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股民,都對李大霄恨之入骨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股民,都對李大霄恨之入骨?
@山東老昂:李大宵,作為有著「經濟學家」稱謂的人,他的經濟方面的著作在哪裡?他的經濟學至少是虛擬經濟方面的核心觀點主要思想在哪裡?作為券商的「首席」,他的貢獻在哪裡?作為證券業界人士,他的過往戰績在哪裡?作為證券研究人士,他對個股的精準研究之文章在哪裡?對行業運行趨勢的預判類著述在哪裡?他除了喊口號,作網紅式的喊叫還有什麼?一群人中,沉默者往往最有實力!他有孫建波先生2015年6月精準提醒股民逃頂的神預測嗎?有安信證券陳果先生2017年11月在業內首倡創業板中小板之科技股應該介入的精確預測嗎?有文國慶先生之厚重多文嗎?有李迅雷先生之經歷豐富嗎?有金學偉先生對技術分析方面的深厚功底嗎?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股民,都對李大霄恨之入骨?
⑵ 為什麼李大霄這種垃圾這么出名
你說的這些都不錯啊。李大霄,楊御麟和水皮都是很不錯的。之前看過楊御麟的文章,他的觀點很接地氣。
⑶ 李大霄為什麼這次准確預測到牛市
那個死多頭,提前一年就說牛市,都不曉得該怎麼說好。。。。。。
⑷ 李大霄老說不能買黑五類,到底什麼是黑五類,不能買為什麼讓他上市來害人!
黑五類股指小盤股、次新股、垃圾股、題材股和偽成長股。
在股市中,黑五類是指A股市場的黑五類股,包括:
1、小盤股:流通盤小於5億,自由流通股本小於1億;
2、次新股:上市日期在2013年12月31日之後;
3、績差股:每股收益(TTM)小於1分錢;
4、題材股:所有題材概念股中總市值小於50億的股票;
5、偽成長:2011年營收增長大於30%,2012年營收增長小於20%,2013年營收增長小於10%,總市值小於50億;
「黑五類」股票被炒起來的股價已經明顯偏離自身價值。目前「黑五類「股票PE普遍達到70倍 ,已經接近納斯達克、日經、台灣股市泡沫爆破前的水平,隨著A股市場的價值回歸,此類股票必然會破滅。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要遠離「黑五類」,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也應把「黑五類」倉位降低至1%以下。
⑸ 為什麼網上這么多人說李大霄不好
一年喊上百次牛市來了。
一年發明各種底。
連續說了十幾年,
大盤仍在三千點晃悠,他的實力,難道不是驗證了?
大宵已經有點走娛樂路線了。
⑹ 李大霄一句話倒出了散戶炒股為什麼虧錢的原因
因為李大霄有專業技術知識奠定根基,是技術行家裡手,是專業分析技術人員,是證券研究所的領路人。
⑺ 黑嘴李大霄一出來,股市就跌,為什麼
其實也不是,李大霄屬於愛說的那種,言多必然失多。而他的身份本身不低,所以他說錯的會被記住,畢竟他從事的是經濟分析,但股票是很多綜合因素,尤其最直接的大資金這個因素,除了當事人,別人沒法直接得到准確信息,即使是天才,也只能模擬可能性,無法准確判斷,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背後是什麼人,正處在什麼階段,李大霄也不例外。他比較可惡的就是明明有這么多未知數,但他偏偏就只用他熟悉的經濟分析了以後,就在公共場合叫囂,也害了不少人了。
⑻ 號稱「民間股神」的李大霄,為什麼會屢屢被打臉
在我看來李大霄屢屢被打臉的原因是因為股市的不穩定性以及市場的多變性所致的。我們都知道李大霄非常看好A股市場雖然他的言論經常唱好,但是近一年裡股市並沒有成長的很好,他一直所說的三千點言論也總是達不到,所以一些網友們還有投資者們也非常失望。
一.市場的不穩定性
股票並不是一直漲的,它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去變化,就好比一家醫葯公司突然開發了一個特效葯,當這個特效葯在某個疾病領域中能起到特別作用的時候那麼這家醫葯公司的股票就會上漲,但是也會有意外下跌,這並不是單單靠著一個專家就能預判成功的,通常來說專家看好的只是一個大概率的方向罷了。
基於以上的三點李大霄屢屢被打臉也不奇怪了,說實話真的非常難預測,即使他懂得比普通人更多。
所以專家的話我們聽著就可以了不要過於盲目跟從,畢竟李大霄也曾經說過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也許李大霄一直唱好是因為他看好A股的成長性也說不定呢。大家還是耐心等待A股的成長吧。
⑼ 網傳李大霄被深圳證監局約談,為什麼網友紛紛為其送「點贊」
因為李大霄大部分的時候發表的有關的市場的行情走勢和實際的情況都不符合,他似乎就是單純的看多,博取眼球,沒有進行深度的分析,甚至被一眾網友謾罵。這次深圳監管局出面約談李大霄,讓網友有種竊喜的心理,感覺是終於有人要管一管他了,不能再這么憑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度一味唱多了。
A股市場的大多數投資者都是中小投資者,他們比較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響而做投資決策。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網紅股評師,那如果你的點評一直是相反的,且一直熱衷於此,這勢必就會引起大家的反感,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李大霄被約談有這么多人送贊。從業人員市場分析點評應該有理有據這是專業素養的體現,不同於一般的股評,可以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