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bsi法來防範外匯風險

bsi法來防範外匯風險

發布時間:2021-07-11 00:26:38

A. 如何利用外匯交易來防範外匯風險

你好,如何利用外匯交易來防範外匯風險:

1.積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從國際范圍看,衍生金融工具已經發展成為最主要的交易風險管理手段,目前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品種已經超過3 000種。我們認為,遠期外匯交易與外匯期貨交易對於風險防範極為重要。遠期外匯交易又稱期匯交易,指我國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企業與銀行按商定的遠期匯率簽訂賣出或買進遠期外匯合約,規定買賣的幣種、金額、匯率及未來交割的時間,到合同規定的交割日再進行交割,以避免在貨物從成交到支付款項期間內因匯率變動而遭受的風險的方法。運用遠期合約最大的作用是讓具有交易風險頭寸的企業確定未來現金流量的價值。因此,企業可以事先進行成本管理,確定銷售價格以保證取得合理的利潤率。期貨合同是交易所為進行期貨交易而制定的標准化合同。外匯期貨交易採用交易雙方在交易所內通過公開叫價的方式,確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既定匯率交割一定數量外匯的期貨合同,外匯期貨損益和現匯損益進行抵消,是套期保值行為。由於外匯期貨套期保值交易在匯率變動不利於進口企業的情況下,可以使進口企業少損失一些外匯,但當匯率變動有利於進口企業時,它又要使進口企業的外匯盈餘少一些,這就是外匯期貨套期保值的特點。
2.加列交易合同條款。
在外匯交易風險防範中,加列交易合同條款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1)加列貨幣保值條款。加列貨幣保值條款是指加列某種與合同貨幣不同的、價值穩定的貨幣,將合同金額轉換成用保值貨幣表示,結算時再按市場匯率將保值貨幣表示的金額摺合成合同貨幣進行收付。因為保值貨幣的幣值比較穩定,能夠緩解匯率變動的風險,它通常被用於長期合同。(2)加列風險分攤條款。風險分攤指交易雙方按簽訂的協議分攤因匯率變化造成的風險。其主要過程是:確定產品的基價和基本匯率,確定調整基本匯率的方法和時間,確定以基本匯率為基數的匯率變化幅度,確定交易雙方分攤匯率變化風險的比率,根據情況協商調整產品的基價。
3.合理選擇合同貨幣。
隨著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幣信逐步提高,特別是伴隨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的開展,人民幣在通往自由兌換的道路上穩步前進,進出口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應不失時機地加強人民幣計價結算的比重。但是在選擇合同貨幣時還必須注重「收硬付軟」的原則,即出口、借貸資本輸出爭取使用硬幣,進口、借貸資本輸入爭取使用軟幣。這一原則的困難在於,由於「硬」、「軟」並不是絕對的,企業管理人員難以掌握其變化規律,因此企業可以與銀行建立聯系,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對匯率走勢做出正確的判斷。
4.靈活掌握收付時間。
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收付時間。作為出口企業,當計價貨幣呈上升趨勢時,由於收款日期越向後推就越能收到匯率收益,故企業應在合同規定的履約期限內盡可能推遲出運貨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長出口匯票期限。當然,這要在雙方協商同意的基礎上才能進行。
5.加強人才儲備和培養。
防範外匯交易風險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業務,准確的預測匯率變化趨勢是避免外匯風險的前提條件,經濟的全球化,投資自由化的發展,匯率波動的復雜化增加,對企業財務管理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國外許多大型企業建立了相當規模的風險管理組織,而國內大多數中小企業由於資金和經驗等方面的原因,可以考慮與銀行建立健全一種長期合作機制。

