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浙江發現超大型稀土礦 哪些股受益
橫店動詞 杉杉股份 聯創光電 首推聯創光電600363,近期走勢很好
⑵ 涉礦概念股有哪些涉礦股票一覽
涉礦概念股一覽
湘潭電化(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19.73-17.9021.15定向增發6月8日收官,募資2.257億元用於收購電化集團擁有的與錳礦開采及錳粉加工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及錳礦開采業務後續建設的資金投入。
雄震礦業-6.1517.8725.2近三年來資源收購動作不斷,繼2007年收購雲南玉溪鑫盛礦,2010年收購內蒙古銀鑫礦後,今年5月31日又收購風馳礦業。
明星電力(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10.3028.8917.08目前擁有國內各類礦權共9個,其中探礦權6個,采礦權1個。
中天城投(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18.576.9914.69與貴州省地礦局102地質大隊簽訂了《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小金溝錳礦合作開發協議》,雙方合作開發貴州遵義小金溝錳礦。
風帆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7.73-2.8415.032007年8月與天津華北地質勘察總院簽定《探礦權轉讓合同》,以6800萬元向其購買位於河北省淶源縣、淶水縣境內部分探礦權。
中潤投資(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23.3411.9912.615月12日,控股子公司中潤礦業與山東博納投資有限公司,以1.17億元受讓湖北三鑫與中國黃金四川公司共同持有的四川平武中金礦業100%股權及6190.26萬元債權,以及湖北三鑫持有的西藏中金礦業100%股權。
西昌電力(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13.8829.2212.16先後參股四川康西銅業有限責任公司,德昌鐵合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占康西銅業公司20.18%股權、德昌鐵合金集團21.8%股權。
路翔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32.97-36.3318.03公司7310萬元收購了四川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51%股權,擁有呷基卡礦區134號脈鋰輝石礦511.4萬噸開采權,金屬鋰含量7.37萬噸,是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鋰礦資源。
西藏發展(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44.75222.3236.976月8日,鑒於公司已出資2億元參股厚地稀土,而西昌志能原計劃用於出資的采礦權證遲遲無法辦理轉移,為加快項目進度,西藏發展直購項目公司股權。
廣晟有色(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7.606.3469.09擁有的廣東富遠稀土是國內分離規模最大、生產能力最強的南方稀土全分離企業之一。6月3日與中科院在贛州聯合掛牌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廣晟稀土新材料研發中心。
包鋼稀土(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27.7559.3775.83全資收購華美,華美年產碳酸稀土10萬噸、各類稀土氧化物和化合物2.5萬噸、各類單一稀土金屬300噸、納米晶稀土合金磁粉100噸。國內最大稀缺資源壟斷股。
中色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2.9415.3836.39將建成南方規模最大的稀土分離企業。與宜興新威集團合作進行緬甸境內北部地區及其他地區金屬、工業原料礦物和礦石等資源的勘探、開采項目,雙方在緬甸密支那和雲南騰沖分別成立合資公司,中色占股51%。
廈門鎢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10.57-9.7042.76和廈門三虹未來擬投入20億元以上進行鎢資源的勘探和礦山開發。
五礦發展(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3.456.0934.69五礦集團有整合大型稀土一體化企業集團的決心,今年3月在北京簽約拿下了廣東河源的稀土礦。
