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登幽州台歌賞析
1、《登幽州台歌》這首短詩,深刻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
富有感染力,成為傳誦的名篇。
2、「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像燕
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台遠
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3、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傑,未來英傑同看不
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這首詩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
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
此獲得廣泛的共鳴。
4、前兩句音節比較急促,表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鬱不平之氣;後兩句各增加了一個虛字
(「之」和「而」),多了一個停頓,音節就比較舒徐流暢,表現了詩人無可奈何、曼聲長嘆
的情景。
5、全詩如下: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1)黃金遁評論擴展閱讀
1、《登幽州台歌》用辭造語方面,此詩深受《楚辭》特別是其中《遠游》篇的影響。在句式
方面,採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上兩句每句五字,三個停頓,其句式為:前──不見──
古人,後──不見──來者;後兩句每句六字,四個停頓,其句式為: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2、《登幽州台歌》的創作背景: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一個具
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
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❷ 黃金遁txt全集下載
鏈接:
《黃金遁》是冰火闌珊所寫都市類網路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
❸ 黃金遁的介紹
1《黃金遁》是冰火闌珊2所寫都市類網路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作品簡介:一個愛好收藏的小快遞員因一次意外得到了五行遁術,利用五行遁術在古玩界淘寶撿漏……
❹ 該如何評論海子的詩
明麗的畫,空靈的心
——讀海子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 劉真福
海子(1964-1989),本名查海生,安徽懷寧人。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關附近卧軌自盡。
海子一生短暫卻成就卓著,是當代學院派新詩人的代表。他自認為主要擅長寫長詩,但他的眾多的抒情短詩也斐然成章。《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是他的抒情短詩中的佳作。
這首詩共三章。第一章虛構一幅自由獨立、遠離塵世喧囂的生活圖景,一股清新潮潤的氣息撲面而來。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幅生活圖景里有一些清晰的意象(「喂馬」「 劈柴」「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我們姑且視動作為意象),其中「大海」是核心意象。大海對海子既陌生(他出生、成長、讀書、工作,都遠離大海),又極有誘惑力(他有許多詩都寫到大海)。在這首詩創造「大海」的意象,透露詩人內心的一些動向。詩人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的生活(「關心糧食和蔬菜」),是自由、閑散人的生活(「喂馬,劈柴」,「周遊世界」),是隱逸詩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在上大學前一直生活在農村,在封閉的環境中長大;大學畢業後蟄居京郊昌平,又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他很想走出封閉,走向廣袤的大地,走向海邊。他想望平凡生活,又不「和其光,同其塵」,而保持清靜獨立——獨立於社會人群的邊緣。然而這種生活是虛無縹緲的:現實世界何處可以「喂馬,劈柴」?他怎能在獨居一處,「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才開始這種生活,或許今天過得有些暗淡?在海子的詩心中,「幸福」是田園牧歌的主題,屬於未來,屬於幻想。在把逃逸當成美和希望之所在,美則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身往,有「海客談瀛洲」的天真,又有「處涸轍以猶歡」?的瀟灑,還有「從此小舟逝,江海寄餘生」?的遁世隱情。
第二、三章表達對親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溫暖甜美的氣息撲面而來。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寫詩一向是很「自我」的,沉迷在個人王國里孤芳自賞,如《黎明和黃昏》中說「那是詩人孤獨的王座」,《秋》中說「秋天深了,王在寫詩」。不過這首詩顯示出詩人走出狹小的「自我」,走向廣大的社會的意向。這兩章由描繪意象轉為抒發情感,而且由寫個人化情感轉為社會人情感,進一步肯定世俗生活,但是新的眼光和立場來看待和肯定世俗生活。第二章抒發的是親情,第三章抒發的是友情。從第二章到第三章,情感涉及面次第展開,胸襟逐漸開闊。對「陌生人」的三「願」中,最後的「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是總括性的,「塵世」二字透露詩人此時此地對於「幸福」的理解。兩章四次提到「幸福」,這「幸福」不僅屬於海子,更屬於全社會的人,表明海子內心此時洋溢著博愛、泛愛之情。
然而細察之下,會發覺海子對塵世幸福的「熱愛」是有限的。