B. 簡述什麼是bsi法,如何運用於國際貿易支付中進行保值

BSI法,就是借款一現匯交易一投資法(borrow-spot-invest)
BSI法:指有關經濟主體通過借款、即期外匯交易和投資的程序,爭取消除外匯風險的風險管理辦法。
例如,德國C公司在90天後有一筆US$100 000的應收款。為防止將來收匯時美元貶值帶來損失,該公司向銀行借入90天期限的US$100 000借款。
設外匯市場的即期匯率為US$1=DMl.6870÷1.6880,該公司借款後用美元在外匯市場兌換成本幣DMl6 870,隨即將所得馬克進行90天的投資。90天後,C公司以收回的US$100 000應收款歸還銀行貸款。
C公司在簽訂貿易合同時,通過借款、即期外匯交易和投資三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外匯風險消除。90天後收回應收賬款US$100 000,正好用來歸還銀行借款(以上操作均未考慮利息因素)。
在簽訂貿易合同後,進口商借入相應數量的本幣,同時以此購買結算時的貨幣,然後以這筆外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做相應期限的短期投資。付款期限到期時,進口商收回外幣投資並向出口商支付貨款。當然,若進口商進行外幣投資的收益低於本幣借款利息成本,進口商則付出了防範風險的代價,但這種代價的數額是極其有限的。在這種方法中,企業把借來的本幣兌換成外幣,消除了價值風險;而把未來的外幣應付賬款用於投資,又改變了外匯風險的時間結構。
同上例,若德國E公司改用BSI法避險,則可從銀行借入相應的本幣。若即期外幣市場匯率為US$1=DMl.6310÷1.6340,則可借入DM81 700(DMl.6340÷US$1×US$50 000),用於購買US$50 000並進行為期90天的投資,投資期滿,收回投資(暫不考慮投資收益),支付美元借款。
用BSI法消除外匯應付款和應收款的原理一樣,但幣種的操作順序有別。前者借款是借本幣,而後者借款是借外幣;前者投資用外幣,後者投資用本幣。由圖2可知,BSI法使流入和流出的外幣完全抵消,消除了外匯風險!

C. 進出口貿易中如何防範外匯風險

首先是盡量採用本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這樣就避免了貨幣的兌換問題,也就不存在匯率風險。但這在我國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在國際上還不是自由兌換的貨幣。其次是出口商品、資本輸出時爭取選用幣值穩定、堅挺的「硬幣」;進口商品、資本輸入時爭取選用幣值疲軟的「軟幣」。這樣,出口商和債權人以「硬幣」作為合同貨幣,當結算和清償時,這種貨幣匯率上升,則會以同樣多的外匯兌換更多的本國貨幣;而進口商和債務人以「軟幣」作為合同貨幣,當結算和清償時,計價貨幣匯率下跌,則會以較少的本國貨幣兌換更多的外匯以用來結算貨款和清償債務。但這種方法有其局限性,一是貨幣的「軟」和「硬」都是相對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即使很受歡迎的「自由外匯」的匯率也有可能發生波動,其軟硬局面會發生改變;二是這只是作為涉外經濟主體在實際涉外經濟活動中力爭的一種可能性。因為進口和出口、資本輸出和輸入都是相對的。在出口時爭取使用「硬幣」,而同時對方作為進口商肯定也會盡量爭取使用「軟幣」,關鍵看雙方的洽談結果。 (三)以遠期外匯交易彌補風險。通過預先決定匯率和金額的遠期交易是一種最直接的彌補風險手段。假定中方一出口企業,預定在三個月後收進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貨款,可與銀行預先約定在三個月後賣出美元。當美元資金一入賬就進行交割,也就是以約定的匯率將美元賣給銀行,換成人民幣,這樣通過遠期外匯交易對可能產生的交易結算風險進行有效防範。這里需要考慮彌補風險的成本,可以通過現時的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比較來決定彌補風險是否有利。如果對結匯期到期時的即期匯率的估計與現在的遠期匯率差別不大,現時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差就是一般的彌補風險成本。 對進行的資本交易,通常也通過預先進行遠期預約來起到彌補風險的作用。一般的資本交易有兩種:套息交易和籌資交易。所謂套息交易是指通過資金調撥賺取利差的交易,它是伴隨著外匯交易的資金移動和為避免在將來特定時候發生反方向資金移動時的外匯風險所進行的遠期外匯交易的組合。籌資交易是以籌集資金為目的的資本交易,如借進外幣貸款或發行外債等,在還款時也會因匯率變動而產生風險,通常也採用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彌補。 (四)慎重考慮出口收匯的結算方式。外貿企業還應根據業務實際,慎重考慮出口收匯的結算方式,做到安全及時,這是對外貿易出口收匯應貫徹的一個原則。一般而言,即期信用證結算方式最符合安全及時收匯的原則;遠期信用證結算方式收匯安全有保證,但不及時,因此匯率發生波動的概率就高,從而削弱了收匯的安全性。至於托收結算方式,由商業信用代替了銀行信用,安全性大大降低。所以,為達到安全及時收匯的目的,要根據業務的實際情況,在了解對方資信的前提下,慎重靈活地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如出口商出售的商品庫存積壓,並且在國際市場價格疲軟,在進口商資信可靠,而且該商品在進口國有一定的銷路,進口國對付匯控制相對不嚴的情況下,出口商也可接受託收方式。 我國還要健全信息網路,對匯率變動進行及時預測和分析研究。對外經濟貿易部門、金融部門、涉外企業等具備條件的設立專門機構或指派專人負責國際金融、貨幣的研究及防範匯率風險工作。對外經濟貿易部門、中國銀行利用現代化的通信設備網路,及時掌握國際市場上外匯變動信息,向涉外企業提供情況和資料。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商務部都先後成立了匯率趨勢研究小組,從事研究西方各國的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預測中、長期匯率變動走勢,分析對我國外貿、外匯、外資工作的影響,提出對策和意見。