金瑞礦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74.42117.5825.5重組後,新設立的青海能源公司作為青海省魚卡礦區的唯一開發主體,對該礦區進行統一開發。
天山紡織(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23.3716.8415.68重組獲批,擬向凱迪礦業及青海雪馳分別定向發行7402.83萬股和3701.41萬股,收購其所持有的西拓礦業50%和25%的股權,天山紡織由此變身礦企。
⑶ 企業上創業板的費用是多少
統計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08年中小板上市企業共計154家,除海亮股份與華銳鑄鋼之外,剩下的152家企業的上市費用總支出為24.78億元,平均下來每家企業需支付1630萬元,保薦機構共收取承銷費和保薦費17.85億元,平均下來,保薦機構每單收取費用1174萬元。聯合證券一位券商保薦人算了一筆券商的成本賬,在正常情況下,假設項目在會一年,保薦人的費用(包括簽字費、持續督導費用等)150萬元左右,項目組成員差旅成本100萬元左右,分攤的項目人員工資(含保薦代表人工資)約200萬元左右,還有稅金、綜合成本等等,在不計獎金的情況下,做一個項目費用大概在500-600萬左右,但如果2年才能出一個項目,收費1400萬,券商估計都不賺錢。對於一些券商而言,創業板形同雞肋,投入的精力與收入不符合,但是對於一些擅長中小板項目的券商而言,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投行進入微利時代創業板還未落地,關於上市費用爭議已沸沸揚揚。擬上市公司深圳市脈山龍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汪書福表示,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存在募集資金成本的問題,因為上創業板的企業融資金額少,企業財務實力也弱,企業募集資金總額有限,但卻要支付與中小板相同的費用。上述數據顯示,152家企業中,僅36家企業的保薦承銷費低於1000萬元,在這36家企業里,國元證券保薦承銷的報喜鳥(002154.SZ)費用最低,僅450萬元。報喜鳥的上市費用合計為748萬元,發行2400萬股,募集資金凈額為2.9億元,也就是說,該公司每股的發行費用約為0.31元。餘下的116家企業保薦承銷費均高於1000萬元,主要集中在1000萬元至2000萬元之間。在這116家企業中,高盛高華保薦承銷的 寧波銀行(行情 股吧)(002142.SZ)費用拔得頭籌,高達10450萬元。寧波銀行發行45000萬股,募集資金凈額402696萬元,上市總費用支出11304萬元,每股發行費用約為0.25元。2005年1月1日,證監會為進一步做好《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實施工作的通知顯示,自2005年1月1日起,在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推薦的發行人證券發行前,中國證監會不受理該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推薦的其他發行人的證券發行申請。這表明,一個保薦代表人只能有一個在會項目,那這名保薦代表人在項目報會至發行期間為「凍結期」,無法簽署其他項目。有投行人士表示,在當前IPO暫停的情況下,在會的項目已高達400個左右,按照一個項目需兩個保薦代表人保薦的要求,大約有800個保薦代表人處於凍結期,無法簽署其他項目,如此便形成了保薦代表人的稀缺與高薪,券商的成本高企。「聽說有保薦機構表示創業板收費450萬就可以做。」廣州某券商投行人士無可奈何地說到:「這樣的收費標准,保薦機構可說無盈利,對中金,中信這樣的大機構來說,創業板的IPO形同雞肋。」對此,深圳某券商投行部門負責人坦言:「對於只做大項目的中金、中信之類的(券商),投入太大精力做創業板意義並不大,利用創業板做直投會更好一些,和承銷業務一樣,直投同樣是強者為王的生意,只有少數券商可能成為勝利者。」2008年,中信證券就開始嘗試中小板業務,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信證券共承銷中小板項目4家,合計收取承銷及保薦費用9718萬元。而 中金公司(行情 股吧)投資銀行的業務結構相對比較單一,依舊維持著一貫的承攬大型項目。國泰君安(行情 股吧)研究梁靜也表示,創業板預期明朗,直投業務能力強的中信等也將受惠於所投資企業的上市。誰的機會?創業板的漸行漸近,對於在中小板長袖善舞的 國信證券(行情 股吧)、平安證券、 廣發證券(行情 股吧)等券商來說,卻是一塊大蛋糕。上述數據顯示,國信證券以共計保薦承銷企業21家名列榜首,保薦承銷收入總額為35783萬元,平均每單收入為1703萬元,高於行業平均值1174萬元。