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莫斯科有哪些中國銀行兩地用卡上有什麼小竅門么
由於中行海外分行金融業務須遵循當地國家金融法規及監管的要求,業務規則與國內不同,建議您直接與當地分行聯系確認相關事宜。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❷ 什麼是俄羅斯rts指數
俄羅斯rts指數,即俄羅斯交易系統指數,開始計算於1995年9月1日。該指數設立較早,涵蓋面較廣,所選企業代表性較強,因而反映俄羅斯市場情況較為准確,故常被分析家們引用來進行每日和每周的俄羅斯市場述評。雖然莫斯科指數是俄羅斯最大的股市指數,由於是以俄羅斯盧布計價,國際股市交易還是以美元計價的 RTSI指數為主。
見:俄羅斯RTS指數網頁鏈接
❸ 俄羅斯國內期貨交易所有嗎想查看這兩年俄羅斯國內的期貨走勢圖
莫斯科交易所
http://moex.com/en/
期貨有黃金、銅、糖等品種。
網頁上有數據下載鏈接
❹ 全球有哪幾大股票指數
全球比較知名的大股票指數有以下16個:
1、富時中國A50指數
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於2010年更名為富時中國A50指數,是由全球四大指數公司之一的富時指數有限公司(現名為富時羅素指數)為滿足中國國內投資者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需求所推出的實時可交易指數。
2、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是根據美國股票市場上30隻可靠而且重要的藍籌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出來的,這30隻股票來自不同的領域,目前包括美國運通、迪士尼、維薩、3M、蘋果、微軟、英特爾、IBM、思科、威瑞森、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陶氏杜邦、家得寶等公司。
3、 標普500指數
標准普爾指數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最初采選了230種股票,編制兩種股票價格指數。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改為 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
4、 納斯達克100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以在NASDAQ市場上市的、所有本國和外國的上市公司的普通股為基礎計算的。
納斯達克100指數做為納斯達克的主要指數,其100隻成分股均具有高科技、高成長和非金融的特點,可以說是美國科技股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里,這些高成長性股票的良好業績,都是各自內生性的高成長帶來的,特別是創新業務,而非例如資產注入等外延式的增長。
從納斯達克100指數十大權重成分股來看,他們主要為高科技企業,其中計算機行業的公司居多,目前權重最大的為蘋果(Apple),另外包括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思科(Cisco)、英特爾(Intel)等諸多知名公司。
5、羅素2000指數
其實,還有一個追蹤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羅素2000指數是代表市場上的中、小型股的市值指標,在市場上總市值只有8100億美元,不及標普500的十分之一。
6、印度孟買30指數
印度SENSEX指數(又稱孟買敏感30指數、BSESENSEX)為印度最被廣泛使用的指數,是新興市場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指數,也是投資印度的重要參考指標,是由孟買證券交易所發行。
7、越南VN30指數
越南股市近幾年流動性越來越強,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目光。但越南畢竟是小國,如果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全面研究,那關心越南最好的30隻股票就足矣。
越南比較重要的就是越南VN30指數,這是越南市值上最大的30家上市公司,相當於越南最好的30隻藍籌股。
8、英國富時100指數
英國富時100指數由世界級的指數計算金融機構FTSE所編制,自1984年起,涵蓋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上市且市值排名前100的股票,為世界投資人歡迎的金融商品之一,和法國的CAC-40指數,德國的法蘭克福指數並稱為歐洲三大股票指數,是當前全球投資人觀察歐股動向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9、法國CAC40指數
