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礦石怎麼加工成金子
單一浮選 適用於處理粗、中粒自然黃金鐵礦石。經破碎後的礦進進球磨機,磨細呈礦漿後進入浮選。在浮選中,用碳酸鈉作調整劑,使黃金上浮。同時用丁黃葯與胺黑葯作補收劑,使金礦粉與礦渣分離,產出金精礦粉。
混汞浮選 適用於處理自然金嵌布粒度較粗,儲存在黃鐵礦和其它硫化礦石。與單一浮選不同的是在磨礦後加汞板進行金回收,回收率可達 30-45%。混汞後的礦漿,通過分級機溢流進行浮選。為使更好地生成汞金,磨礦時加添一定濃度的碳酸納、苛性鈉等,可使汞金回收率提到70% 。
重力選礦 系利用黃金與其它礦物比得的差異性進行浮選。比重差異愈大,更易於分離。將含金礦沙置入圓筒篩,通過高壓水進行流礦,大於篩孔的礫砂經溜糟、皮帶輸送入尾礦場;小於篩孔的礦沙通過公配器輸入1-3段圓跳汰機,經3段跳汰機精礦自流入搖床,進行粗、細、掃選,生產出精沙礦。此法多用於流沙礦,細碎後的礦石也可適用。
炭漿法提金工藝 這種工敢是80年代世界最先進的提金方法,用在處理含金褐鐵礦氧化礦石的選別效果更佳。1983年,中國黃金總公司對潼關金礦的選礦工藝決定改造,引用美國戴維 麥基公司的炭漿提金新工藝。炭漿法即在氧化浸出的同時,進行活性炭吸附,提高金的浸出率。其流程包括:兩段閉路破碎,兩段磨礦,挽流器溢流產品-200目佔95%,而後進入濃密機,將礦漿濃度由18-20%濃縮為42-45%左右,再經緩沖槽進入浸出吸附槽,進行浸出作業,同時用椰子殼製成的活性炭吸附,得出最終產品載金炭。尾礦用高頻完全篩回收碎活性炭中的金,而後用液氯處理含氰尾液。金回收以解析、電解、酸洗等方法獲得。解析用高濃度氰化物、高鹼度,進行高溫高壓將載金炭中的金解析下來,再將載析下來的溶液送電解回收。電解槽以鋼棉為陰極、不銹鋼為陽極,使金吸附在鋼棉上,解析下來的活性炭用鹽酸洗滌,附去炭酸鈣以及其他雜質,最後在返600℃的回轉窯中再生。此項工藝經過1986-1987年的試行情況分析,1987年的浸出率比1986年5個月平均指標低5.73個百分點,為 81.36%。而且各月浸出率波動較大,最你為33%,最高達98.4%。原因是礦廠中硫化物及銅的含量比1984年1月和5月分別由國內、國外試驗分析的結果都有增加的趨勢,銀、鋁、銅增加亦較顯著,影響炭漿工藝的浸出效果。故於1987年改造了一條浮選流程,把部分含銅較高的硫化礦用浮選法處理,既利用了原浮選系列閑置設備,又保證了炭漿法的浸出率。
冶 煉
經過各種選礦方法生產出金精礦粉、加入KNO3氧化劑及銀和硼砂。當爐溫升到700℃時,毛金熔化,爐溫升至1000℃,熔液開始沸騰,渣液呈飄浮狀,白熾明亮的金質下沉平靜,當爐溫加溫至1250℃-1350℃時,渣液表面亮度變暗,經數次扒去渣液,生產出純金。總過程是通過熔化使熔液中的過剩硫等化合物氧化除去。
電解直接冶煉 此法為潼關金礦所採用,以鋼棉為陰極直接熔煉得金銀合質金。由於此法原設計所得合質金,金銀不易分離,交售時白銀不予計價,鋼棉一次使用混入渣,成本太大。現改為水洗電解鋼棉,得金銀泥,一般品位為22-28%的金,15-20%的銀,在金銀分離反應時銀、銅、鐵等渣質進入溶液,而金不溶解,呈紅棕色狀態存在,而後將金泥水洗、烘乾和溶劑一起冶煉
2. 黃金怎麼加工才劃算
去正規商場的品牌店咨詢一下唄!!其實這樣的情況,有點麻煩,因為你沒熟人!如果在素金廠,有熟人的話,直接拿去給你換一條黃燦燦的鏈條。當然,肯定自己要出點費用啊!!但絕對是貨真價實。
像你沒熟人,那就只有變賣,轉手賣掉,然後去正規場所買一條鏈子了。
要不就和那打金店的老闆商量好,不要參假,不然就賠償,簽個字據,有法律依據啊!一般還是不會搞假的,但是可能會摳你很多哦!!既掙你錢,又賺你金。
3. 怎樣製作黃金
黃金是在自然界中以游離狀態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產物。按其來源的不同和提煉後含量的不同分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稱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對象,是從礦山或河底沖積層開采出,沒有經過熔化提煉的黃金。生金分礦金和沙金兩種。
礦金,也稱合質金,產於礦山、金礦,大都是隨地下湧出的熱泉通過岩石的縫細而沉澱積成,常與石英夾在岩石的縫隙中,礦石經過開采、粉碎、淘洗,大顆的金可以直接揀取,小粒的可用水銀溶解。礦金大多與其他金屬伴生,其中除黃金外還有銀、鉑、鋅等其他金屬,在其他金屬未提出之前稱為合質金。礦金產於不同的礦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屬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間。
沙金,是產於河流底層或低窪地帶,於是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北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點是:顆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蠶豆,小的似細沙,形狀各異。顏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為赤黃色,八成為淡黃色,七成為青黃色。
熟金是生金經過冶煉、提純後的黃金,一般純度較高,密度較細,有的可
