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了解一下 太極集團總公司 成都西部葯業有限公司的詳細情況
成都西部葯業有限公司的太極集團的桐君閣,經營葯品批發。國有企業,社會保險都要交,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簽,年終獎有接近5000元,工資一般來說有在超市和物流有1500左右。業務和銷售就看提成。職工業余活動也可以,裡面有個草坪足球場和一個籃球場,3個乒乓球台,明天上班早班是8點晚班是8點半(輪流的),五點半下班。現在好像還是雙修,你干滿一年繼續干還有一年12天的年假,每年還要組織公費到周邊旅遊。是西南最大的葯品批發物流集散地。
㈡ 太極集團「冬蟲夏草項目推進會」都講了什麼
會上,蟲草公司董事長陳仕江就集團蟲草研究工作進展進行了匯報。有關研究人員對項目進行了階段性總結,並匯報了後續研究計劃。
㈢ 太極集團種植的人工蟲草到底成功沒有啊
蟲草跟冬蟲夏草有區別 價值也差很多倍
人工種植的難度也差很遠 蟲草種的難度不大
我們食用菌的老師實驗室里一架一架的
冬蟲夏草 人工種幾乎不可能 老師課上也認為這個不大可能
㈣ 太極集團的旗下企業
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有限公司(銷售總公司) 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西南葯業(成都)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重慶國光綠色食品有限公司 重慶市涪陵太極印務有限責任公司 太極集團四川綿陽制葯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 重慶中葯二廠 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重慶塑料四廠 太極集團四川南充制葯廠 四川省綿陽葯業集團公司 四川天誠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西部醫葯商城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西部醫葯經營有限公司 上海太極醫葯物流有限公司 重慶市涪陵醫葯總公司 太極集團四川德陽大中葯業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四川德陽榮升葯業有限公司 四川省自貢市醫葯有限公司 重慶市醫葯保健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重慶市沙坪壩醫葯有限公司 重慶中葯材公司 重慶桐君閣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天誠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葯品銷售分公司 重慶桐君閣醫葯批發分公司 太極集團重慶涪陵百貨有限責任公司 醫葯導報社 成都太極商務賓館 重慶中醫葯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桐君閣中葯材批發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太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甘孜州中藏葯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太極集團甘肅天水羲皇阿膠有限公司 天津桐君閣大葯房有限責任公司 瀘州天誠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市涪陵南山植物園有限公司 重慶太極中葯材種植開發有限公司 重慶太極葯用動植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重慶中葯飲片廠有限公司 重慶桐君閣天瑞新特葯有限公司
㈤ 太極集團有哪些子公司
根據太極集團官網發布的資料顯示,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11月18日,是以四川涪陵制葯廠為主體進行改制而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擁有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等47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葯、西葯、保健用品加工、銷售,醫療包裝製品加工,醫療器械銷售,中草葯種植,商品包裝,旅遊開發等業務。
太極集團的子公司如下:
1 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2 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 太極集團重慶中葯二廠有限公司
4 四川省自貢市醫葯有限公司
5 重慶市永川區中葯材公司
6 太極集團四川德陽榮升葯業有限公司
7 重慶桐君閣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8 重慶市醫葯保健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9 四川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10 四川天誠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1 天津桐君閣大葯房有限責任公司
12 成都西部醫葯經營有限公司
13 重慶西部醫葯商城有限責任公司
14 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
15 天津和平太極門診部
16 重慶市長壽湖高峰島度假村有限公司
17 重慶中葯飲片廠有限公司
18 重慶中醫葯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9 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
20 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21 上海太極醫葯物流有限公司
22 甘孜州康定貢嘎中華蟲草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23 重慶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24 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
25 自貢市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26 重慶藏秘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27 德陽大中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28 綿陽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29 成都西航港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0 四川德陽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31 達州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2 重慶華星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33 樂山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4 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