巴黎證券交易所在世界各大交易所中僅次於紐約、東京和倫敦,名列第四,法國最重要的是CAC40指數。法國CAC40指數由40隻法國股票構成。由巴黎證券交易所以其前40大上市公司的股價來編制。該指數從1988年6月5日開始發布,反映法國證券市場的價格波動。
10、德國DAX30指數
德國DAX指數是德國重要的股票指數,是由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推出的一個藍籌股指數,德DAX30與美國標准普爾500、法國CAC4股指及英國倫敦金融時報100股價指數一樣是以市值加權的股價平均指數,而不是簡單平均的股價平均指數。
11、歐洲斯托克50指數
歐洲斯托克50指數是由歐盟成員國法國、德國等12國資本市場上市的50隻超級藍籌股組成的市值加權平均指數。歐洲斯托克50指數的加權方式是以其50隻成分股的浮動市值來計算,同時規定任意一隻成分股在指數中的權重上限為10%。
12、日經225指數
日經指數是日本的股票指數,是代表日本股市或資本市場是好是壞的晴雨表,也是反映日元價值的因素之一,因此會對日元在外匯市場上的匯率造成相關的影響。日元目前是七大工業國的貨幣也是外匯市場上交投最活躍的外匯之一,而日經指數的升跌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
13、台灣加權指數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簡稱台灣加權指數、TAIEX)是由台灣證券交易所所編制的股價指數,是台灣最為人熟悉的股票指數,被視為是呈現台灣經濟走向的櫥窗。
台灣加權股指是把上市股票的市值當作權數來計算股價指數,采樣樣本為所有掛牌交易中的普通股。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的特色是股本較大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會大於股本小的股票,市值高者如台積電、鴻海、國泰金及中鋼、台塑等更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14、香港恆生指數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50家上市股票為成分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
15、韓國綜合指數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是韓國交易所的股票指數。韓國綜合股價指數由所有在交易所內交易的股票價格來計算,並以1980年1月4日作為指數的基準起始日,當日股市的開市價作為100點的基準。單位計算為韓元,最高與最低系以交易中出現的極值為准。韓國綜合指數擁有超過780個成分股。
16、俄羅斯RTS指數
俄羅斯兩大指數是RTS指數和莫斯科指數,這兩個是許多俄羅斯、東歐和新興歐洲基金的重要指標,收集莫斯科交易所的50大上市公司股票,並於每三個月重新審核指數成分股。雖然莫斯科指數是俄羅斯最大的股市指數,由於是以俄羅斯盧布計價,國際股市交易還是以美元計價的 RTSI指數為主。
❺ 俄羅斯欠中國多少國債
2015年俄羅斯欠中國國債大約600億盧布。
消息來自俄新社報道,俄羅斯財長西盧安諾夫在接受「俄羅斯24」電視台的采訪時表示:「(中國投資者)今年大約購買了500億至600億盧布(政府債券)。我認為,這是一筆不錯的、可獲利的、安全的投資。中國同行可以擴大對俄羅斯經濟的投資。」
而明年莫斯科證券交易所計劃在2016年中旬發行第一期以人民幣計價的聯邦債券,規模不小於10億美元。
俄財政部債務司司長維什科夫斯基在莫斯科交易所和上海證 券交易所聯合舉行的投資論壇上發言說:「債券發行總量將不少於10億美元。這里指的是俄羅斯聯邦政府債券,即根據俄羅斯法律管理在莫斯科交易所以人民幣形式發行的國家有價證券」。
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在有計劃的增持俄羅斯國債。
❻ 俄羅斯的股市怎麼樣了崩盤了嗎
答:確實是崩盤了
4月10日,俄羅斯股市和匯率遭雙殺,RTS指數暴跌超過12%,創有史以來版最大跌權幅,說崩盤也不為過;盧布對美元匯率重挫2.69%,創2016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更慘的是在港股上市的俄鋁,今日跌幅更是高達50%,直接遭遇腰斬,市值單日跌去近300億人民幣。
主要原因是美國這次的反世界貿易的腳步並不是僅僅針對中國一家,俄羅斯的很多企業和個人也遭到了美國的制裁,從而導致了俄羅斯股市、匯市、期貨市場的全面崩盤。
❼ 俄羅斯股票指數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globalindex/euro.shtml
這上面全有!
