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鈀碳和二氧化鈀回收再利用的意義
一樓說的好,鈀不但是一種貴金屬,還且還是一種稀有金屬一般鈀炭中是不用二氧化鈀而是PdO也就是氧化鈀。PdO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貴金屬化合物,其回收不但在於資源的回收再用待價而且對環境保護意義重大。在當今形勢下更顯重要了!
② 貴金屬收購是怎麼回事
貴金屬投資分為實物投資和帶杠桿的電子盤交易投資以及銀行類的紙黃版金紙白銀
實物投資:權
實物投資是指投資人在對貴金屬市場看好的情況下,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的過程。也可以是在不看好經濟前景的情況下所採取的一種避險手段,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杠桿電子盤交易投資:
根據黃金、白銀等貴重金屬市場價格的波動變化,確定買入或賣出,這種交易一般都存在杠桿,可以用較小的成本套取較大的回報
③ 貴金屬回收公司是干什麼的
是回收貴金屬的,貴金屬包括:黃金、白銀、鉑金、銠,鈀金等。
④ 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 途徑: 意義:
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 途徑:防銹和回收廢舊金屬都是保護金屬資源的重要途徑;意義:資源再利用,減少金屬對污染環境。
⑤ 二手電筒子產品回收貴金屬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么
裡面封裝好的IC類,可以回收一點金;電路板上和線圈上的銅和錫(可能有鉛),現在高級的可能還有一點銀。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垃圾了。若只能拆解,器件無法再賣出去的話,考慮到成本,沒有價值。
⑥ 貴金屬廢料提煉前途
很有發展前途,但你得懂得技術,從長遠來看,廢料再生提煉是必須要進行的,也符合環保要求!
⑦ 貴金屬交易中回購什麼意思
貴金屬交易中回購的意思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承諾購買一定數量的貴金屬交易。
回購(Buy-back),又稱補償貿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機器設備或技術的同時,承諾購買一定數量的由該項機器設備或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這種做法是產品回購的基本形式。有時雙方也可通過協議,由機器或設備的出口方購買進口一方提供的其他產品。回購方式做法比較簡單,而且有利於企業的成本核算,使用較為廣泛。
⑧ 為什麼要回收貴金屬
貴金屬主要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各種價值高,礦產資源少。因此回收進行重復利用具有極高的價值。
⑨ 伴生金屬和二次資源利用與環境和諧
王靜純
余大良
(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
一、礦產資源的供求矛盾日漸突出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礦業發展的前提和條件,是礦山生產的命脈,我國礦業提供了 95% 以上的一次性能源和 80% 以上的工業原料。但礦產資源又是不能再生的耗竭性資源。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污染嚴重,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 45 種主要礦產資源人均佔有量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居世界第 58 位[1],人均有色金屬礦產資源佔有量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和美國的十分之一。我國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雙重需要,對礦產資源的消費與需求日漸強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有色金屬礦業蓬勃發展,產量和生產能力急劇增加,1990 年至今,10 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 12. 5% 以上,產量連續 6 年位居世界第一位。而同期 ( 20 世紀 90 年代至 2003 年) 的礦產地質勘查實物工作量大幅度下降,資源的發現和補給乏力,礦產資源的供求矛盾日漸突出,大宗有色金屬礦產品的缺口進一步加大。自 2000 年以來,我國進口銅、鉛、鋅精礦和氧化鋁數量雖然有些波動,但總的趨勢是增加,以彌補國家自產的不足。近年來部分有色金屬礦產品進口概況見表 1、圖 1。
表 1 2000 ~2007 年我國銅、鉛、鋅精礦和氧化鋁進口總量 ( 萬 t)
據馮君從 ( 2006) ,2005 年鋅精礦進口數量的減少,是因為加工費用降低而增加了精鋅的進口,達 39. 22 萬 t,同比增長 63. 8% 。
據預測,至 2010 年,我國鈷礦、鎳礦和銅礦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鋁土礦、鉛礦和銻礦也將出現短缺。至 2020 年,除鉬礦尚有充足保證外,其餘礦種均不具有足夠的資源儲備。國家發展研究中心提出,因工業化進程加速,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二個增長期已經到來,經濟高增長階段至少延續 10 ~15 年,整個周期將延續 25 ~30 年。
圖 1 2000 ~2007 年我國進口銅、鉛、鋅精礦和氧化鋁總量變化趨勢圖