35 資陽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6 太極集團甘肅天水羲皇阿膠有限公司
37 南充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8 太極集團四川省德陽大中葯業有限公司
39 太極集團西南葯業(成都)有限公司
40 太極集團重慶市沙坪壩區醫葯有限公司
41 重慶市涪陵區桐君閣西部醫葯商城有限責任公司
42 攀枝花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43 廣元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44 太極集團四川綿陽制葯有限公司
45 重慶市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
46 西藏桐君閣物流有限公司
47 太極集團四川南充制葯有限公司
㈥ 太極集團有限公司的太極文化
太極者,天地萬物之始也,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故,圓轉精奧,以柔克剛、無窮無盡……以太極命名的太極集團沾天地之靈氣、集英才之豪情,背靠世界屋脊珠穆朗瑪,足踏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強盛貢獻力量。自1992年以來,乘改革開放的春風,連續多年實現產值利稅翻番,取得迅猛發展,各項經濟指標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江澤民、溫家寶、李鵬、吳邦國、曾慶紅、鄒家華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臨太極集團視察工作,給予高度評價,為太極的不斷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如今的「太極」(TAIJI)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企業500強之一;資產160億元;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太極集團」——600129「桐君閣」——000591「西南葯業」——600666;6000多家大葯房;13000名員工、9家制葯廠、20多家商業公司;2009年集團銷售總額達130億元,成為國內醫葯產業鏈條最為完整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太極集團雄厚的實力背後,有著強大的科研體系,該體系由重慶中葯研究院、太極醫葯研究院、博士後工作站和五大研發中心組成。
其中,重慶中葯研究院是國內最大的中葯專業科研機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中葯標本30餘萬份、葯用植物園50餘畝、康定和石渠的蟲草基地20萬畝,預計蟲草產量將達1億根,這不僅為中葯產業化奠定了基礎,還帶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
太極集團還與北京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葯科大學等全國15所院校合作建立博士後工作站,目前已有博士後20多名。
太極集團研發中心遍布世界各地:有北京新產品設計中心、德國醫葯信息中心、美國醫葯信息中心、悉尼中醫葯研究中心、澳門太極有限公司等負責新產品設計和科技情報收集的機構。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將產生質的飛躍,而太極集團正是憑著超前的產品研發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飛躍著。
它擁有年產1億瓶的亞洲最大糖漿劑生產線;年產10億支的國內最大口服液生產線;年提取葯材10萬噸的國內最大中葯材前處理車間和提取濃縮車間;中國第一個GMP樣板生產車間凍乾粉針劑生產線。
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日本制瓶生產線、德國軟袋大輸液生產線、加拿大自動顆粒生產線、義大利全自動包裝線。
太極集團從一個單純的制葯企業,逐步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醫葯集團。
旗下的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醫葯商業企業,擁有西部最完善的醫葯商業網路,是全國第一家通過GSP認證的連鎖公司,以6000多家葯房、1500多家村級葯品專櫃輻射國內零售市場,經營品規2萬多個,名優產品600多個。
以成都西部醫葯集團為核心的太極醫葯物流體系,包括成都、重慶兩大區域性物流中心,以及14個西南分配送中心,是中國西部地區最發達的醫葯物流體系。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集團把幾千年來的太極文化融入實踐,煉就一套太極營銷兵法:以「全員營銷」為市場殺手鐧,迅速擴大市場佔有率及銷售網路,擁有3000多名銷售人員,500多家總代理商、3000多家分銷商、4000多家醫院葯房、100000多家葯店。
傲人的業績為太極集團「全面系統的營銷管理」贏得了「2000年國家管理成果一等獎」的榮譽。
長期以來,太極集團以其得天獨厚的資源、技術、設備、人才、網路優勢推出一批知名的優勢品種,享譽海內外,新葯開發形成開發一代、研製一代、儲備一代的良性格局。
現有中西葯品種1500多個。全國獨家生產的品種50多個、獲得國家專利108項、獲得國家中葯保護的品種30多個、年銷售額逾億元的品種6個。
藿香正氣口服液97年獲世界知識產權和中國專利局聯合頒發的中國專利發明金獎,年銷售過億元。
補腎益壽膠囊年銷售過億元。
急支糖漿近幾年來,銷售收入穩步增長,年銷售額達4億元。
蕃茄膠囊前列腺保護神,1粒蕃茄膠囊相當於3公斤蕃茄的功效,其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100倍。
紫杉醇作為新一代的抗癌葯物,解除了無數癌症患者的痛苦。
太羅針對中國6000萬糖尿病人研製,是目前世界上治療2型糖尿病最有效葯物之一,也是中國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糖尿病葯物,2007年太羅榮獲中國專利發明金獎。
產品是太極淵遠文化的延伸,是「忠誠、團結、努力、責任」的太極人「為人類締造健康幸福、全面提高生命質量的理想」催生。
在管理中全面推行年薪制,同時採取了「養氣」的方式,實行管理人員輪崗、輪休制(或做調研、或到大學深造、或出國考察,三五年後再輪崗)。此外,太極集團還敢於,並善於「借氣」,大膽利用和整合社會各界的資源,「兩眼向內抓管理,兩手向外抓市場、兩腳向下搞調研」堅持「高標准、嚴要求」選人、育人、用人,重視復合型年輕人才的培養。公司制定了鼓勵員工接受繼續教育的系列制度和配套措施,採取送培MBA、出國研修考察、崗位培訓等方式,打造學習型團隊。迄今為止,共有200多人次攻讀博士、碩士;200餘人到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培訓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