4. 怎樣加工黃金首飾
黃金首飾從提取到加工究竟是怎樣變成首飾的,我對這個很好奇,因此今天特地找了一篇黃金首飾加工的圖片為你們解讀黃金首飾的詳細加工過程。提起黃金飾品,每個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在人類歷史上總共已開采黃金161000噸(2010年數據),在過去50年已有超過一半被提取。但要說到它們到底是如何開采、生產加工而成的,相信大多數人都沒見過。
一、將回收的舊金飾品作為原材料,熔化至鐵槽內形成金條。
二、根據所需型材的厚度,將金條壓成黃金板材。
三、將黃金板材進行鍛壓,取下製作手鐲等首飾所需的型材。
在備料部里,工作人員根據模具來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也就是半成品或是配件,包括項鏈[2]配件、小圓珠或是橄欖珠等等。然後,這些半成品將被轉送到鏈部,將項鏈的每一個配件相連接,從而組成一條初步完整的項鏈。
四、給半成品首飾車出花紋並打磨掉不需要的部分。
油壓部的工作內容與備料部是一樣的,也是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有了雛形,則送到執模部進行整形,讓戒指、手鐲等黃金飾品的形狀更加接近成品的模樣。
五、把已加工好的黃金珠連接,組成初步完整的項鏈。
無論是哪種結構的首飾,半成品出來後,接下來要送到車花部。我們看到黃金飾品上精美的花紋,就是這個部門的傑作。最後,黃金飾品要送到電金部進行拋光與壓光,也就是清除黃金飾品表面的一些雜質與灰塵,經過專業工藝的進一步處理,使其達到一件成品黃金飾品的最佳效果。
六、一件首飾最終加工完畢後,稱重出廠。
5. 黃金加工過程怎麼會變輕
黃金再加工首先要將其溶解,這就需要一種具有強酸性、強腐蝕性的化學劑,西特電子天平,俗稱「王水」。然而「王水」將金子溶解,進行化學反應後,又能重新提取出金子。
所以遺留的一些金子成為黃金加工的正常損耗,同時,當加工店將溶解在「王水」中的金子再次還原,這部分金子就成了他們的「利潤」。
金子飾品加工換花樣,塑型的模具自然不能少,但很多顧客並了解模具也能「偷金」。 「比方你要打個花戒,加工店老闆把金子融化後,會放進模具進行燒壓。
燒壓結束後,會將模具敲開,取出塑好的花戒。可是顧客不知道,石膏模具的模口可能會留下一點金子。老闆會當著顧客的面將用完的模具扔掉,顧客走了再撿回模具取出金子。
(5)黃金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黃金的物理性質有:
1、顏色:
當金被熔化時發出的蒸汽是綠色的;冶煉過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若將它鑄成薄薄的一片,它更可以傳送綠色的光線。
2、延展性:
異常的強。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長,其延展性令它易於鑄造,是製造首飾的佳選。金是眾金屬中拉力最強的。
3、可鍛性:
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極薄易於捲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錘薄至400萬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積大。古代人將它錘成薄片,來鋪成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這些都可以說明黃金極強的柔韌性、可鍛性。
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難分解。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的電阻為2.4p。純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是最好的電鍍材料。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金的化學穩定性很高,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不必擔心會氧化變色。即使是在熔融狀態下也不會氧化變色,冷卻後照樣金光閃閃。密度大,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導性。
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個質子,質子帶正電荷。同時,由於符合半滿規則,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黃金雖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不及鉛和錫兩種金屬。在純金上用指甲可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點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6. 請問各位師傅金粉怎麼加工成黃金
我琢磨著「加工」需要的不是技術而是設備吧?金粉不像木屑、細沙可以用粘合劑加工成品。
金粉變黃金不是化學變化!是物理變化!