俄羅斯MICEX指數-3.86%-34.85867.60
17:23-3.82%-66.531675.08
俄羅斯MICEX10指數17
❽ 俄羅斯首富的前輩哦是誰
Mikhail Khodorkovsky
俄羅斯前首富、俄羅斯的石油和銀行業寡頭。尤科斯石油公司前CEO.
米哈伊爾.鮑里斯維奇.霍多爾科夫斯基於 1963 年 6 月 26 日 出生在莫斯科一個普通的集體公寓里。
父親鮑里斯.霍多爾科夫斯基是一名猶太人,他和妻子都是在工廠工作的工程師,霍多爾科夫斯基是他們的獨生子。
環境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理想。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的童年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蘇聯工廠的紅色經理——蘇聯企業中的首席執行官,這意味著他能夠獲得一個幼童心目中的尊重和特殊權力。在前蘇聯計劃經濟和短缺經濟的條件下,這些尊重和特權都極為具體和形象,它可能意味著麵包和牛奶,也可能意味著轎車和大房子。另一面則是沒有盡頭的排隊購物和各種分配票據。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霍多爾科夫斯基一心想要成為現存社會狀況和游戲規則下的精英。他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乖孩子。英國《金融時報》莫斯科站記者克里斯蒂婭.弗里蘭,一位面容清秀的優雅女士在霍多爾科夫斯基身上發現了那個最聽老師話的乖孩子的印跡,盡管此時他的貪婪已經在被人們腹誹。「霍多爾科夫斯基長著棕色頭發,大大的、棕色的、目光天真的眼鏡,英俊的臉,戴著一幅超大好的眼睛。他講話的聲音極其柔軟,帶著一種謙和得接近於軟弱的微笑。」弗里蘭這樣描述據說當時掌控著俄羅斯的七位寡頭中最年輕的一位。
霍多爾科夫斯基最初的為實現童年夢想所作的努力就因為自己的出身而受到阻礙:在莫斯科門捷列夫學院獲得工程學位之後,霍多爾科夫斯基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一份在一家重點軍工企業中的工作——盡管這不是分配給他那一屆學生的最好工作,但是這樣可以使霍多爾科夫斯基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由於自己在班上名列前茅,霍多爾科夫斯基認為自己取得這份工作十拿九穩,但他的請求卻遭到了拒絕。盡管從來沒有人正式對他解釋過原因,但是這位執拗的年輕人堅持認為,由於他是猶太人,政府認為他不適宜在保密性很強的軍工企業工作。
在當時最正式的門被堵死之後,霍多爾科夫斯基只好選擇其他道路。大學時代,由於當時盛行的「經費自籌」計劃——即工廠和各種組織自己籌集經費,共青團獲得了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獲得的各種收益的權利。大學里的共青團其實成為了商會。供職於學校的共青團使霍多爾科夫斯基得到了開辦一家「青年咖啡館」的機會。但這位未來首富的首次從商並不順利,「是一次不令人愉快的經歷,」霍多爾科夫斯基回憶說。
但後來的經歷就順利得多。他創辦了一家「青年科學技術創新中心」,在共青團和關系網的保護下進行商業活動。盡管名義上,青年科學技術創新中心是讓青年科學家通過給工廠解決技術難題來賺錢,但是霍多爾科夫斯基和他的同事們的主要業務其實就是一個金融上的把戲:將非現金信用兌換成現金。
蘇維埃體制下有兩種資金,一種是現金,另外一種是非現金信用。現金是稀缺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 ,現金只能用在特定用途上,比如付給工人工資。對於工廠和企業來講,並不稀缺的是虛擬的非現金信用。國家將它們作為對工廠的補貼存在工廠的賬戶上,它可以作為資金付給另外一家工廠,但是不能通過正規途徑變為現金。兩種資金的不對稱導致了這兩種資金價值的不平衡。一種評估是,現金形式的盧布,其價值是非現金形式盧布的10倍。