這首詩兩次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表達美好的情感,而情味有所不同。第一次說出,是第一章情調的順向發展,即「喂馬,劈柴」等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情調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說出,是第二、三章情調的逆向發展,即本來順著「願你」「願你」的祝禱,最後應是更昂奮的博愛情懷的展露,可是經由「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轉,「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猶言塵世幸福是你們的,他人的,我海子仍舊偏安一隅,獨守清高。這後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顯示出詩人陷入矛盾境地:剛對世人表露赤誠心懷,很快轉過身去,面朝大海,背對大陸,背對眾人;在人生觀、價值觀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於墮入塵世成為俗人。詩人心懷始而熱情開放,終而收合封閉,這就是這首詩的情感發展的線路。
有人分析海子說:「柔弱的第一自我和強悍的第二自我的長時間的沖突,使他的詩一再出現雅各森布所說的『對稱』。」?所謂「對稱」,無非指二重人格。也就是說,體現出外弱而內強的特點:詩之表有柔弱的外象,「喂馬,劈柴,周遊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詞情輕柔而清淡,此詩之婉約風派者也;然而詩之心也有強悍的本質,言詞的背後隱藏著一顆崇高、驕傲的心,「只願面朝大海」,讓人們看到海邊站立著一位遺世獨立的詩人形象,那是自封王者的形象。這種二重人格還可細分出:對眾人和世俗生活的親近與排拒,對現實生活體驗的喜悅與悲憂,在文情表現上的直致與含蓄……作進一步提煉,大約有三重意識:世俗意識,崇高意識,逃逸意識。這三重意識排在一起不太「和諧」,正好表明海子這首詩在情感的清純、明凈、世俗化的背後蘊蓄著某些復雜性、矛盾性的東西。
另外,這首詩的審美意象也很值得品味一番。這首詩的意象並不多,這就是海子詩的特有風格:意象單純而明凈。有人總結海子詩的特點說,一是意象空曠,讓人聯想到更多的內容;二是以實顯虛,以近顯遠;三是語言純粹、本真?。其中第一、二條用於分析這首詩的意象也同樣適合。唯其單純明凈,才有「空曠」「虛實」「遠近」的韻味。請看,大海、房子,喂馬、劈柴,三兩筆便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面;「面朝大海」本來是面對空曠、虛無,但海子獨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開」。「面朝大海」是實景,「春暖花開」是虛景。僅有「面朝大海」就流於枯燥、凋疏,「春暖花開」更靈動、更溫暖明麗。「面朝大海」稀鬆平常,「春暖花開」卻是神來之筆。「春暖花開」是詩人的「心畫」,是夢想的溫柔之鄉,寄託著詩人無限渺遠的情思遐想。海子善於將詩中的意象美化。這種美,既不是那種「博喻釀采,煒燁枝派」?的誇飾之美,也不是那種「大圭不琢」?的拙樸之美,而是極其洗煉的純凈的美。單純明凈幾近於洗煉。唐代司空圖論及「洗煉」一品時說:「如礦出金,如鉛出銀。超心煉冶,絕愛緇磷。空潭瀉春,古鏡照神。體素儲潔,乘月反真。載瞻星氯,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楊廷芝解說道:「金銀出於礦鉛,未洗煉者不足重也。」?孫聯奎解說道:「不洗不凈,不煉不純。」?洗煉之美多出於老練、老到之手,多見於老作家、老詩人之作。少年才子多有誇飾詞情。海子才活二十多歲,詩作意象洗煉、純凈,可謂出手不凡,令人稱奇。
當然,這首詩的風格,以輕柔、明麗見長,卻也不無稚嫩之處,缺少一點凝重感、厚重感。本該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創作的增多,海子可以逐漸走向成熟、完善。遺憾的是,他寫完這首嚮往大海的詩之後不久,在離海不遠的地方不幸逝世,永遠地「面朝大海」了。大海是安魂之鄉。海子,海的兒子。
❺ 誰可以提供一些英文詩歌及評論,英文評
詩歌《A Nation's Strength》
Ralph Wall Emerson
Not gold,but only man can make
A people great and strong;
Men who for truth and honor's sake
Stand fast and suffer long.
Brave men who work while others sleep,
Who dare while others fly;
They build a nation's pillar deep
And lift them to the sky.
評論:
A Review of the Poem A Nation's Strength
The poem entitled A Nation's Strength was written by an American poet named Ralph waldo Emerson,who was a representative of apriorist writers as well as a poet.In this poem he warmly sang high praises of the backboues of a great nation,who,for the sake of the truth and honor,fight and work selflessly and fearlessly.
This poem clearly shows the great image of the nation's backbone:who stand fast and suffer long for truth and honor's sake,and who work while others sleep.There fore,they build a nation's pillar deep,and make a people great strong.After reading this poem,I am determined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nation's backbone when I grow up.
Though the poem is short,the ideas it expresses are deep.The language in the poem is simple,but the rhythm and the rhyme are not only beautiful but easy to read aloud and learn by heart.
詩歌中文大意:《民族的力量》
不是黃金,只有人才能使民族偉大而強盛;
為了真理,為了榮譽,
他們意志堅定,歷盡艱辛.
他們無所畏懼,別人睡覺他們做工,
別人逃遁他們大顯神勇;
他們深深地埋下民族的支柱,
並將石柱舉起支撐天空.
