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經濟危機發生時貴金屬是漲

經濟危機發生時貴金屬是漲

發布時間:2021-06-30 16:16:27

① 為什麼在經濟危機的時候黃金會下跌。

在經濟危機的時候黃金價格下跌是產能過剩、經濟緊縮的標志。

因為黃金的避險價值的深層次根源來自於黃金殘存的貨幣屬性,即歷史上長期作為金屬貨幣或紙幣本位的黃金相對於各國發行的信用紙幣的保值功能。經濟波動乃至政治軍事突發事件動搖了人們對一國貨幣的信心,從而引發購黃金以規避貨幣貶值的風險的行為。

因此黃金的避險需求遵循的的邏輯是「金融危機或政治軍事變亂———一國實體經濟下滑或者貨幣供應失控——一國貨幣貶值的風險——拋出紙幣購買黃金的避險行為 」。

(1)經濟危機發生時貴金屬是漲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的原因可能是:

1、經濟政策錯誤;

2、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

3、自然災害;

4、全球化的後果;

5、金融政策錯誤。

經濟危機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在生產方式危機才變成了現實。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發展,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② 為什麼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黃金仍能持續上漲

近幾日,各國股票市場全線大跌,期貨市場全線大跌,美元指數上漲,唯獨黃金對美元大漲,由9月11日的回調低點737美元/盎司反彈回筆者截稿的910美元/盎司一線。這些市場信號暗示著國際金融危機進入第三階段。

此輪自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發展將經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市場主要表現如下:第一階段是金融衍生品危機,以次級房地產抵押證券及相關衍生品的崩潰為標志,眾多金融機構受此影響嚴重虧損,乃至倒閉。第二階段,美元資產的危機,由於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破滅嚴重收縮了美元流動性,致使美元奇缺而導致各種美元資產價格的下跌,其主要特徵是股票市場大跌,實體經濟受到影響,大宗商品也由牛轉熊。第三階段,美元的流動性危機演繹成全球各國流動性危機,即由美元危機演化為全面的紙幣信用危機。其主要特徵是,各國降息增加流動性以解決因為流動性過剩而導致的金融危機,即在通貨膨脹上升的情況下減息,各國紙幣更深「負利率」化。其主要市場特徵是,黃金一枝獨秀,擺脫了各種大宗商品的商品屬性的「地心引力」,擺脫了各種信用貨幣的「地心引力」,獨自上漲……此階段發展到後期,黃金價格可能漲到令人驚詫的地步。然後再進入以黃金為核心的全球新貨幣金融體系的重建階段。

如果單以黃金視角來看,金融危機醞釀演化也有三個階段:一是黃金的美元「囚徒」期,即美元有力地打壓黃金,擺脫黃金制約的美元肆意濫發,金融衍生品創新極為繁榮瘋狂,黃金價格飽受壓抑;二是貨幣爭霸黃金充當「裁判」期,即歐元開始挑戰美元,兩強爭霸需要裁判,它只能是黃金,因此黃金價格開始上漲,與此同時,美元債務危機逐漸引爆、擴大;第三階段,黃金「王者歸來」階段,即美元、歐元兩敗俱傷,均無力制約黃金,黃金成為金融危機最後避風港,金價以驚人的速度上漲……

個人認為,現在是金融危機縱深發展到第三階段的開始,也是黃金第三階段王者歸來的開始。在黃金王者歸來的途中,各國紙幣的掌門人會圖謀共同打擊黃金一次,黃金很可能被打得較慘。但他們會發現,把黃金打倒,甚至不排除一度關閉黃金市場的可能性,它們的紙幣更會像斷了線的風箏,比值關系非常紊亂。因為當他們失去了黃金的統一價值參照後,各國貨幣難免私自偷印,會競相貶值,以鄰為壑轉嫁危機,這只能使國際金融更加動盪。屆時,它們只好主動或被動地請出黃金來收拾殘局,靠黃金登高望遠振臂一呼,重新凝聚全球的商業和經濟價值,進而構建新的系統。那個時間點,就是黃金「貨幣君主」重新加冕的日子。

