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的未來發展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未來發展任重道遠
2011、2012年,國務院相繼出台了清理整頓交易所的相關文件,有關部門也相繼開始處理。據《2012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研究報告》,抽樣調查國內400家規模較大的電子交易市場後發現,經歷前期整頓之後,其中41家已經關閉,關停數量占總體的10%左右,仍有300多家交易市場繼續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具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加之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相對滯後,導致此類市場發展過快、監管滯後、存在不少問題和風險隱患。如交易所遍地開花、盲目擴張、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上市交易品種五花八門、缺乏科學論證;違規炒作和過度投機的市場風險;交易資金安全和交易制度不規范的風險等。
對於大宗商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信息部主任何輝認為,首先是缺乏規范的行業組織,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標准建設滯後,也缺乏行業自律,交易市場良莠不齊,行為不規范,違法違規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與產業鏈的結合、標准化、一體化、行業體系仍有待加強,但這些是發展過程當中必然經歷的,也是發展中要付出的代價。
專家呼籲,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清理整頓之後的規范發展,總體方向應立足現貨、提升現貨、服務現貨、回歸現貨。首先,明確地方政府作為清理整頓的主體和作為監管的主體。其次,盡快出台規范市場的管理辦法,成立行業協會,規范市場交易制度的規則。另外,要保障市場平穩運行,整合同類市場、關停並轉並舉。
② 中國大宗商品(比如鋼材,石油)的現貨交易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國家權利機構已經在慢慢實現對大宗現貨行業的監管了。相信未來的前景一定是不錯的。
只要是國家支持的,就一定是前景看好的。房地產炒得那麼熱,國家一句話,破產千萬家。
中國大宗商品現貨(上海恆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我司是一家專業服務於中國大宗商品現貨事業的公司。主要包括黃河商品交易所、重慶渝涪榨菜、山東壽光蔬菜、南京亞泰化工電子交易市場、綠金在線(同仁堂)等交易市場。現為全國各地客戶提供免費咨詢,開戶以及技術指導與技術分析的服務。公司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自2008年公司成立以來,公司已擁有了一支專業的技術分析團隊。現公司已有員工100餘人,憑借專業的技術和優良的服務,在業內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在未來的日子裡,我相信我們會更加努力,為中國的大宗商品現貨事業添磚加瓦。
與我們一起佔領制高點吧 網路搜索;上海市恆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③ 大宗交易市場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一、大宗交易市場: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也稱網上現貨交易或現貨倉位交易,是採用計算機網路組織的同貨異地、同步集中競價、統一撮合、統一結算、價格行情實時顯示的交易方式。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根據我國現貨市場具體情況採用獨特的B2B2商業模式,是一種網上和網下相結合,現實和虛擬相結合,傳統經濟與新經濟相結合的雙贏模式,充分解決了信息來源、客戶源、在線結算、物流等電子商務的瓶頸問題。
二、大宗交易市場的作用:
具備生產資料大宗貨物的戰略儲備、調節物價、組織生產和套期保值四大基本功能。
1、為買賣雙方提供資金在線結算業務,避免了企業的「三角債」問題
採用先進的交易結算智能網路體系,在網上開展集中競價交易,由市場進行統一撮合、統一資金結算,保證交易的公開、公平和公正。交易後,市場為買賣雙方進行資金結算,實時交收和現在及時入賬,保證雙方收益的共同利益,從而避免了我國企業現存的嚴重的 「三角債」問題。
2、現貨倉單的標准化,杜絕了「假冒偽劣」商品
市場嚴格按照國家標准劃分商品等級,以每一種商品交易最大的等級為標准等級,同時挑選專業化倉庫,向其授權代為定點交易倉庫,由定點倉位對賣方出具符合市場交易標準的標准化倉單。可以做單不合格產品不入庫,貨真價實。
3、完善的物流體系,滿足不同交易商物流需求。
採用市場調劑,就近提貨的方式替代自辦配送的方法,方便買賣雙方又充分利用定點倉庫的地域優勢,進一步鞏固網下的物流基礎。
4、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行業形成,對我國現貨貿易流通發展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生產企業需要采購,生產原料的企業需要銷售,這就給「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中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客觀基礎。這些原料大部分都屬於季節性生產全年消費或少地生產全國消費的大規模原材料,企業要靠自己對商品的價格進行判斷,按照供求情況變化,決定生產多少,消費多少,很多的流通企業也都通過批發市場采購原料,特別是中小企業。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中心的建立就是為了服務大宗原料商品的流通,成為行業的信息中心、交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結算中心。
④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與國內四大期貨交易所的區別與聯系
四大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種都是「大宗商品」成熟的大宗貿易商品都有已經存在的電子市場。比如鄭州的棉花,它的電子交易市場比較大的有棉花電子撮合交易市場。比如上海的銅:它的電子交易市場比較有影響力的有長江有色金屬電子交易市場。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主要是現貨貿易的延伸。主要交接現貨。國內四大交易所就是正規的期貨交易市場。和股票市場一樣。但是比股票市場風險大。