由於擁有廣泛的關系網和包括銀行高層在內的官員的庇護,霍多爾科夫斯基找到了一條將非現金信用兌換成現金的途徑。「青年科學技術創新中心和一個研究所在同一家銀行擁有賬戶,錢就是從一個賬戶轉到另外一個賬戶上,青年科學技術創新中心再將錢從自己的賬戶上取走。」研究領域為俄羅斯精英的社會學家克里斯塔諾夫斯卡婭說。因此,「第一種形式的私有化就是現金的私有化」,這位社會學家說。
霍多爾科夫斯基將現金分發給周圍的參與者:給自己的同事,給庇護自己的領導,給工廠和研究所的高層,再按照一定百分比給一直庇護自己的團組織。他贏得了各方的感激。而這些工業界的領導之所以願意同霍多爾科夫斯基合作,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在和當局合作,而不是和職業騙子合作」。霍多爾科夫斯基的最初資金供給者,高溫研究所的所長舍伊德林院士就說:「他們充滿活力,他們是眾所周知的團幹事,是文雅、淳樸的年輕人,而不是那些卑鄙的竊賊。」
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另一個過人之處在於,他將這些非現金信用積累起來,並且找到了一些掌握著大量外匯的具有出口權的公司,將非現金信用兌換成外匯。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只有二十四五歲。
霍多爾科夫斯基成為寡頭的最重要環節開始出現,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意欲進入一直由國家壟斷的銀行業。這個學了一點法律的年輕人發現,已經頒布的《合作企業法》中有一個小條文,合作企業可以成立自己的銀行。1998年底,霍多爾科夫斯基的銀行正式注冊為梅納特帕銀行。霍多爾科夫斯基的關系網再次發揮了作用,他找到幫過他忙的高溫研究所的所長舍伊德林院士,對院士說,自己賺了很多錢,想要創辦一家銀行,但是擔心當前的社會形勢,需要找高層庇護者。舍伊德林後來回憶說:「聽完他們的描述,我對他們說:『你們幹得不錯,孩子們,告訴我,怎麼能夠幫你們的忙,我很願意』。」
「我們沒有遭遇任何來自國家機關方面的障礙。」霍多爾科夫斯基後來這樣說。梅納特帕銀行的廣告開始出現在馬路上、電視上。打開電視,人們可以看到一個樸素英俊的年輕人揮舞著手說:「我是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為你們的未來擔保,買梅納特帕銀行的股票吧!梅納特帕是一家商業銀行。」「廣告和股票運動是政治保險單,是用來抵抗政府有可能的鎮壓措施。」戴維.霍夫曼,《華盛頓郵報》莫斯科站記者這樣解釋。
梅納特帕銀行還成為了被政府批准和挑選出來作為政府將資金貸給企業的中介商業銀行。大量的國家資金流入梅納特帕銀行,資金的時效性讓霍多爾科夫斯基獲得了不菲的利潤。蘇聯解體之前嘗試推翻戈爾巴喬夫的失敗政變中,兩位高層官員尼古拉.克魯齊納和格奧吉爾.巴浦洛夫相繼跳樓自殺。他們的自殺使國家上億美元資金的流向成為謎團。而大家懷疑霍多爾科夫斯基的梅納特帕銀行曾經保管過這批資金,甚至是他利用自己同國外銀行的聯系幫助轉移了這批資金,或者是他自己吞沒了這筆資金。
真正讓霍多爾科夫斯基成為寡頭的是後來的拍賣計劃和貸換股計劃。秦暉是中國研究轉軌國家最傑出的學者,他對記者指出:「蓋達爾和丘拜斯的私有化憑證計劃其實不是締造寡頭的原因,當初在民間收購私有化憑證的人沒有一個成為寡頭,大多數都破產了。寡頭的誕生是緣於私有化憑證計劃的不徹底。在作為向人民分發私有化憑證計劃的補充拍賣中,才真正產生了寡頭。」
在丘拜斯的設計中,拍賣計劃是為了給企業帶來私有化憑證所不能給企業帶來的注入資金,具體途徑就是要求每個投標者在付給政府現金的同時,還要承諾未來對企業的投資額度。「但是,在俄羅斯動盪的市場經濟中,為一個未來的承諾而轉讓資產,給精明的商人們創造了發財機會。」《金融時報》的克里斯蒂婭.弗里蘭評價說。
「梅納特帕非常積極地參與了這種投資拍賣,他們提出很高的投資承諾,然後他們以梅納特帕銀行的擔保來支持這種種承諾,而到時候(在進行實際投資時)這些擔保會消失。他們有一套完整的體系……這就是財產在我們國家被瓜分的形式。」另一位寡頭,阿爾法集團的創始人弗里德曼這樣說。
