頻率加快。居住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從簡陋向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的方向發展。 1999年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為8.82平方米,無房戶、危房戶減少。採暖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由過去的以火爐為主要取暖方式,向暖氣取暖和集中供熱取暖轉變。

社會事業長足發展

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目前,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2所,在校學生7558人;普通中學355所,在校學生62.5萬人;小學5260所,在校學生129.1萬人,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9%,鞏固率96.87%,小學畢業升學率達到99.22%。中小學師資隊伍壯大,教師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改善。一支政治合格,思想作風好,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保證了我市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全市普通中學教師人數3.11萬人,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教師3.07萬人,學歷標准為83.6%;小學教職工隊伍發展到5.44萬人,專任教師5萬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5.2%。學前教育受到普遍重視,到1998年,全市幼兒園達到4614所,入園兒童17.7萬人。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現有普通中等專業技術學校15所,在校學生1.75萬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0所,在校學生2761人;職業中學30所,在校學生3.6萬人。特殊教育健康發展,現有特殊教育學校11所,在校學生1314人。教育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積極支持和鼓勵社會辦學、私人辦學。到1999年底全市社會力量辦學校310處。其中民辦高校1處,職業中專3處,中小學70處。在校學生6000餘人。掃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青壯年文盲率僅為0.8%。

科技事業成績卓著。我市認真貫徹全國、省有關科技工作的政策方針,把「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貫穿於經濟建設各項工作中。科技事業得到長足發展。1997年全市十二個縣區全部進入國家科技先進縣行列。科技隊伍日益擴大,到1998年全市已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萬人,其中,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4萬人。科研人員知識層次提高,知識結構日趨合理。科研工作碩果累累。 1999年,全市共安排市級以上的科技發展項目236項,共取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128項。民營科技企業異軍突起,到1999年,民營科技企業總數達到890家,從業人員4萬人。民辦、廠辦科研開發機構得到較快發展, 1998年底,已發展到653家,科研人員0.5萬人。星火計劃成績斐然。1999年全市星火計劃項目達21項。技術市場日趨完善。 1999年末,全市技術貿易機構發展到1581家,技術貿易成交額1.5億元,專利工作從無到有,快速發展。 1982年《專利法》頒布以來,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發明創造熱情高漲,專利申請和受理數量快速增長。 1999年,全市共申請專利254項。積極推進科技經濟一體化進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建國初的19%上升到目前的46%。

衛生事業不斷完善,醫療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6處,其中醫院59處,衛生院231處,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57萬張,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15.8張。衛生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壯大,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由1949年的近400人發展到1999年的1.9萬人。治療水平提高,1998年縣以上綜合醫院治癒率達到53%。計劃免疫工作卓有成效,消滅了血吸蟲、麻風病等傳播性疾病,結核病發病率明顯下降。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兒童計劃免疫活動。婦幼保健工作成績斐然,到1998年兒童保健管理率達到80%,孕產婦亡率萬分之二點九,嬰兒亡率2.1%,均有大幅度下降。農村衛生保健工作開展的扎實有效,全市12縣區全部實現了「初級保健」目標。