顯然,對礦產資源的快速消耗與強勁需求不可能在短期內緩解。礦產資源供應不足將使我國業已形成的有色金屬礦業采選能力進一步下降,礦物原料供應將更趨緊張,直接威脅國家的安全和工業現代化的實現。國家已將 「完善重要資源儲備制度,加強國家重要礦產品儲備」列入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以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二、樹立科學發展觀,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 一) 伴生資源豐富,潛在價值可觀
我國礦區綜合礦產多,單一礦種少。據原地礦部對全國 600 余個大型礦區統計,含兩種或兩種以上可利用礦產的礦區占統計礦區總數的 95% 以上。已開發利用的 140 余種礦產中,有 87 種是伴共生礦,占總數的 62% 。全國有色金屬礦區,有 85% 以上是綜合礦產。鉛鋅礦床伴共生礦產最多,可達 50 余種。經原地礦部概算,我國礦產資源的工業儲量潛在價值約 91. 3 萬億元,共伴生有益組分的潛在價值占總價值的 37% ,約為 34 萬億元。
全國銀儲量的 90% 、金儲量的 45% 、鉑族金屬儲量的 73% 是以共伴生形式產出的。有色金屬礦床是貴金屬礦的重要來源。
國內、外有色金屬礦床普遍含銀。據統計,國外99 個有色金屬礦床平均含 Ag 79. 2g/t;國內362 個有色金屬礦床平均含 Ag 67. 5g/t。
鉛鋅礦床含銀最高,據國外 35 個鉛鋅礦床統計,平均含 Ag 138. 8g/t,國內 153 個鉛鋅礦床統計,平均含 Ag 86. 7g/t。部分主要有色金屬礦床銀含量見表 2、圖 2。
表 2 主要有色金屬礦床伴共生銀含量
圖 2 主要有色金屬礦床伴共生銀含量對比圖
從表 2 和圖 2 可知,鉛鋅礦床和鉛鋅銅礦床是伴共生銀的主要來源。
有色金屬礦山礦產銀佔全國礦產白銀的 97% 左右。充分研究和回收利用有色金屬礦中伴共生的銀資源,是我國白銀增產的主要途徑。
鉑族礦產資源以伴生為主,大部分鉑族礦產伴生在銅鎳硫化物礦床中,單獨的鉑族礦床中鉑族金屬保有儲量僅占鉑族金屬總儲量的 27% 。我國獨立鉑族金屬礦床主要有雲南金寶山鉑鈀礦床和四川楊柳坪鉑鎳礦床。甘肅金川硫化物銅鎳礦區保有鉑族金屬儲量佔全國鉑族金屬保有儲量的 57% ,達到超大型規模。
稀散金屬大部分以共伴生產出,見表 3。
表 3 我國稀散金屬在有色金屬礦床中的分布
表 3 顯示,我國鎘礦、鉈礦資源的 90% 伴生在鉛鋅礦床中; 世界上僅發現極個別的獨立鍺礦床,伴生在鉛鋅礦床中的鍺礦儲量占總儲量的 70% ; 錸礦資源的 80% 伴生在鉬礦床和銅鉬礦床中; 硒礦、碲礦儲量的三分之二伴生在銅鎳礦床和多金屬礦床中。鎵礦儲量的一半分布於鋁土礦中; 伴生在鉛鋅礦床中的銦礦儲量超過總儲量的 50% 。
上述可知,絕大部分稀散金屬和貴金屬礦產資源伴共生在有色金屬礦床中。隨著現代高科技工業的發展,稀散和貴金屬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更加重要,將對礦山礦產品的拓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 二) 加強伴生組分研究,挖掘礦產資源潛力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總體實力的重要體現。目前,我國的礦業技術與工業發達國家比較仍存在明顯差距,礦產資源總回收率低於國外工業化國家 20個百分點,得到回收的伴生金屬不足三分之一。究其原因,既有礦業監管不力,濫采亂挖的影響,也有多年條塊分割式管理形成的後遺症,還有工業化進程快礦山數量猛增而生產技術良莠不齊。粗放式的增產方式致使相當數量的礦山主金屬回收率低,伴生組分流失嚴重,資源消耗大,浪費多。據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調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產值增長 10 餘倍,而礦產資源的消耗卻增長了 40 多倍。以礦產資源高消耗的沉重代價支持經濟增長是難以持久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倡導礦產綜合回收利用已近 20 年,礦山開發中重主 ( 金屬)輕副 ( 共伴生金屬) 的現象仍然存在,大量有價礦產未被回收,許多有價金屬與非金屬作為廢棄物丟棄,或隨尾礦流失,對環境造成污染。目前對共伴生礦產進行綜合開發的僅占 1/3。據悉,每年流失在金屬礦山尾礦中的黃金就達 20 ~ 30t,個別礦山八九十年代以前的部分老尾礦中金、銀含量高達 0. 58g/t ( 某矽卡岩型銅礦) 與 72. 2g/t ( 某層控型鉛鋅礦) 。估計積存在尾礦中有價物質的潛在價值達 5 萬億元[1]。
近年來,銅的濕法冶金的生產應用、生物冶金及真空冶金技術的研發,使貧銅礦石、含銅廢石、銅尾礦、含銅廢水得以回收和二次利用,其銅產量約佔全球礦產銅的 1/4[4],顯現了極為可觀的巨大資源潛力,已成為呆滯資源開發與環境和諧的成功範例,在我國德興銅礦、紫金銅金礦的實踐中,彰顯出資源利用、經濟效益與環境友好的多重效果。顯然,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挖掘礦產資源潛力,向資源要效益,是節約資源、遏制浪費和減輕環境壓力的最有效途徑。
為了保證國民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日益增長的需要,發揮礦山總體資源優勢,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力度,提高有用組分綜合回收和總體利用水平,已成為礦產資源安全供應,礦山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依靠科技進步,採用國內外高新技術手段,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進程,是充分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促進有色金屬礦山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的重要舉措。