霍多爾科夫斯基得到尤科斯則是在貸換股計劃中。貸換股計劃是由另外一位寡頭、被弗里蘭稱為「貴族」的弗拉基米爾.波塔寧發明的,他想用它來得到他垂涎已久的諾利斯克鎳廠。這是他的歐奈科斯姆銀行從蘇聯銀行體系崩潰後集成下來的客戶之一。波塔寧想成為這家企業的所有者,但是他並不建議用低價格買企業,這太明顯,而是承諾用一筆貸款來換取對企業的管理權。這就是貸換股計劃的雛形。波塔寧和他的同盟者們——眾多的擁有銀行的寡頭們,先後說服了兩位副總理索斯科維奇和丘拜斯。前者本身就是金融產業一體化的支持者,而後者希望藉此給企業帶來資金。這個計劃「將成為一個經濟寡頭時代的開始」,扎多諾伏,一位俄羅斯政治家在決定是否批准貸換股的內閣會議上說。盡管如此,在西方經濟學家看來「很愚蠢」和「太過分」的激進計劃仍然得到實施。
在1995年12月8日對尤科斯的拍賣中,尤科斯45%的股票以貸換股方式成交,33%通過拍賣成交。霍多爾科夫斯基付出的代價分別是1.59億美元和1.5億美元。他的競爭對手由三家銀行組成,其中一家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後來對《華盛頓郵報》記者霍夫曼抱怨說:「霍多爾科夫斯基是在用尤科斯的錢來購買尤科斯……他們偷走了這家公司。」青年改革派經濟學家,監督執行貸換股計劃的阿爾弗雷德.科赫後來暗示說霍多爾科夫斯基利用他在尤科斯的關系匯集資金購買尤科斯。尤科斯拍賣價的低廉也引起人們的爭議:一個數字對比是,當時尤科斯的估值為7億美元,而不到兩年後,尤科斯在莫斯科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為70億美元。
拍得尤科斯的霍多爾科夫斯基真正成為寡頭,盡管後來小有挫折。在俄羅斯金融危機中,梅納特帕銀行面臨倒閉,但是霍多爾科夫斯基也成功地將梅納特帕的資產轉移到了自己控制的其他金融機構,並且使法院無法獲知梅納特帕的完整財務狀況——因為裝有梅納特帕所有財務文件的卡車莫名其妙墜落伏爾加河。同時,霍多爾科夫斯基通過秘密轉移尤科斯資產和稀釋股份等手段,最終把包括美國大亨肯尼斯.達特和幾家債務銀行從對尤科斯的部分股權控制中排擠出去。
霍多爾科夫斯基不但有了實現自己童年夢想的機會,還順便將這些企業都變成了自己的資產。
「在高峰時,7至10個寡頭才是真正的政府,他們可以隨意撤換總理,推行有利於他們的經濟政策。」俄羅斯前總理蓋達爾說。而葉利欽的連任和普京的上台,也是寡頭們支持的結果。別列佐夫斯基,這個寡頭中的教父角色,甚至可以自豪地宣稱自己為俄羅斯選擇了兩位總統。當然,每一次都會有霍多爾科夫斯基的身影閃現,盡管不像別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那樣角色鮮明。
霍多爾科夫斯基對他的尤科斯做了兩項讓他贏得西方好感的改革:改善尤科斯的工作方法;改善了它對投資者的態度。在接管尤科斯之後的幾個月內,霍多爾科夫斯基開除了數千名酗酒的工人。在公司治理方面,尤科斯在2000年6月開始按照美國通用會計准則公布財務報表,並且聘請麥肯錫作為公司顧問。在2003年,尤科斯高管中的外籍人員超過了50多人,包括從美國PennzEnergy石油公司挖過來的CFO布魯斯.米薩摩。霍多爾科夫斯基還是第一個正式公布個人股份和合夥人股份的寡頭。在對待投資者上,霍多爾科夫斯基按照年報為股東分紅,並且對在梅納特帕破產過程中受到損失的儲戶予以補償。在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的前5天,尤科斯發布的第二季度純利潤依然達到了9.5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6%。
「認為自己能夠經營一個世界級的跨國石油企業是需要很大勇氣的,而認為自己能夠創造一個這樣的企業則需要更大的勇氣……但是,如果你5歲時就想當廠長,35歲時就成為寡頭,這些想法還是有道理的。」弗里蘭評價說。
霍多爾科夫斯基自述成長中的三種生活
霍多爾科夫斯基在被捕前接受美國《紐約客》雜志記者的采訪時說,他的人生中有兩個分水嶺——