此外,我市的文化、體育、出版、社會保障、技術監督、環境監測、人口控制、耕地保護等各項事業也都得到長足發展。

❹ 史丹利,金正大,芭田哪種肥比較好

我們家這邊用芭田比較多,金正大的廣告做的比較多,但效果還是芭田的好。

❺ 新沭化肥料比大運河肥料那個好

沒有可比性,這家的油條和那家的油條有多大區別,個人愛好,再就是要有針對性施肥

❻ 板栗殼剝掉後裡面的板栗肉肉可以洗嗎

❼ 關於黑山羊的問題

山羊(圖2)
中國是世界上山羊品種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經過辛勤勞動和精心選擇,培育出了近40個品質優良而又各具特色的山羊品種。 按其經濟用途分為:乳用型、肉用型、絨用型三類。
乳用型山羊品種
這是一類以生產山羊乳為主的品種。乳用山羊的典型外貌特徵是:具有乳用家 畜的楔形體型,輪廓鮮明,細致緊湊型表現明顯。產乳量高,奶的品質好。 乳用山羊的代表---關中奶山羊,因產於陝西省關中地區,故名。關中奶山羊為我國奶山羊中著名優良品種。其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遺傳性能穩定。頭長額寬,鼻直嘴齊,眼大耳長。關中奶山羊以產奶為主,產奶性能穩定,產奶量高,奶質優良,營養價值較高。一般泌乳期為7—9個月,年產奶450—600公斤,單位活重產奶量比牛高5倍。鮮奶中含乳脂3.6%、蛋白質3.5%、乳糖4.3%、總干物質11.6%。與牛奶相比,羊奶含干物質、脂肪、熱能、維生素C、尼克酸均高於牛奶,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脂肪球小,酪蛋白結構與人奶相似,酸值低,比牛奶易為人體吸收山羊的相冊(20張)。·是嬰幼兒、老人、病人的營養佳晶,是特殊工種、兵種的保健食品。(雙浩種羊場,是山東惟一的關中奶山羊原種繁育基地,濟寧市畜牧研究院直屬單位,於1996年建立。) 山羊(圖3)
肉用型山羊品種
這是一類以生產山羊肉為主的品種。肉用山羊的典型外貌特徵是:具有肉用家 畜的「矩形」體型,體軀低垂,全身肌肉豐滿,細致疏鬆型表現明顯。早期生長發育快。產山羊肉量多,肉質好。其中黑山羊為現代農區發展的經濟性養殖。 沂蒙黑山羊 沂蒙黑山羊是山東省地方優良品種,平邑特產,是在山區自然條件下形成的一個肉、絨、毛、皮多用型品種,屬絨、毛、肉兼用型羊。分布在山東泰、沂山區,具有體格大、耐粗飼、適應性強,生產性能高、體貌統一、遺傳性能穩定、肉絨兼用等特點,適宜山區放牧。其羊絨質量高、光澤好、強度大、手感柔軟;其肉質色澤鮮紅、細嫩、味道鮮美、膻味小,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氨基酸的營養保健食品。沂蒙黑山羊共有「花迷子」、「火眼子」、「二粉子」和「禿頭」四個品系。沂蒙黑山羊主要特點是頭短、額寬、眼大、角長而彎曲(95%以上的羊有角)。頷下有胡須,背腰平直,胸深肋圓,體軀粗壯,四肢健壯有力,耐粗抗病,合群性強。該羊生長在沂蒙山區海拔較高的突出地帶蒙山、魯山及沂、沭河上游。那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水草茂盛,飼料資源豐富。該山羊靈敏活潑、喜高燥,愛潔凈,抗病力強,耐粗飼,適應性強,愛吃吊草,善於爬山,常年放牧,素有「山羊猴子」之稱。它善於爬山,能在高山懸崖陡壁上放牧採食;喜高燥,愛干凈,不吃污染飼草。飼養方式是長年放牧。抓膘期在農歷七、八、九月份。成年公羊體重40—50千克,成年母羊體重35—40千克,產仔率1.5/胎。黑山羊肉質細嫩,脂肪少,味道鮮美,無膻味,營養豐富,出肉率為43%,膘情好的出肉率可達50%;產絨量高,成年公羊年產絨450—550克/只,成年母羊年產絨400—500克/只,且絨纖維細長,柔軟,有光澤,雜質少,是高檔毛絨原料。 沂蒙黑山羊
滄山黑山羊 滄山黑山羊肌纖維細,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營養價值高,被認定為綠色山羊品種,養殖 滄山黑山羊
中攝取多種中葯成分的草食,肉質並具有葯用滄山黑山羊價值,經權威部門進行肉質分析,蛋白質含量高達20%,脂肪低於3%,膽固醇含量僅為60mg/kg,15種氨基酸含量齊全,特別是人體必須氨基酸尤為豐富,滋補作用極強,長期食用,可補虛、強體,特別適用於年老、體弱、多病者,常食用黑山羊或配以適宜的滋補葯品,以達到補虛、健康、延年的作用.經過養殖發現滄山黑山羊適宜規模圈養或放養的。滄山黑山羊全身純黑光亮,無雜毛,皮呈青緞色,是一種極其珍貴食品資源。肉質優良等特點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喜愛,酒店餐飲行業,肉製品加工業對此的需求日益上升,是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及港澳台地區享有較高聲譽、傳統專供香港的優質山羊品種。該羊抗病力強,耐寒、耐熱、耐粗飼,能適應產區0-40C的氣溫環境,繁殖率高,一般可年產兩胎,每胎可產兩羔,養殖滄山黑山羊經濟效益好是山區農民發家致富的一個重要的養殖門路。飼草資源豐富的山區農民可大力發展山羊生產。湖南地區特有的滄山黑山羊是經湖南常德鼎城區黑山羊種苗繁育基地多年培育的山羊品種,純綠色草食動物,是我國目前確認的無公害草食類肉用性地方良種羊之一,業已被列為中國黑山羊保護種群。 滄山黑山羊主要採食於天然牧草和無公害綠色植物,其毛色純黑,有著體型高健,性情溫順,出生重, 山羊(圖4)