⑤ 發展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可以迅速提高商品交易效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保證交易商品的質量,有效杜絕假冒偽劣商品;供需雙方通過互聯網交易,擴大了市場容量,有利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避免商品大范圍迂迴運輸,可以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可以這么說,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對活躍國內現貨商品流通、繁榮市場經濟、合理配置資源、銜接產需、調劑供求,促進物資流通向深層次、現代化發展,對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有著重要的作用。從內部整合的意義上說,發展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有利於增強地區間價格聯系、提高市場效率,有利於規范市場運行、調節市場中長期供求關系,還有利於減緩市場波動、穩定價格。從外部開拓的意義上說,發展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同樣有利於集合全國市場,對外形成一個聲音、一個目標、一個平台,增強「中國定價權」的國際影響力,這實際上也是關繫到國家主權的話題。
⑥ 大宗商品市場的市場發展
國家的十二五規劃裡面明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現代商品流通體系,符合大宗商品市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大力推進流通現代化、推動科技進步、發展電子商務、.鼓勵發展連鎖經營、加快發展物流配送、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流通。
2012年9月21日,(第三屆)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論壇(CBSE)在寧波舉行。會上進行了關於「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相關產業鏈的業務創新」的論壇主題報告專場。在研討環節中,來自大宗商品市場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業內的相關龍頭企業負責人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行業的看法第一、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產業鏈的配套方案,第二個是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試點項目討論。
針對以上兩點, 北京金網安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關鍵先生對寧波大宗商品市場做出了較高評價,並針對回歸現貨做出了發言,談到回歸現貨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一定是從貿易習慣、交易商這種傳統的貿易習慣的改變。
談到行業的發展,關鍵先生說:「如今的一個主題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配套服務,實際上在最初做這個系統框架的時候,包括最初設計的方案也是一個理念,我們要打造一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服務流的平台。大家知道物流怎麼去做,技術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倉儲的條件、運輸條件等等。但是以交易平台為核心的話確實可以做到把無序的物流變成有序的物流,提升我們物流的水平。
另外可以帶動一些金融服務,包括一些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投資的問題。多年來各商業銀行以及其他的銀行也在推出各種各樣的服務,還有一些新興的力量,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現,加快交易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對接。過去80年代我們一直講」質量感覺「,90年代就講」流程化感覺「,2000年以後一個是」電子商務時代「和」供應鏈整合「,其中,電子商務是基礎,「供應鏈整合包括供應鏈融資」等是我們今後發展的方向。
如今,交易市場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單一的交易手續費,單一的收入來源模式會造成單一化,交易主體包括生產廠商,消費廠商、行業和貿易廠商。如今行業外的投資者是構成我們整個市場的一個基礎,但是如今我們市場本身就是一個資源整合的狀態,要吸納好的資源到交易平台來。
然而,如今很多市場已經不滿足於交易手續費,還有融資服務等等衍生品服務,包括第三方,包括融資,如果能介入到這一類市場的話,一定要有現貨貿易基礎,因為我們如今有掛牌交易,按照原來的期貨管理條例說的20%已經放大了五倍了,單從交易來講已經不存在融資的問題,真正融資的是和傳統貿易相結合的貿易需求產生的投資。
現階段可以說38號文、37號文要求回歸現貨,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回歸不是倒退,而是螺旋式的去上升,來規避這樣一個風險。包括行業協會要有這樣一個意識,畢竟中國是地域廣闊,而且各地各省的政策是不盡相同的。
在改革開放之處,小平在南方劃了一個圈,我們搞一個特區,搞好了,各地各省肯定要相關的政策。協會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是不是能在全國范圍內找到我們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這個行業內的這樣一個特區,這樣有一定的開明的政府,有一些配套的支持。如果我們尋找到了,我們可以說其他市場也可以採用這種聯合發文的方式,促進當地政府的政策包括稅收等等配套政策的一些改變。說回歸現貨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一定是從貿易習慣、交易商這種傳統的貿易習慣這種,如果有這樣一個特區的話,我們就可以去復制去推廣。
⑦ 為什麼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市場的現貨交易發展不起來