我從來沒有將自己樹立成一個閃光的典型。我也從沒說過我是個模範公民。從另一個角度說,這才給我提供了發展和改變的可能,尤其在一個社會急速轉型的時代。在每個人的生活中似乎都有兩個或者更多的分水嶺。我的生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我二十四五歲的時候,我被培養成一個典型的蘇聯公民。我沒有想到過還有什麼別的方式生活。受過更多人文教育的人或許會想(當時社會中)有些東西可能不太正確,但我不是。我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正確的。現在覺得過去的想法很可笑。
然而,之後,我突然確信(當時社會中)所有的東西都是不正確的,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會被允許的。只要你不觸犯法律你就可以逃脫,因為事實上,在很多問題上並沒有真正意義的法律存在。即使有些西方人也認為我破壞了法律,但事實上誰也無法證明。的確,不是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合乎道德的,因此那不是我驕傲的地方。在緊張時期,我們對待小股民的方式就是不合乎道德的。
再後來,從35歲開始,我有了第三種生活。我開始擁護增加公司賬目和各種經濟往來的透明度。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向大學和藝術以及其他項目捐助。在美國時,會見了國會和聯邦官員,同其他石油大亨混在一起。我知道俄羅斯需要外來資金,需要國外銀行的貸款。西方社會進展得比較慢,一百多年的時間才建成了現代社會。我們從混亂中起步但是我們有了模式(我們的速度會快得多),因為知道答案後再做家庭作業會很容易。
❾ 官僚特權階級是怎樣一步步摧垮蘇聯
在戈爾巴喬夫時期,官僚特權階層進一步發展壯大,並成為阻礙改革的主要政治力量。到了戈氏上台後,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的改革。這一階層已經主張放棄社會主義制度,為了維護自己的記得利益,主張將財產合法的佔有。一個有力的證明就是蘇聯解體後,原蘇聯官員或者說蘇聯精英在俄羅斯的官員任職中的比例關系。
在戈氏改革背景下出現了最早的先富起來的人。隨著蘇聯的解體和蘇共的解散,這些掌握著管理權的官員們,誰是管理者,誰就成為佔有者、所有者。結果是:國家官員、黨的職能人員、共青團積極分子成為了最初類型的俄羅斯企業家、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萬富翁和「新俄羅斯人」。
官僚特權階層的若干頭面人物,開始利用自己的權勢地位以及同高級領導人的種種關系,取得各種特殊的經營權力,以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侵吞國家財富,逐漸從管理者變成佔有者,把管理權變成所有權。這一過程大致是從1987年開始,通過多種形式逐漸實現的。
首先是共青團經濟。他們利用蘇聯時期的市場混亂成立專門機構「青年科技創作中心」,涉足影視業、國際貿易、旅遊業等領域,並從事倒買倒賣的金融活動。
第二種方式是利用國有資產成立股份公司的機會,股份為部門或領導瓜分。著名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就是這樣出現的。
第三種方式是在國家銀行基礎上建立商業銀行,大多數是藉助於後來的專業銀行的分支機構和私有化組織起來的。有的商業銀行是在部的財務局的基礎上建立的,原來的財務局長或副局長就變成了銀行的董事長。石油化工銀行、無線電技術工業銀行和其他一些所謂「部門銀行」統屬此類。
第四種方式是在商業領域,則在國家供銷機構和商業機構基礎上建立交易所、合資企業和大的商社。通過蘇維埃的分配體系的私有化,建立了共青團交易所(莫斯科商業交易所、莫斯科中央金融交易所等),許多合資企業和一些大的商社。
到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這些特權階層發現已不能再恢復到原來的那種統治方式,為了維持他們的地位,他們發現資本主義既能使他們的既得利益得到鞏固,又能將這些財富傳諸子孫,於是他們便趁機大撈一把(戈爾巴喬夫時期是他們瘋狂聚斂財富的時期),然後拋棄了社會主義。