生長快,耐潮濕炎熱,抗病力強,出肉率高,肉質好等優勢特點,幼羊出生重達3-5公斤,成年羊最重可達100公斤左右,出肉率高達58.9%至60%,為純綠色最佳肉食品;其毛皮光澤度強,為優質板皮。隨著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的改變,山羊肉作為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綠色安全食品市場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滄山黑山羊已成為最搶手的綠色肉食品,被國內外市場普遍看好,供不應求。滄山黑山羊以其容易繁殖生長,經濟價值高,市場需求旺,為無公害草食類肉用性動物,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波爾山羊 山羊
波爾山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具有體型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羔多、屠宰率高、產肉多、肉質細嫩、適口性好、耐粗飼、適應性強和抗病力強的特點。 波爾山羊被毛白色,頭頸部和耳、尾部為棕紅色;頭部粗壯,眼大棕色,耳大下垂;胸深、頸粗、體寬、背直、臀腿肌肉豐滿,四肢短而粗壯。波爾山羊成年公羊體重95—110千克,母羊65—70千克;8月齡公羔體重50千克,母羔體重40千克。平均屠宰率48.1%,發情周期平均21天,妊娠期150天,一年2胎或兩年3胎,產羔率151%—190%。波爾山羊適宜在農區、半農半牧區飼養,可舍飼,也可以放牧。波爾山羊與本地山羊雜交生產肉羊,以育肥羔羊為宜。一般1—2月配種,6—7月產羔,8—9月斷奶,冬春季出售。波爾山羊是優良公羊的重要品種來源,作為終端父本能顯著提高雜交後代的生長速度和產肉性能。( 雙浩牧業波爾山羊原種場在10多年的種羊推廣過程中,通過反饋資料顯示,波爾山羊改良各地土種山羊提高產肉量效果顯著,雜交一代提高2~3倍,尤其對黃淮白山羊新品系的形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山羊(圖5)
.
絨用型山羊品種
這是一類以生產山羊絨為主的山羊品種。絨用山羊的外貌特徵是 :體表絨、 毛混生,毛長絨細,被毛潔白有光澤,體大頭小,頸粗厚,背平直,後軀發達。產絨量多,絨質 量好。 遼寧絨山羊是我國珍貴的產絨山羊品種,所產山羊絨因其優秀的品質被專家稱作「纖維寶石」,是紡織工業最上乘的動物纖維紡織原料。遼寧絨山羊在絨毛品質、產絨量等方面,居世界同類品先進,被譽為「中華國寶」。 遼寧絨山羊是目前世界上絨毛品質優良、產絨量最高的白絨山羊品種,屬絨肉兼用品種,產絨量高,適應性強,遺傳性能穩定、改良各地土種山羊效果顯著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編輯本段山羊雜交改良
雜交改良的目的與意義
山羊(圖6)
我國山羊的肉用性能生產缺乏優良品種。所以提高山羊的肉用生產力,主要靠雜交改良。山羊的生產潛力70%受父母遺傳的控制,一個劣種山羊在再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也收不到較好的效益。引進良種山羊與本地品種的山羊進行雜交,可以產生雜交優勢,提高生產性能,獲得高產、優質、成本低的商品山羊,一般產羔率提高20—30%,增重率提高30%左右,羔羊成活率提高40%
雜交父母本的選擇與組合
1、雜交父本的選擇。應選擇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產肉性能好的品種、品系或種用類群作為雜交父本。因為這些性狀的遺傳力較高,容易遺傳給後代。波爾山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肉用山羊,主要用作肉羊生產的終端父本,南江黃羊可以作為肉羊生產的第一父本。 2、雜交母本的選擇。應選擇本地區數量多、適應性強、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強的山羊品種、類群或品系作雜交母羊。因為母羊需要的數量大,適應性強,容易在本地區推廣;繁殖力高,可以生產大量商品肉羊;母性好、泌乳力強,影響到雜交後代在哺乳期的成活與發育,直接影響到雜種優勢的發揮。我國主要地方山羊品種或類群,如馬頭山羊、麻城黑山羊、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均可作為雜交母羊。 3、雜交組合。雜交組合包括二元、三元及四元雜交。二元雜交常見的組合有波爾山羊(公)×本地山羊(母),南江黃羊(公)×本地山羊(母);三元雜交常見的組合有波爾山羊(公)×(南江黃羊公×本地山羊母)。
編輯本段飼養方式
山羊(圖7)
山羊的飼養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放牧飼養、舍飼圈養兩種方式。放牧飼養可以節省草料、設備等費用,飼養成本低,但受氣候和季節的影響,尤其是冬季放牧是得不償失。現在提倡舍飼圈養,使羊能均衡發育,還能合理利用飼料,飼料利用率相對較高,易形成養殖規模,提高商品率。
放牧飼養的一般技術