排名第二的平安證券共計保薦承銷18家,收入總額為26859萬元,排名第三的廣發證券則保薦承銷中小上市公司13家,除海亮股份未統計之外,其餘12家收入總額為17261萬元。海通證券(行情 股吧)與 光大證券(行情 股吧)分別以保薦承銷8家、7家排名第四、第五。五家券商在2006年至2008年期間,中小板承銷及保薦的收入總額已高達10380萬元,占據總保薦承銷金額的42%左右,成為大部分收益的獲得者。國泰君安研究員梁靜指出,雖然創業板推出的時間難以確定,但創業板的制度設計逐漸明朗,這將有助證券公司創業板業務的開展以及收益預期的明確。據她預期,2009年創業板承銷收入約4-6億元,2010年將提升至15-20億元。國信證券投行部一位人士也透露,「目前我們已經成熟的創業板項目在40個左右。」。據其介紹,國信證券投行總部下面設立的17個投行部門,每個部門手中至少有2個已經相當成熟的項目,每年的凈利潤增長都在30%以上,許多項目甚至符合 中小企業(行情 股吧)板的上市標准。投行人士稱,包括位列中小板前三位的國信、廣發、平安三大券商,目前儲備的成熟的創業板項目已超過100個。其中,國信約40個,廣發約30個,平安約30個。截至5月14日,來自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國信證券目前擁有保薦代表人91名,廣發證券60名、平安證券52名。「雖然目前創業板的保薦制度細則尚未出台,但保薦人數量還是成為券商能上多少創業板項目的保證。」國信證券投行一位人士認為。
⑷ 涉礦個股有哪些那隻更具潛力
000839,600090,000710, 600051, 000816均為涉礦個股,其中600090位於新疆,礦產資源豐富,該股擁有諸多金礦勘探權回,哪怕有一個地答方勘探成功,其潛力不可小視,可關注
⑸ 私募大佬這波牛市都在買什麼+徐翔澤熙五年交易單復盤
復盤徐翔:曬曬澤熙五年交易單
五年交易賬單復盤徐翔旗下的澤熙自成立以來,3期累計增長率已接近22倍。如此輝煌的成績,不免使投資者好奇, 澤熙是如何辦到?證券時報盤點了成立五年多以來澤熙買過的股票,讓我們看看這只風格彪悍又業績彪炳的傳奇基金的風采。
(一)2010年
澤熙投資成立於2009年12月7日,自2010年一季度起,澤熙開始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當季僅現身悅達投資[1.77% 資金 研報](600805,股吧)、萊寶高科[1.35% 資金 研報](002106,股吧)、彩虹股份[2.06% 資金 研報](600707,股吧)3股,同期澤熙旗下產品有成立於2010年3月5日的澤熙1期。隨著澤熙2期、3期、4期、5期的成立,澤熙在2010年隨後的三個季度密集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現身數量分別為13家、11家、20家。
剔除重復出現的個股,澤熙2010年共現身4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除齊翔騰達[1.48% 資金 研報](002408,股吧)等7股外,其餘個股澤熙均為快進快出,僅僅持股一個季度。從行業上看,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上述42股中,電子行業最多,有大族激光[-0.46% 資金 研報](002008,股吧)、萊寶高科、大立科技[5.87% 資金 研報](002214,股吧)、勁勝精密(300083,股吧)、彩虹股份等5股,其中多股為蘋果概念股。此外,房地產、化工、機械設備、商業貿易、醫葯生物等行業也分別有3股。
澤熙於2010年一季度開始建倉,滬指當時正處於3478點後的調整階段,在2010年二季度大跌近23%,但二季度時,澤熙一季度新進的三隻個股中,除悅達投資大跌近四成外,萊寶高科逆市漲逾10%,隨後兩個季度繼續大漲;彩虹股份當季也上漲1.47%。澤熙轉型私募功力初顯。
(二)2011年
這一年中,滬指一路震盪下行,全年累計大跌21.68%,創業板指[0.78%]和中小板指[1.27%]跌幅更大,均跌逾三成。澤熙當年現身的個股比上年有所增加,達到51股。在小盤股跌幅更大的情況下,澤熙當年買入的兩市主板個股數量較多,為34股,佔全部個股的逾六成;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則僅持有17股,佔三成多。
行業方面,這一年,澤熙大幅買入機械設備個股。包括富瑞特裝[1.30% 資金 研報](300228,股吧)、巨力索具[1.82% 資金 研報](002342,股吧)、川潤股份[4.42% 資金 研報](002272,股吧)、恆星科技[0.00% 資金 研報](002132,股吧)、河北宣工[2.98% 資金 研報](000923,股吧)、京山輕機[2.54% 資金 研報](000821,股吧)、江淮動力[1.51% 資金 研報]等7股;另外,房地產、電子行業也各有5股;化工、汽車各有4股。
最近瀕臨退市邊緣的*ST博元[0.00% 資金 研報]在2011年第四季度也獲「山東省國際信託-澤熙瑞金1號」買入142.06萬股,為第九大流通股東。不過該產品在下一季度即已退出。