戈爾巴喬夫執政後,推進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於1988年通過了《個體勞動活動法》、《合作社法》,實際上使得蘇聯的私營企業合法化。利用有利的政策環境,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
蘇聯官僚特權階層的演變從特權現象、特權階層到特權集團,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作為一個既得利益集團,它們十分注意維護自己掌握的各種權力,不顧一切地追逐權力,因為權力背後存在著公開的或隱蔽的特殊利益,權力越大特殊利益也就越大。這種對權力的壟斷必然走向腐敗和專橫。
同時,作為一個利益集團,它們的私慾也日益膨脹,熱衷於進行權錢交易,伺機把權力管轄下的公有資產轉化為個人所有。此外,這個既得利益集團竭力想維持現狀,保住現有的權力,害怕任何形式的改革,扼殺各種改革的政策。
當戈爾巴喬夫改革使得蘇聯陷入嚴重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危機時,他們從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發,最終放棄了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倒向了資本主義。正是這個集團中的大部分人,在後來蘇東劇變的動盪中成為社會主義制度的掘墓人,並且搖身一變為俄羅斯新私有制社會的第一批中堅力量。
❿ 俄羅斯為什麼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
俄央行近日已經將人民幣納入一攬子官方儲備貨幣,但銀行尚未買進人民幣。此外,該決定是在11月中旬做出的。不過,上述人士表示,人民幣未來在俄羅斯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例可能較小。
根據俄央行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報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美元在俄羅斯官方儲備中佔比達44%,歐元佔42%,英鎊為9.2%。其餘儲備中還包括少量加拿大元、澳元、瑞士法郎和日元。
實際上,人民幣和盧布的交集由來已久。2010年12月15日,盧布—人民幣的掛牌交易儀式在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舉行,俄羅斯成為人民幣在境外掛牌交易的第一個國家。俄央行可以通過莫斯科交易中心購買外匯作為官方儲備。
今年3月17日,莫斯科交易所發布公告稱,莫斯科交易所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已啟動人民幣/盧布期貨交易。對此,公告還解釋稱,莫斯科交易所的人民幣交易量大幅度增長、俄羅斯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和盧布的兌換業務份額增加、對俄中外貿合同對沖業務的基本需求形成。
數據顯示,2014年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幣交易總量增長7倍,達到3950億盧布(480億元)。同時2014年10月平均交易額創下紀錄,達到5.41億元。此外,人民幣與盧布今年8月交易量同比上漲了400%,至184億元(約合1933億盧布)。這是2010年底貨幣對開展交易以來的最大規模。
除了兩國的實際外匯需求,地緣政治因素也使得俄羅斯不斷向東方尋求夥伴。自從歐美對俄羅斯實行制裁以來,其「去美元化」的願望達到了金融危機以來的頂峰。因此,俄羅斯企業自2015年年初就開始尋找新的借貸資金來源,中國則成為了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