1、合理分解。種公羊50隻,育成公羊群200-300隻,成年母羊群200-250隻,育成母羊250-300隻為一組,羊群不宜過大,不便於管理。 2、訓練頭羊。羊群的合群性強,必須訓練頭羊,使羊群按牧民的意圖行事,便於管理。 3、及時啖鹽和飲水。要讓羊喝上衛生的流動水,防止飲用池塘不流動的死水,以免感染寄生蟲和病菌。同時要採取鹽磚等形式及時補充食鹽。 4、合理補飼。根據羊的需要,結合放牧情況要及時補充麩麥、棉籽餅、玉米等精料,並補充骨粉和維生素A等添加料,保證羊群有足夠的營養。 5、要多吃少運動。放牧遊走要慢,採食均勻,吃得要飽,防止過量的運動,減少體內消耗。
舍飼圈養方式
山羊的舍飼一般採取散放式,羊場和專業戶飼養的羊群都有專用的羊舍和運動場設有草架、飼槽和飲水器具,保證有充足的粗飼料和飲水,飼養原則 1定時.定量.定質.定人。要按時餵羊,使羊形成條件反射,利於消化吸收。根據不同羊只,確定喂草量.料量:即能吃飽,又不浪費。要保證飼料的質量和花色品種:有條件的要按飼養標准配合日糧:飼養人員也要相對固定。 2草料.飲水要清潔,不喂霉變草料,飼草不能帶水,冬天飲用溫水。 3保持羊舍清潔.乾燥,做到冬暖夏涼,糞便要經常打掃。 4搞好春秋兩次防疫和經常性的驅蟲。 山羊(圖8)
5搞好羊場平時的衛生.消毒工作,羊糞要堆積發酵處理後在使用。 6增加羊只運動,保持羊體衛生。 由於山羊養殖具有周期短、投資少、效益好的特點,因此加快山羊養殖業的發展符合我國的國情。目前,我國廣大的農村和農場正面臨著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關鍵時刻,將山羊養殖業作為突破口,實行農牧結合,建設一個農牧結合生態體系,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措施。因此,在持續、穩定發展種植業的同時,發展高效節糧型的山羊養殖業,種植業為養羊業提供物質基礎(飼草、飼料),養羊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彼此互為供求關系。農作物秸稈及農副產品的"過腹還田",是節糧型或生態型畜牧業的重要基礎。"秸稈養畜,過腹還田"可為農業提供大量的優質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從而實現農、牧良性循環。
編輯本段圈養山羊的好處
1、能合理利用包括農作物秸稈在內的草資源和有限的土地資源,多數不宜放牧的田間地頭,果園種草都可以刈割養羊。可以田間種草、林間套草、以草養羊。據測定,一畝良田種草可養羊6-8隻,收入是糧食作物的3-5倍。同時羊糞肥田,有助於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 2、有利於大積農家肥,羊糞尿是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含量較高的復合有機肥,有利於改良土壤,提高單產和降低費用,尤其是冷浸田效果明顯。 3、能充分利用閑散勞力資源,達到家家戶戶養養的目的。"出門帶把鐮,回來一捆草",不僅解決了靠山養羊的矛盾,也為發展規模化養羊奠定了基礎。解決了閑散勞力就業出路,迅速增加農民收入具有現實意義。 4、便於對羊群實行科學飼養管理。減少羊群疾病,提高養羊生產效益。 5、可緩解羊群受季節性牧草制約,牧草資源不足,損壞草場植被等矛盾。同時也解決了養羊夏肥、秋壯、冬瘦、春死的不良循環,發展了養羊業。 6、便於科學處理糞便,改善人居環境,人畜分居,減少人畜共患疾病。根治生態環境的面污染,有效防止牧區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7、便於集中產奶,由於山羊奶營養價值極高且產量有限,同時也受山羊哺乳期的限制,圈養對於提高產奶的集中度和奶產量的提高,以及後期化的處理,有著重要的作用。
編輯本段美國傳奇街球手
街球名人:厄爾-麥尼考爾特(Earl Manigault) 外號「山羊」 『山羊』」的絕技是能從籃板上沿取下一枚硬幣,還有便是能在空中兩次將球扣入籃筐。他先在空中將球塞進籃筐,然後另一隻手在空中順勢承接,拉回來再摜一次。」 山羊(Earl Manigault)便是其中一個傳奇,他可以輕易地在籃板頂取下25美分的硬幣,還有那快速的運球與切入,令對手防不勝防,身高只有6尺2的他可以輕易地將身高有7尺2的NBA巨星Kareem Abl-Jabbar打敗,從此山羊(Earl Manigault)被人們稱為是[未曾打過NBA 的最偉大球員]。但是由於美國街頭的黑道勢力和毒品的影響,許多的街頭槌員即使有再好的實力也不能加入NBA聯盟,所以也只能在街頭完成自己的籃球生涯。由於這個緣故街頭籃球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每個街球玩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來贏得觀眾的贊同和尊重。Hot Sauce也許是當今21世紀最受歡迎的街頭玩家,因為他創造了許多New Tricks(新花式),使街頭籃球更具有觀賞性與娛樂性。如果你能親眼看他打球你就會真正明白到街頭籃球不僅僅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藝術,使你置身其中而感受到那份街球帶來的震撼力。
編輯本段色狼
西方神話中的神仙(一般指男性)下凡調戲婦女常變成山羊,所以goat(Getcolor,lovelace,womanizer等)的另一意思是「色狼」。
編輯本段替罪羔羊
犧牲品的別稱
編輯本段GOAT
是Greatest of All Time(歷史最佳)的英文首字母縮寫詞條圖冊更多圖冊山羊的相冊(20張)