2011年滬指跌幅超過兩成,是澤熙成立以來滬指表現最差的一年。全年來看,澤熙當年買入過的51股有34股下跌,佔比超過六成。億帆鑫富(002019,股吧)等5股跌幅超過50%。不過,由於澤熙持股周期多為一個季度,這些個股的全年表現與其業績並非完全相關。
(三)2012年
2012年澤熙現身的個股數量大幅下降,僅有29股。從行業上看,澤熙持有電子、房地產行業個股較多,分別為5股、4股,化工行業也有3股。
從2010年至2012年這三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澤熙對電子板塊較為青睞,2010年與2012年均為持股數量最多的行業,2011年也持有5隻電子板塊個股。而且這一趨勢仍在延續,2013年、2014年以及今年一季度,澤熙分別現身2隻、5隻、2隻電子板塊個股。
(四)2013年
2013年澤熙現身35股,持股個數較上期稍有增加。這一年,澤熙持有的有色金屬板塊個股大增,有銀泰資源(000975,股吧)、鵬欣資源(600490,股吧)、海亮股份[1.76% 資金 研報](002203,股吧)、東方鋯業[2.06% 資金 研報](002167,股吧)等5股。此外,商業貿易、化工行業也分別有3股。
2013年創業板行情開始啟動,全年大漲82.73%,是創業板掛牌以來漲幅第二大的一年,僅次於今年(目前創業板指年度漲幅已翻番)。澤熙當年所持創業板個股數量也較上年增加,從4隻增加至6隻。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年起,澤熙開始涉足定增,上海澤熙增煦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當年9月以5.16元/股認購鑫科材料[1.44% 資金 研報](600255,股吧)4980萬股,耗資約2.6億元,從而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工商局的查詢信息顯示,澤熙增煦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即為上海澤熙。根據公告,澤熙增煦在2014年10月起連續減持鑫科材料並獲利豐[0.38%]厚。嘗到甜頭後,澤熙自此不斷介入上市公司定增。
(五)2014年
2014年,A股市場回暖,滬指全年大漲52.87%,隨著行情的好轉,澤熙現身的個股大增,有53股。行業方面,有色金屬、輕工製造、建築裝飾、化工、紡織服裝、電子等行業的個股數量較多。券商、銀行等金融股盡管大漲,但澤熙並沒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另外,澤熙現身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合計有31股,佔比近六成。
隨著市場大漲,澤熙當年現身個股也普遍大漲,航天科技(000901,股吧)等8股漲幅翻倍,不過跑贏滬指年度漲幅(52.87%)的僅有19股,佔比不足四成。這與2014年的行情分化有一定關系,當年金融股大漲,但題材股漲幅一般,當年創業板指僅漲12.83%,而澤熙現身的個股多為市值在百億元以下的個股。
澤熙官網的數據顯示,澤熙3期當年收益率超過兩倍,澤熙1期收益率也超過1倍,其他產品收益率也跑贏滬指,這應該與澤熙持股周期較短,操作靈活有關。
此外,當年澤熙參與的定增股數量開始增多,包括華東重機(002685,股吧)、華麗家族(600503,股吧)、南洋科技(002389,股吧)、赤天化(600227,股吧)等。澤熙當年開始控股上市公司,徐翔的母親鄭素貞在這一年入主大恆科技(600288,股吧);另外,澤添投資也在當年二季度成為工大首創第一大股東。
(六)2015年一季度
2015年一季度,A股繼續大漲,創業板指漲近六成,滬指也漲逾一成。澤熙這一季度現身11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季度澤熙所持個股均為滬市和中小板個股,並沒持有創業板個股和深市主板個股。板塊方面,電氣設備行業最多,有杭電股份(603618,股吧)、*ST海潤、鑫龍電器(002298,股吧)等3股。商業貿易、電子分別有兩股。
上述11股中,東方金鈺(600086,股吧)連續四個季度有澤熙產品持有,目前該股因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自3月19日起停牌。另外,澤熙一季度還買入*ST海潤,該公司因在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方面存在違規事項,公司相關責任人4月23日遭到上交所公開譴責。
復盤徐翔:曬曬澤熙五年交易單
二級市場方面,澤熙的投資手法有變化