1、認識上不足:整體認識不清,總是冠以准期貨的帽子,自以為懂行的總是擺出遏制態度;上層意識不到,總以為都是開賭台,多少我說了算;行業內認識太雜,有一心一意做資源配置模式設計的,也有掛羊頭賣狗肉實為自建銷售渠道的;還有看準投機功能大幹快上一窩蜂扎堆對賭的。反正是各懷心思,良莠不齊。因此投資者以及中間商、終端用戶難以分辨,索性一概不參與。
2、監管機制不健全:說是由商務部主管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但動輒證監會和工商局來攪一把,出個政策調整下,不重實質不重過程只重形式,結果導致多數市場只能疲於應付檢查、尋找對策而疏於自身發展。多數市場只能選擇追逐短期效應,而忽視長期積累。
3、知識產權保護不足:模式創新也好、產品創新也好,軟體創新也好,一旦有利可圖,大家競相模仿,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沒有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監管層一放就亂,一收就死。沒有行業的評價和衡量標准。一出問題,泥沙俱下。
4、基礎條件依然薄弱:現價段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程度遠超實體經濟基礎條件。比如物流,比如結算,比如支付,比如庫管,比如誠信體系等等。虛擬經濟的資源配置功能因此實際效應大打折扣,用戶感受不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喜悅。
電子商務,任重道遠。真要務實發展,第一,國不能與民爭利,路橋費降下來;第二,擺正服務姿態,監管過程而非形式;第三,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創造良好的生存和運作環境;第四,提高專業素質教育水平,改善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創建合理的淘汰機制。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⑧ 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平台的引言
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平台----產生背景:
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平台的建立就是為了使大宗商品快速周轉流通,包括:金屬、農產品、能源、化工、產權、金融衍生品等。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台軟體的發展將決定電子交易在未來的前景和規模,更加先進的交易軟體系統方便大宗商品現貨的倉儲、交易和流通,縮減同種大宗商品地域間的差異,對於打造國內專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起著助推的作用。
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發展背景
2011、2012年,國務院相繼出台了清理整頓交易所的相關文件,有關部門也相繼開始處理。據《2012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研究報告》,抽樣調查國內400家規模較大的電子交易市場後發現,經歷前期整頓之後,其中41家已經關閉,關停數量占總體的10%左右,仍有300多家交易市場繼續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具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加之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相對滯後,導致此類市場發展過快、監管滯後、存在不少問題和風險隱患。如交易所遍地開花、盲目擴張、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上市交易品種五花八門、缺乏科學論證;違規炒作和過度投機的市場風險;交易資金安全和交易制度不規范的風險等。
對於大宗商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信息部主任何輝認為,首先是缺乏規范的行業組織,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標准建設滯後,也缺乏行業自律,交易市場良莠不齊,行為不規范,違法違規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與產業鏈的結合、標准化、一體化、行業體系仍有待加強,但這些是發展過程當中必然經歷的,也是發展中要付出的代價。
專家呼籲,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清理整頓之後的規范發展,總體方向應立足現貨、提升現貨、服務現貨、回歸現貨。首先,明確地方政府作為清理整頓的主體和作為監管的主體。其次,盡快出台規范市場的管理辦法,成立行業協會,規范市場交易制度的規則。另外,要保障市場平穩運行,整合同類市場、關停並轉並舉。
據現貨交割量突出的無錫市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錢海雲介紹,江蘇恆豐商品交易服務有限公司傳出市場本身違規參與大蒜交易的丑聞後,江蘇省推遲了原定2012年三季度結束本輪清理整頓的計劃,但也只是抓緊推進各市場每天均向省金融局報備交易結算數據以加強市場風險監控的工作。
「『38號文、37號文』要求回歸現貨,怎麼去回歸,我認為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回歸不是倒退,而是螺旋式地上升」。
北京金網安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關鍵在「2012(第三屆)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論壇」上發言如是說。該公司在生意社統計的約400家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中擁有近半數的市場客戶,其生存與發展亦與本輪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風暴」息息相關。
「38號文」《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定調「確保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有序回歸現貨市場」,國辦發「37號文」則首次給出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的定義,即「以大宗商品的標准化合約為交易對象,採用電子化集中交易方式,允許交易者以對沖平倉方式了結交易而不以實物交收為目的或不必交割實物的標准化合約交易」。
⑨ 我國大宗商品交易所或市場有哪些
還有一家北方商品交易所,在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