❽ 現那種復合肥最好

可以選擇史丹利公司的產品,主要效果要看看是用在那些農作物上,史丹利公司是國內復合肥生產的的龍頭企業,2011年6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公司擁有8座高塔、幾十條滾筒生產線,生產各類優質復合肥。
公司分別在山東的平原縣、吉林的吉林市、廣西的貴港市、河南的寧陵縣、遂平縣、湖北的當陽市建設六家子公司,公司坐落在美麗的沭河畔。

❾ 板栗苗報價是多少 板栗苗種植技術

板栗種植技術

1、選擇育苗地

板栗育苗地最好選擇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PH值5.5--6.5。

2、整地作床

冬季前,每公頃施7--8萬公斤農家肥,深翻耙平。次年2--3月整好苗床,做成寬50厘米、高15厘米、步道寬20厘米的插床,苗床長度視實際情況定。做到床土細碎、床面平整、水溝暢通。下種前3--5天用硫酸亞鐵或福爾馬林消毒土壤。

3、種子選擇與貯藏

秋天採集充分成熟、飽滿度好的板栗種子,除去蟲蛀種、秕種。再將選好的種子放入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殺菌。最後將種子放入地窖,按一層濕沙一層板栗排放好,濕沙以手握成團一松即散為宜。貯藏過程中要防鼠害、霉變和積水。

4、播種

3月中下旬沙藏的栗種有1/3至1/2發芽時即可播種。播種前將霉變的種子挑選出去。用鋤頭在每塊平整好的插床上挖出2行小溝,在小溝里均勻撒入適量的復合肥(每公頃600公斤),再用細土薄薄地覆蓋肥料,使肥料與種子隔離。然後在土上按6--8厘米的距離將栗種腹面朝下排放在溝中,再在栗種上覆土2--3厘米。並在插床上覆蓋稻草,以防土壤板結。

5、播後管理

播種後1--1.5月可出全苗。在3--4月份生長初期,要加強鬆土、除草、間苗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在5--7月速生期,苗木生長加快,要及時追肥、灌水,在6月份施一次尿素液肥,7月份按每公頃施復合肥100公斤的標准施一次追肥。追肥後澆水,以免苗木被熏死。8月份不施肥少澆水,防止苗木徒長,促進苗木木質化。