③ 經濟危機時,為什麼要實行貴金屬管制

因為經濟危機時大家都願意將手中的紙幣換成黃金,所謂「盛世古玩,亂世黃金」。但是,紙幣是政府信用擔保的貨幣符號,一旦大家拋棄紙幣就會危及政府統治,所以政府在經濟危機時會限制貴金屬。

④ 經濟危機黃金漲還是跌

在金融危機中,黃金價格的三個階段
源自: 李子昕 4709?
一階段,金融危機將要發生,或者已經發生,法幣信心開始喪失,為了保值,人們紛紛選擇硬通貨黃金,因此金價飆升。因此,我們也可以把金價的持續飆升,作為世界級金融危機即將發生的一個徵兆。當金價由飆升開始回落時,一場震驚世界金融危機就要發生了。
第二階段,金融危機已經發生,一些金融公司相繼破產,資金鏈斷裂。金融危機正向經濟危機轉變。這時,一些企業出現流動性危機,金融經濟危害開始向實體經濟延伸,一些實體企業開始出現破產。這時,流動性是企業的瓶頸。貨幣需求增大,為了應對資金需求,一些企業、政府開始拋出黃金,金價開始滑落。因此,我們可以把金價滑落看為是看為是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轉化的信號。如果各國政府應措得當,這個階段會比較短。另外,因為各國政府應舉政策會有差異,這個階段會有反復。
第三階段,金融危機得到控制,政府的救市措施得以實施,經濟危機正在被克服或者得到控制,黃金的保值作用再次引起投資者關注,金價再度起升,這個時候金價的起升是恢復性質,比較緩慢但是較為堅挺。
由於國際金融大鱷的投機作用,會使這三個階段在第一、第二階段的轉變上比較清晰,但是第二、第三階段轉變比較模糊。第二階段反復曲折。因此,當黃金價格由劇烈變化走向穩步回升時,可以認為是金融危機已經結束或者即將結束的信號。
另外,在上述三個階段變化中,即使功力非常黃金分析師的判斷都會頻頻出錯。這是因為,這時金價的走勢呈現「出格」走勢。跌得時候都要跌過頭,漲的時候也要漲過頭。傳統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方法都已失效或者部分失效。只有盤感十分敏銳的操盤者才會在這個時期的黃金投機中頻頻得手。

⑤ 是不是發生經濟危機時,一定會發生通貨膨脹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應該搞清楚,所謂經濟危機是指經濟體的正常運轉發生嚴重的問題,具體表現就是失業率上升、產出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影響、國際收支失衡等等。而所謂通貨膨脹是指物價水平的總體性上漲超過了正常的限度,比方說10%。
有史以來經濟危機的爆發通常伴隨著通貨膨脹,甚至有時通貨膨脹就是引發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每一次嚴重的通貨膨脹都會引發經濟危機,但是不是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伴隨著通貨膨脹。因為還有另一個概念:通貨緊縮,也就是物價水平的總體性持續性下跌。比如1930'年代的經濟危機時期就沒有發生通貨膨脹,而是發生了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的發生有著很多原因,如需求引致、供給推動等等。但是自從紙幣代替貴金屬而化身為信用貨幣進入流通以來,惡性通貨膨脹的始作俑者基本上只有一個,那就是政府。政府為了緩解自身困難等因素,無視經濟規律,毫無節制的印發紙幣,從而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進而引發經濟危機。
呵呵,答的可能有點多,也有點跑題,希望你能滿意。

ps 另外,回sunnyboy03,在我印象里,滯脹是1970年代以後才出現的概念。對於那場危機,貨幣主義大師弗里德曼有著翔實且令人信服的分析,建議參考其與施瓦茨合著《美國貨幣史:1867—1960年》。