統計顯示,澤熙近五年多來一共現身了190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滬深主板一共有108隻,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有82隻;不過,以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為代表的小盤股數量佔比呈上升趨勢。2010年澤熙剛成立的當年,其一共現身19隻中小板和創業板股、23隻滬深主板個股,中小創個股佔比45.23%,不足一半;2011年,隨著創業板當年大跌35%(滬指跌幅為21%),澤熙所持中小創個股佔比進一步降至33.33%,不過隨後三年這一比例一路上升,其中2013年、2014年的比例均超過50%,為51.43%以及57.41%,顯示澤熙在這兩年所持中小創個股數量已超過滬深主板。
與上述現象相印證的是,澤熙2010至2013年來現身的市值在百億元以下個股數量的比例也在一路上升。截止到當年末,澤熙2010年至2014年現身的市值在百億元以下個股數量佔全部現身個股比例分別為73.81%、86.27%、86.21%、88.57%、79.24%。
業績方面來看
澤熙近五年所現身的個股業績增長公司所佔比例逐漸降低。2010年,澤熙所現身的41股中,有31隻當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同比正增長,佔比75.61%。2011年,這一比例降至60.78%,2012年、2013年、2014年再度降至58.62%、57.14%、54.71%。由此猜測,澤熙投資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可能並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高送轉似乎也是澤熙較為看重的因素。例如澤熙投資在寧波聯合(600051,股吧)、黔源電力(002039,股吧)的股東大會上提議高送轉。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4年,澤熙所現身個股每10股送轉比例達到或超過5股的公司家數分別有,12、13、5、10、5家,其中2014年澤熙現身的賽象科技(002337,股吧)、萬邦達(300055,股吧)每10股送轉均達20股,萬邦達同時還有派現。
地域方面
澤熙近幾年主要青睞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5地個股,2010年至2014年所持上述5地個股數量佔全部個股比例均在40%以上,分別為52%、49%、41%、71%、60%,其中2013年與2014年比例較高,今年一季度時這一比例高達72%。
次新股方面
澤熙青睞程度似乎有下降趨勢。2010年,澤熙現身瑞普生物(300119,股吧)、康得新(002450,股吧)等6隻當年上市的次新股,佔全部現身個股數量的14%;2011年這一比例降至11%;2012年澤熙更是沒有現身次新股前十大流通股東;2013年IPO暫停,當年沒有新股上市;不過IPO重啟後,2014年澤熙繼續沒有現身次新股前十大流通股東。2015年一季度,澤熙再次青睞次新股,現身杭電股份第四大流通股東,杭電股份為浙江的上市公司。
復盤徐翔:曬曬澤熙五年交易單
另外,澤熙還喜歡用重倉抱團的手法,從2010年年報開始,這一手法就逐漸顯現,當季其持有的20隻個股中有9隻為兩只產品共同進駐。澤熙還會對其熟悉的個股重復操作,如其2010年新進的華麗家族,在2014年再度以定增的方式進駐。澤熙還熱衷於抄底遭遇黑天鵝事件事件的個股,市場較為熟知的事件是此前其抄底重慶啤酒(600132,股吧),該股因乙肝疫苗項目風波導致股價暴跌。此外,澤熙還抄底過已退市至新三板的長油3(退市前簡稱為*ST長油)。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手筆進駐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澤熙應該還有相當部分資金用於短線交易,作為活躍游資,坊間流傳有多個券商營業部為澤熙的進出通道,如光大證券(601788,股吧)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以及國泰君安的多個營業部。
⑹ 誰給推薦1,2隻股票
600664
⑺ 2012年公務員考試答~案, Q∫Q:5707 Λ 525 Λ 82】】100%通過EOMQ
與中央財政收入不同,地方財政收入在8月份依然保持了一個良好的增長勢頭,出現了近幾個月的小高峰,同比增長16.8%。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認為,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小幅放鬆。財政部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8月份營業稅1082億元,同比增加143億元,增長15.2%。其中,房地產營業稅同比增加59億元,增長21%,主要是受近兩個月來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增加的拉動。