三、推動金屬二次資源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有色金屬再生資源———二次資源回收利用,是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方面。礦山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加速實現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進程,可有效緩解礦產資源供需矛盾、礦山生產與環境之間的矛盾,促進礦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礦產資源消費水平的提高,再生金屬的種類和積存量也不斷增加,世界再生金屬產量見表 4。
表 4 世界 2000 ~2005 年再生銅、鉛、鋁產量 ( 萬 t)
從 2000 ~2005 年,世界再生鋁產量變化不夠明顯,廢銅回收量和再生精煉鉛產量不同年度有所波動,總的趨勢是有所增長。
目前,再生金屬利用技術水平已成為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標志,再生金屬資源回收量占原生礦產量的比率不斷提高,特別是美國、日本、德國等礦業發達國家,再生金屬產量已經超過了原生金屬產量,見表 5。
表 5 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再生銅、鋁、鉛產量占原生產量的比率 ( % )
(據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有色金屬統計》)
我國近年來的再生鋁、銅、鉛、鋅產量列於表 6 中。
表 6 中國 2000 ~2007 年再生鋁、銅、鉛、鋅產量 ( 萬 t)
( 據《有色金屬工業年鑒》、《世界有色金屬》,2001 ~ 2005; * 據文獻[4]; **據文獻[5])
我國廢雜銅回收量約占精煉銅產量的 20% ~ 40% ; 廢雜鋁回收量小於電解鋁產量的10% ; 廢雜鉛回收量約占精煉鉛產量的 18% ~ 28% ; 廢雜鋅的產量約占鋅錠產量的 2% ~4% 。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已成為傳統,但缺乏高新技術支持,尚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和集約化管理。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 10 種有色金屬產量僅 1. 17 萬 t,再生金屬產量 0. 16 萬 t,占總產量的 12. 03%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再生金屬產量不斷增高,2007 年,我國回收廢金屬 227. 5 萬 t,同比增長 10. 1%[5]。自 2000 年以來,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占 10 種有色金屬總產量的比率在 8. 33% ~ 12. 61% ,仍然低於世界礦業發達國家的水平,見圖 3。
圖 3 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及占 10 種有色金屬總產量比率柱狀圖
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回收企業已有 5000 余家,但再生資源產業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還不強,集約化程度低,多數小而分散,技術承載量不高,技術裝備比較落後,再生金屬回收率低,能耗大,對環境有負面影響。毋庸置疑的是,我國的再生資源產業為緩解國家礦產資源緊缺作出了重要貢獻。大力發展有色金屬再生資源產業,是有效推動循環經濟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揮技術創新能力,切實推進伴生礦產及二次資源綜合利用進程,推動再生金屬產業向生產集約化、技術集成化方向的邁進,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一套相關的扶持和傾斜政策,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為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參 考 文 獻
[1] 曾紹金 . 礦產、數據與環境 [M] . 北京: 地質出版社,2001,123 ~149
[2] 馬茁卉 . 我國鉛鋅資源現狀及發展政策 [J] . 西部資源,2008,( 2)
[3] 馬偉東 . 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安全現狀及對策 [J] . 礦冶工程,2008,( 3)
[4] 曹異生 . 中國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現狀及前景展望 [J] . 中國金屬通報,2006,( 16) : 7 ~10
[5] 李一夫 . 中國有色金屬二次資源回收利用 [J] . 礦冶,2007,( 1)
[6]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年鑒編輯委員會 . 有色金屬工業年鑒 [G],2001 ~2007
[7]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 . 有色金屬統計 [G],2001 ~2007
[8]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 . 世界有色金屬 [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