板栗產地分布

源於中國,現已經分布於越南、台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於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於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板栗以湖北羅田和中國遷西板栗最為著稱。

板栗種類介紹

1.羅田板栗

「蠶吐絲、蜂釀蜜、樹結油、山產栗」,這是鄂東大別山區羅田人民引以自豪的特產,得以致富的驕傲。羅田在春秋、戰國以前即開始有人工種植板栗。品種多,色味獨特,產地分布於全縣各地,但其產品對外銷售均冠以「羅田板栗」。

羅田板栗的獨特品質和信譽,吸引了許多外國人。美國澳本大學洛頓教授不遠萬里來羅田考察,他通過對羅田板栗品種的實地考察後認為,羅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庫",並積極介紹美國企業界人士來中國羅田開發板栗系列產品。日本、加拿大、義大利等國家的專家曾20多次來羅田考察,對其板栗的品質驚嘆不已.據說,日本將羅田板栗進口後進行加工處理,製成風味獨特板栗食品,並稱之為"人參果"。

2.遷西板栗

「中國板栗屬京東,京東板栗屬遷西」,遷西縣位於燕山南麓,長城腳下,灤水之濱。遷西板栗是河北省傳統特色農產品,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造就其絕佳的口感和風味,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港台地區及上海、廣州、大連、深圳、昆明等國內60多個大中城市,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遷西板栗外形玲瓏,色澤鮮艷,不粘內皮;果仁呈米黃色,糯性強,甘甜芳香,口感極佳;富含維生素、胡蘿卜素、氨基酸及鐵、鈣等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達到養胃、健脾、補腎、養顏等保健功效,有東方「珍珠」和「紫玉」的美稱,被日本人稱為「中國甘栗的最佳食品」。

遷西板栗以純自然的野生狀態生長,不施化肥、農葯,農民靠撿拾自然落果收獲。板栗成熟度好,糖分高,耐儲藏,少有蟲蛀。遷西板栗栽培面積達60萬畝、3000萬株,已全部通過河北省無公害果品產地認證,年產量達到2萬噸以上。2004年,遷西縣榮獲「全國板栗產業十強縣特別獎」;2005年,「遷西板栗」證明商標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3.丹東板栗

丹東板栗產於遼寧省丹東市。丹東板栗栽培始於明末清初。果稱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還可制罐頭,磨粉制糕,調羹烹菜。含有糖、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和經濟價值很高。2006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丹東板栗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丹東板栗是是丹東地區的優勢經濟林樹種,主要栽培在山上,極少量發展的栽培於平地。板栗總株數達到6500餘萬株。其中40年以上的大樹主要是上個世紀60年代栽植的,約有1000萬株;20~30年生板栗樹主要是上個世紀80年代栽植的,有1500餘萬株;上個世紀90年代後,丹東板栗栽培面積迅速擴大,到2002年,十餘年共增加板栗株數3000餘萬株。主要品種有金華、岳王、丹澤、麗平、有磨、土60、9113、9210等20多個品種。板栗良種面積達到3.82×104ha

丹東板栗以品質優良聞名,其果實個大,色澤白,口感好,不裂瓣,易加工,綜合價值高,其果肉含水量為40%左右,含蛋白質5.7%~10.7%,脂肪%~7.4%,澱粉50%左右,並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磷、鉀、鎂、鐵、鋅、硼等多種礦物質。

4.燕山板栗

燕山山脈是中國北部著名山脈,地域內板栗種植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初具規模,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燕山板栗因有皮薄仁厚,鮮甜耐味等特點,被歷代宮廷所享用。燕山地域內的石城鎮西灣子村,漫山生有栗樹,百年以上栗樹達數百棵,故被稱之為「燕山栗源」。

陝西鎮安板栗

板栗在陝南秦巴山區各縣均產,但尤以鎮安大板栗最為有名。鎮安大板栗主要產於陝西秦嶺山區的鎮安、寧陝、柞水、長安、丹鳳、山陽、寧陝等縣。以寧陝縣產量最多,以鎮安質量最佳。

