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紅極一時的「經濟學家」郎咸平,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
「真小人其名不美,其肆惡有限;偽君子則既竊美名,而其流惡無量。」《論語》中有句名言叫「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但是,在這浮華的紅塵背後,又有幾人可以做到無愧於心的坦盪。所謂的君子,絕大多數也不過是戴著偽善的面具,為了名利而不擇手腕的真小人而已。
追逐名利本沒有錯,錯的是追逐名利的人。假如心胸坦盪,又何愁沒有永遠的風光,假如只是一張詐騙的面具,自然究竟會有被戳穿的那一天。往常的郎咸平還會呈現在群眾的視野當中,但是卻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風光。
2. 郎咸平是怎樣從郎監管墮落到與騙子同台的
十五年前郎咸平代表中小股民大聲疾呼『曾代表中小股民疾呼: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開始受到關注,報紙上、網路上,甚至在他主持的電視「脫口秀」里,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在不遺餘力地「鼓吹」的郎咸平。
2009前後幾年郎咸平發聲「我要做經濟學領域的謝霆峰」這一面也常常被人提及,被人議論。隨後數年間,郎咸平經歷了更徹底的轉型,鳳凰財經曾專門總結:「短短數年間,郎咸平從籍籍無名到大名鼎鼎。
2011年6月,郭美美炫富事件引發廣泛關注。8月,郎咸平就在《財經郎閑評》節目中,對郭美美母女進行了獨家專訪。節目中,郭美美母女用炒股的故事解釋巨額財富的來源,引發了潮水般的討論質疑。而一貫犀利的「郎大炮」,在當期節目中的表現也讓人們大呼有失水準,有刻意為郭美美「洗白」之嫌。知情者透露,郭美美母親郭登峰還是郎咸平的粉絲。經過這么一鬧騰,郎咸平頗為尷尬,在這一問題上緘口不言。而不少舊日粉絲態度也頗為失望。這個階段的郎咸平正是「在鎂光燈和鮮花掌聲不離左右的前學者今明星」。
2011年前後幾年,郎新平為多家融資公司「站台」 出場費一次60萬。大概是為了把名聲變現,郎咸平穿梭在各類經濟投資類講座之中,期間給泛亞等大型融資平台「站台」並不在少數。郎咸平的照片被印在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投資報告會的宣傳單頁上,宣傳單頁上還有的是「比黃金值錢,比股票安全」等等泛亞相關產品的宣傳語。
而2013年卻開始走下坡路,原因是2013年10月20日,泛亞和中國銀行新疆分行在烏魯木齊舉辦投資報告會之前,泛亞方面曾發文稱,郎咸平教授參加新疆秋季投資者報告會的消息一經發出,主辦方的熱線電話幾乎打不進去,一票難求。如此火熱的投資報告會、銀行機構的大范圍推介,導致新疆地區成為泛亞騙局的「重災區」之一。
去年泛亞兌付危機爆發。12月15日,為泛亞站台的宋鴻兵在一場投資策略報告會上遭泛亞投資人圍攻。
禍不單行的2016年。今年3月,上海快鹿集團操控的電影《葉問3》爆發假票房事件,接著,快鹿系旗下包括金鹿財行在內的若干理財平台出現兌付危機,其中僅金鹿財行的資金缺口就達3億。期間不斷有消息曝出,郎咸平父子與快鹿集團有關聯。
這就叫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希望能幫到你~~~
3. 郎咸平水平到底如何——看他的經歷
郎咸平是美國沃頓商學院畢業的博士。要知道 沃頓商學院那是經濟學人才的天堂啊。 人家在裡面當教授給總統經濟顧問上課。
郎咸平主持節目:
1.《郎咸平說》是一檔泛財經欄目,定位以百姓經濟為基礎,深切觀照大經濟生態下的尋常生活。通過具有不同觀點的嘉賓、觀眾思想碰撞、語言交鋒,以郎教授的獨特思考精彩點評,犀利解析與財經相關的權威信息,透過不同現象與事件,深入淺出,抽絲剝繭,內容滲透財經、教育、法律等諸多泛財經領域。
2.《解碼財商》,即又稱新《財經郎閑評》,因為時隔5年,第一財經衛視再次聯手郎咸平教授,選取當下最搶眼的財經事件和最熱點的新聞話題,用犀利詞鋒為觀眾激情解碼。《財經郎閑評》延續了辛辣幽默的脫口秀風格,加上海選中脫穎而出的幾位嘉賓共同參與,與郎教授一起抽絲剝繭,層層解碼,進行思維和觀點的碰撞。
《解碼財商》,又稱是2011年由寧夏衛視第一財經推出的一檔經濟對話節目。郎咸平在本節目中作為主持及主講,與海選嘉賓一同對當前社會中出現的經濟問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發掘問題根源。在剖析過程中,郎咸平引用了大量的調查數據作為依據,使其分析結果更具說服力。
3.財經郎眼,郎咸平2009年6月開始在廣東新聞頻道和廣東衛視《財經郎眼》節目擔任主講嘉賓,另外還在每一期再邀請一位嘉賓。《財經郎眼》是廣東電視台在2009年6月強檔推出的一檔具有鮮明郎咸平風格的聊天式新聞評論節目,以三人聊天的方式實現經濟學「生活化」、「媒介化」。