D. BSI法在應付外匯帳款中的具體運作程序

比如你若干天後要支付一筆外幣,為了防止外匯變動帶來的影響,你可以現在在銀行借入本幣,馬上在即期市場上賣出本幣買回你要支付的外幣的金額,然後投資外幣(存款、購買短期債券等),期限等同於你要支付外幣的期限。等到期限到時,收回你的外幣投資來支付外幣,用本幣來還銀行的借款。我說的你明白嗎,找了個例子看一下吧。

德國 B公司從美國進口 100 000美元的電機產品,支付條件為90天遠期信用證。

其程序是首先從德國的銀行借入一筆本幣,即德國馬克,借款期限為90天;然後與該行或其他德國銀行簽定一即期外匯購買合同,以借入的本幣——馬克購買 100 000美元;接著再將剛買入的美元投放於歐洲貨幣市場或美國貨幣市場(或存款,或購買短期債券)投放的期限也為90天(暫不考慮利息因素)。當90天後,B公司的應付美元漲款到期時,恰好其美元的投資期限屆滿,以其收回的美元投資,償付其對美國公司的美元債務10萬元。由於通過BSI實現了應付美元的反方向流動,所以消除了應付美元賬款的風險。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德國B公司在t。,即辦匯日借款時,外匯市場即期匯率牌價為$/DM2.1150-2.1205,則B公司應貸進212 050馬克以購進100 000美元。