❻ 小說「黃金遁」有幾個女主角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雙女主葉語晴誠摯邀請許夢雲和自己共事一夫
❼ 有什麼好書看啊
世界名著100部簡介
http://www.xueshubook.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14
《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荊棘鳥》考琳·麥卡洛
《漂亮朋友》莫泊桑 《湯姆叔叔的小屋》比徹·斯托夫人
《簡·愛》夏洛特·勃良特 《歌劇幽靈》加斯通·勒魯
《茶花女》小仲馬 《高老頭》巴爾扎克
《牛虻》伏尼契 《交際花盛衰記》巴爾扎克
《三劍客》大仲馬 《神秘島》儒勒·凡爾納
《在人間》高爾基 《海底二萬里》儒勒·凡爾納
《童年》高爾基 《大衛·科波菲爾》查爾斯·狄更斯
《母親》高爾基 《董貝父子》查爾斯·狄更斯
《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霧都孤兒》查爾斯·狄更斯
《蝴蝶夢》達夫妮·杜穆里埃 《遠大前程》查爾斯·狄更斯
《老人與海》海明威 《雙城記》查爾斯·狄更斯
《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克·吐溫 《飄》瑪格麗特·米切爾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馬克·吐溫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苦行記》馬克·吐溫 《卡門》梅里美
《安娜·卡列寧娜》列夫·托爾斯泰 《飛鳥集》泰戈爾
《幼年》列夫·托爾斯泰 《父與子》屠格涅夫
《紅字》霍桑 《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
《笑面人》雨果 《少年維特的煩惱》歌德
《九三年》雨果 《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
《社會契約論》盧梭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懺悔錄》盧梭 《麥克白》莎士比亞
《奧德賽》荷馬 《李爾王》莎士比亞
《伊利亞特》荷馬 《馴悍記》莎士比亞
《十日談》卜伽丘 《皆大歡喜》莎士比亞
《愛瑪》簡·奧斯汀 《仲夏夜之夢》莎士比亞
《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
❽ 求一本像黃金遁那樣的小說
都市黃金手,超級黃金手
❾ 經典美文摘抄及賞析
又到草黃時節。遍野的綠色斑駁著消失,只有那乾枯的淺黃漸次布滿了人的視線,是生命終結時最柔韌的余唱。
喜歡看落葉掉到枯草上的情景,紅的葉片,黃的草莖,很鮮明的美麗,看著它們,會想起夕陽一輪西下,緩緩下墜時那種有些凄涼的輝煌,會想起石階上風燭殘年的白發老人攜手而行,從容安然的那一抹溫馨,那一些些的感動。
寒冬的第一場風雪後,它們會在地面消失,重新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里安息。等待,漫長的等待之後,第一聲春風輕柔的呼喚,就會將它們的子孫全部叫醒。
喜歡看草綠江南岸的亮麗,蕭索的冬季在它們的淺笑聲中逃遁,是怎樣柔嫩的一莖莖新綠哦,在石縫里,泥土上,勇敢地挺直它們的細腰,在乍暖還寒的冷風凄雨里,一寸寸地成長,一點點把堤坡,大地湮染,藍天輕風下編織出讓人振奮的春衣。
萋萋芳草,踏之何忍,用手去輕輕地觸摸吧,彷彿嬰兒皮膚般細膩,一絲絲在手掌心滑過,若干纖小的生命韻律從手傳遞到心,不由人不在心中感嘆:如此細弱的植物竟然有這樣頑強的生命,硬生生率先回應春風,引來了桃紅柳綠,蜂飛蝶舞,春光明媚。
喜歡看盛夏里的草長鶯飛,小草在熾熱的陽光愛撫下,將生命里所有的美麗一起釋放,無邊無際的綠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襯托得鮮艷欲滴,藍天在視野里也變低了,似乎彎了腰屈尊來與小草親近。
這個時間里的小草是最碩大最柔軟的新床,誘惑著我們把自己的身軀無比舒坦地交給她們,沒有了焦慮,沒有了煩惱,在青草的簇擁下,做一個最輕松的美夢。
閉了雙目,陽光下喧騰的青草芳香就包圍了我們的嗅覺。是怎麼樣溫馨而又好聞的一種清香啊,沒有各色花香的濃烈,沒有名牌香水的清雅,就是稻子成熟時的那種香味,是牛羊奶里的那個香氣,是大自然的原香,是大地的味道,是自家母親懷抱的味道。
是啊,小草,你原就是牛馬羊們的主要食物,通過它們,你變身為潔白的乳汁,鮮美的肉食,溫暖的毛皮,奔騰的力量,托起了一個個民族和國家。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時光蒼茫處,彷彿見一代雄主成吉思汗,揚鞭策馬統領萬千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所向披靡。小草,造就了前無古人的馬背英豪。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柔韌的小草,你究竟是什麼呢?是我們無數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們是平凡的草民,卻也可以描繪春天,為大地梳妝,弱小的生命聯合起來,還可以改變環境,創造世界。
那首熟悉的歌曲在我的心裡,婉轉悠揚地響起: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你看我的夥伴遍及天涯海角……贊同104| 評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