4. 郎咸平到底買不買股票
郎咸平到底不買股票
他公布自己沒有買股票
只會忽悠別人也不要買
5. 郎咸平說 節目中 買黃金無法保值 買一定數量人民幣 再買等值美金 不管未來匯率如何波動 保證不賺錢 謂之保
黃金只是相對保值,從長遠來看,黃金的價值還是貶值的。比如30年代同樣重量的黃金和現在的黃金貨幣價值上翻了可能近幾十倍,但從通漲上來說,即使放到今天,80年前能買到的東西,今天依然買不到。比如500克的黃金在30年代可能已經能買個大宅子了,放到今天,一線城市裡你可能只能買個廁所。但其貨幣價值卻翻了幾十倍。只能說是相對保值罷了。
6. 郎咸平:股市為什麼大崩盤
利空有:新股發行不斷,大小非減持,資金入港,中小板創業板泡沫化嚴重,去杠桿和資金監管受限制。
指數的小跌是建立在以上證50為首的超級大藍籌暴漲的基礎上的,道理很簡單,就那一池水,大藍籌的水桶里裝的多了,其餘的個股自然水少了,錢就是水,錢少了,股價自然跌跌不休。這也就是所謂的二八分化,哦不對,應該叫一九分化。當然,有部分國家調控的原因,呵呵
7. 為什麼郎咸平教授說黃金沒有投資價值
出發點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也可是說是目的不一樣所以說的話就不一樣。
做事是有目的的,不同的目的就需要不同的說法來進行支撐。讓別人相信你的判斷就需要有道理。就看那個道理更站得住腳。
黃金投資,個人的能讓10萬變成30萬不等,但是不要想著能讓100W變成300W。
這就是目的。
8. 郎咸平教授說,高盛從建行賺了1300億人民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話:
「高盛曾經是中國工商銀行的最大股東,它的好朋友美國銀行曾經是建行的大股東。建行的上市讓它們賺了1300億元,就是說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為美國銀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後圖利了高盛集團。
實在不知道當時是怎麼盤算的,為何會被高盛牽著鼻子走。最近那些幽靈頻頻套現,從中獲取了巨額財富。伴隨著他們的唱空和唱多,我們被搞得暈頭轉向,一些所謂的專家則感覺自己好得不得了,這些專家就是跟中國股市的「黑嘴」一樣,在給高盛抬轎子,甚至他們被高盛利用了還不知道。「
(8)郎咸平一股黃金股擴展閱讀
《環球時報》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國干下的部分壞事:「兩年多以前,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導致全球性通脹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日益困難,其實就與高盛等跨國投行的操縱直接相關。以油價為例,在國際油價於2008年7月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記錄之前,走勢幾乎與高盛推出的報告一致。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稱,中國國有銀行2004年改制的時候,高盛相繼發表報告,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說壞賬太高了,不值錢,你們都別要。但結果高盛等以極其便宜的價格收購了中國銀行上市的股權。僅某個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高盛等華爾街公司賺了1300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每人給了美國100元。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記者說,高盛一直擾亂國際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發表報告,稱原油要漲到200美元一桶,當時中國拚命購買了價格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還與一些中國公司設下「對賭協議」,自己卻悄悄拋售原油。到了當年年底,油價降到34美元一桶。中國國資委官員曾表示保留對高盛等交易欺詐起訴的權利。
或許有讀者還記得,2008年本報今日快評對油價問題、「銀行賤賣論」問題等發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為什麼先生老是欺騙學生》為題,作了一個小結。(參見《常態》一書)我在文章最後說:「在與狼共舞的『貨幣戰爭』中,我們輸多勝少。先生有責任,學生也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