⑥ 經濟危機時物價大跌還是大漲

經濟危機,指的是經濟不穩定,影響到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就業。經濟危機一般是經濟發展到某階段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或者是經濟政策決策錯誤等情況下導致的。
經濟危機,如果因為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貨幣的超發濫發的情況引起的,往往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大漲。

在歷史上,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但卻受制於金本位的情況下,貨幣不足導致了通貨緊縮引發的經濟危機也是經濟危機的一種形態。
所以現階段一般都是危機爆發階段比較厲害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當然中間的某階段,可能因為嚴厲的調控導致通縮的狀況。

⑦ 為什麼經濟危機的時候,黃金價格上漲而白銀價格下降

黃金作為銀行儲備,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所有遇到經濟危機,銀行為了穩定貨幣自然通過增加黃金儲備來平衡貨幣!因此價格就會上漲。白銀雖然沒黃金這些功能,但是以前會跟隨黃金上漲!

⑧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金價有沒有上漲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黃金價格由政府制定,從1盎司摺合20.67美元上升為1盎司摺合35美元,但不允許私人收藏和買賣黃金。
1929年的危機給控制美聯儲的國際銀行家帶來的一個直接的最想要的收獲—1933年3月9日,以拯救金融危機和防止美國黃金向歐洲流失的堂皇名義,剛剛上任5天的美國新任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急不可耐地推出了《1933年緊急銀行法案》(The Emergency Banking Act Of 1933),它獲得國會參眾兩院的通過。該法案授予羅斯福管制、禁止金銀出口或窖藏的權利,授予財政部要求民眾上繳所持有的一切金幣、金條以及黃金券(該證券完全由黃金擔保)的權利。在國際銀行家的鼎力相助下,羅斯福鐵了心要剝奪美國人民自由擁有黃金的權利。4月5日,他發布一道行政命令,要求所有人向銀行交出金幣、黃金券和金條,以每盎司黃金20.67美元的價格兌換紙幣或銀行存款;銀行向美聯儲上繳黃金。任何私藏黃金者,將被重判10年監禁和25萬美元。羅斯福對此的狡辯是緊急臨時措施,但該法案直到1974年才被廢止。
1933年4月,國會通過的法案進一步授權總統調低美元的含金量,使之達到將近100年前的1837年確定的1盎司兌20.67美元這一比例的50%~60%。1933年6月5日,國會進一步採取行動,規定任何合同契約,包括美國政府所承擔的義務中約定的以黃金作為支付手段的條款即刻廢止。1934年的1月,美國又通過了《黃金儲備法案》,金價重新定為35美元1盎司,但美國人民無權兌換黃金。美國人剛剛上繳黃金換了美元,就被「羅斯福新政」洗劫了近一半。
取締美國政府所負義務(美國人民此後在與政府和美聯儲的交易中,政府和美聯儲不再有支付黃金的義務)中有關的黃金條款引發了大規模的法律訴訟,訴訟案直到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認為國會無權取締政府所負債務中承諾的以黃金支付債權人的義務;但是,高等法院接著宣稱,因為私人持有黃金不再合法,原告要求賠償美元含金量變動(從1盎司摺合20.67美元變為1盎司摺合35美元)所引發的損失就無從談起。

閱讀全文

與經濟危機發生時貴金屬是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3
湖南省外匯管理 瀏覽:177
企業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正確估計為 瀏覽:167
杠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瀏覽:709
黃金外匯長線投資杠桿 瀏覽:900
注銷公司股東不出面怎麼辦 瀏覽:345
杠桿簡單小實驗杠桿 瀏覽:189
股權收益權信託城投 瀏覽:972
12年人民幣對日元匯率 瀏覽:32
哈特瑞姆心律專科醫生集團 瀏覽:777
中原國際商品交易所 瀏覽:831
理財靠譜還是基金好 瀏覽:421
5月1日外匯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191
金融機構開具的增值稅專票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