E. BSI法的BSI法在應收帳款中的運用

例如,德國C公司在90天後有一筆US$100 000的應收款。為防止將來收匯時美元貶值帶來損失,該公司向銀行借入90天期限的US$100 000借款。
設外匯市場的即期匯率為US$1=DMl.6870÷1.6880,該公司借款後用美元在外匯市場兌換成本幣DMl6 870,隨即將所得馬克進行90天的投資。90天後,C公司以收回的US$100 000應收款歸還銀行貸款。
C公司在簽訂貿易合同時,通過借款、即期外匯交易和投資三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外匯風險消除。90天後收回應收賬款US$100 000,正好用來歸還銀行借款(以上操作均未考慮利息因素)。
在簽訂貿易合同後,進口商借入相應數量的本幣,同時以此購買結算時的貨幣,然後以這筆外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做相應期限的短期投資。付款期限到期時,進口商收回外幣投資並向出口商支付貨款。當然,若進口商進行外幣投資的收益低於本幣借款利息成本,進口商則付出了防範風險的代價,但這種代價的數額是極其有限的。在這種方法中,企業把借來的本幣兌換成外幣,消除了價值風險;而把未來的外幣應付賬款用於投資,又改變了外匯風險的時間結構。
同上例,若德國E公司改用BSI法避險,則可從銀行借入相應的本幣。若即期外幣市場匯率為US$1=DMl.6310÷1.6340,則可借入DM81 700(DMl.6340÷US$1×US$50 000),用於購買US$50 000並進行為期90天的投資,投資期滿,收回投資(暫不考慮投資收益),支付美元借款。
用BSI法消除外匯應付款和應收款的原理一樣,但幣種的操作順序有別。前者借款是借本幣,而後者借款是借外幣;前者投資用外幣,後者投資用本幣。由圖2可知,BSI法使流入和流出的外幣完全抵消,消除了外匯風險!

F. 關於用BSI的方法避免外匯風險

將來收入,先借入100萬美元,即期兌換成歐元,進行歐元投資。三個月後取得的歐元投資本利為:100萬*0.73*(1+4%/4)=73.73萬歐元
借美元需要歸還美元本利:100萬*(1+5%/4)=101.25萬
通過BSI的方法最後固定下來的匯率:USD/EUR=73.73/101.25=0.7282

G. 國際金融案例分析題,求解(最好有步驟)

BSI法是指有應收賬款的出口商,為了防止匯率變動,先借入與應收外匯等值的外版幣(以此消除時間風險)權;同時,通過即期交易把外幣兌換成本幣(以此消除價值風險);然後,將本幣存入銀行或進行投資,以投資收益來貼補借款利息和其他費用。屆時應收款到期,就以外匯歸還銀行貸款。1、選A2、選A3、選B賣出匯率,C、1.71104、5000美元*1.711=8555瑞士法郎選A5、C

H. 國際金融學關於BSI法和遠期交易避險

BSI法:
第一步:借900萬美元,8個月,4.5%銀行貸款利率
第二步:按即期匯率換成CHF,1004.4萬瑞士法郎。收到法郎金額。
第三步:用CHF進行投資
334.8*3%*5/12+334.8*3%*5/12+334.8*3%*8/12=13.392萬美元
13.392/1.0460=12.803萬美元
第四步:927-12.803=914.197萬美元
防範風險14.197萬美元
須支付914.197萬美元
遠期外匯交易法:334.8/1.1130+334.8/1.0850+334.8/1.0460=929.4565萬美元
防範風險高達29.4565萬美元
通過兩種方法進行比較,BSI法支付較少,比較有力。

I. 試述涉外企如何防範外匯風險

首先要分析涉外企業外匯風險的類型(主要包括交易風險、轉移風險、經濟風險)然後針對不同的風險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簡單來講涉外企業防範風險要一下幾方面進行控制
內部風險的控制:減少外匯風險業務,提高外匯風險預防能力,分散化經營,信息投資。
交易風險的控制:
靈活選擇和使用幾家與結算貨幣:選擇自由兌換的貨幣;出口收匯盡量選擇「硬」幣作為計價貨幣,進口用匯盡量選擇「軟」幣作為計價貨幣;在簽訂進出口合同同時,盡量採用本國貨幣計價結算,這樣就不需要買賣外匯,不用承擔匯率變動的風險;採用「軟」、「硬」幣搭配使用的方法
貨幣保值法:黃金保值條款,外幣保值條款,一籃子貨幣保值條款,「硬幣」貨幣保值條款
調整合同價格條件法
金融交易防範法:即期合同法,遠期合同法,貨幣期貨合同法,外匯期權合同法,掉期合同法,貨幣互換法
借款-投資法:借款法,投資法,BSI法,LSI法,
外匯風險保險法
提前或延期結匯
經濟風險的控制:在營銷管理與生產管理兩方面作出多樣化經營策略的調整
轉換風險的控制:實行資產負債表保值法,具體包括平衡法、組對法。