在陝西秦嶺山脈上有一條優良的板栗生長線,陝西很多市縣正處與這條生長線上。其中鎮安在這條線的最粗點上,故鎮安被中國稱之為「中國板栗之鄉」。上久負盛名的陝西鎮安各地均出大板栗,以石鎮和回龍較多。全縣板栗栽培面積5萬多畝,其中有3萬畝板栗林帶,年產量80多萬公斤。如今,商洛地區已發展到41.5萬畝,建成板栗基地11.4萬畝。鎮安板栗於2005年12月被陝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鎮安一號良種,2006年又通過國家林業局審定具有多方面的優良特性,已在全國推廣。品種優良,素以顆粒肥大,栗仁豐滿,色澤鮮艷,玲瓏美觀,澀皮易剝,肉質細膩,糯性較強,甘甜芳香,含糖量高,營養豐富而著稱於世。生食脆甜,熟食糯香。由於它的優良品質,不僅是國內市場上的緊俏商品,也是我省傳統的大宗出口土特產品。

為保護鎮安板栗品牌,鎮安縣林業局板栗產業辦於2006年已申請注冊了「臻安」牌標栗商標。在結子、青銅、柴坪建立有機板栗基地3萬畝,2005年得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的認證許可,使鎮安板栗率先跨入全國板栗有機食品行列。2010年又多方努力,對鎮安板栗實施原產地保護措施,建立原產地保護基地20餘萬畝,真正保護了鎮安板栗的品牌。

5.郯城板栗

郯城板栗,分油栗、毛栗兩大類型。其中郯城大油栗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澤油光發亮,肉質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點。經兩次選種,先後選育郯城207、郯城023、盤龍栗等單株優良品種,經省驗收確定為區域性發展品種,已在省內外推廣。1983年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郯城板栗參加展出,獲外經貿部榮譽證書。上世紀90年代以來,郯城板栗出口量不斷擴大,暢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日本客商點名要郯城大油栗,郯城板栗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很高的聲譽,聞名遐邇。

6.信陽板栗

河南省信陽市位於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上,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於多種農作物和動植物生長繁育,農副土特產種類多,產量大。其中尤以信陽板栗的歷史最為悠久,據說信陽縣長台關楚王城出土的戰國初期祭盤內就有板栗的殘骸。信陽區內年產板栗達數百萬斤,具有個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澤鮮艷、顆粒飽滿等特點,產於羅山、商城兩縣的油栗個小、皮薄、肉厚、香味獨特,不易生蟲,便於儲運,頗受消費者的青睞。

7.邵店板栗

板栗是新沂市邵店鎮沭河村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邵店鎮被稱為「中國板栗第一鎮」。積極引進焦扎、青扎、處署紅、十月紅等一批優質板栗品種,組織板栗專家根據國際、國內行業先進技術,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和完善了《無公害精品板栗示範園標准》、《優質板栗重點生產技術》、《板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日歷》、《板栗標准化生產管理技術操作規程》等四個板栗生產標准。按照典型示範、規模發展的原則,建立市、鎮、村三級示範園;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面對面培訓;對各項目區生產的板栗進行隨機抽查,全面建立監控體系,從而促進了項目區板栗標准化生產的不斷發展。無公害農產品,邵店鎮被中國林科院專家譽為「中國平原板栗第一鎮」。

邵店板栗,分油栗,毛栗兩大類型。其中邵店大油栗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澤油光發亮,肉質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點。經兩次選種,先後選育新沂九加重、處處紅、盤龍栗等單株優良品種,經省驗收確定為區域性發展品種,;已在省內外推廣。1983年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邵店板栗參加展出,獲外經貿部榮譽證書。十多年來邵店板栗出口量不斷擴大,暢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日本客商點名要邵店大油栗,邵店板栗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很高的聲譽,聞名遐邇。

閱讀全文

與新沭化復合肥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結算 瀏覽:312
沖壓件上市公司 瀏覽:67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瀏覽:187
新疆華興投資集團 瀏覽:409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深圳 瀏覽:607
鎂鋁合金加工上市公司 瀏覽:279
美元兌人民幣10月10日匯率 瀏覽:325
鄭煤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77
人民幣幣港幣匯率今日價格 瀏覽:404
1986匯率 瀏覽:284
江西融資性的金融擔保公司賺錢不 瀏覽:887
有價證券理財產品 瀏覽:228
凱城公司理財講的怎樣 瀏覽:254
11月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瀏覽:23
晶豐明源股東信息 瀏覽:673
金融服務許可 瀏覽:878
美圈控股集團董事長 瀏覽:460
創始股份截止 瀏覽:162
外匯論文 瀏覽:412
車貸金融公司顯示風控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