楊志勇也認為,財政部公布的這一整體數據實際上掩蓋了各地財政狀況不均衡的現實,有些地區財政增長保持不錯的勢頭,但實際上有些地方努力的目標已經是如何不陷入負增長。
中央財政負增長對於地方財政來說也會形成壓力,因為會直接影響到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在當前的稅制之下,中央轉移支付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一大支柱。按照今年預算,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規模已經超過四萬億。
劉尚希認為,僅憑8月一個月中央財政負增長還難以看出對全年預算收入的影響,還要看今年剩下幾個月的收入狀況,如果今年能夠完成預算安排的收入指標,那麼轉移支付不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企業負擔難以減輕
8月公共財政收支數據中增幅最大的稅種是企業所得稅,當月為729億元,同比增加234億元,增長47.2%。
財政部同時補充解釋說,扣除上下年度退稅等不可比因素後,8月份企業所得稅下降約5%,其中,工業企業所得稅下降15%,主要受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擴大以及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影響;銀行業企業所得稅增長14.6%。
根據稅法,企業所得稅採取預征的方式,分為查賬徵收和核定徵收,按照稅務局的安排按月或是按季度預繳,年末再進行匯算清繳,匯算清繳的完成時間是第二年的5月份。
據本報記者向相關會計人士了解,企業所得稅的退稅主要是兩部分組成,一是稅務部門在預征時為了完成稅收任務多徵收了稅款,二是本來應該給予企業的稅收優惠沒有落實,需要退稅。
「不管是哪種情況,8月份各級稅務機關確實是向企業徵收了729億的稅款,而且稅務部門也只是將該退的部分做了統計單列,距離真正的退給企業還需要很長時間。」這位人士說。
財政收入的大幅下滑也為減稅蒙上了陰影。劉尚希表示,當前結構性減稅最迫切的問題是已經出台的要盡可能落實到位,但實際中能落實到什麼程度仍然是個未知數。
楊志勇則認為,當前政府應該謹慎出台房產稅、資源稅擴大范圍以及環境稅等增稅政策。
地方政府各顯神通
全國的數據如此,作為地方,也正在承受壓力。雲南彌勒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呈現緩慢態勢,5月增長21%,6月增長17%,7月增長15.5%,到了8月僅增長9.5%。彌勒縣財政局人士告訴記者,近幾個月來,彌勒縣受經濟因素及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發展和稅收收入增幅下降,尤其是煤礦減產嚴重,一些企業也壓力巨大。
作為浙江紹興第一鎮的諸暨市店口鎮也正在感受經濟形勢的涼氣。1~8月,該鎮工業增加值增長10.3%,但環比還是略有下滑,財政收入增長不到6%。不過,諸暨市委常委、店口鎮黨委書記張壯雄也告訴本報,壓力是有,但是下半年到明年還是可以謹慎樂觀。
當然,這信心的背後有著底氣。就在上周,諸暨市舉行了一次創歷史之最的上百個項目集中開工,計劃總投資128.7億元,其中,店口鎮開工項目50個,計劃總投資49.2億元。張壯雄坦言,這些項目在下半年可能不會馬上見效,但是明年就會體現其價值,更重要的是,這並非簡單的工業加碼,其中超過七成的項目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實際上,像店口的「盾安環境(002011,股吧)」、「海亮股份(002203,股吧)」、「萬安科技(002590,股吧)」等上市公司也已經有所行動,尤其是受房地產調控等影響巨大的管業,今年下滑比較厲害。張壯雄透露,這些企業正在把業務重點從歐美拓展到東歐和中東等地,包括開拓國內的一些市場,「政府對於一些外貿出口企業,也會給予一些獎勵性補貼,幫助他們度過困難時期。」
績效改革迫在眉睫
經濟形勢下滑,伴隨地方財政收入減少。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蔣曉蕙就曾告訴本報記者:這其實是一個正常狀況,稅收與經濟形勢是相關的,這種下滑不必太過擔心。收入的減少,同時也應該調整政府開支結構,盡量追求高產出比的投入,提高預算的使用效率,最終也未必會對社會生活產生多大的影響。
劉尚希認為,地方政府應該有這種意識,財政收入20%~30%的高增長不會來了,低增長可能是常態,因此應該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
他表示,當前迫切需要建立績效預算和績效管理的機制,這就必須進一步推動財政管理的改革。現在很多地方財政局建立了績效評價處,對績效的認識應該說比過去高,但怎麼真正做到位還需要時間。「績效意味著約束,政府不能再大手大腳,要動腦筋花好錢,這不是個輕松的話題。」劉尚希說。