J. 國際匯兌中LSI法和BSI法、異同點

LSI法,就是提早收付一即期合同一投資法(1ead-spot-invest)。
具有應收外匯賬款的公司,在徵得債務方同意後,以一定折扣為條件提前收回貨款(以此消除時間風險);並通過在即期外匯市場上將外匯兌換成本幣(以此消除價值風險);然後,將換回的本幣進行投資,所獲的收益用以抵補因提前收匯的折扣損失。

BSI法
在簽訂貿易合同後,進口商借入相應數量的本幣,同時以此購買結算時的貨幣,然後以這筆外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做相應期限的短期投資。付款期限到期時,進口商收回外幣投資並向出口商支付貨款。當然,若進口商進行外幣投資的收益低於本幣借款利息成本,進口商則付出了防範風險的代價,但這種代價的數額是極其有限的。在這種方法中,企業把借來的本幣兌換成外幣,消除了價值風險;而把未來的外幣應付賬款用於投資,又改變了外匯風險的時間結構。

例如,德國的D公司90天後有一筆US$100 000的應收貸款。為防止屆時美元貶值給公司帶來損失,該公司徵得美國進口商的同意,在給其一定付現折扣的情況下,要求其在2天內付清款項(暫不考慮折扣數額)。D公司提前取得美元貨款後,立即進行即期外匯交易,外匯市場的即期匯率為US$1=DMl.6670÷1.6680。隨即D公司用兌換回的本幣DMl66 700進行90天的投資(暫不考慮利息因素)。
即期外幣市場匯率為US$1=DMl.6310÷1.6340
1、採用LSI法避險。
先從銀行借款(borrow),即借入相應的本幣81 700馬克,再與銀行簽定即期合同(spot),即用8l 700馬克購買50 000美元:最後再提早支付(1ead),即從債權人處獲得一定折扣的前提下提前付款。從這個程序看,應該是borrow-spot-lead,但國際交易中,習慣上人們仍把其稱為LSI法,而不叫做BSL法。
LSI法避險是通過提前收付,消除了時間風險,通過即期外匯交易,把美元變成等價值本幣,又消除了價值風險。以本幣進行投資,將來不再有真正的外匯流動,僅有一筆本幣的回收。
2、改用BSI法避險
則可從銀行借入相應的本幣DM81 700(DMl.6340÷US$1×US$50 000),用於購買US$50 000並進行為期90天的投資,投資期滿,收回投資(暫不考慮投資收益),支付美元借款。
用BSI法消除外匯應付款和應收款的原理一樣,但幣種的操作順序有別。前者借款是借本幣,而後者借款是借外幣;前者投資用外幣,後者投資用本幣。BSI法使流入和流出的外幣完全抵消,消除了外匯風險。

閱讀全文

與bsi法來防範外匯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金融服務費退款 瀏覽:772
百度錢包第三方貸款 瀏覽:960
百年金融公司是怎麼樣 瀏覽:195
中國證券市場監管法規 瀏覽:168
縣級如何代理證券營業部 瀏覽:649
非銀行金融機構歸誰管理 瀏覽:985
金輪股份招聘南通 瀏覽:252
以下不屬於金融機構基本功能的是 瀏覽:475
重慶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567
取外匯叫取現炒嗎 瀏覽:552
桂城海八東路金融公司 瀏覽:167
現在投資顧問理財顧問好做嗎 瀏覽:526
2018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瀏覽:514
馬雲和孫正義在洗手間融資 瀏覽:541
宜信金融機構 瀏覽:285
民生證券財富管理部 瀏覽:602
好未來學而思的融資狀況 瀏覽:362
在銀行買的定期理財產品怎麼取出來 瀏覽:415
長期投資理財基金 瀏覽:550
首汽215億融資估值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