第一步:先把金粉放入專門容器內。
第二步:加熱至黃金的熔點,將金粉熔化成金水。
第三步:將金水倒入特定容器中,等待冷卻定型。
第四步:取出金條。
7. 食用黃金是怎麼製造的
對於黃金飾品,幾乎是無人不知,但是你聽說過黃金食品嗎?早在唐代,中國人就已經認識到了黃金的保健和醫療作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尤以金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金之風」重又吹來,眼下日本、東南亞一帶食用金箔盛行,金箔大餐、金箔酒、金箔水、金箔糖果、金箔糕點成了市場上的高檔搶手貨。國內一些大城市裡「食金」不僅是為了保健,更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31家企業生產金箔酒。一些專家分析,由於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食金」不僅僅滿足於高端消費階層,極有可能向「中產」人群普及。然而,「食金」應當依據什麼標准? 中國最大的金箔生產企業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江寶全介紹說,近年來到該公司購買金箔作為食品原料的企業客戶突然多了起來,然而,由於其公司產品過去主要用於建築裝修,作為食品原料還從沒有過,能不能作為食品原料銷售企業曾經感到非常困惑,「因為金子這東西弄不好會吃死人,古代不是有『吞金而亡』的說法嗎?」江總裁激動地說。後來金箔廠通過咨詢政府監管部門和查閱資料才發現,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於1983年正式將黃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中國國家衛生部發布的作為食品新資源使用的物質也把金箔列入其中。在這種情況下,金箔廠才開始向食品生產企業出售。 作為食品用於「進口」的金子不是普通的金磚、金條、金戒指。用於食品原料的金子必須是經過加工的金箔。相傳晉代煉丹家葛洪創造了金箔工藝,這種將純金經過十多道工序的精細加工,使大小不等的黃金變成整齊劃一、薄如蟬翼的金箔,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特殊傳統工藝,世稱「中華一絕」,這種工藝能夠將一隻金戒指打造成與籃球場面積大小相當的金箔。後來金箔工藝陸續傳到日本,傳到海外,成為世界黃金飾品加工工藝並且久盛不衰。金箔廣泛用於仿古建築、現代建築、金字牌匾等,如佛像貼金、雕梁畫棟貼金、裝飾用貼金等。因為其薄如蟬翼,分子結構容易被分離吸收,所以是作為食品原料的最佳選擇。但是一噸酒里應當添加多少金箔?一名成人一天最多能夠吃多少金箔?這些標准無從談起,迫切需要相關部門通過科學研究作出規定,因為這一方面關繫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與防止暴利、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著密切關系。
求採納
8. 黃金的製作過程
步驟如下:
1、生產飾品前,工廠設計部先要拿出設計圖紙,根據圖專紙製造模具,這是必須做屬好、做精的最重要的工序。模具完成後,根據產品的品類傳遞給下一個銜接部門。如果所制的模具是鏈結構(項鏈、手鏈、腳鏈等)的就傳遞給備料部,如果是戒指、手鐲、吊墜、金條等就傳遞給油壓部。
2、在備料部里,工作人員根據模具來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也就是半成品或是配件,包括項鏈配件、小圓珠或是橄欖珠等等。然後,這些半成品將被轉送到鏈部,將項鏈的每一個配件相連接,從而組成一條初步完整的項鏈。
3、油壓部的工作內容與備料部是一樣的,也是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有了雛形,則送到執模部進行整形,讓戒指、手鐲等黃金飾品的形狀更加接近成品的模樣。
4、最後,黃金飾品要送到電金部進行拋光與壓光,也就是清除黃金飾品表面的一些雜質與灰塵,經過專業工藝的進一步處理,使其達到一件成品黃金飾品的最佳效果。
9. 黃金能人工製造嗎
人工用化學方法是不能合成的,因為這個反應牽扯到原子核變化。但是:我們可以用原子對撞機的原理利用其它原子質量接近黃金原子質量的物質,通過原子核對撞的方法生成金子。
這個技術日本早就研究出來了:用中子照射水銀 核反應得到黃金(查查看汞和金元素在周期表什麼位置)只不過成本太高了不適合工業投產而已!
以下為摘錄:
現代科學技術已證明,在巨型粒子加速器中,用超高速的質子、中子、氘核、a粒子等「粒子炮彈」去轟擊原子,原子可被擊破,其後,質子、中子和電子便可以重新組合成新的原子。
不出科學家所料,1941年,人類數千年來的「人造黃金」夢終於變成了現實。美國哈佛大學的班布里奇博士及其助手,利用「慢中子技術」成功地將比金原子序數大1的汞變成了金。1980年,美國勞倫斯伯克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又一次把83號元素鉍轉變成了金。他們把鉍置入高能加速器中,用近乎光速的粒子去轟擊鉍的原子核,結果4個質子破核而出,剩下了79個質於,鉍原子的結構便發生了相應的突變,一躍而成為金原子。用類似的方法,他們把82號元素鉛也變成了金。
遺憾的是,黃金目前只能用這樣的人工方法製造,且只能在極少數擁有高科技的實驗室里進行。可以想像,用此法來獲得黃金無疑是「得不償失」。但人類能人工製造黃金這件算本身比金子值錢得多。我們相信,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總有一天人們能夠建立一個經濟上高度可行的系統,使黃金能由廉價金屬方便的製造出來,可是到那時,或許黃金會由「貴族」淪為「庶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