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積金貸款買房,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應該選擇哪個
列印文章發送給好友分享按鈕0[提要] 很多朋友在辦理公積金貸款時發現,還款模式有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兩種。應該選擇哪一個呢?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的區別是什麼呢? 等額本金還款法是在還款期內把貸款數總額等分,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本金和剩餘貸款在該 很多朋友在辦理公積金貸款時發現,還款模式有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兩種。應該選擇哪一個呢?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的區別是什麼呢? 等額本金還款法是在還款期內把貸款數總額等分,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本金和剩餘貸款在該月所產生的利息。由於每月的還款本金固定,利息則越來越少,月還款額遞減,這樣借款人起初還款壓力較大,但隨時間的推移月還款額越來越少。 等額本息還款法本金逐月遞增,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額不變。相對於等額本金還款法,劣勢在於支出利息較多,還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但該方法每月的還款額固定,可以讓借款人有計劃地控制家庭收支,也便於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還貸能力。 如果您考慮若干年後提前還款,那麼還是選擇等額本金還款方式較合適,因為選擇等額本息再提前還款有點虧。 因為等額本息還款法每期還款額中的本金都不相同,在貸款初期每月的還款中,利息占的比重較大,本金占的比重較小。而等額本金還款法在整個還款期內每期還款中的本金都相同,償還的利息逐月減少。在貸款年限相同的條件下,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法所付出的利息要高於等額本金還款法。在當前加息預期依然比較強烈的市場狀況下,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法,由於最初幾年還款中付給銀行的利息要遠遠多於本金,相對來說提前還貸就有點劃不來。所以選擇時要依自己的經濟實力而定。
B. 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的區別哪個合適些呢公積金貸款的情況下!
等額本息即把按揭貸款的本金總額與利息總額相加,然後平均分攤到還款期限的每個月中,每個月的還款額是固定的,但每月還款額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遞增、利息比重逐月遞減。這種方法是目前最為普遍,也是大部分銀行長期推薦的方式。等額本金是將本金每月等額償還,然後根據剩餘本金計算利息,所以初期由於本金較多,將支付較多的利息,從而使還款額在初期較多,而在隨後的時間每月遞減,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由於在初期償還較大款項而減少利息的支出,比較適合還款能力較強的家庭。 說白了,有打算後面提前付清的就選等額本金,若無則選等額本息,不然就虧大了,等額本息是把所有利息提前支付的,開始還的錢都是利息為主,但若提前付清則利息一分不退。
C. 公積金貸款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哪個好
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是不同的還款方式。
等額本金指的是還款期內貸款總額等分,每個月償還固定的本金,但是隨時本金償還的減少,每月所支付的利息也隨之減少。
等額本息是將本金和利息拆分成若干份,每個月償還一樣數額的本金和利息。
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這兩種方式,本金償是一樣的,但是利息會有差異。具體您可以聯系銀行客服人員。
D. 公積金貸款時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的區別
根據現有政策,公積金貸款有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兩種貸款方式。等額本息與等額本金,應該說兩者均有好處等額本息每個月還款固定,有利個人的還款安排,前期還款額比等額本金少,前期還款壓力相對較小.等額本金,每個月還的本金固定,每月還的利息下降,前期還款壓力大,但因為前期本金還的相對較多,總利息額比等額本息要少得多,也有利於提前還款.如果前期還款能夠承受建議選擇等額本金還款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帶來幫助,謝謝!
E. 公積金貸款中,每月等額本息每月等額本金區別
商業銀行住房按揭還款主要分為「等額本金」、「等額本息」兩種方式。「等額本金」就是借款人將貸款額平均分攤到整個還款期內每月歸還,同時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還款日間的貸款利息的一種還款方式。這種還款方式每月的償還額逐月減少。而「等額本息」則是貸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採用按月等額還款的一種還款方式,即在整個還款期內,每月的還款額固定不變。
據測算,在還貸前期,「本金法」歸還本息的金額要比「本息法」多。因此,當貸款利率下降時,「本金法」在較高利率的情況下已經支付了較多的本息,能夠享受到低利率的本金要比「本息法」少;反之,當貸款利率上升時,「本金法」「吃」到高利率的剩餘本金則少,利息總支出相應減少。換句話說,當利率走高時,兩種方式還款的總額差會拉大;利率走低時兩者額差則縮小。
舉個例子:某購房者貸款50萬元,貸款期限10年,當期貸款利率為5.04%。如果貸款期內利率未發生調整,選擇等額本金法和等額本息法到期支付的利息總和分別為12.7萬元和13.75萬元,兩者相差1.05萬元。假設5年後貸款利率下降為4.2%,在利率調整時,選擇等額本金法和等額本息法剩餘的本金分別是28.13萬元和32.3萬元,最後到期支付的利息總和分別為12.17萬元和13.11萬元,兩者相差0.94萬元。
反之,如果5年後貸款利率上升為5.58%,則「本金法」和「本息法」到期支付的利息總和分別是13.05萬元和14.18萬元,兩者相差1.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